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醫療/ 骨科.復健

虛寒濕瘀久變為類風濕性關節炎徵候

台灣新生報

【台灣新生報/記者李叔霖/台北報導】

三軍總醫院中醫部主治醫師林高士表示,類風濕關節炎主要是自體免疫過敏反應誘發反覆發炎,病情輕微者常會產生局部關節腫脹、僵硬疼痛,病情嚴重者則會引起全身性的關節腫脹、疼痛甚至於損壞變形;患者在早期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往往病情將導致纏綿難痊癒,最後關節畸形而產生功能障礙。

林醫師指出,虛、寒、濕、瘀、久、變等皆為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特徵。虛指的是素體正氣虧虛,以致肝腎不足或勞累過度,結果就損耗到正氣,這是內因;寒指的是風寒外襲,寒凝血澀,痹阻經脈,久則經絡、骨節不順,因為不通則痛,所以導致關節疼痛不利。

濕指的是濕性浸淫,纏綿難痊癒,且濕鬱日久,最後就化熱成毒,當熱毒相搏時,可以觀察到關節灼熱腫痛;瘀指的是風寒濕熱之邪留滯於筋骨關節,當氣血痹阻、經脈不暢,日久就形成瘀,導致關節腫大變形、僵硬。

久指的是類風濕性關節炎病程漫長,常常反復發作,少數患者病可能會自癒外,大多數病患多是罹患終生;變指的是痹證日久,久而久之就會導致人體五臟出現諸多變證。

類風濕性關節炎之所以難治,是因為目前對於這種病症的確實病因還不是很清楚,林高士表示,中醫認為寒熱錯雜為基本病理特點,由於證候單純者較少見,多以複合者居多,常見風寒濕痹、瘀血阻滯、氣血虧虛、肝腎虧虛等證型。

林醫師指出,風寒濕痹型患者,全身往往出現一個或多個關節腫痛,遇寒加重,關節皮膚不紅且沒有觸燙感,舌淡苔白膩,治宜祛風散寒、除濕通痹為主;瘀血阻滯型患者,全身通常出現一個或多個關節腫痛,或痛如錐刺,日輕夜重,活動很不方便,面唇紫暗,舌質隱青或有瘀斑,治宜活血化瘀、通絡除痹為主。

氣血虧虛型患者,病程久長,全身通常會出現一個或多個關節腫痛,常有四肢乏力,面色不華,時見心悸,舌淡苔薄,治宜益氣補血、通絡除痹為主;肝腎虧虛型患者,全身會有一個或多個關節腫痛,關節皮膚不紅且沒有觸燙感,常腰膝痠軟,筋脈拘急,病情時輕時重且遷延日久,舌淡苔薄,治宜補肝益腎、扶正祛痹為主。

林高士表示,現代研究顯示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存在著明顯的微循環障礙,所以常用活血化瘀、貫通經絡為始終。採用活血化瘀藥能夠抑制滑膜的增生,改善軟骨細胞的功能,甚至於有促進新骨生成及修補的作用。

活血化瘀法有助於改善病情反復發作、關節變形及皮下結節,也是緩解疼痛的方式之一,常用藥物包括三棱、莪朮、丹參、桃仁、紅花、赤芍、乳香、沒藥、澤蘭等中藥材。由於藤類藥物有良好的通絡功用,又有祛風濕的作用,治療時酌量使用可增強藥效,通常選用雞血藤、青風藤、海風藤、天仙藤、忍冬藤、絡石藤等藥材。針對病程長、病勢頑固的患者,可加用蟲類藥。

若是風邪偏勝者可加羌活、防風等藥材;寒邪偏勝者可加川烏、附子、生麻黃等藥材;濕邪偏勝者可加薏苡仁、蒼朮、白扁豆等藥材;久病血瘀筋脈者可加三七、蟲類藥,取其走竄之性,以便促進通經活絡;氣血虧虛者可加熟地黃、當歸、黃精等,養血、活血宜並重。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新生報之《養生文化報》】

關節 風濕 活血化瘀 風寒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