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胃有腫瘤,皮膚竟看得出來?長庚醫師:皮膚變這4種顏色,可能生病了
身體違和的膚色訊號
正常人的膚色是由黑色素、紅色的氧化血紅蛋白、藍色的還原血紅蛋白、黃色的胡蘿蔔素,這4種生物色素組成。但是當身體健康狀況有病變時,身體無法代謝的物質過度堆積,就會形成膚色的改變。
陳先生是位中年男性,來皮膚科門診的主訴是「全身搔癢」,仔細檢查發現他皮膚上佈滿了抓痕,但並沒有很明顯的紅疹,全身皮膚看起來非常暗沉、而且泛黃;眼睛的眼白和口腔內膜,看起來也比一般人黃。因此懷疑是「黃疸」造成他的皮膚搔癢。經過抽血檢查後發現,陳先生的肝指數異常的高,是慢性B型肝炎未經治療所造成的肝硬化。陳先生之所以膚色泛黃出現黃疸,是因為肝硬化造成黃色的膽色素無法代謝,堆積在皮膚和黏膜,使他整個人發癢、膚色發黃。
有趣的是,膚色變黃除了黃疸之外,過多的黃色胡蘿蔔素(carotene)也會造成膚色變黃。門診曾有位陳小姐,自述非常注重健康養生,平常追求蔬食、有機健康食品,這幾個月發現皮膚越來越黃,很擔心自己是否罹患黃疸而到門診就醫。
仔細檢查發現她的口腔黏膜、眼睛,並沒有變黃,陳小姐的手腳掌、額頭和臉部法令紋處,反而比較明顯泛黃。詢問她最近的飲食習慣,發現她每天早上和下午都會喝一杯胡蘿蔔汁和番茄汁。陳小姐所罹患的膚色泛黃,是因為過度攝取富含胡蘿蔔素飲食所造成的。
有別於黃疸,胡蘿蔔素血症病人的黏膜、眼白和口腔不會變黃。此外泛黃的膚色分佈,會在皮膚角質比較厚的手腳掌、皮脂腺比較多的額頭,和法令紋附近。胡蘿蔔素血症造成的皮膚泛黃,只要改善飲食習慣就會恢復。雖然大部分的膚色發黃狀況和飲食有關,還是必須要排除是不是有甲狀腺低下的問題,因為甲狀腺低下也有可能會造成胡蘿蔔素代謝下降,而造成皮膚泛黃。
肝硬化外,只要是會造成膽色素堆積的疾病,像是膽囊炎、膽囊癌、胰臟癌等等,都有機會看到膚色變黃。其中如果出現無症狀的黃疸,合併體重迅速減輕、疲憊,必須要小心是否為胰臟癌的徵兆。
行醫印象中,遇到最特別的案例,是病房會診時遇到一位中年男性,全身皮膚膚色呈現紅紫色,伴隨著頭暈、頭痛、腦部梗塞的狀況,抽血檢查後發現是整形多紅血球症(Polycythemia vera);因過多紅血球、血紅素和藍色的還原血紅蛋白,造成膚色變成紅紫色。
類癌症候群
平常比較常出現的皮膚泛紅,或是局部性臉部通紅,很常出現在血管反應較敏感的酒糟性皮膚炎, 或是短暫性的更年期熱潮紅。如果膚色經常出現潮紅,伴隨著腹瀉、低血壓的狀況,必須要小心類癌症候群(carcinoid syndrome)。類癌症候群不常見,但是如果出現必須要及早診斷治療,類癌的發生大部分是腸胃道出現了嗜鉻細胞增生造成的腫瘤, 腫瘤分泌血管活性肽,造成血管過度反應,形成膚色的潮紅。
膚色暗沉變黑的原因
膚色變黑,是黑色素細胞保護身體不受紫外線破壞的方式。黑色素細胞透過分泌黑色素到周圍的皮膚角質細胞,吸收掉會破壞DNA的紫外線。但是除了曬黑的「生理性」變黑外,是不是有其他膚色變黑,是需要特別注意的呢?
除了紫外線外,壓力和荷爾蒙異常,都有可能造成黑色素異常增加,造成膚色變黑或變白的情形,比如:
荷爾蒙失調
膚色變黑會發生在陽光曝曬、受傷的地方、皮膚皺摺和黏膜處,伴隨體重減輕、疲倦、頭痛肌肉無力,情緒變化、姿勢性低血壓、 電解質不平衡。例如愛迪生氏症 、腎上腺功能不足。
甲狀腺異常
甲狀腺亢進會造成皮膚色素沉澱變黑,可以是局部或是大範圍的發生,伴隨有頭髮變細、禿頭、容易流汗、指甲受到影響等等。
營養缺失
因為營養缺失造成的膚色廣泛性變黑,偶爾會在純素食的病人出現,因為維他命B12主要來源為肉類、乳製品和蛋黃裡,幾乎不存在一般植物性食物中。因此純素食的人必須特別注意維生素B12攝取,以免造成貧血、神經系統失調、記憶力下降和膚色變黑的問題。常見症狀有糙皮症、維他命B3 缺乏、維他命B12和葉酸缺乏。
腎功能異常
腎功能異常的人因為腎臟代謝不良,造成過多的黑色素刺激性荷爾蒙(MSH)滯留,刺激黑色素分泌,造成黝黑皮膚,尤其是在陽光曝曬的部位。此外因為黃色的胡蘿蔔素和尿素無法代謝,會造成腎功能不佳的病人皮膚泛黃、同時伴隨著乾燥性皮膚和皮膚搔癢。
重金屬/金屬沉積症
如鉛中毒、汞、銀、鐵沉積等等。這些病人除了皮膚之外,也可以在牙齦和眼睛發現金屬物質的沉積,伴隨神經系統、肝腎功能異常、免疫功能異常等的症狀。
藥物副作用
如四環黴素、抗瘧疾、心律不整藥物、化療藥物等等,都會造成皮膚色素沉澱。
皮膚不只是我們外在的表徵,更是我們內在健康的指標。很多內在疾病早期會在皮膚表現,透過皮膚科醫師的仔細觀察、問診,可以幫助病人找到潛在的內在疾病。皮膚科醫師好比偵探片裡的偵探,透過對皮膚細膩的觀察,配合其他臨床症狀,發覺病人最根本的問題,並加以早期治療。
延伸閱讀:
一年做1500例大腸鏡!台大權威醫師:切息肉切到怕...到底還有多少人有大腸癌
●書籍介紹
黑斑白斑有話要說
作者:黃昭瑜
出版社:大塊文化
出版日期:2019/10/01
作者簡介
黃昭瑜
長庚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

良醫健康網
不須道聽途說,由醫師們推薦出來的好醫師,是民眾最渴求的資訊。讓好醫師被看見,讓民眾心裡對於白色巨塔高牆的恐懼減除,有更正確的醫病觀念,是《良醫健康網》不變的初衷。
良醫健康網:http://health.businessweekly.com.tw/
良醫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bwhealth/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為什麼有「老人味」?皮膚科醫師揭3大臭味來源
洗完頭真的得用潤絲精?潤絲精可與洗髮精一起用?專家解惑
換季就全身癢爆!皮膚科醫認證蕁麻疹7大止癢攻略
清明連假身上多好幾包 使用類固醇小心皮膚變薄
洗髮精加水稀釋用更久?皮膚科醫揭「可怕下場」
吃太多生雞蛋 恐易掉髮
被恙蟲叮咬會有發燒、畏寒等症狀…山區掃墓,2招避免蟲蟲危機
年輕化!25至65歲有360萬人禿頭 正確救髮醫師告訴你
常常莫名過敏、皮膚癢?2招找出原因別單靠類固醇
換季肌膚常乾癢怎麼辦?注意5個保養撇步 從洗臉開始
從「痣」看健康!專家提點揪出「索命痣」的痣相3迷思
運動咖以為得帶狀皰疹急奔醫 原來是過敏引發濕疹
皮秒雷射改善皮膚 老董也凍齡
異位性皮膚炎搔抓難眠 醫師:保濕避免誘因
皮膚癢睡不好 3招改善
洗完頭大量掉髮、頭皮屑爆多? 醫師曝洗髮精「2重要成分」別用錯
雞蛋、蛋清真能治療燒燙傷?常見救急撇步一次詳解!
穿發熱衣禦寒?皮膚科醫師提醒,這4種人恐誘發肌膚大問題
沒曬太陽卻變黑? 小心!你不知道的「感光食物」讓黑色素沉澱
過年想開運微整形嗎 最多人拿孫藝珍、玄彬當範本
生髮液是真有效還是擦心安?醫師詳解常見生髮液的9個問題
洗髮精跟潤絲精可混一起使用?當心護髮不成反傷髮
養髮液、生髮液大不同! 醫師教你如何分辨頭頂上的需求
過年大掃除,清潔劑超傷手? 皮膚科醫師教護手小撇步
清潔過頭,雙手乾癢怎麼辦?皮膚科醫師分享小撇步
年輕女子異位性皮膚炎不成眠 對症治療兩周後不再癢
不只皮膚癢!醫:別把異位性皮膚炎當單純皮膚病
防疫勤洗手!但洗到雙手乾癢、龜裂引發皮膚炎怎麼辦?日常3舉止超NG
避開了嗎?一天之中害你加速皮膚老化、產生皺紋的關鍵時刻
曬多久太陽才足夠補充維生素D?美國皮膚科學會的建議讓人意外
猜你喜歡
為什麼有「老人味」?皮膚科醫師揭3大臭味來源
你的肺有多老?專家教你用一招簡單診斷肺年齡
飲料喝半糖也會糖尿病?營養師分析「含糖地雷」食物,韓式炸雞也上榜
如何增加持久度?多打手槍有用嗎?醫教3招鍛鍊助延長
熟女失禁悲嘆都停經了還買衛生棉 用這招後開心趴趴走
洗完頭真的得用潤絲精?潤絲精可與洗髮精一起用?專家解惑
55歲男牙齦紅腫掉4齒 嘉基發現他另患這病互相影響
你有雙下巴嗎? 小心是血管疾病警訊
睡不好很傷身!規律運動、調整睡前吃點心習慣…專家提點「好眠10招」
月經量變少,是不是提早進入更年期?醫師教先判斷這些事
常腹瀉、傷口慢好…免疫力低下病毒易入侵!醫師教從生活型態5方面調整
血壓高應該會頭痛?醫曝高血壓為什麼是寧靜殺手
你有多硬?勃起硬度也分等級!醫:硬度不足恐增心肌梗塞風險!
女友下體狂流「寶可夢」般墨綠色液體 男聞味道瞬間崩潰
控血糖先吃菜再吃肉?專家揭正確進食順序:大部分人都做錯
總是膝蓋痛怎麼辦? 骨科醫師教日常6招保養
9種人最易養出膽結石 醫提醒:右上腹部不舒服當心
「天邊孝子」批評給壓力,照顧者情緒爆發!轉念5方法
國人40歲以上成人夜尿盛行率近4成 醫曝常見4大原因
關節凸出、腳長繭當心!骨科醫教拇指外翻自測法
台灣百萬人有腸躁症 可試低腹敏飲食
全台350萬人的困擾!退化性關節炎影響行動 醫建議手術
喉嚨異物感可能與6大類問題有關 醫:這個部位的最要警覺
痛風不能吃豆類製品?醫:限錯飲食對控制尿酸沒用!真正不能吃的是這些
吃飽就打嗝、放屁…3動作緩解脹氣 少吃這些高產氣食物
穀雨易患熱性感冒 2招有效斬斷病徵發起!
洗髮精加水稀釋用更久?皮膚科醫揭「可怕下場」
7種大便型態代表什麼?醫:4種情況要當心,盡早就醫
半夜肚子痛是怎麼了?醫師解析這三種問題最常見
空氣品質亮紅燈 醫提醒少出門外也要關緊門窗
常嗆到是肌少症警訊!復健科醫一招讓口咽喉部肌肉更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