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故事:有位82歲老榮民,老是覺得頭暈目眩,就醫時醫師發現,他不只是個老菸槍,還有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其中治糖尿病的藥就吃3種以上,年邁的他有輕微失智,高血壓藥有時忘了吃,有時重複吃兩次,血壓忽高忽低,一飆高或偏低就頭暈。
別輕忽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這些新陳代謝疾病,一旦控制不當,可能就得過著天旋地轉的人生,這名榮民伯伯就是典型的案例。
高雄長庚醫院新陳代謝科主任陳榮福說,頭暈和眩暈有些差異,眩暈更嚴重些,一般造成眩暈的原因很多,可能是梅尼爾氏症引發內耳不平衡;更年期女性則可能缺乏荷爾蒙,導致耳朵半規管裡的淋巴不順暢,以致身體失去平衡,若是眩暈再加耳鳴,就得找耳鼻喉科治療。
再者,曾經中風過的人,因為腦部循環不好常覺頭昏,走路會偏,會跌倒,步態不穩,需找神經內科進一步檢查頸動脈有無栓塞。有些曾經跌倒的老人,撞到頭部造成硬腦膜下出血,初期沒有明顯症狀,但2、3周後會眩得很厲害。而「三高」疾病也與眩暈有關,尢其糖尿病患者,比一般人更容易眩暈。
1 糖尿病
血糖過高太低都會暈
陳榮福說,糖尿病患多半夾雜高血壓、高血脂,這些都會影響血流順暢,糖尿病患一旦血管阻塞,「不只大街,連小巷都堵」,因此血糖控制不好、血壓、血脂又高的人不只是暈,還可能是中風前的黃燈警示。
人體十分奧妙,過與不及都會出問題。陳榮福說,糖分對於人體來說就像車子所加的汽油,腦細胞及心臟都會用到,一旦血糖太低,數值在5、60時就會心悸、手抖、冒冷汗,低於40就開始會頭暈,甚至意識不清、昏迷、抽搐。而血糖過高也不行,飆到300時,血管硬、血漿黏,如果長期高血糖形成血管「糖化」,就會變得像「焦糖瑪其朵」,管壁僵硬失去彈性,血流因此變慢,腦部相對缺氧而眩暈。
2 低血壓、高血脂
造成腦部血流不足
「血壓太低也不成。」 陳榮福表示,血壓一低,打到腦部的血液不夠分配,腦部缺氧就會眩暈。而膽固醇太高也不能輕忽,因為高膽固醇會引起動脈血管硬化,尤其高膽固醇的癮君子,動脈硬化後,血管就失去彈性及調控能力,腦部血流受影響就頭暈。
3 慢性腎臟病
毒物堆積 血管硬化鈣化
慢性腎臟病患也可能有眩暈困擾。陳榮福表示,慢性腎臟病患身體製造紅血球的能力偏低,初期會貧血,如果腎臟功能一路壞下去,尿素毒液、肌酸酐等髒東西開始堆積,血管不只會硬化,還會鈣化得像骨頭那麼硬。所以說「三高」慢性病患若患有腎臟病,血管硬化問題就是火上加油。
4 甲狀腺機能亢進
心律不整 腦部血流不規則
甲狀腺機能亢進的病人會暴瘦,且出現心律不整、走路會喘現象,心臟打到腦部的血流量不規則,造成頭暈。
5 低頭族
頸椎彎曲 血管失去彈性
在3C產品氾濫的年代,低頭族也可能難逃眩暈的「症頭」。陳榮福表示,低頭族長時間滑手機,其實對頸部血管的壓迫很大,血管不動就沒有彈性,心臟血流打上來後,分從頸動脈與外頸動脈輸送到腦部,如果頸椎長期彎曲不動,血流上不去,就會頭暈。美國德州甚至有研究顯示,低頭族罹患心血管疾病是常人的2倍。因此為什麼要避免久坐,使用電腦1小時就起身5分鐘舒展肢體,就是這個道理。
6 藥物交互作用
勿貿然停藥 須請醫師調整
「平常服用藥物,也要十分小心。」陳榮福說,老人服用的藥物多,藥物間的交互作用也多,治療「三高」慢性病及肝臟、睡眠等藥,多少都會產生些副作用,像有些利尿劑,吃了就會頭暈得厲害。因此民眾吃藥前一定要詳讀藥物指示,萬一吃藥會暈,也不能驟然停藥,而應回頭找藥局諮詢或找醫師調整藥品,看能否改用複方,讓用藥單純化。
除了以上問題,陳榮福也提到,「壓力是萬病之首。」壓力會造成焦慮,嚴重則憂鬱。人處在焦慮時,交感神經會刺激腎上腺分泌、製造膽固醇,進而耗費能量,不是件好事,所以人必須適度休假,別讓內分泌一直處於警戒狀態,否則即使是永備電池,也會把能量用完。
他特別提醒長輩,有頭暈症狀,第一個動作就是看醫師找出原因,進一步處理。頭暈時容易跌倒,而老人最怕的就是跌倒,居家包括樓梯口、浴室、廚房最好都加設止滑墊,避免地板太滑,發生危險。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