願景/兒童滑手機 醫師建議聯絡簿記錄使用時間為警惕
眼科醫師表示,學齡前至國小低年級,是視力發展關鍵期,在這期間過度使用3C產品,眼睛長期、近距離看東西,不但會提早近視,也因藍光刺激使得日後出現眼睛病變的危機。除了視力之外,「手機成癮」問題更是令人憂心,可能造成兒童專注力不足、過動,甚至影響就學後閱讀理解等隱憂。
台大醫院眼科教授王一中表示,使用手機、平板已經不是成年人的專利,出生於智慧型手機問世後的「滑世代」兒童,現在約莫已10歲出頭。這群孩子從小就沈浸在智慧型手機環境中,看著父母滑手機,孩子們也「天生」會使用;現在低年級、幼兒園的孩童,甚至是一歲左右的小小孩,使用手機、平板的比率相當高。但如何認定「使用合理時間」,怎麼防範或是處罰,主管機關並無實際作為。
「智慧型裝置的普及,已經讓我國兒童近視比率再飆高,近視比率的城鄉界線已經消失,」王一中說,以往近視比率有城鄉差距,都市孩子因長時間寫功課、看書等近距離用眼,也缺乏戶外活動,近視比率比偏鄉高,自從智慧型裝置普及後,近視的城鄉界線已經消失。
王一中研究發現,2017年幼兒園學童近視率已達一成,較十年前大幅提升,「高度近視會有眼盲風險,愈早近視,日後成為高度近視比率愈高,這將是國安危機」。他說,現在兒童視力主管機關是雙頭馬車,學齡前歸國健署管、國小以後由教育部主政,「缺乏一致規範」。
如何減少兒童使用3C的機率?王一中強調,「要教育家長,而不是教育兒童」,幼兒受到3C聲光吸引往往難以自拔,但是家長觀念可以改變,才能教育孩子。國健署應要有作為,包括在孕婦「媽媽手冊」,以及兒童健康手冊中的衛教篇章中,納入使用手機對孩童的傷害,「從懷孕那一刻起,就要讓家長認知到3C產品對孩子的負面影響」。
他並呼籲,若要控制兒童使用3C時間,還可從幼兒園、國小低年級聯絡簿著手,「家長每天註記孩子使用手機時間」,如果每天發現小孩使用手機過量,才會讓家長有警惕,並對孩子有所約束。
滑世代,到底該滑向何方?聯合報願景工程今(27日)起一連二天推出「3C破壞王」系列報導,徵求「滑世代的家長對招妙方」、「我家的無手機地帶」,幫助家長找到解方。
想要留言及更多報導請看:https://reurl.cc/6YAOM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頭痛欲裂以為長腦瘤!竟是視力小偷惹禍
黃斑部就像相機裡的底片!要修復,中醫師教:保養應從這裡開始
眼藥膏可以治療傷口、痘痘嗎? 眼科醫師這麼說
108年糖尿病及老年性黃斑部病變門診就醫10大院所
健保大數據/黃斑部病變治療 4大特色醫院
健保大數據/黃斑部病變就醫 多集中醫學中心、眼科診所
健保大數據/老化、高血糖、3C族 小心黃斑部病變
吃葉黃素抗黃斑部病變有效嗎?醫師建議一招更有幫助
早上睡醒別急著起床!眼科醫教你一招預防黃斑部病變
南投婦人經常頭痛 竟是眼睛隅角閉鎖造成
戴隱形眼鏡傷視力? 眼科醫忠告「1習慣」併發症超多
老花眼懶得配眼鏡? 眼科醫曝「2大後遺症」別自找罪受
小心「耶誕樹白內障」來報到! 避免長期近距離接觸藍光
小心眼睛過勞死!治本遠離3C 過年前要避免這4種情形
為什麼天冷眼睛一直流淚?醫揭「背後真相」恐爆4大隱憂
絕不是因為偷看別人洗澡!長針眼都是這些習慣促成的,二要四不預防
「偷看別人洗澡」惹的禍? 醫師破除針眼迷思
少女自助洗車噴碎破璃刺眼險失明 醫師建議戴護目鏡
吃火鍋配飲料超過癮! 小心頭痛中風找上門
偷看別人洗澡會長針眼?會被別人傳染針眼嗎? 醫師破除3大常見迷思
40歲後沒有人躲得過,頭痛、噁心、想吐樣樣來,盡早就醫為上策
40歲以上眼壓高、視力模糊 醫:檢查是否罹患老花眼
3C上班族、外食族都是高風險族群 6招預防乾眼症上身
醫病天地/右眼反覆感染 淚小管異常
台人視網膜剝離率全球之冠 主因孩童近視比例高
用眼過度易乾眼 醫:不建議自行亂用人工淚液
接睫毛別忘眼根部清潔 小心乾眼症上身
換回「炯炯有神」 眼科醫師談老年人的眼瞼下垂!
頭痛看不清睡一覺就好?出現這幾個症狀,當心眼壓飆高變青光眼
銀髮族的視力殺手! 7個「老年性黃斑部病變」問題,眼科醫師替你解惑
猜你喜歡
噁!67歲男後腦長巨大粉瘤 醫生花3天擠完「蛋沙拉膿液」
最燒錢的病!有鮪魚肚要注意 醫曝「6飲食習慣」會害腎出問題
宜蘭2老人睡夢中猝死床上 醫師提醒寒流該注意的事
吃到沒熟的豬肉會怎麼樣? 恐怕不是拉肚子而已!醫曝「驚人下場」
詭異!雲嘉上午10人猝死 醫師:溫差遽變最危險
天冷特別容易便秘?9大原因曝光!不是多吃菜就好
他看牙診療一半臉上被滴「濕黏液體」 真相曝光氣炸了!
喉嚨痛不一定是感冒!耳鼻喉科醫:幾種喉嚨痛別輕忽
手癢擠痘卻雙肺感染險喪命 醫:危險三角區勿擠
8千萬人曾發生腦中風! 解剖「 大腦各部位急性中風症狀」...小心慢性致殘
吃蔬果助順暢,醫師點名這些水果更難消化
寒流席捲機車通勤族 心臟科醫師透露禦寒小撇步!
常滑手機會讓記憶力衰退? 專家曝「驚人真相」
他停止呼吸心跳近1小時 大千醫護救回彷如重生
為什麼腳跟總是反覆龜裂、粗糙?醫曝愛做2件事惹禍
回溫隱憂…全台猝死案拉警報
「踮腳尖」好處多!在家就可以做的三款運動,遠離肌少症還能排濕氣
7月大女嬰吞洗衣球急送醫 醫:洗衣球像糖果小心誤食
便便好臭是腸道警訊? 出現「3形狀、4異色」小心身體快壞了
天冷血管緊縮血壓易飆升 慎防5種心血管疾病發作
鍛鍊肌力讓膝關節勇健 簡文仁教你最有效的抗阻力運動
哈佛研究證實:80%的痛風可預防 做到一件事最重要
「酸性體質」不只讓人肥胖,還會加速老化速度 醫師教如何你打造好體質
「殯葬天王」李世聰罹神經膠質細胞瘤 醫:幾乎都是惡性的!8症狀時,必需懷疑腦瘤的可能
生活中哪些動作很傷膝蓋?4種不良動作超傷膝
冬季皮膚乾癢抓到破皮流血! 常做「4行為」小心癢爆...你中了嗎?
你以為的餓只是大腦覺得餓!「假性飢餓」 當心掉進越吃越多的陷阱
打玻尿酸、PRP只適合早期關節炎 2招降低膝蓋負擔
寒流來襲發熱衣夯 醫師:這4種人可能愈穿愈癢
倒插睫毛找醫美「割雙眼皮」? 醫籲術前搞清楚狀況
別直衝山頂賞雪 醫:幼童5成會有高山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