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聲高血壓容易導致這病 「致死率比心肌梗塞更甚」
高血壓無聲無息,卻是百病之源,最怕突如其來的心血管疾病釀成致命傷害,主動脈剝離就是最靠近鬼門關的一種。國泰醫院心血管中心部主任侯紹敏收治過幾位年僅30歲、40歲的患者,不是罹患高血壓不自知,就是即便知道自己有高血壓卻未好好監測與控制。於是在工作忙碌、情緒壓力大、生活作息不正常等危險因子包夾下,突然就發生主動脈剝離送醫急救。
侯紹敏說,主動脈是身體最大動脈,負責將心臟的血液送往全身。動脈的管壁構造可分為內層、中層、外層三層結構,猶如三夾板,其中的內層會直接接觸到血液,一旦內層破裂,血液便會流入內層與中層之間,緊接著將內層與中層一路剝開,影響全身器官的血流供應,嚴重可能致命,「致死率比心肌梗塞更甚」。
最嚴重的情形是靠近心臟的升主動脈剝離,因為升主動脈位於心包膜腔內,一旦發生剝離,容易造成心包膜填塞導致休克,因此高達45%的患者在不舒服的那一剎那就猝死;其餘55%的患者雖有機會送醫急救,但因為每小時會增加1至1.2%的死亡率,因此送醫與等待急救的過程中也面臨生死交關。
另一種型態是指不包括升主動脈之外的降主動脈及其下的大血管剝離,由於較不容易破裂,因此致死率較低,可先經由內科藥物來穩定血壓。
侯紹敏表示,會誘發主動脈剝離的危險因子包括高血壓、高血脂造成的動脈粥狀硬化、先天主動脈狹窄與馬凡氏症候群等,其中高血壓是民眾最能簡單監測與控制,但卻最常忽略的一個環節。
台灣每年約有500名主動脈剝離患者,患者年齡並沒有太大,約莫在50歲至70歲之間,甚至年僅30歲、40歲的青壯年也可能發病;發病原因幾乎都與高血壓沒控制好有關。
侯紹敏說,高血壓是百病之源,40歲後應養成固定量血壓與進行健康檢查的習慣,如有主動脈剝離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應考慮提早監測健康狀況。
侯紹敏說,一般而言,主動脈剝離的典型症狀為前胸到後背出現撕裂般劇痛,當出現類似劇痛,且這個疼痛與患者的活動、姿勢都無關,甚至發生呼吸困難、休克暈厥等,自己或旁人就要警覺是主動脈剝離,並立刻就醫。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心臟罷工有前兆 這些症狀一周3次以上要當心
天冷心血管承受得住嗎?醫師教遠離高血脂症和心臟病
兒童心臟停止 即時CPR活率倍增
心臟手術改微創 縮短病人恢復期
秋冬好發心梗!注意心臟4核心症狀,減少運動性猝死
冬天病後易中風、多次中風易失智 應警覺就醫
從前胸痛到後背別大意!醫:高血壓是最常誘發的因素
天涼心肌梗塞風險增 男女症狀大不同
得流感用上葉克膜!這項併發症沒注意...短短2天就可能沒命
身體愈健康,反而猝死機率較高?醫師分析原因
婦胸悶、胸痛半年 縱膈腔驚見長14公分畸胎瘤
高以翔猝死/四大高危險群要小心 飲食注意這種營養素
血脂高沒不舒服無須就醫?高血脂常見4大錯誤迷思
男子如廁心肌梗塞發作 鄰居CPR、救護員接手電擊救了他
新型抗凝血劑 可防意外大出血
靜脈曲張治不好 10年才知是心臟病
影/致命心室頻脈昏倒 愛心伯感謝救命要救更多貓
靜脈曲張逾十年 走路易喘才發現是心臟問題
靜脈曲張逾10年治不好 心臟瓣膜閉鎖不全搞鬼
入冬溫差大要當「心」醫師:健檢有紅字要留意
利尿劑用法對 降血壓效果一樣好
嚴重心律不整恐猝死 台大醫新方法為患者找活路
妙用立體定位放射線 為嚴重心律不整病人找活路
天冷心血管易出狀況!5大要訣顧健康 醫:總之先賴床再說
晚餐晚吃、大吃 罹患心臟疾病風險高
胸悶吃成藥 瓣膜狹窄險喪命
每47分鐘腦中風就奪1人命!出現這些狀況快打119
50歲醫沒慢性病、熱衷運動仍心肌梗塞 和這原因有關
突急性腦中風 醫師:謹記「臨微不亂」四步驟
頭暈2年找嘸原因 竟是狹心症
猜你喜歡
藥吃太多會洗腎? 醫解答真正敗腎主因
秋冬好發心梗!注意心臟4核心症狀,減少運動性猝死
平日睡不飽靠周末補回來?3疾病都是這樣被睡出來的
冬天皮膚乾擦乳液就好?8誤區只會讓症狀更嚴重
深蹲到底有什麼好處?怎麼蹲才不會傷膝蓋?
下雨鞋濕腳臭好崩潰!網傳7個除臭秘方哪種有效?
看指甲知腎不好? 醫:5字訣更有用
20歲水果攤商站著削甘蔗 誤砍命根子慘「自宮」
為何過敏容易在清晨發作?耳鼻喉科醫師教你改善方式
不是睡不著才叫失眠 出現4種症狀應就醫
高以翔死亡背後真正原因 胸腔醫師認為是這個
天冷心血管承受得住嗎?醫師教遠離高血脂症和心臟病
6種人感冒病程快! 你需要做「這件事」增強保護力
「洗腎王國」在台灣 5字口訣「泡水高貧倦」可防腎病
心臟罷工有前兆 這些症狀一周3次以上要當心
戴口罩沒用!臭氧比PM2.5更難防 醫籲濃度高時別出門
天涼心肌梗塞風險增 男女症狀大不同
72歲老翁頻尿睡不好 就醫赫見膀胱內長滿瘤
「從沒想過有一天自己也生病了」吳念真:憂鬱症患者最怕聽到這句話
心臟手術改微創 縮短病人恢復期
糖尿病不是控制血糖就夠了?還有2地方也藏致命危機
過度補眠變周一症候群 錯誤睡眠迷思影響生理時鐘
周杰倫也受其苦…「老藥新用」治僵直性脊椎炎露曙光
每年奪走上萬條人命! 你一定要知道的6項腦中風檢查
染麻疹 趴趴走 3度就診未揪出
心臟衰竭要運動? 別懷疑!想養心真的該動
天冷腰痛最好趴姿用熱敷墊 「這些人」盡量別用
如果不想洗腎 醫師說這個動作一定要做
不只女性受影響 婦產科女醫請老公去打HPV疫苗
頭頸部有腫塊,是什麼疾病造成的?
常嗜睡、提不起勁是身體在老化?疲累程度是原本的2、3倍就該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