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新生報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台灣新生報
【台灣新生報/記者鍾佩芳/台北報導】
出血性中風比缺血性中風,容易誘發癲癇?財團法人國泰綜合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黃柏豪表示,一般來說,出血性中風是比缺血性中風容易誘發癲癇。
出血性中風是正常腦部突然多出一堆血塊,進而壓迫到旁邊正常運作的細胞,當正常細胞受壓迫時,只會出現兩種情形,一為不動不放電,二為一直放電。黃醫師表示,這是由於腦部血管破裂壓迫到其他細胞所致,因為正常細胞受到壓迫傷害後,才會有可能誘發癲癇發生。
而缺血性中風則為腦部得不到養份而使細胞直接死掉所引起,黃醫師表示,藉由血管輸送血液、養分,但當腦部得不到養分時,則會出現缺血性中風,而這類患者在台灣,也較出血性中風患者來得多。
且,不論是出血性中風還是缺血性中風,其症狀都與中風情形一樣,會出現半邊手腳無力、臉歪、變得嗜睡等,但無法從任何一種症狀來區分為是屬於何種情形的中風,而是需藉由醫師轉業檢查才能進一步了解。
中風的危險因子有,年齡愈大、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或是有抽菸習慣者。只有少部分的人是藉由遺傳。黃醫師表示,若本身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等代謝症候群時,再加上遺傳,其診斷與治療方式也較為複雜。
治療上,以支持性療法為主;若誘發為癲癇時,則以藥物治療為主。而在飲食上,則須看其致使中風的原因,再做調整。
‧擁6千萬模範夫妻退休搬進高級大樓 親戚上門揭穿假象:錢不代表一切
‧健康退休師夫妻65歲就入住養老院 不擔心9萬高月費直呼「太幸福」
‧吃藍莓防失智!藍莓一買回家就洗易發霉 專家教正確處理延長保鮮期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