罹癌從來不會成為任何人的人生規畫,台灣年輕病友協會理事長潘怡伶在32歲那年確診乳癌,當時新婚燕爾才3個月,人生陡然劇變;當下腦袋雖然一片茫然,但對醫師脫口而出的第一句話卻是:「我還能返回職場嗎?」所有影響人生的重大選擇,全都要在短時間內下定決心。
「曾有病友在手術前被要求簽下『自願離職書』。」潘怡伶表示,病友遭受到許多職場歧視,一名不到而立之年的年輕病友,在病床前被迫簽下自願離職書,本就緊張的心情,又因遭逢職場歧視更加自我懷疑。
潘怡伶希望,罹病經驗是所有病友的寶藏,應替之「賦能」,讓罹患癌症的經驗成為職場上的助力,不論是癌症相關的學術研究、病友陪伴工作,都能替醫藥廠,甚至更多病友提供珍貴的協助,除了友善企業外,也需要更多大眾的加入,替病友創造友善的職場環境。
👉🏻【更多精彩內容】2023癌症高峰論壇線上策展👈🏻
💪更多健康推薦
‧65歲退休男擁2000萬「有錢有閒卻過地獄生活」為長年一習慣所苦
‧帶行李箱搭電扶梯,錯放一階恐連環摔!上行下行保命口訣別記錯
‧「先吃菜再吃肉」已過時?日專家揭不同年齡的正確飲食順序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