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伯璋/台灣全民健保 走向國際
副總統陳建仁日前出席「第29屆亞洲胸腔及心臟血管外科學會年會」表示,台灣全民健保經多年耕耘,最近一次滿意度高達89%,獲得「普及、方便、經濟、滿意度高」成就,在全球已建立聲望,也成為各國建立或改革健保制度的研究對象,台灣也樂於和世界各國分享經驗。
八月出爐2019年版CEOWORLD雜誌健康照護指標分析,台灣的醫療照護整體品質在89個國家中名列第一。陳副總統說,台灣健保舉世聞名,主要是提供所有國民一個公平、自助與互助制度,不論貧富、老少全部納入健康保障,至今涵蓋了全台99%人口以及93%醫事服務醫院與診所。
健保永續經營關鍵
最近我駐紐約聯合國事務工作小組於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舉辦「全民健康覆蓋─單一保險人與多重保險人」研討會,我於會中強調,25年前,前輩們規畫的「單一保險人」與「總額制度」是健保能永續經營關鍵因素。
這兩年來、健保署資訊同仁規畫的雲端藥歷主動提示與醫療影像雲端分享成果,獲世界各國高度肯定。除了給予病人用藥安全與減少輻射量,也有節省健保資源的初步成效。
雖然病人於28天內重複做電腦斷層與核磁共振等檢查大幅度減少,但新病人做檢查人數依然增加。這現象誠如和信醫院黃達夫院長一再呼籲或批判台灣健保支付制度,必須「由論量計酬改為論價值與成效計酬」。
給付改善與國際合作
無可否認、面對人性不同的價值觀與既有支付制度,健保署會積極與醫界溝通,共同追求病人最大利益,更務實、有效率執行改革策略。
原廠藥品若能納入健保給付,幾乎可以確定此藥品產生的收益,這是台灣環境吸引外國藥廠的主要因素之一。台灣具東亞地區核心位置優勢,本土藥廠即使受限市場規模較小,藉由台灣擁有完善的「健康資料庫」可作為合作誘因。鎖定非專利藥市場發展,與先進國家進行合作,可以採取「購併」、「策略聯盟」、「經銷合作」來擴大國際競爭力。
菲對台灣健保興趣高
健保署團隊最近到菲律賓辦理健保研討會,觀察到該國對台灣健保制度很有興趣,駐菲律賓徐佩勇代表也期待落實兩國合作。
個人認為,健保署應要與國外當地民間及僑界團體合作成立「台灣全民健保經驗輸出輔導團」,透過僑胞協助,更能瞭解地理因素、文化、語言、市場的熟悉度而強化新南向的動能。藉由協助該國建立健保制度的同時,讓台灣醫藥產業、醫療資訊產業在該國生根發展,與外館駐處搭配增強外交關係。
醫療體系的同儕對健保制度不甚滿意可被理解,但健保仍然必須以民眾、病人最大利益做考量,盡力杜絕浮報與虛報健保給付及強調減少不必要醫療行為,讓保費能用在刀口上,給予醫療人員合理工作給付。期待健保資料庫發展各類創新及應用,能為醫療科技相關產業帶來更多的契機與信心,讓全體國民受惠。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李伯璋/不忘初心 一往無前 健保改革不能停
李伯璋/調整部分負擔抑制浪費 健保才能永續
李伯璋/救健保 民眾也要節制就醫次數
李伯璋/偏鄉居家醫療 應導入合理健保給付
李伯璋/善用雲端資訊、健康存摺 守護健保
李伯璋/健康存摺將增民眾表達意願同意書
李伯璋/負擔公平 改變不必要的醫療行為
李伯璋/健保大數據運用AI 推動數位健康
李伯璋/術前先上比價網查詢
李伯璋/病人是醫療人員最好的老師
李伯璋/務實面對 醫療生態的人性
李伯璋/健保改革要行穩致遠
李伯璋/分級醫療 讓醫病雙贏
李伯璋/醫者熱血仁心 AI取代不了
李伯璋/我的小鎮醫療情緣
李伯璋/健保費用精準審查 揪出不必要醫療行為
李伯璋/健保資訊上雲端 分級醫療跨大步
李伯璋/避免重複檢查 醫病都應盡己力
李伯璋/健保不是吃到飽 節流才能凍漲
李伯璋/醫療分級&雙向轉診 醫改成功關鍵
猜你喜歡
張金堅/乳癌好發年齡,台灣竟比歐美少10歲!年輕型乳癌惡性高易轉移,留意4特徵
許金川/前面美女後面野狗,還是跑不動?是不是哪裡出了問題?
楊定一/吃好、吃飽 找回代謝的靈活性
陳旺全/醫無囿於中西 救人方法愈多愈好
優照護/照顧失智家人有多難?專家照顧心法與你分享
許金川/生病不看醫師,醫師怎麼活下去?
林思偕/診間的強效安慰劑
張金堅/新冠疫情趨緩,如何營造生活新常態?7QA教你與病毒和平共存
潘懷宗/攝取健康油脂是預防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良方 一表幫助挑選好油
林頌凱/是皺襞症候群,還是退化性關節炎?
鄒頡龍/〈從電影看醫學〉從「挪威的森林」 談女性性交疼痛
許金川/救命用超音波,做了沒?
洪子仁/三大方向 降低確診重症與死亡率
許金川/防疫夫妻分床睡不准親嘴 這樣怎麼傳宗接代?
傅志遠/當醫療保險變「周年慶掃貨」
陳景寧/住院看護納健保 不能再等
黃達夫/醫院要讓病人贏 而非僅追求獲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