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author/photo/552.jpg)
元氣周報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元氣周報
【元氣周報/記者黃文彥/報導】
「1、2、3,木頭人!」喊到木頭人的時後,所有人都得僵直不動,否則就得淘汰出局;這個孩童時的遊戲,比的是誰的姿勢不動,越是僵硬的姿勢,越容易在遊戲中勝出。但如果拿到現實生活中,木頭人就像是罹患僵直性脊椎炎。
晨起僵硬 症狀容易誤診
經常感覺腰痠背痛,尤其是早上起床時,感覺背痛或脊椎僵硬,但奇怪的是,只要動一動,疼痛感反而逐漸消失,這是僵直性脊椎炎的早期症狀。由於與一般痠痛、運動傷害症狀類似,患者容易因為解讀錯誤而延誤就醫。
李修身表示,過去曾有病患背痛,誤以為罹患腎臟病多年,結果喪失治療先機;也有國軍弟兄罹患僵直性脊椎炎而背痛,反而被誤以為軍中訓練太嚴格。
脊椎硬化 年輕男性好發
這個以年輕男性為主要好發族群的疾病,其實盛行率不到1%,全台估計約有10萬名病患。李修身表示,僵直性脊椎炎是一種中央脊椎慢性發炎的疾病,通常會從骨盆附近的脊椎開始向上蔓延,最後由於脊椎鈣化失去彈性,成為名符其實的「木頭人」。
人體的脊椎是由一節一節的骨頭堆疊而成,形成一條完美的脊椎曲線。想像一下,整節的脊椎骨完全硬化,像積木般排列,一旦背部沒有曲線,不僅容易骨折,最後也會受不了壓力造成駝背。
李修身表示,僵直性脊椎炎不侷限背痛,有時候會合併周邊關節疼痛,而且這種疼痛是不對稱的。換句話說,可能右膝疼痛,但左膝卻完好如初。
基因遺傳 多有家族病史
僵直性脊椎炎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通常有很高的家族傾向;李修身表示,這種疾病與遺傳基因HLA-B27有很大關係,超過90%的病患都可以在血液中測得此基因。
儘管如此,並不代表有HLA-B27基因的民眾,就一定會罹患僵直性脊椎炎,基因也與發病早晚及病情嚴重度無關。李修身表示,家族中有親人帶有遺傳基因,其他成員有兩成機率會罹病,如果家族成員沒有基因,其他成員罹病的機率低於5%。
由於僵直性脊椎炎與家族遺傳高度相關,李修身建議,如果沒有家族病史,其實可以不需要抽血做基因檢測。
骨折風險 一般人的3.3倍
根據統計,罹患僵直性脊椎炎的骨折風險,是一般人的3.3倍,提高癱瘓、死亡的風險。因此,這類病患其實不適合從事高強度的運動。
目前已有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可以治療僵直性脊椎炎,同時有斯樂腸溶錠治療周邊關節疼痛,也有多種生物製劑可以改善症狀,但運動與復健仍然不可忽略。
張又升表示,僵直性脊椎炎有藥物可以治療,但早期診斷也很重要,後續也應該選擇安全運動。李修身表示,僵、痛、不動是僵直性脊椎炎三大症狀,應該盡早到風濕免疫科就診,避免真的成為「木頭人」。
▇ 改善關節僵直一定要運動 千萬別窩沙發
張又升表示,僵直性脊椎炎最理想的運動就是瑜伽及游泳,但因為受到水中浮力的影響,游泳並不屬於負重運動,無助改善僵直性脊椎炎患者的骨鬆情況。他建議,僵直性脊椎炎患者一定要運動,如果沒時間,最好也能隨時扭動脖子,改善關節僵直的情況。
張又升建議,這類患者應該隨時注意維持正確姿勢:
1.避免躺在沙發上。
2.不要伏首在書桌前,避免壓迫脊椎。
3.睡姿應以平躺或俯臥為佳。
4.枕頭宜低、床板宜硬,鋪約5公分厚軟墊,每天平趴至少20分鐘為佳。
※延伸閱讀》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