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生報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台灣新生報
【台灣新生報/記者王柏楊/台北報導】
每當寒流一來,皮膚科候診室總是會出現一些熟悉的面孔。這些病患多是抱怨身體皮膚顯很乾燥,並伴隨著細碎的鱗屑,甚至出現魚鱗狀紋路,有些還因過度搔抓而留下血痂。
台安醫院皮膚科陳眉穎醫師表示,此等俗稱「冬季癢」的現象,通常以搔癢為主要症狀,特別是在小腿部位,有時亦會在上肢或背部、腹部等處產生搔癢感。
而初期患者之皮膚外觀多僅有輕微脫屑,但一經反覆搔抓後便會出現抓痕、血痂,甚至繼發蜂窩性組織炎。若未透過妥善處理,這等不適之現象需至氣候轉溼暖後才能緩解。
陳眉穎醫師說明,針對冬季皮膚乾癢脫屑之問題,首要的改善方法是需適量地補充的水份,以保持皮膚之濕潤度。其次為盡量減少洗澡次數與強度,且水溫不可過熱,並少用或選擇適合敏感性肌膚之肥皂及沐浴乳,以減少皮膚角質的傷害及水份之蒸發;而於洗澡後應趁速塗抹保濕性或油脂含量較高的保養霜,如綿羊油、嬰兒油、凡士林等,來補充皮脂腺分泌不足的油份。
此外,患者應忌辛辣、燒烤、油炸、酒、咖啡等刺激性,或是海鮮、堅果等易引起過敏的食物,宜以清淡飲食為主。而貼身衣物需著寬鬆的棉製品為佳,以避免刺激皮膚。並可在室外內放置些許盆水,以提高空氣中的溼度,能幫助保持皮膚之濕潤度。
陳眉穎醫師指出,冬季癢的患者多以老年人及幼兒等皮脂分泌不足者為主,其皮膚表現為乾燥、脫屑與癢,一般於搔癢嚴重時可配合使用外用類固醇藥膏或服用抗組織胺藥物以舒緩不適感。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