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看更多

大家都在看

看更多

疾病百科

看更多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醫聲/ 肝病清除

2025消除C肝/陳培哲:C型肝炎防治挑戰在「黑數」,需精準掌握感染現況

陳培哲指出,C型肝炎防治面臨的最大挑戰來自「黑數」,應精準掌握患者總數,才能提升防治可信度。記者林澔一/攝影
陳培哲指出,C型肝炎防治面臨的最大挑戰來自「黑數」,應精準掌握患者總數,才能提升防治可信度。記者林澔一/攝影

聽健康

00:00/00:00

中央研究院院士、台大醫院內科部暨醫學研究部主治醫師陳培哲指出,C型肝炎防治面臨的最大挑戰來自「黑數」,即尚未被發現的感染者。首先,台灣現有C肝病人總數仍無法準確掌握,不同調查導致估算落差,影響治癒率的評估與政策制定。其次,高風險族群如靜脈藥癮者、MSM、多重性伴侶者的新感染率偏高。

精準掌握總數才能提升防治可信度

陳培哲表示,2022年時曾有研究預估,只要再治療6.8萬人即可在2025年達成C肝消除目標,當時距離2025年剩下40個月,每月至少應治療1,700人,但實際上每月治療人數僅約1,000人,與預期進度明顯落差。但後來治療的總數開始進行較準確性評估,對應需治療人數的估算從29.2萬人下降至23.7萬人,甚至更低,使得治療的比例提高,達到消除C肝的目標。這也顯示「患者總數估計的準確性」至關重要,才能提升防疫公信力。

目前,依據健保資料統計已有約24萬人接受C肝治療,推估其中約21萬人已治癒,但陳培哲提醒,數字雖可作參考,仍需進一步釐清實際感染規模。以中研院Biobank 2023年資料為例,台灣30歲以上約有40多萬人呈HCV抗體陽性,若RNA陽性率為50%至70%,則實際需治療人數約在21萬至31萬人之間。

此外,彰化縣曾進行85%人口的全面篩檢,至今已治療約1.5萬名C肝患者,彰化縣人口約120萬人,以此推估,全台應有28至29萬名患者,與Biobank推估的數字較為接近。陳培哲認為,假設以30萬人來看,若持續落實治療,2030年達成C肝消除目標應無懸念,但2025年能否提前達標仍需審慎評估。

急性C肝個案數高於B肝 呼籲推動急診全面篩檢

健保署副署長陳亮妤(前左起)、疾病管制署長莊⼈祥、國民健康署長吳昭軍、中央研究院院⼠陳培哲、陳建仁、廖運範、B、C 型肝炎防治辦公室臨床醫療組召集⼈簡榮南、聯合報社長游美月、聯合報健康事業部營運長吳貞瑩(後左起)、國家衛⽣研究院神經及精神醫學研究中⼼副研究員級主治醫師王聲昌、輔仁⼤學數據科學中⼼執⾏長蒲若芳、⾼雄長庚紀念醫院顧問級主治醫師盧勝男、⾼雄醫學⼤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副院長戴嘉⾔、聯合報健康事業部策略長洪淑惠等人,共同參與2025年C肝專家會議,進行相關議題討論。記者林澔一/攝影
健保署副署長陳亮妤(前左起)、疾病管制署長莊⼈祥、國民健康署長吳昭軍、中央研究院院⼠陳培哲、陳建仁、廖運範、B、C 型肝炎防治辦公室臨床醫療組召集⼈簡榮南、聯合報社長游美月、聯合報健康事業部營運長吳貞瑩(後左起)、國家衛⽣研究院神經及精神醫學研究中⼼副研究員級主治醫師王聲昌、輔仁⼤學數據科學中⼼執⾏長蒲若芳、⾼雄長庚紀念醫院顧問級主治醫師盧勝男、⾼雄醫學⼤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副院長戴嘉⾔、聯合報健康事業部策略長洪淑惠等人,共同參與2025年C肝專家會議,進行相關議題討論。記者林澔一/攝影

目前台灣每年通報的急性C肝個案已超過400例,遠高於急性B肝的百餘例,反映高危險群的再感染或新感染問題亟待重視。陳培哲指出,急診篩檢已被證實為有效識別潛在個案的管道,建議可比照美國實施「急診全面篩檢」,對未曾接受過檢測的病患進行普遍篩檢,主動發掘更多黑數,防止疫情持續擴散。

至於C型肝炎未來的治之道,因目前無疫苗問世,陳培哲提及,或許可參考HIV防治經驗,導入長效抗病毒藥物作為預防工具。他提到,目前已有HIV預防藥物,每半年施打一劑,已在非洲及歐美試驗中展現96%至100%的預防效果。未來此類長效抗病毒藥物有望應用於C肝高風險族群,作為新的防疫手段。

治癒非終點 須強化預後追蹤機制

陳培哲提醒,即使C肝已治癒,部分患者仍有肝硬化或纖維化風險。為改善長期預後,台灣已建置追蹤網絡,針對治癒患者進行長期健康管理。他指出,治療的最終目的是降低肝病相關死亡率,因此如何管理治癒後的慢性肝病風險,是下一階段重要課題。

治療 C型肝炎 高風險族群 篩檢 急診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