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醫療/ 心臟血管

越走單腳越莫名痠麻 小心周邊動脈阻塞

「周邊動脈阻塞性疾病」的盛行率估計有1%至2%,高達三成的患者合併心血管疾病,但腳部痠麻的症狀卻常被輕忽。
「周邊動脈阻塞性疾病」的盛行率估計有1%至2%,高達三成的患者合併心血管疾病,但腳部痠麻的症狀卻常被輕忽。
報系資料照

78歲的櫻花爺爺退休後喜歡散步、爬山,但近來很長一段時間,走路時感到單側腳痠,從小腿、大腿到臀部都如此。他原以為是以前跌倒影響坐骨神經,但手術後依然未見仍未改善,腳部越來越不舒服,活動力越來越差。

經轉診,櫻花爺爺至心臟血管科檢查,驚訝發現腹主動脈左邊的髂動脈堵塞,堵塞程度高達七至八成,更塞住兩條心臟血管,所幸及早發現接受治療。原來,櫻花爺爺罹患了「周邊動脈阻塞性疾病」。

台灣大學醫學院內科教授、台灣高血壓學會理事長王宗道解釋,「周邊動脈阻塞性疾病」是指雙腳動脈如骼動脈、股動脈、膕動脈等血管狹窄、釀成阻塞。由於影響供血與供氧量不足,行走運動時,血管狹窄的腿部部位容易出現不適,如腳痠、麻木、蒼白、冰冷等。若阻塞嚴重,即使休息睡覺雙腳仍會疼痛,肢體還可能因缺氧壞死,需要截肢。

「骨盆腔經常是最早發生動脈硬化的地方」,王宗道指出,人體最早發生動脈硬化的部位,經常在腹主動脈與下肢的動脈,可能與骨盆腔部位受到的血流沖擊力道較強有關,因此「周邊動脈阻塞性疾病」的普遍程度不亞於心血管與腦血管疾病,盛行率估計有1%至2%,年長族群甚至可能達3%至5%。

值得注意的是,高達三成的患者合併心血管疾病,但腳部痠麻的症狀卻常常被輕忽,許多人不知道自己罹病。

該如何分辨自己有血管問題?王宗道說,血管阻塞通常發生在單側;由於行走與活動需要血液供應,若腳部越走越不舒服、越走越痠麻疼痛,但一坐下躺下休息就好了,就代表血管可能有狹窄的現象;臨床上,則會分別測量手部肱動脈與足踝的收縮壓,觀察腳部脈搏是否較微弱。

王宗道說,「周邊動脈阻塞性疾病」的好發族群與心血管疾病相同,同樣常發生於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抽菸、年齡較長的人身上,因此宜有均衡健康的飲食習慣、控制三高。

另外,一定要戒菸,因為菸品中的尼古丁會使動脈發炎硬化、加速血管收縮,影響缺氧部位的血液循環,提升患病風險。

周邊動脈阻塞性疾病徵兆

1.下肢有偶發性或間歇性跛行

2.腳痠、麻木、蒼白、冰冷

3.通常發生在單側

4.越動越不適、一休息就緩解

資料來源╱王宗道醫師

動脈阻塞 心血管疾病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