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支持的偶像名人翻車讓人憤怒?心理師揭秘失落感背後原因 及如何重新檢視人際關係中的期待

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醫療/ 消化系統

痔瘡會自然好嗎?和大腸癌「大便流血」差在哪?醫解析痔瘡成因、高危險群、預防治療

良醫健康網

良醫健康網

痔瘡最常以「血便」症狀被察覺,但不是所有血便都是痔瘡,也可能是大腸癌引起。圖/123RF
痔瘡最常以「血便」症狀被察覺,但不是所有血便都是痔瘡,也可能是大腸癌引起。圖/123RF

聽健康

00:00/00:00

痔瘡又分為外痔內痔以及混合痔,大多數的患者都為內外混合型的痔瘡。

痔瘡(Hemorrhoids)是很常見的疾病,根據統計,台灣人罹患痔瘡機率竟高達86%,盛行率高到有「十人九痔」的說法。痔瘡是肛門部位的良性疾病、血管軟組織老化的症狀,有時問題並不大。到底痔瘡會自己好嗎?什麼狀況一定要看醫生?要看哪科?快讓大腸直腸外科醫學會的常務理事、林口長庚醫院大腸直腸肛門科醫師謝寶秀一次告訴我們:

為什麼會有痔瘡?

痔瘡是每個人都有的肛門組織,肛門組織(也可說是痔瘡組織)是在括約肌和肛門黏膜中間的那一層,它的成分最主要就是血管叢(靜脈叢)、結締組織,以及平滑肌纖維。正常的痔瘡組織在人體當中扮演著緩衝的作用,如排便或排氣時肛門打開及閉合,這時痔瘡組織的作用就是不讓糞便或氣體溢出,就如同氣密窗的軟墊一般。

但若是肛門組織的老化、血管叢發炎、擴張,或是其中的結締組織鬆脫、滑動,才會變成「有症狀的痔瘡」。

痔瘡的分級

痔瘡又分為外痔、內痔以及混合痔,大多數的患者都為內外混合型的痔瘡。

內痔、外痔又要如何區分?
內痔位於肛門內的齒狀線(離肛門口大概一兩公分的地方)之上,而從外面就能看見的辨識外痔。

痔瘡的分級

.第一級:痔瘡組織在肛門內

.第二級:痔瘡會脫出肛門口,且會自動縮回

.第三級:痔瘡會脫出肛門口,需要靠外力推回去

.第四級:痔瘡完全脫出肛門口,且無法縮回

圖/ingimage
圖/ingimage

痔瘡症狀有哪些?

其實痔瘡的症狀並非都是很明顯,像是軟墊滑脫出來,造成痔瘡露在外面,就像有一塊肉塊。還有,我們的肛門黏膜會分泌分泌物潤滑肛門周邊組織,若血管叢發炎,造成分泌物變多,就會刺激肛門周邊組織,演變成搔癢。當發炎較嚴重時,大便時就可能引發黏膜破裂(血管叢發炎充血,因此表層的黏膜就更容易被摩擦),導致流血及肛門搔癢的狀況。

那內痔、外痔的症狀又會有所差異嗎?
內痔的症狀通常不太明顯,通常是出鮮紅色的血、肛門搔癢;外痔的症狀則可能有疼痛、腫脹、異物感等。有時候外痔的血管破掉、積血,造成血栓,這時會伴隨著急性產生的疼痛。

和大腸癌的「大便流血」差在哪?
有人會問說,大腸癌也會大便流血,那要如何分辨?痔瘡出的血為「鮮紅色」;大腸癌的出血通常比較偏「暗紅色」,但也是要看腫瘤的位置,若腫瘤靠近肛門,也有可能出現鮮紅色的血便。若是這種情況,我們會建議患者來門診評估,觀察流血的量、顏色,以及有無合併其他症狀。如肛門破皮、肛裂,大便時也可能會痛、流的血也為鮮紅色;若是腫瘤,可能還有會大便習慣改變的狀況產生。

但是我們評估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年齡」了,通常腫瘤比較常發生在5、60歲人身上,年輕人比較少,所以如果你大便流血是鮮紅色、同時還是年輕人時,理論上我們會先懷疑是痔瘡流血的機會比較高,但如果經治療一個月後症狀無改善,就會建議到大腸直腸肛門科再做更進一步的檢查。

哪些人是高危險群?

根據長庚醫訊資料顯示,會造成痔瘡的原因一般有:

1、年齡

2、長期便秘

3、長期腹瀉

4、懷孕

5、久坐、久站

6、飲食習慣不良:如低纖維飲食、常吃辛辣食物、酒精攝取

痔瘡可以做哪些治療?

痔瘡的治療,大部份用藥膏、塞劑就可以了,目前市面上的藥膏跟痔瘡的塞劑有抗發炎、止血的效果,建議在有症狀時使用,因為大部份的藥膏含有類固醇,不建議長期使用,用幾天後沒有症狀了,就可以停止使用。

至於是否要開刀去除?並非到了第四期一定要開刀,主要還是要看自己的症狀是否會影響生活,倘若使用藥物、改善生活習慣後沒有改善,就建議可以手術將之去除。

1、橡皮筋結紥:使痔瘡缺血萎縮乾枯脫落,用於輕微內痔。

2、雷射/紅外線:燒灼痔瘡組織,使痔瘡萎縮,用於內痔血管叢。

3、傳統痔瘡切除術:將內外痔組織完全切除,缺點為術後傷口較為疼痛

4、超音波刀:對組織傷害比較少,疼痛也相對比較低。

<br />圖/ingimage

圖/ingimage

痔瘡可以怎麼預防?

如同剛剛提到,若出現有症狀的痔瘡就需要擦藥,待症狀改善,但痔瘡不可能永遠不見,因此保養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環。提到保養,要做的便是:

1、改變生活習慣,如有充足的睡眠、避免刺激性飲食

2、排便習慣:避免便秘、拉肚子。拉肚子時,肛門會用力,就可能使肛門組織脫出,一天拉兩、三次都沒有問題,但一天拉肚子超過十次可能就要注意。

3、排便避免久坐:蹲馬桶時肛門會一直用力,就可能讓原本有痔瘡症狀的人惡化。我們建議蹲馬桶不超過5分鐘。有生產過的婦女也因為骨盆腔組織較疏鬆(包括子宮、肛門組織下墜),排便可能會比較排不乾淨,這時便不需要強求一定要排到完全乾淨。

4、上廁所不要擦太多次,建議不超過三次。過度摩擦恐會破皮、濕疹,導致搔癢的狀況。若感覺擦不乾淨,建議用水沖、或免治馬桶、濕式衛生紙(不要有消毒、芳香等功能)即可。

參考來源:長庚醫院:什麼!人人都有痔瘡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痔瘡其實不是問題

延伸閱讀:

健忘、代謝差、便祕...6大初老症狀你中幾項?營養師曝抗老必吃食物

每天觀察自己大便!出現4大便是腸胃警訊!醫曝「7便便形態」這種最危險

久坐族的2大危機!醫師告訴你為何便秘和痔瘡容易找上門原因

責任編輯:陳學梅

痔瘡 外痔 內痔 大腸癌 排便習慣 便秘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