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醫療/ 精神.身心

助人為快樂之本 研究證實係金A!

圖/ingimage
圖/ingimage

耶魯團隊實證 登上國際期刊

助人真的是快樂之本!美國耶魯大學近來發表一項研究指出,助人可使人減輕壓力、心情變好,尤其助人次數愈多,情緒愈正面。反之,較少助人者的心情較差,面對壓力的情緒也較負面。

醫師建議,注意日常生活禮節、減少傷人舉動或主動關懷他人,皆有助正向情緒。

耶魯大學醫學院研究人員安素爾(Emily B. Ansell)等人,招募七十七名十八至四十四歲民眾,進行為期十四天研究,參加者每天記錄令他們感到壓力的事情與助人行為,如幫別人開門、教人做功課或詢問他人是否需幫助等。

研究顯示,助人愈多者的情緒愈正面,即使想起日常壓力時的情緒也不會變負面,證明「幫助別人,其實也是幫助自己」,這項研究已刊登在「臨床心理科學(Clinical Psychological Science)」期刊上。

接收反饋 可刺激多巴胺分泌 驅動愉悅情緒

三軍總醫院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毛衛中說,助人是一種人際互動,需掌握接收他人情緒,可促進大腦活動。再者,若成功幫助他人,對方致謝也會增加正向力量,減少負面情緒。

台安醫院精神科主任許正典也說,助人就是正向思考,若對方感謝反饋,會刺激大腦分泌多巴胺,使前額葉驅動愉悅情緒,血清素濃度也會增加,使人專注於正向情緒。

「助人不一定要見義勇為或救助乞丐!」許正典說,拿起電話關懷許久不見的朋友,加強正向情緒;或減少傷人、造成他人困擾舉動,像是不隨地吐痰或亂丟菸蒂等,可削弱負向情緒,皆是助人方式之一。

另外,注意平時生活禮節,如禮讓趕時間的人先走、把「請」、「謝謝」等用語掛嘴邊,都能讓人產生正向情緒。

針對生活中缺乏目標的憂鬱症或焦慮症患者,毛衛中建議不妨擔任志工,藉由服務他人得到好情緒。不過,他也提醒,幫助別人須先善體人意,了解對方真正需求,而非自以為是、一味用既定方式助人,恐會造成他人困擾。


▍提供優質新聞,還需要你的鼓勵,按讚加入《元氣網粉絲團》:

壓力 大腦 憂鬱 焦慮 血清素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