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26歲男性小時常常出現腰部痠痛,但因不嚴重而不以為意,以為可能是運動扭傷或生活中不小心碰傷。近期後腰部疼痛逐漸加劇,在公司體檢時才進一步透過超音波檢查發現腎臟積水,就醫確診為先天性輸尿管狹窄。
台北榮總泌尿部婦幼泌尿科主任盧星華教授指出,輸尿管狹窄可分為先天性與醫源性輸尿管狹窄,先天性的發生率在1%以下,其中男性為女性的3至4倍,左側較右側為多。許多先天性患者幼年並無嚴重症狀,門診中常看到患者是經由公司健檢發現異常才來就醫,但輸尿管狹窄時間越久,腎功能就越來越弱,甚至會造成無功能腎且無法恢復,因此仍提醒民眾,後腰部或腹部若長期感到疼痛就須特別留意。
醫源性輸尿管狹窄則是由骨盆腔、後腹腔手術或是輸尿管內視鏡手術或相關疾病所引起,發生率在1至24%,除了後腰窩與腹部疼痛,也會造成血尿及腎功能受損。近期就有47歲的舞蹈老師,五年前曾開過子宮卵巢手術,由於位置與輸尿管接近而造成輸尿管損傷,術後右側後腰窩劇烈疼痛,就診發現輸尿管狹窄合併腎臟和輸尿管積水,無法再從事舞蹈工作。
在治療上,盧星華表示,若是以輸尿管鏡方式切開輸尿管狹窄處再放置雙J導管,往往會在切開處結疤,結疤又要再手術,雙J導管也容易產生移位而造成患者身體不適,且必須每三個月更換一次導管,對患者的生活與工作影響甚大。若要完整重建輸尿管,傳統上必須施行剖腹手術,傷口約7至8公分,手術後住院期超過一週。
對於輸尿管嚴重狹窄、可以預期用內視鏡切除後還會再復發,或是已經常復發的患者,盧星華建議使用腹腔鏡微創手術輔以達文西機械手臂來切除輸尿管狹窄部位以及進行縫合修補,腎臟功能可因此獲得維持及恢復,且手術後恢復時間短,手術後1至2日即可出院,傷口也相對美觀,但約須自費20多萬元。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