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每天吃的保健品是血液變「黏稠」元凶?5個日常NG習慣要小心

最新文章

看更多

大家都在看

看更多

疾病百科

看更多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退休力/ 理財準備

退休男投資300萬買套房養老「保證10年可收租」僅五年就狂虧出場

老人買房示意圖。記者曾原信/攝影
老人買房示意圖。記者曾原信/攝影

聽健康

00:00/00:00

隨著高齡化與長壽化的到來,許多人擔心退休後錢不夠,因此會將資金做各種投資,其中不動產為一熱門投資項目。日本一位六旬男子將退職金投入不動產後,不但沒賺錢,還遭遇一筆不小的損失。

日媒報導,住在東京的67歲田中實(化名)60歲退休時領了1800萬日圓(約新台幣360萬元)的退職金,此後他以兼職維持收入,目前則靠每月16萬日圓(約新台幣3.2萬元)的年金生活。比他小4歲的妻子也即將退休。

田中認為雖然還有兼職收入,但與現役時期相比,收入大幅減少。人生無常,必須更加靈活運用資產。他參加了一場不動產投資說明會,被一項吸引人的提案打動。

業務人員建議購入東京都內的新建單身套房,打著的口號是「零麻煩、穩定收入」,提供10年保證租金的包租契約,完全不用擔心空屋。業務還強調遇到通貨膨脹,存款只會貶值,這句話成為打動田中的最後一根稻草。

田中將退職金中的1500萬日圓(約新台幣300萬元)一次付清,購入一間新建單身套房。就像承諾的一樣,前2年每月都能準時收到7萬2000日圓(約新台幣1萬4400元)的租金,他一度鬆了一口氣。

不動產投資蒙塵 賣房停損狂虧幾十萬

然而,投資邁入第3年、合約更新時,惡夢開始了。包租公司寄來一份通知:「由於附近租金行情下跌,下月起保證租金調降為6萬5000日圓(約新台幣1萬3000元)。」

田中氣憤抗議:「這不是說好的嗎?」但對方回如契約書所載,租金調整是法律保障的公司權利。田中只得無奈接受。更雪上加霜的是,物件的管理費與修繕積立金年年上漲,實際收益遠低於原先的預期。

因為收益惡化加上對公司不信任,田中先生在購入5年後決定出售物件。但經過多家不動產公司評估,報價卻出乎意料地低,僅1050萬日圓(約新台幣210萬元),比入手價跌了450萬日圓(約新台幣90萬元)。最終,他只能忍痛賣出。扣除諸多費用,即便加上五年間租金約264萬日圓(約新台幣52.8萬元),最後回到手上的金額不到1300萬日圓(約新台幣260萬元)。當初為了對抗通膨才做的投資,最後資產反而縮水。

買新房當包租公真的保險嗎?

「新建單身套房」與「包租(租金保證)」這種看似安心的組合,其實潛藏著巨大的風險

第一、新建溢價的陷阱

新建房屋的價格往往含有開發商利潤與廣告行銷費用,約占2至3成。一旦成為中古物件,這部分溢價立即蒸發,房價自然大幅下跌,「新建不會跌價」只是銷售話術。

第二、對包租契約的誤解

許多人聽到「租金保證」,就誤以為在契約期間房租金額完全固定,但這是錯誤的。若在契約中有載明,包租公司在符合一定理由下(例如附近租金行情變動),就有權要求調降租金。

那些「絕不會虧損」、「零麻煩保證安心」的說詞,其實隱藏著制度性的風險。特別是涉及老後資金這種容錯率極低的投資,更需要謹慎,不僅要看清物件的真實價值,也要徹底理解契約中的風險。

根據租寓報導,包租代管常見契約糾紛,曾有過的案例是,因為契約上的條款言詞模糊,事後發現房東與業者之間存在巨大的認知誤差,不僅導致房東損失,也影響了房東對於包租代管業的信任感。在與包租業者簽約時務必詳閱合約書,若雙方就契約內容發生爭執,可向主管機關或消保處申訴。

投資 風險 單身 退休 資產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