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森氏症是常見的神經退化性疾病,常見好發50至60歲族群,但40歲以下也可能罹病,全台近8萬名巴金森氏症患者,嚴重的巴金森氏症可能導致失智、失能,目前以藥物及復健治療為主,不過仍難停止病程惡化,近年國內專家投入創新研究,應用低能量近紅外線光療搭配氫水治療巴金森氏症,第一期臨床試驗發現有助改善動作障礙,研究成果發表於國際醫學期刊《Medicine》,盼有望突破現有治療困境。
全台8萬人受「巴金森氏症」所苦
台灣神經學學會理事長、衛福部神經內科專任主治醫師胡朝榮表示,神經科中最多是失智症30萬人,巴金森氏症約8萬人,但根據盛行率推論,應仍有許多潛在患者尚未確診。巴金森氏症屬於常見神經退化性疾病,除了高齡者以外,年輕族也不少,據統計,40歲前罹病的早發性巴金森氏症患者亦佔2至10%。
巴金森氏症典型4症狀 出現2個以上症狀要當心
胡朝榮表示,巴金森氏症典型症狀以動作功能障礙為主,一開始容易出現「手腳顫抖」、「僵硬」如面具臉、「動作緩慢」、「步態不穩」容易跌倒,一旦出現其中2個以上症狀,就應留意可能是巴金森氏症,且容易產生失智等併發症,嚴重者常導致失能。但許多民眾容易誤認是一般老化,因此初期容易忽略,曾有研究顯示,巴金森氏症患者從出現症狀到被診斷,常需要半年至1年時間。
巴金森氏症多以藥物+復健治療為主
巴金森氏症發生原因,雙和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鄔定宇表示,巴金森氏症室齵於腦部黑質組織中的神經細胞受損、死亡,導致負責神經傳導的多巴胺分泌不足,當體內的多巴胺濃度低於正常人的50%,即有可能引發運動障礙。雙和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洪千岱表示,目前治療有藥物、復健治療及手術,不過手術相對複雜且有一定風險,現大多以藥物加上復健治療為主。
洪千岱說,現有藥物治療多以補充多巴胺、抑制多巴胺代謝為主,不過增加藥量副作用也會增加,且過了藥物蜜月期容易出現藥物波動,若多巴胺濃度過高,患者容易出現四肢不自主亂動「異動症」現象,而多巴胺濃度過低,則會變成意識清晰、但身體無法動彈的「斷電」狀態,十分困擾且危險。除巴金森氏症本身,還可能出現姿勢型低血壓、突然昏倒等併發症或副作用,患者晚期常以輪椅代步、逐步走向失能。
「光生物性調節」幫助患者改善動作障礙
有「台灣愛迪生」之譽的台北科技大學榮譽教授林宏裕,2010年罹患巴金森氏症,有感於現有治療限制,他投入7年時間開發創新治療方法,透過低能量近紅外線光療(PBM)活化已受損的細胞,同時補充氫水以避免細胞被過度破壞而老化,解決多巴胺神經元障礙問題,該項臨床試驗於2018年獲得人體研究倫理審查委員會同意於雙和醫院進行,幫助17位患者改善動作障礙,成果已發表在國際醫學期刊《Medicine》。
鄔定宇表示,「光生物性調節」有諸多治療應用,包括口腔傷口癒合、減少脫髮等,使用紅光及近紅外線(NIR)光照粒線體,活化粒線體產生ATP(生物能量修復細胞),不過同步也會出現有毒的自由基,因此再透過補充氫水,將其中和為純水,讓ATP能順利增生,不會被自由基干擾。
不過鄔定宇說,該研究屬於開放性研究,且治療時間較短、收案人數較少,因初期臨床研究探討安全性及可能療效,無法完全證實治療的效果,此初步第一期臨床試驗結果可以支持更正式、更長期的第二期臨床試驗,期望光生物性調節合併氫水的治療,能成為創新的巴金森氏症治療。
責任編輯:陳學梅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