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中風別怕 「這」原則避免拖垮一家人
音樂人袁惟仁及前行政院長陳冲先後傳出腦中風,隨著天氣忽冷忽熱氣溫變化大,除了要當心外,一旦不幸中風,專家提醒,在生命徵象穩定後,應能儘早開始復健治療,把握這原則,不僅可以避免臥床,且有高達七到八成的人可以恢復行走能力,回到原來的生活,不拖垮一家人。
56歲的陳先生半年前就因突然半邊肢體無力送醫,經外院醫師診斷為出血性腦中風,並有右半側偏癱的後遺症,他在生命徵象穩定後馬上轉往「活力得中山脊椎外科醫院」接受物理治療。該院復健室物理治療師徐佩萱指出,陳先生原本無法自己轉位下床,也沒法從輪椅上站起來,經接受翻身、轉位及坐到站等練習,幸好漸漸在六個月後,能在不需家人輔助下,自行完成一些日常生活活動。
物理治療師徐佩萱表示,中風復健很重要,只要能越早開始復健,就越能達到較好的恢復。通常中風後的六個月內為復健黃金期,恢復運動能力最快,偏重於讓患者恢復日常生活功能為主,包括,翻身、床上坐起、床上移位到輪椅、行走及上下樓梯等。同時也能防止關節僵硬、孿縮及褥瘡。
徐佩萱也提醒,在復健期當中,除了患者意志力和心情調適之外,還需要家人的幫助,因為中風患者通常有半側偏癱,常會忘記使用患側,家屬一定要常在患側,和病人溝通互動。在機構的復健治療之外,徐佩萱物理治療師並提供三招自己在家可常做的復健運動,可早、中、晚做三遍,每一遍十下,目標就是恢復原來的生活。
第一招拱橋運動:採屈膝仰臥,抬高骨盆離開床墊,維持5-10秒,放下休息數秒。可誘發步態站立時所需的骨盆運動,並達到下背與髖部伸展的肌力訓練,也有助於床上活動、使用便盆、減壓、下肢穿衣及從坐姿到站姿的練習。
第二招好手帶壞手運動:採坐姿,雙手交叉,以好手帶壞手高舉至頭部,再慢慢放下。可增加肩關節活動,避免孿縮。
第三招推毛巾運動:坐在桌前,雙手互握置於毛巾上,盡量向前推出。可促進上肢肩胛活動、手肘伸直及髖關節屈曲。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長坐引起腰椎神經壓迫 微創脊椎手術還貨車司機春天
肌張力不全無法走路 腦部刺激術恢復行動力
無來由耳鳴、胸悶、胸痛?當心自律神經失調找上門!
服降血壓藥止血壓上升?一種情況可能進一步惡化
醫病天地/腿痠麻難眠 不寧腿症候群作祟
常滑手機會讓記憶力衰退? 專家曝「驚人真相」
臉部疼痛原因多 頭痛、眼痛都可能
懷孕不再怕偏頭痛 大枕骨神經注射可改善
「殯葬天王」李世聰罹神經膠質細胞瘤 醫:幾乎都是惡性的!8症狀時,必需懷疑腦瘤的可能
喝很少不代表就不會醉,「微醺酒駕」最危險! 反應變慢0.1秒就與死神擦身而過
老化跟失智常搞混?最大差別在這個地方! 醫師曝「4危險誘因」
血壓飆高立刻吞降血壓藥?搶救腦中風 別誤信3大迷思
手麻、腳麻…是身體哪裡有問題?先找出病因!這種情況恐無法完全回復
醫師研究證實空汙與氣象易誘發癲癇 1、2月影響最明顯
天冷腳抽筋痛爆!除了伸展運動,常吃3種食物改善
爸媽性格大變 張小燕拍攝《愛記》提醒留心失智前兆
偏頭痛需要做腦波檢查嗎? 醫:答案跟你想得不一樣!
腦中風會遺傳! 北榮找到國人致病突變基因
手抖是疾病的警訊?醫:通常無傷大雅,4大情況盡早就醫
醫病天地/冬陰雨日照少 失智嬤夜難眠
老年人社交活動頻繁可減緩大腦灰質退化 研究刊登於《老年醫學雜誌》
「呼吸方式」錯了,難怪自律神經失調!「這3種」醫師也推薦的呼吸法,一次改善你的失眠、肌力和循環
30年來他靠小樹枝「戳鼻孔」才能打噴嚏...原因竟是頸椎椎間盤突出!
阿茲海默症惡化幫凶 中研院揪出關鍵蛋白質
有助突破治療 中研院研究首發現阿茲海默症惡化兇手
全身無力以為感冒 20歲女腦中風
醫病天地/走不穩、口難言 小心急性腦中風
下肢麻木不一定是腰椎退化 小心脊椎腫瘤找上你
驚!全身無力以為小感冒 20餘歲女竟腦中風
AI可偵測 步距小於0.6公尺 恐有失智風險
猜你喜歡
曬多久太陽才足夠補充維生素D?美國皮膚科學會的建議讓人意外
胃食道逆流不治療成為癌症誘因!哈佛專家公布5個好習慣改善症狀
寒舍董事蔡伯府驟逝享年48歲!醫:45到75歲是猝死高峰期 教你辨別5種猝死類型
蔡伯府驟逝/看心肌梗塞年輕化! 醫師提醒:家族史+抽菸肥胖最危險
溫差比低溫更要命! 6大心臟病發病原因...你中幾個?
眼周長小顆粒怎麼辦? 皮膚科醫師告訴你解決辦法
影/寒流過後回暖真舒適!醫曝:當心溫差變化反而要人命
低密度膽固醇越低越好?該用藥物保養心臟健康嗎
噁!67歲男後腦長巨大粉瘤 醫生花3天擠完「蛋沙拉膿液」
生活中哪些動作很傷膝蓋?4種不良動作超傷膝
為什麼腳跟總是反覆龜裂、粗糙?醫曝愛做2件事惹禍
8千萬人曾發生腦中風! 解剖「 大腦各部位急性中風症狀」...小心慢性致殘
沒曬到太陽就不會變黑?醫:太熱也會產生黑色素
打鼾是身體警訊 十大死因九項與此有關
全球4千多萬人都中! 醫揭「3危險症狀」恐害中風、失智
14歲女學生突然斜視 奔波兩岸就醫終找出病因
影/48年最冷寒冬 氣溫降1度心肌梗塞住院上升4%
天冷特別容易便秘?9大原因曝光!不是多吃菜就好
「踮腳尖」好處多!在家就可以做的三款運動,遠離肌少症還能排濕氣
老人罹患肌少症問題嚴重 物理治療師推三招
最燒錢的病!有鮪魚肚要注意 醫曝「6飲食習慣」會害腎出問題
心臟二尖瓣脫垂怎麼辦!專家推薦三餐這樣吃
胃食道逆流長期恐發炎 睡覺面朝左等3招有助改善!
睡覺、脫衣都要注意!醫師揭天冷猝死3大危險時刻
便便好臭是腸道警訊? 出現「3形狀、4異色」小心身體快壞了
高速羽球傷人!高市男子被擊中 視力剩0.1急開刀
假牙清潔不佳 老翁口腔出現灼燒感、白色斑塊
喉嚨痛不一定是感冒!耳鼻喉科醫:幾種喉嚨痛別輕忽
「殯葬天王」李世聰罹神經膠質細胞瘤 醫:幾乎都是惡性的!8症狀時,必需懷疑腦瘤的可能
口臭好困擾!醫:口臭成因有這些,6種方法助改善
哈佛研究證實:80%的痛風可預防 做到一件事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