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不用再上十元商店買了!寶特瓶蓋簡單改造 變身8種實用生活小物

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醫療/ 精神.身心

重演SARS經驗 新冠肺炎輕症者「創傷後壓力症狀」患病率高

新冠肺炎確診者康復後可能面臨心理健康問題。示意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新冠肺炎確診者康復後可能面臨心理健康問題。示意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聽健康

00:00/00:00

新冠肺炎不只傷「身」,還傷「心」,即使只是輕症確診者也躲不過。董氏基金會今引用國際最新研究結果提醒,新冠肺炎輕症患者出現憂鬱焦慮和創傷後壓力症狀的患病率明顯增加,重演之前SARS感染倖存者的經驗;呼籲政府應儘速或有條件的開放線上心理諮商服務,讓有需要的民眾能有直接的管道獲得幫助。

該研究在今年5月發表於《神經精神藥理學與生物精神醫學進展》期刊,是由哥倫比亞大學梅爾曼公共衛生學院與巴西南卡埃塔諾市政大學合作,針對巴西895名輕症患者進行評估。

研究結果顯示,這些新冠肺炎輕症患者出現顯著憂鬱、焦慮和創傷後壓力症狀的比率分別為26%、22%及17%,相較於先前巴西創傷後壓力水平8.5%的發生率,患病率顯然增加,且新冠肺炎相關症狀增加的數量與臨床上顯著的憂鬱、焦慮和創傷後壓力症狀嚴重度有關。

研究團隊也指出,這些發現與SARS爆發時相呼應,當時SARS感染倖存者的心理困擾也有增加,且在疫情爆發後1年或更長時間仍持續;同樣的結果也出現在2015年中東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感染症(MERS-CoV)發生後。

因此,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強調,即便在疫後時期,因疫情引起的心理層面問題仍會持續,一般民眾要先有心理準備,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在未來幾年都會是常態,視訊也將成為社交互動或聯繫上的趨勢,民眾先了解才有對策。

葉雅馨進一步建議,民眾平日應多熟悉心理健康資訊,長期性養成正確飲食及運動的習慣,並適時紓壓以維持身心健康。若出現以下問題,持續2周仍無法改善,除尋求親友的支持外,應尋求專業協助,透過心理諮詢專線、聊天室等資源進行必要的求助。

1.嚴重失眠

2.吃不下或暴食等食慾問題

3.沮喪、對事物失去興趣、時常有負面想法、懷疑自己的存在或無價值感等憂鬱情緒

葉雅馨進一步呼籲,政府應儘速或有條件的開放線上心理諮商服務,讓更多有需要的民眾,能夠有直接的管道獲得幫助;且應加強心理健康預防宣導,讓民眾了解怎麼預防、如何積極面對疫情後的心理健康問題,以建立正確的認知,提升群體自我防禦的效果。

台北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邱弘毅則認為,新冠肺炎疫情已延燒1年多,大量確診後康復的病患或多或少留下了後遺症,尤其心理層面問題已是疫情後全球關注的重大議題。

邱弘毅指出,抗疫期間的封城、隔離、維持社交距離等措施,對人際互動的影響更需要被關注,社會必須整合資源,發揮更大的社會關懷力量,才能讓這場疫情受害者的傷害減到最低。

邱弘毅進一步表示,根據健保署資料,2020年起,我國精神科就診人次增加,耳鼻喉科、眼科等其他科別則沒有太大差別,顯示精神科需求有整體上的上升。

針對國內疫苗接種率逐步提高、未來將施行微解封相關措施,邱弘毅建議,屆時政府應請精神科醫師追蹤確診後康復的個案,有無焦慮、憂鬱等新冠創傷症候群狀況;解封後,觀察各級學生返校狀況,是否有疏離、自我、情緒感知能力較差、喜歡自己一個人,或是不想與人互動的狀況,若有,學校心理輔導相關機構應介入協助。

心理困擾 焦慮 憂鬱 創傷症候群 心理諮商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