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新生報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台灣新生報
【台灣新生報/記者鄭綿綿/台北報導】
耳中風影響聽力,日常生活保健可配合穴道按摩調理。中醫師李明哲表示,相關耳中風、耳鳴、聽力下降預防保健,都可配合耳朵按摩。不過,如果耳部有慢性炎症、皮膚病等,則不建議採用此法。
中醫師李明哲表示,穴道按摩方式包括「按摩耳輪」;做法為兩手握空拳,用拇指和食指沿耳輪上下來回按摩,直到耳輪充血發熱;還有「下拉耳垂」;用兩手拇指和食指捏住耳垂向下拉,手法由輕到重,每次至少15下。
「推摩耳根」;做法為食指放在耳前,拇指放在耳後,沿耳根由下向上推摩,每次至少40下;之後會感覺耳部發熱,面部、頭部也會有發熱的感覺。還有「提拉耳廓」,方式為用右手繞過頭部,往左耳廓部位提拉20次,再用左手以同樣的方法,提拉右邊區域。醫師建議,操作時動作要輕柔,以不感覺疼痛、耳廓發紅發熱為限,每次3~5分鐘,早上起來、晚上睡覺前可各做一次。
【記者萬博超/台北報導】按摩頭部、頭皮或相關經絡穴位,輔助健腦。中醫師郭奕德指出,穴位按摩如四神聰等穴,改善腦部循環,對疾病的康復也有幫助。
郭奕德表示,頭部穴位如百會、四神聰,頭維等等穴位,平時可以溫和按摩。四神聰在頭頂,是4個穴的總稱,位置在百會的前後左右各1寸處。
其它如手部的內關,可在腕橫紋後三指幅,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間取穴按壓;尋找腿部的足三里時,可以手掌平放在膝蓋上,中指放在脛骨上,無名指尖所在位置即是該穴。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