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修瑞瑩/台南報導】
61歲男子因解尿困難就醫,檢查發現膀胱內有許多結石,醫師進一步了解,發現結石是源自多年前曾進行腹腔鏡疝氣手術,當時用來釘住破洞的螺絲釘,竟穿透腹腔掉到膀胱中,才會形成結石。
奇美醫院泌尿外科醫師王致丞表示,類似案例並不多見,早期腹腔鏡手術剛引進時,可能醫師操作不熟悉,才會發生螺絲釘穿透腹腔掉到膀胱裡的情況。
這名男子是在今年初因解尿困難及血尿到奇美急診,醫師檢查發現他的膀胱中,有多顆直徑約1到2公分的結石,患者表示,曾在7年前因疝氣接受腹腔鏡手術,隔天疝氣未改善,又進手術房再開一次刀,之後未再發作。
醫師以腹腔鏡取出膀胱結石時,發現打碎的結石內竟是一顆顆螺絲釘,先後取出5顆,還有數顆釘子在膀胱外的肌肉層,必須從腹部開刀取出,但患者表示,因工作忙碌,沒時間再安排手術,只要解尿沒問題就好,因此最後醫師僅處理膀胱內的結石。
王致丞說,這些長度約0.5公分的釘子應該是當初用來修補疝氣(指腹腔與骨盆腔中間有破洞,腸子掉落骨盆腔),腹腔鏡手術以人工網膜蓋住破洞,再以稱為「螺旋釘」的釘子釘在腹直肌及恥骨上固定。
但早年腹腔鏡手術剛引進時,不熟練的醫師可能會釘錯位置,例如膀胱內如果有尿脹大,醫師易判斷錯誤,誤釘在膀胱上,但根本釘不牢,釘子可能穿透腹腔掉落膀胱內。膀胱只要有異物刺激,就會與尿中的雜質形成結石,估計這名患者腹內掉落的釘子約有十多顆,經過多年逐漸形成結石。
他表示,目前手術都會建議同時放置導尿管導尿,可避免醫師誤判,發現錯釘的情況相對減少許多。
【2014/08/05 聯合報】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