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晚報╱記者林進修╱台北報導】
台灣腎臟醫學會統計顯示,台灣的腎臟透析病患發生率及盛行率均高居全球第一,經政府及醫界努力,上升曲線已下滑,可望在近幾年內和美國出現黃金交叉,擺脫全球第一的汙名。
腎臟透析就是俗稱的「洗腎」。衛生署國民健康局調查,國人慢性腎臟病的盛行率是11.3%,推估全國約200多萬名患者。腎臟醫學會透析病患登錄資料庫則顯示,截至97年底為止,全台有5萬3242名末期腎衰竭病患正接受長期透析治療,每年新增透析病患成長率約6%,醫療費用高達300多億元,造成健保財務的沈重負擔。
台灣腎臟醫學會透析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基隆長庚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陳國書表示,腎臟透析病患發生率及盛行率高居全球第一,並不光彩,但也顯示我國醫療水準及醫療可近性都高,加上全民健保的支持,才使大多數腎臟病患願意就醫。
相較下,菲律賓雖是全球腎臟透析病患發生率及盛行率最低的國家,東歐幾個國家的排名也低,但並非防治得宜,而是當地醫療資源不足,很多患者都未就醫,或早早因併發其他重症而死亡,以致統計數字失真。
陳國書強調,除少數患者是自體免疫問題而發病外,絕大多數腎臟病患都和高血壓、高血脂及高血糖等「三高」有關,從預防並控制「三高」著手,即可降低罹患腎臟病的機率。台灣腎臟醫學會和台北市衛生局3月13日下午將在舉辦2011年世界腎臟病日「愛腎護腎腎利人生」園遊會,宣導腎臟病防治觀念。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https://udn.com/upf/2022_health/sns/fb_800x100.png)
![](https://udn.com/upf/2022_health/sns/fb_300x135.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