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吃紅肉易致失智症?加工食品都不能吃?專家破解5個常見迷思

最新文章

看更多

大家都在看

看更多

疾病百科

看更多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退休力/ 健康準備

退休銀行員存6000萬無房貸 年輕時「吝於一項花費」連罹兩重病超後悔

老人體檢示意圖。路透ALAMY
老人體檢示意圖。路透ALAMY

聽健康

00:00/00:00

日本一名六旬婦人在退休後存了上千萬元,在財富方面堪稱圓滿。但一場意外的健康異變,讓她深刻體會到「金錢買不到的健康」,也後悔當初一時的吝於花錢健檢,讓她的身體一夕崩塌,再有錢也無福消受。

ニフティニュース報導,68歲的內藤英子(化名)曾任銀行員,一路工作至退休。目前獨居於東京一間公寓自宅。丈夫過世後留下的房產已無貸款,每月年金收入23萬圓(約新台幣4.6萬元),再加上穩健的投資,每月可獲得約50萬圓(約新台幣10萬元)被動收入,總資產超過3億圓(約新台幣6,000萬元),比起在職時期更富足。

折扣體檢揭開的巨變

每年地方政府寄來的健康檢查通知,英子都會照例參加。但她總認為自己身體沒問題,覺得幾千圓的加購選擇性檢查是浪費錢,每次都只做基本項目。

直到這次,她看到通知上寫著加購檢查有折扣,抱著試試的心情,罕見地加選了幾項額外檢查,結果顯示「需再複檢」。不久後,她被轉介至大學醫院進行精密檢查,結果發現初期癌症。幸運的是,只要手術切除即可痊癒,最終也手術成功。

但在術後追蹤期間,醫師又在另一個器官發現異常,建議必須盡快開始治療,讓英子受到不小的打擊:「為什麼我會連續兩次罹病?」

住院期間,她常獨自凝望天花板,數著天花板上無數的小孔,數到幾百就忘了,於是又重新來過。這時覺得3億圓的資產彷彿變得毫無意義:「錢怎麼花都花不完,但健康卻瞬間崩塌。努力節省、辛苦累積到的成果,竟換不到一個能自由活動的身體。」

有錢也買不到的健康價值

成功累積財富的人,往往更容易對花錢產生焦慮。這種節約習慣,使他們對健康檢查或自費檢測採取消極態度。

即使擁有鉅額資產,面對疾病時,金錢的用途也僅限於醫療與療養費。雖然經濟無憂是一種保障,但「有錢=安心」的前提,是建立在健康之上。

專家建議,將健康管理納入理財規劃,定期進行健康檢查,是守護退休資產的最大投資,不吝於加選檢查項目,能直接提升早期發現疾病的機率。

特別是那些自認健康的人,更容易掉入「我應該沒問題」的陷阱。然而,一旦失去健康,再多的資產也無法挽回時間與機會。偶然的一次檢查,可能挽救一條生命。金錢的價值,不僅在於支付醫療費,更在於主動守護健康、提升生活品質。

資產 健康檢查 退休 投資 手術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