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射矯正視力 年逾40沒問題
大部分人都以為雷射矯正視力手術,應該趁早做,不過眼科醫師發現,越來越多40歲以上民眾希望透過雷射手術,一併矯正近視、遠視、散光、老花等視力問題。醫師表示,只要經過醫師謹慎評估,年紀不是問題。
一名即將退休的男性,近一年來自覺視力老花,想要看報紙或菜單時都得戴上眼鏡,但配戴眼鏡的動作顯得老態,讓他動念動雷射手術。經過醫師評估後,他接受雷射手術,利用雙眼的不等視原理來矯正老花,術後相當滿意。
新竹大學眼科主任胡裕昇表示,今年他們引進新型「角膜地形分析系統」,大幅提高術後視力品質。他說,此系統是透過外在新進儀器檢查,製造更精準角膜地形圖,清楚剖析眼球表面的構造,並顯示最佳矯正度數,藉此形塑出理想中的形狀。臨床觀察,多數民眾術後相當滿意,其中約三成民眾術後視力可達1.5。
至於雷射手術則是以飛秒雷射來製作角膜瓣,術前經過精密的計算角膜厚度及平滑度,因此精準度、穩定度、安全性均相當高,且副作用較小,大副降低術後畏光、乾眼等困擾。
胡裕昇指出,儘管雷射視力矯正手術已經相當純熟,但在手術前,醫師與民眾好好溝通,最好先模擬術後視力狀況,包括看東西、走路時。若經檢查後,評估不適合手術,就不該勉強。
胡裕昇表示,大部分民眾在步入40歲後,會開始感受到老花的不便,透過老花近視雷射手術,可以精準控制度數,一眼負責看遠方,看近的這一眼則度數保留多一點,就可以應付老花現象。
胡裕昇建議民眾,如想擁有最佳視力,務必與眼科醫師好好溝通,告知自身用眼狀況,找出最適合的矯正方式,除雷射手術之外,針對已有白內障的民眾,可選擇抗老花晶體置換術,利用新型特殊功能的人工水晶體可一併解決白內障、老花、散光、近視或遠視等視力問題,接受度相當高。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怕染疫2年不敢回診追蹤 5旬男糖尿病視網膜病變
防窺保護貼反而傷眼 眼科醫:眼睛痠痛時也不建議做護眼操
老花眼怎麼辦?如何保養?會得其他眼疾嗎?眼醫教用眼關鍵!
長針眼怎麼辦?醫:同處反覆出現小心惡性腫瘤,6招有助改善
3C看久眼睛過勞更加速老化!嚴重恐導致白內障、青光眼、黃斑部病變
眼睛很乾,吃葉黃素能改善嗎?專家授護眼6祕訣
翻白眼會視網膜剝離嗎?為何眼科醫師有不同說法
急性青光眼需緊急使用降眼壓藥物 醫揭關鍵症狀
青光眼初期無症狀,5大高風險族群留意!醫建議控眼壓點眼藥水最佳時機
青光眼惡化近25%雙眼失明 部分藥物恐誘發心臟病喪命
全身按摩半小時右眼頓失視力 急性青光眼作祟
年紀輕輕眼睛模糊誤以為近視 竟是早發性白內障!
清大教授研究 注音符號字太小恐提高近視率
黃斑部病變視力驟降 八旬翁循中醫療法重拾歡樂
低溫乾燥+長時追劇 乾眼症病人增3成
低溫乾燥+長時追劇 眼睛乾癢病人約增3成
51歲婦人角膜發炎難以睜眼 醫:使用3C時間太長導致
呵護靈魂之窗 天天一綠一紅+熱敷按摩養成護眼習慣
長輩婉拒外出不是體力差 醫師曝可能跟這細節有關
健保大數據/109年白內障就醫件數5大院所
健保大數據/白內障手術特色院所
健保大數據/白內障手術自選人工水晶體 以單焦、非球面最多
健保大數據/白內障與糖尿病關連性最高 共病人數超過19萬人
白內障手術可能有哪些併發症?術後無法恢復如初可能有哪些原因?
原來我用很差的視力在開車!當眼科醫師也患白內障:拖延病情絕對是自討苦吃
有哪些症狀?一定要動手術治療嗎?6問題了解白內障
青光眼、白內障、黃斑部病變 醫:防3大眼疾,40歲起務必定期檢查!
導致失明因素排名第二!眼科醫詳解什麼是青光眼及如何妥善治療、保養
高慧君視線模糊因垂直斜視 眼科醫師指這幾類人都可能
白內障不治療可能失明!白內障手術後會復發嗎?
猜你喜歡
國內驚見首例「猴痘」個案!會人傳人嗎?有哪些症狀?該如何預防?11個QA一次看懂
膽固醇多高才叫超標?醫師揭什麼情況下需要服用降膽固醇藥物
別讓錯誤姿勢害椎間盤出軌 醫揭7個易引發椎間軟骨突出的日常動作
ELLE總編輯楊茵絜心臟衰竭過世!輕忽甲亢恐釀「甲狀腺風暴」,醫提醒:注意這些不典型症狀
男頻尿、夜尿留意攝護腺肥大!攝護腺功能?造成攝護腺肥大原因與如何預防
腳麻該怎麼改善、預防?醫指2大原因,3種情況盡早檢查!
獨/防猴痘不用第一代天花疫苗 竟有想不到的特殊用途
病毒傳染力很強!醫師詳解猴痘感染途徑、潛伏期及預防方式
白天常常想睡覺?醫提醒當心可能與三高、心血管疾病有關
加強核心肌群預防下背痛 專家教怎麼練核心才正確
從鞋底磨損看腳部健康!醫指6種情況代表該換鞋了
副總統賴清德椎間盤手術一天出院、免穿背架 名醫解析原因
確診住負壓病房 猴痘指引惹議
二尖瓣脫垂常伴隨心悸、胸悶 健保大數據揭常見10大共病
服用他汀類藥物能否改善動脈硬化進展?美國醫學會期刊研究解答
膝蓋痛只要休息就會好是錯誤觀念?專家:軟骨磨損更快
骨鬆未積極治療,腰疼竟脊椎骨折!術後10處裂縫
首例猴痘侵台 林氏璧分析威脅不比新冠、但有1提醒
QA/與天花類似但傳染力較弱的新興傳染病「猴痘」,一般人如何預防?
打過牛痘或水痘疫苗能防猴痘嗎? 醫師給答案
壯陽藥正確使用不掃興!醫:牢記4重點,不是吃越多越猛
連戰傳因中風住院,靠她相助脫險!醫:7大中風危險因子,熟記FAST助判斷
人畜共通傳染病 變得更常見!新冠、猴痘之外 疫情恐還沒完
糖友、腎友、免疫疾病患者 也要小心骨鬆危機及早檢測骨密度
猴痘列第2類法定傳染病 須24小時內通報
糖尿病什麼應該吃、什麼不應該?專家教你讓血糖穩定也能吃飽的關鍵
猴痘侵台關鍵20天 台大醫:入侵社區後「傳播難斷根」
常常皮膚癢竟是「身體發霉」?黴菌感染好不了有4關鍵,醫教6招預防
骨質疏鬆若中斷治療 恐增加骨折風險
苗栗女長期節食後猛吃高纖蔬菜 腹脹嘔吐掛急診
常見「膽固醇迷思」你中幾個?醫破解:太低也非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