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併發肺炎會要命! 感染科醫師:要做到這件事才能自保
每年秋冬之際,是國內流感的發病高峰期,而流感也常引發肺炎,根據萬芳醫院統計顯示,最近連續兩年流感或肺炎是住院原因的第一名,平均每十位住院的病人其中有一位是因流感或肺炎住院;雖然目前流感尚未進入高峰期,但是流感併發重症案例預期會增加,接著跨年連假才是關鍵,隨著人群聚集接觸機會增加,感染流感和肺炎的風險大增。
萬芳醫院感染科主任李文生醫師指出,約有10%流感會有併發症,最常見的是肺炎,另外,還有包括腦炎、心肌炎,或心包膜炎及其他嚴重的續發性感染,嚴重時甚至引起死亡;特別是65歲以上長者及免疫功能較差及心肺功能有問題、罹患癌症、糖尿病、洗腎等慢性疾病,較容易因流感而引起肺炎等併發症,不得不慎。
因此,65歲長者、幼兒以及慢性病人及醫護人員,這些容易罹患流感的高危險群,一定要接種流感疫苗,以免一旦發生流感,危害自身健康,若再同時併發肺炎,病情會更加嚴重,也容易傳染他人。
今年冬季流感疫情預估在明年初進入流行高峰期,公費流感疫苗在11月15日起開始施打,符合條件的民眾可按時前往各地醫療院所免費接種流感疫苗;至於一般民眾也可自費接種,且今年流感疫苗為四價,與以往三價不同,效果會更佳。
李文生強調,接種流感疫苗,不是就完全免除流感上身,只是降低罹患流感的機率,如果一旦罹患流感,也能降低症狀嚴重程度,避免併發症產生,還是利多於弊;建議除政府補助公費肺炎鏈球菌疫苗之外,年紀在50歲以上的民眾如有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慢性疾病、慢性腎臟疾病或癌症患者等高風險族群,也可自費施打肺炎鏈球菌疫苗,以減少肺炎發生的機率。
延伸閱讀:
流感疫苗開打! 3情形應評估後再接種
咳嗽、鼻水、喉嚨痛, 是流感還是感冒?

常春月刊
《常春月刊》自1983年創刊以來,一直以讀者信賴的家庭醫師自詡,內容由醫藥記者專訪各大醫院知名醫師,緊扣趨勢的議題、權威嚴謹的內容,文字淺顯易懂卻又不失專業,不但能讓讀者獲取最新醫藥保健常識與訊息,也深獲醫藥界的肯定。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降流感重症風險 48小時內投藥
公共場所戴口罩防流感?醫強調「這件事」最重要
藝人郭彥甫傳流感攻心 醫曝關鍵治療時機
今年流感已11死 老少快打疫苗
管理抗生素 2關鍵步驟
避免抗藥性/抗生素預付概念 國外討論可行性
避免抗藥性/管理抗生素雙管齊下 處方複核增感控費用
20歲患者住院遭「超級細菌」感染!出現肺炎還併發敗血症...靠這個救活
校園群聚多 水痘進入流行高峰
染麻疹 趴趴走 3度就診未揪出
二階流感疫苗8日開打 北市聯醫5院區將加開診次
自費流感疫苗好搶手 疾管署:估未來四周不會達流行期
3型全現蹤!中國鼠疫累積4例 去這7個省要小心
台灣首例SFTS確診!爬山疑遭蜱蟲咬 老翁器官衰竭
公費疫苗升為四價 新北擴大族群明年1/1施打
學生公費流感疫苗今開打 注意重點看這裡
公費流感疫苗今開打 長者要等到12月8日
95萬劑公費流感疫苗已到貨 一張圖看今年開打時程
流感疫苗開打第一天必來報到 護理師:保護自己與患者
打了疫苗怎麼還會得流感?得流感該吃甚麼藥?藥師解析
公費流感疫苗明開打 65歲長者與幼兒要等到12月8日
孩子要不要打流感疫苗 專家為家長釋疑
嗜睡呼吸喘我怎麼了? 一張表看感冒、肺炎怎麼分
先打肺炎、再打流感疫苗 接種PCV13 提供十年保護力
肺炎疫苗升級 桃園肺炎死亡率 六都最低
流感疫苗延後接種 長輩、慢性病患 快打肺炎鏈球菌疫苗
林俊傑得手足口病「嘴巴長70多顆潰瘍」 別再以為成人不會得腸病毒!
感冒與流感怎麼區分?感染科醫師教你從3症狀識別
菲國爆小兒麻痺 疾管署保證疫情不會在台灣捲土重來
葉匡時:高雄本土登革熱警報解除
猜你喜歡
平日睡不飽靠周末補回來?3疾病都是這樣被睡出來的
冬天皮膚乾擦乳液就好?8誤區只會讓症狀更嚴重
深蹲到底有什麼好處?怎麼蹲才不會傷膝蓋?
心臟罷工有前兆 這些症狀一周3次以上要當心
藥吃太多會洗腎? 醫解答真正敗腎主因
秋冬好發心梗!注意心臟4核心症狀,減少運動性猝死
為何過敏容易在清晨發作?耳鼻喉科醫師教你改善方式
頭痛6年找不出原因 射頻神經燒灼術15分鐘就搞定
腸胃有腫瘤,皮膚竟看得出來?長庚醫師:皮膚變這4種顏色,可能生病了
20歲患者住院遭「超級細菌」感染!出現肺炎還併發敗血症...靠這個救活
天冷心血管承受得住嗎?醫師教遠離高血脂症和心臟病
胃食道逆流只能坐著睡? 「喬一下枕頭」睡得更舒適
下雨鞋濕腳臭好崩潰!網傳7個除臭秘方哪種有效?
走路好處又多一項!男性每天快走半小時 有助降低罹糖尿病風險
每年奪走上萬條人命! 你一定要知道的6項腦中風檢查
別穿發熱衣褲運動!皮膚科醫師:男性可能得不償失
過度補眠變周一症候群 錯誤睡眠迷思影響生理時鐘
少婦天冷即手腳冰冷 原來罹患了「冷凝球蛋白血症」
6種人感冒病程快! 你需要做「這件事」增強保護力
看指甲知腎不好? 醫:5字訣更有用
藝人郭彥甫傳流感攻心 醫曝關鍵治療時機
20歲水果攤商站著削甘蔗 誤砍命根子慘「自宮」
不只女性受影響 婦產科女醫請老公去打HPV疫苗
「從沒想過有一天自己也生病了」吳念真:憂鬱症患者最怕聽到這句話
不是睡不著才叫失眠 出現4種症狀應就醫
誤把胸悶痛當胃病 新婚少婦度完蜜月返國突休克
胃病的產生除了飲食 醫:「不運動」也是原因
「洗腎王國」在台灣 5字口訣「泡水高貧倦」可防腎病
別把胸悶當感冒 心肌梗塞好發期症狀要注意
纖維不是隨便吃就有效!營養師教你認識纖維3種功用
氣喘兒?7歲童上腹痛 就診才發現胸腔長9公分腫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