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醫師劉貞柏指出,季節轉換和氣溫交替,一般人不只身心靈狀態受影響,精神疾病發病率更明顯提高,因環境的改變,容易刺激人體生理感應,焦慮、憂鬱、失眠、幻聽等狀況,也會跟著產生。
劉貞柏說,精神疾病患者在連續假期、颱風天、或寒流來襲等,都容易出現異於往常的狀況,照顧者應注意及掌握病患狀況,定期服藥與醫師保持密切聯繫,是最好的方式。
新竹年約40歲男老師,也因近來天氣轉換,造成憂鬱症復發,呈現多愁善感,睡眠品質降低,注意力無法集中,求診盼抑制病情。
「多些陪伴,少些意外」劉貞柏說,精神疾病患者最大的風險在於生命威脅,不論對自我或是對他人,在急性發病狀態下,很易出現意外,照顧、陪伴就格外重要。
台大竹東分院精神科專科醫師林建亨說,有自殺傾向的患者,照顧者應遵照三大原則,時常主動關懷、積極聆聽;給予回應、支持陪伴;必要時轉介醫療院所,尋求更多資源。
台大新竹分院精神科主任詹仁輝說,患者若出現講話減少、無笑容、工作無精打采達2星期之久,且有相關精神疾病病史,那就有可能復發了,應提醒盡速就醫,有時只需與醫師面談,不需藥物也能減輕症狀。
自殺,不能解決難題;求助,才是最好的路。求救請打1995 ( 要救救我 )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