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談到小孩身高發展,許多人就會想到飲食、睡眠、運動等面向,不過國泰綜合醫院小兒遺傳暨內分泌科主任侯家瑋提醒,像坐姿、站姿、鼻過敏等,也可能影響小孩成長、身高發育,舉例來說,如果小孩坐著的時候,常翹二郎腿,骨骼發育較無法挺直、挺立,對於身高發展並不利。
侯家瑋以樹木成長為例,他說,當樹木以直挺挺的姿態生長,就會長得比較高,小孩身高發育也是一樣,如果平常坐姿、站姿歪斜,身高發展自然容易受阻礙,所以如果想要順利長高,小孩平常盡量維持姿勢端正,是重要一環。
此外,睡眠充足與否,也與生長激素分泌有關,而不少孩子有鼻過敏體質,鼻過敏體質的孩子,晚上往往睡不好,加上身體呈現慢性發炎反應,此時,生長激素分泌也會受干擾,由此可知,若有鼻過敏問題,也要盡快解決,才能幫助身高發展。
想長高,又想多爭取黃金生長期,可以怎麼做?
在侯家瑋的診間,也有一些小孩,在生活、飲食中做了許多努力,但身高發展還是遠遠落後於同齡的孩子,在他的印象中,曾有家長帶著讀國小的孩子就醫,當時預估這孩子未來身高,可能只有165公分。
醫師經過進一步檢查發現,這孩子既有性早熟問題,生長激素偏低,後來運用生長激素、抑制性早熟針劑「雙管齊下」,身高終於超過180公分,他的父母也向侯家瑋獻上深深感謝。
生長激素濃度,深深影響身高發展
一般來說,兒童生長激素濃度要在10 ng/mL,才是正常濃度,當生長激素濃度小於7ng/mL、身高發育速率一年小於4公分,且身高在第三百分位以下,便符合注射生長激素健保給付條件。不過,兒童生長激素濃度若介於7-10 ng/mL,則是濃度偏低,如果身高發育幼比較慢,注射生長激素就要自費。
侯家瑋解釋,像上述同時有生長激素不足,性早熟傾向的例子,並不在少數,事實上,性荷爾蒙也會幫助長高,但卻會讓生長板逐漸閉合,因此,抑制性荷爾蒙分泌,可能對身高發育造成影響,如何在「延緩生長板閉合時間」與「加速孩子身高發展」間取得平衡,就是一門很大的學問,須精密調控抑制性早熟藥物、生長激素劑量,以及針劑施打頻率,才能幫助達標。
這些事情都做到了,長高才會水到渠成
侯家瑋也提醒,在身高發育的過程中,建議每天至少跳繩十分鐘,睡眠更要充足,含糖飲料、甜點等地雷食物也要少碰為妙,當孩子在飲食、睡眠與運動上都有配合,身高發育還是不如預期,或遠遠落後同儕,可能就要考慮就醫接受進一步檢查,以釐清是否需要靠生長激素幫忙,讓孩子的身高發展擁有足夠動力,並充分發揮生長潛力。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