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醫學大學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臺北醫學大學
【聯合新聞網/文/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精神科專任主治醫師 鐘國軒】
一個徘徊於自殺邊緣的患者,當著我的面說:「我沒有辦法決定自己是否願意來到這世上,但至少我可以決定自己何時離開,是吧?」乍聽之下,似乎在表達身為人,應該擁有某種程度掌握生命的權利,然而卻忽略了一件事情:任何一條生命,都值得尊重,也沒有人何人,包括自己,被賦與絕對的權利去剝奪它。
許多從自殺危機中走出來的人,事後都滿懷感謝的告訴我,還好那個最危險的時刻,他們努力的撐了過來───他們感謝的不是我,而是感謝能擁有一個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的機會。
近二十年台灣的自殺率逐漸攀升,從民國80年的每十萬人6.72人,到95年的每十萬人19.3人,增加了近3 倍。靠著政府與醫界的通力合作,98年自殺率略降為每十萬人17.6人自殺,儘管自殺防治略見成效,但卻仍有一大段路要走。
自殺的原因涵蓋了政治、經濟、社會、家庭、身心疾病等諸多面向,而目前研究顯示,其中極高比例的高自殺風險者罹患了精神疾病。因此,如果經由適當的發現、轉介與治療,許多的憾事是可以避免的。然而,會直接就診精神科的比例相當低,所以在自殺防治的策略上,至少有一件可做的事情是,必須增加一般民眾及所有醫療人員對關懷及轉介高風險族群的能力。
衛生署自殺防治中心推動的「自殺防治守門人」的觀念就是這樣。所謂的1問2應3轉介,就是期待藉由學習
1 主動關懷與積極傾聽
2 適當回應與支持陪伴
3 資源轉介與持續關懷
等策略,發揮守門人的角色,適時找出高風險者,並轉介專業協助,包括社工人員及精神醫療人員等,以進行更完整的診治與資源整合,才有機會在看似走投無路的死蔭幽谷中,殺出一生路。
只要有心,人人都可以成為自殺防治守門人,也都有機會挽回任何一條寶貴的生命。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