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初學者天天堅持慢跑5公里卻想睡?達人:「隔天跑」比每天跑更健康

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醫聲/ 高齡社會

熟齡返校1/緩解大學倒閉潮 第三人生大學成解方

臺北大學社會工作學系教授曾敏傑表示,臺北大學進行了一系列的青銀共學實驗,結果顯示這種教育模式可以有效改變年輕人對老年人的態度,並增進世代間的交流和協作。記者季相儒/攝影
臺北大學社會工作學系教授曾敏傑表示,臺北大學進行了一系列的青銀共學實驗,結果顯示這種教育模式可以有效改變年輕人對老年人的態度,並增進世代間的交流和協作。記者季相儒/攝影

聽健康

00:00/00:00

少子化的衝擊,已使許多大學承受巨大壓力,有些甚至面臨倒閉的命運。在人口紅利消退的今日,隨著台灣進入超高齡社會的臨界點,鼓勵高齡者重返大學校園,或許是條可行之路。國立台北大學社工系教授兼高齡社區研究中心主任曾敏傑指出,大學對於高齡化的敏感度不足,常將高齡化視為純粹的社會問題,而忽略了高齡人口中健康或亞健康者占大多數的事實。他認為,教育部需重新思考大學的定位,不應侷限於傳統的教學和研究,更應考慮創新教學模式。

自1990年代以來,隨著高等教育的快速擴張,當初的大學畢業生現已步入中高齡階段,這意味著未來的高齡人口不僅數量龐大,其教育程度和學習需求也遠超過去,目前社會和媒體討論的焦點,往往集中在需要長照的老年人,而這一群體實際上只佔高齡人口的13%。因此,真正的挑戰是如何引導,和滿足那87%的健康老年人的學習和生活需求。

推廣青銀共學,解套超高齡社會現況

曾敏傑指出,青銀共學的推廣,是對這一趨勢的具體解套。透過讓年輕學生與高齡學習者在教室內外共同學習和互動,不僅可以豐富學生的學習經驗,也有助於建立跨世代的理解和尊重。

目前臺北大學進行了一系列的青銀共學實驗,結果顯示這種教育模式可以有效改變年輕人對老年人的態度,並增進世代間的交流和協作。同時,還推出了《學老誌》,一本陪伴全年齡層認識老化,並健康學老的雜誌。近期更舉辦「爸媽學老,我抽電腦」活動,鼓勵大學生將「學老」觀念推廣給家中長輩(如父母、祖父母、親友等),並透過跨世代共同閱讀雜誌,一起「學習變老」,進而擴散至社會大眾。

第三人生大學」只聞聲響,未見相關政策被提出

面對老化的社會,教育部應推動大學轉型,讓大學不再只是青年學生的學習場域,而是所有年齡層的學習場域。過去由於平均壽命較短,人們生活僅分為兩個人生:第一人生為20歲以前的成長和學習;第二人生則是步入社會工作,直至40、50歲退休後。然而,隨著現代人壽命延長,退休後的生活至少還有20至30年,這就是「第三人生」。

在這樣的背景下,「第三人生大學」的概念應運而生,目的是將這些中高齡者重新引入學習環境,提供退休後再就業的培訓課程,或是特定興趣和專業發展的繼續教育課程,滿足他們的學習需求,延續對知識和技能的追求。

教育部與大學端原地踏步,「終生學習」須再次進化

臺北大學社會工作學系教授曾敏傑表示,教育部需重新思考大學的定位,不應侷限於傳統的教學和研究,更應考慮創新教學模式。記者季相儒/攝影
臺北大學社會工作學系教授曾敏傑表示,教育部需重新思考大學的定位,不應侷限於傳統的教學和研究,更應考慮創新教學模式。記者季相儒/攝影

曾敏傑強調,台灣的高等教育必須進行深度改革,從課程設計、學習模式到校園環境的優化,都應考慮老年學習者的特殊需求,特別是那些有能力且有學習需求的中高齡人口。這樣的轉型不僅能為大學注入新的活力,也將真正實現「終生學習」的理念。

對此,教育部終身學習司回應:「目前教育部推廣的是樂齡大學。」事實上,樂齡大學的課程多集中在休閒、健康與藝術文化領域,讓中高齡人士透過終身學習找到人生價值,同時結交朋友,建立社會聯繫。然而,樂齡大學並未提供學位課程或專業技能培訓,而是創造輕鬆友好的學習氛圍為主。

國立政治大學教務長林啓屏也指出,儘管社會大眾期待大學能開放給更多年齡層,但目前大學的教學資源,仍然優先滿足正常升學的學生。為了進一步開放教育資源,政大已建立「政大數位知識城」網站,提供多樣化的數位課程,供社會大眾自主學習。

面對超高齡社會的到來,未來不該僅關注長照和高齡產業的挑戰,台灣須關注高等教育角色的轉變,以應對台灣少子化帶來的挑戰與社會變遷。

高齡社會 教育 第三人生 退休 壽命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