「心內膜炎」常讓你誤會為小感冒 刷牙、手術都可能引發
39歲的台灣藝人郭彥甫,他近日赴美旅遊,因流感併發心內膜炎,突然間感到心臟異常疼痛,在美國緊急住院治療,醫生表示,這是流感造成的病毒感染,再晚兩個小時可能會心臟休克危及性命。他說:「我真的差點死掉,醫生說『大概再2個小時你就不行了』」,並在住院後一天出院。
心內膜炎是什麼?
衛福部資料顯示,細菌性感染性心內膜炎是指心臟內膜構造或瓣膜受到細菌感染之疾病,病人得病的原因是因血流遭受細菌侵入(菌血症),細菌順著血流附著在不正常的心臟瓣膜或有缺損的心臟組織中,影響如下:
1.心臟瓣膜被細菌吃掉,造成瓣膜毀損、心臟衰竭,嚴重致死。 2.「細菌贅生物」掉下來,隨著血流跑到其他地方,比如腦部造成「細菌性腦梗塞」、甚至腦膿瘍。
大部分的細菌來自口腔、上呼吸道、腸胃道或泌尿道,經由牙科或外科的診察,治療手續進入血液造成菌血症。
初期徵狀類似感冒
感染性心內膜炎通常剛開始會出現類似感冒的症狀,如:發燒、寒顫、盜汗、疲倦感、無力、食慾不振等等,抑或是體重減輕、皮疹、腹痛、脾腫大、心雜音、關節腫大及疼痛、腦中風等情況。另外,可能會有以下併發症:栓塞性腦中風、腎衰竭、敗血性休克、肺水腫、肝肺脾膿瘍、心臟衰竭、心律不整造成猝死。
在《良醫健康網》近4萬筆網友票選中,獲得「心臟外科」第一名好醫師評價的台大醫院心臟外科主任陳益祥在接受《良醫健康網》採訪時指出,細菌性心內膜炎,常是因存在於口腔、腸道、或泌尿道的細菌或黴菌,引起心臟內膜表層或心臟瓣膜感染、把心臟瓣膜破壞,會對心臟造成損傷甚至死亡。人體口腔中本來就有許多細菌,容易隨著拔牙、洗牙或刷牙等動作而跑到血液中,之前曾發生過有民眾拔智齒後,細菌隨血液留至心臟瓣膜上且落地生根,感染心內膜炎。
陳益祥解釋,細菌性心內膜炎的症狀為發燒溫度忽高忽低、有點喘,但較不會像心肌炎一樣急性猝死、且恢復快,上述鏈球菌吃掉瓣膜案例,即屬於細菌性心內膜炎。
如何判斷只是一般小感冒,還是心臟發炎了?
那麼,民眾該如何判斷只是一般小感冒,還是心臟發炎了?陳益祥建議,「抽血」是最直接的方式,且最好到醫學中心照X光、心臟超音波檢查。而送往醫院檢查的判斷指標有兩個:
1.吃藥2~3天,類似感冒之症狀不但沒改善,且有加劇情形,再加上持續性多日發燒未退。
2.有疲憊、噁心嘔吐...等類感冒症狀,一到數週後又有明顯喘不過氣的現象。
做這些事容易感染性心內膜炎
此外,發生感染性心內膜炎主要有兩大因素:1.病人有潛在的心臟病變,如風濕性心臟病、先天性心臟病、二尖瓣脫垂、人工瓣膜置換等。
2.致病細菌的菌血症:如靜脈藥物濫用者的葡萄球菌感染、因牙科處置的鏈球菌感染、來自生殖泌尿道的腸球菌,以及各式植入的導管與透析的血管通路等,都有可能是致病的原因。
還有,實行以下檢查或手術時要注意 1.洗牙或其他會造成牙齦出血的牙科手術 2.扁桃腺切除術 3.使用硬式支氣管鏡檢查呼吸道 4.呼吸道、腸胃道或泌尿道手術 5.膽囊或攝護腺手術
如何治療?
通常需四到六週的抗生素治療。若保守治療失敗或產生嚴重的心臟衰竭,則要考慮緊急開心手術治療。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60歲血壓忽高忽低 這原因讓他按時服藥無效
醫病天地/中風後中西合醫 復發率降6成
醫病天地/血管結構異常 提防主動脈剝離
健檢常忽略腦血管檢查 醫:50歲以上民眾要做
21歲男心律不整瀕死 電擊十多次加裝葉克膜救回
不只腰圍肥胖!研究:下巴也是心血管疾病指標
20歲女致命心包填塞休克 手術搶救住院24天出院
心臟有問題,該做哪些檢查?專家完整解析8種方式
下肢「1徵兆」恐是心臟衰竭!醫:初期症狀難發現
肉乾當零食吃?醫師曝「危險族群」小心血壓狂飆
突然心悸、胸悶別輕忽!醫:心臟胡亂跳大幅增加中風危險
衛教建立正確觀念 破解5大中風迷思
高血壓一年致4萬人死亡!研究:一動作有助降血壓
久坐久站靜脈曲張上身 醫師:抽空起身活動或在位子動
天氣忽冷忽熱小心血管受不了!醫揭「9大高危險群」不能輕忽
差點跟小鬼一樣…35歲男心臟主動脈剝離 開刀救回一命
發燒、咳嗽別以為是無害的感冒!出現「4大症狀」很致命
冬天洗澡由腳往頭洗可以防中風?一動作才是重點
醫病天地/老翁易喘易累…急性心肌梗塞
心肌肥厚恐猝死! 預防致命心律不整別忽略這項檢查
熬夜壓力飲食習慣差 青壯年易忽視心危機
睡覺、脫衣都要注意!醫師揭天冷猝死3大危險時刻
全球4千多萬人都中! 醫揭「3危險症狀」恐害中風、失智
蔡伯府驟逝/看心肌梗塞年輕化! 醫師提醒:家族史+抽菸肥胖最危險
寒舍董事蔡伯府驟逝享年48歲!醫:45到75歲是猝死高峰期 教你辨別5種猝死類型
解除心頭大患!台中榮總發表治癒4高風險心律不整患者
影/寒流過後回暖真舒適!醫曝:當心溫差變化反而要人命
心臟二尖瓣脫垂怎麼辦!專家推薦三餐這樣吃
溫差比低溫更要命! 6大心臟病發病原因...你中幾個?
影/48年最冷寒冬 氣溫降1度心肌梗塞住院上升4%
猜你喜歡
男生脫褲後嚇傻人?泌尿科醫曝這款驚嚇度5顆星:只能剁掉
改善便秘、排解毒素 必知4大類膳食纖維資優生!
莊昕悅營養師/影響血糖的食物放後面…掌握5原則 糖友照樣嗑大餐
長期頭暈千萬不可輕忽 合併8大症狀可能患重大疾病
愛吃5食物恐讓胃食道逆流加劇!餐後1動作助緩解
健檢常忽略腦血管檢查 醫:50歲以上民眾要做
重訓盛行 姿勢錯誤 退化性關節炎患者飆升
拉肚子變瘦是因排掉宿便?醫:當心「代誌大條」
數羊、睡八小時都NG!日本醫學教授破除七大「睡眠迷思」
一天追完50集韓劇!30歲女眼前一片黑影 確診飛蚊症
乾癬纏身被辭職 接受生物製劑治療重生
1歲半童95%燙傷「皮膚都掉到地上」經歷50次手術仍笑口常開
一天放幾次屁正常?胃腸科醫師:不放屁才要當心!5建議觀察
鞋頭要有寬度和翹度 治療師教你7原則選對鞋足安心
男子挺台灣鳳梨大口吃 鳳梨卡食道差點窒息緊急就醫
急性腦中風快打119協助送到對的醫院!醫師提醒:就醫前要記住的三件事
發脾氣就是不理性?行為學家解析「憤怒的10 種成分」:那些躲在怒氣背後的真實情緒
女運將腳痛4年醫不好 竟是跗骨隧道症候群作怪
下肢「1徵兆」恐是心臟衰竭!醫:初期症狀難發現
便秘拖久腸潰瘍恐要命?醫:6纖維蔬果、床上翻滾助排便
退化性關節炎年輕化 醫師:好發年齡提前至4、50歲
60歲血壓忽高忽低 這原因讓他按時服藥無效
男變性女可以懷孕、生小孩嗎? 婦產科醫曝:有4種可能
不只腰圍肥胖!研究:下巴也是心血管疾病指標
近9成的準洗腎病人有「這病」! 但絕大多數人都無感
阿嬤用雙磷酸鹽類藥物治骨鬆 一轉身兩大腿竟骨折
打呼易增中風、心肌梗塞風險!醫教側睡等6招助改善
一直掉髮怎麼辦?6招防止髮量變少 洗頭不能天天洗
顏面神經麻痺跟中風怎麼分?三大徵兆看分明!醫師:及早治療助恢復
高血壓男劇烈腹痛急送醫 患「腸中風」放支架救命
高血壓一年致4萬人死亡!研究:一動作有助降血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