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固醇太高致病?這可能是迷思
心血管疾病高居國人十大死因第二位,長期以來,膽固醇過高被認為是致病主因之一,不過陸續有研究顯示這可能是錯誤迷思。台大醫學院實驗發現,膽固醇在體內的運作機制複雜,可能不再能簡單二分好、壞兩種,膽固醇更非低低益善。
台大醫學院內科副教授、台大醫院心臟血管內科主治醫師及心臟加護病房主任張博淵與研究團隊,早在十多年前就發現,臨床上有原發性膽道性肝硬化患者,體內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也就是俗稱的壞膽固醇,數值高達1000(毫克/分升),是一般建議值的十倍以上,但血管卻乾乾淨淨,絲毫沒有動脈粥樣硬化的徵兆,這是因為這類患者身上的膽固醇類型與常人不同。
張博淵說明,膽固醇在人體內的移動必須透過脂蛋白作為載體來運輸,高密度脂蛋白(HDL)將血管及周邊組織的膽固醇送到肝臟進行合成與代謝,低密度脂蛋白(LDL)將肝臟的膽固醇運出至周邊組織供其需求,各司其職。由於LDL會經由氧化作用對血管壁產生破壞,因此過去被簡化稱為壞膽固醇,對於有心血管疾病患者,醫界一般建議成人應將LDL的數值控制在100(毫克/分升)或甚至70(毫克/分升)以下。
不過,台大醫院研究團隊早在2004年經實驗分析看見,LDL還能細分出不同類型,原發性膽道性肝硬化患者血液中的特殊LDL竟有抗氧化、抗心血管疾病之效。2008年時,研究團隊再發現,心肌梗塞病人血中的LDL有較高比例屬一種有氧化、對血管傷害非常大的「L5」型。
張博淵說,其實,大部分的LDL不好不壞,其餘有的是好的、有的可能經氧化作用而惡化;HDL雖有抗氧化與抗發炎特質,不過一旦成分改變、密度增加,也有可能變質、惡化,因此人們不能簡單二分好、壞兩種膽固醇,體內的膽固醇數值更不是越低越好。
這些發現的重要性並非只是幫壞膽固醇澄清,還有更積極的意義。舉例來說,究竟是擁有高比例「L5」型的人較易心肌梗塞,還是演變成心肌梗塞的過程易產生「L5」型的LDL?目前並不清楚,若未來研究證實是前者,就有機會透過篩檢降低疾病發生風險,如證實是後者,也有機會透過標靶性的藥物更精準地加以控制,以維持健康。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兒童心臟停止 即時CPR活率倍增
心臟手術改微創 縮短病人恢復期
秋冬好發心梗!注意心臟4核心症狀,減少運動性猝死
冬天病後易中風、多次中風易失智 應警覺就醫
從前胸痛到後背別大意!醫:高血壓是最常誘發的因素
天涼心肌梗塞風險增 男女症狀大不同
得流感用上葉克膜!這項併發症沒注意...短短2天就可能沒命
身體愈健康,反而猝死機率較高?醫師分析原因
婦胸悶、胸痛半年 縱膈腔驚見長14公分畸胎瘤
高以翔猝死/四大高危險群要小心 飲食注意這種營養素
血脂高沒不舒服無須就醫?高血脂常見4大錯誤迷思
男子如廁心肌梗塞發作 鄰居CPR、救護員接手電擊救了他
新型抗凝血劑 可防意外大出血
靜脈曲張治不好 10年才知是心臟病
影/致命心室頻脈昏倒 愛心伯感謝救命要救更多貓
靜脈曲張逾十年 走路易喘才發現是心臟問題
靜脈曲張逾10年治不好 心臟瓣膜閉鎖不全搞鬼
入冬溫差大要當「心」醫師:健檢有紅字要留意
利尿劑用法對 降血壓效果一樣好
嚴重心律不整恐猝死 台大醫新方法為患者找活路
妙用立體定位放射線 為嚴重心律不整病人找活路
天冷心血管易出狀況!5大要訣顧健康 醫:總之先賴床再說
晚餐晚吃、大吃 罹患心臟疾病風險高
胸悶吃成藥 瓣膜狹窄險喪命
每47分鐘腦中風就奪1人命!出現這些狀況快打119
50歲醫沒慢性病、熱衷運動仍心肌梗塞 和這原因有關
突急性腦中風 醫師:謹記「臨微不亂」四步驟
頭暈2年找嘸原因 竟是狹心症
長期頭暈找不到原因 就醫發現竟是狹心症
運動好處多 連心臟衰竭患者都應靠間歇有氧復健
猜你喜歡
20歲水果攤商站著削甘蔗 誤砍命根子慘「自宮」
藥吃太多會洗腎? 醫解答真正敗腎主因
秋冬好發心梗!注意心臟4核心症狀,減少運動性猝死
「從沒想過有一天自己也生病了」吳念真:憂鬱症患者最怕聽到這句話
纖維不是隨便吃就有效!營養師教你認識纖維3種功用
如果不想洗腎 醫師說這個動作一定要做
冬天皮膚乾擦乳液就好?8誤區只會讓症狀更嚴重
天涼心肌梗塞風險增 男女症狀大不同
高以翔死亡背後真正原因 胸腔醫師認為是這個
下雨鞋濕腳臭好崩潰!網傳7個除臭秘方哪種有效?
青光眼關鍵藥大缺貨 手術成功率剩5成
看指甲知腎不好? 醫:5字訣更有用
身體愈健康,反而猝死機率較高?醫師分析原因
腎不好,指甲會出現警訊? 醫:不是一個好的判斷基準
不是睡不著才叫失眠 出現4種症狀應就醫
心臟衰竭要運動? 別懷疑!想養心真的該動
糖尿病不是控制血糖就夠了?還有2地方也藏致命危機
「洗腎王國」在台灣 5字口訣「泡水高貧倦」可防腎病
從前胸痛到後背別大意!醫:高血壓是最常誘發的因素
列入必要清單仍缺藥 醫界跳腳
戴口罩沒用!臭氧比PM2.5更難防 醫籲濃度高時別出門
6種人感冒病程快! 你需要做「這件事」增強保護力
天冷心血管承受得住嗎?醫師教遠離高血脂症和心臟病
常嗜睡、提不起勁是身體在老化?疲累程度是原本的2、3倍就該留意
72歲老翁頻尿睡不好 就醫赫見膀胱內長滿瘤
不彎腰駝背就好?醫師:過度挺腰的坐姿有更高機會下背痛
心臟手術改微創 縮短病人恢復期
膝蓋退化不可逆!醫:體重增1公斤 關節負擔多3公斤
3型全現蹤!中國鼠疫累積4例 去這7個省要小心
周杰倫也受其苦…「老藥新用」治僵直性脊椎炎露曙光
台灣人當先驅/青光眼手術用抗癌藥 陳振武的功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