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甫上高一的15歲北一女新生,開學近一周,今晨於自家頂樓跳樓身亡,留下遺書告訴父母,「不用找我了…」。全國自殺防治中心今年初調查,台灣國高中生發生自殺的高峰期,隨環境改變及課業壓力變大,分別落在上學期開學及下學期結束的時間。醫師提醒,自殺前有跡可循,家長應特別注意子女有無食欲降低、易怒、睡不著等線索。
全國自殺防治中心副執行長、精神科醫師鄭宇明表示,根據自殺死亡個案統計發現,自殺前有5到7成有跡可循,會留下線索,如預先安排理想的去處、遺書或近期個性轉變大,容易生氣或與人吵架、食欲降低、睡眠品質不佳、成績落後或人際關係逐漸疏遠等,預先察覺或許能挽救。
今年初調查發現,台灣國高中生發生自殺的高峰期,分別在上學期開學9月,及下學期結束6月的時間,發生自殺的比率較高。鄭宇明說,由於上學期開始隨著換班級或升上更高的年級,要適應新環境與加大的課業壓力,及下學期結束會面臨畢業、換學校等環境、事物變化等因素。
鄭宇明強調,雖不清楚該名高一新生的自殺原因,與家人、同儕相處的狀況,但在自殺的諸多原因裡,人際關係的維繫不佳,不論是與同儕、朋友或家人的關係不好,又不太會調適壓力,是種下自殺常見的危險因子之一。
鄭宇明也說,很多選擇跳樓自殺的人,是因想到頂樓、高處散心,卻因即時的衝動而想不開,並非是預先計畫好,只要家人有發現跡象,是可以挽救,避免悲劇發生。
他建議青少年,當與家人之間有摩擦、或有人際關係疏遠問題時,別一股腦的悶在家裡,試著與家人、朋友分享心事,學習運動、放鬆身心的方法排解壓力。
自殺,不能解決難題;求助,才是最好的路。求救請打1995 ( 要救救我 )
編輯推薦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