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麼?小二女童就有月經?」在元氣醫聲Podcast的錄音現場,當台灣兒童精準健康協會理事長、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兒童遺傳代謝暨內分泌科主任蘇本華分享,某些國小校護分享,越來越多女孩在三、四年級時就會初經來潮,甚至有校護遇到有小二就來月經,一聽到這項訊息,在場工作人員皆深感震驚,且出現以上反應。
🎧立即收聽 按右下角播放鍵↓
小二女童年約6、7歲,當女性月經來潮,意味著骨齡生長時間已受壓縮,蘇本華理事長解釋,當孩子的身體、骨齡提早進入青春期,生長板往往很快就會關閉,骨骼便停止生長,若女童6歲就來月經,可能到8歲,身高發展便已定型,此時,即使使用生長激素治療,效果也不好。
體重超重+愛喝手搖飲 = 性早熟 讓成長問題雪上加霜
談到性早熟背後因素,蘇本華表示,像「兒童體重過重、肥胖」或「接觸過多塑化劑」等兩大原因,皆容易引發性早熟,若有孩子已體重過重、肥胖,又喜歡喝含糖手搖飲,而坊間手搖飲杯口封膜,常釋出塑化劑,在體重過重與塑化劑等多重影響下,性早熟問題更趨嚴重。
依據最新「國民營養健康調查」,台灣7-12歲、13-15歲及16-18歲兒童及青少年之過重及肥胖率分別為26.7%、30.6%及28.9%,代表約每3位兒少中就有一位有過重或肥胖的問題!
對此,蘇本華理事長指出,兒少若體重過重、肥胖,除了會增加性早熟、生長板提早關閉風險,成年後,體重很容易持續上升,進而引起心血管疾病、慢性病等風險,但門診中常遇到長輩、家長有「小時候胖,不是胖!」這類錯誤觀念,導致兒少過重、肥胖問題受忽視。
對抗兒少肥胖 美國兒科醫學會推出最新建議
美國兒科醫學會(AAP)在2023年所公布的兒童肥胖治療指引中建議,兒童若有肥胖問題,應以改變飲食、生活習慣為優先,如果是12歲以上的青少年,即使很努力調整飲食、運動等生活習慣,體重還是無法控制,就可考慮搭配減重藥物輔助治療。不過蘇本華理事長認為,飲食、運動等習慣,仍是重要關鍵,且這些健康習慣不僅對減重有利,對長高,也是很有幫助。
事實上,不少家長對於孩子的發育十分在意,近期,在台灣兒童精準健康協會與聯合報合作、台灣諾和諾德協力出版的「青春特攻隊任務筆記」當中,蘇本華理事長與多位兒科醫師及專家對如何讓孩子「長得好、長得順」等議題提出中肯建議與專業觀點,孩子也可透過這本筆記書記錄自己的成長與健康生活軌跡,蘇本華理事長期待無論孩子、家長,都能透過這本筆記書得到幫助,若心中有疑惑,也可獲得專業解答。
📚《青春特攻隊任務筆記》📚
是一本為正在使用生長激素療程的青少年製作!
✨ 特色亮點:
🔑 10篇專業醫師建議 × 自我追蹤工具
🔑 解鎖長高 6 大關鍵
🔑 每天隨手記,掌握長高健康祕訣
✨完整長高資訊請點:https://user153168.pse.is/85fg93
📍筆記本將免費提供給學校或醫療機構申請索取,申請單位請填網頁下方表單!(數量有限贈完為止)
https://event-health.udn.com/campaign/growth-197
蘇本華小檔案
現職:
台灣兒童精準健康協會理事長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兒童遺傳代謝暨內分泌科主任
經歷: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兒童部主治醫師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第五加護病房主任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兒童部優生保健諮詢中心主任
學歷:
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研究所博士
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研究所碩士
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醫學士
Podcast工作人員
聯合報健康事業部
製作人:蔡怡真
主持人:蘇湘雲
音訊剪輯:陳函
腳本撰寫:蘇湘雲
音訊錄製:音想力媒體工作室
特別感謝:台灣兒童精準健康協會
‧78歲男擁1400萬和三子女 因「老人常見心態」只能吃打折便當孤獨度日
‧65歲未婚男灑千萬退休金享樂 忘了投資「最重要資產」人生一夕變黑白
‧特賣出清蔬果不新鮮?料理家曝「剛好相反」:恢復原價反而要當心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