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BA.5變異株疫情升溫,而有外電指出夜間盜汗是BA.5常見的症狀。對此,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這並非國際研究,只是有愛爾蘭的免疫學家接受當地廣播節目採訪提及觀察到有夜間盜汗現象,而非根據研究結果得出的主要表現症狀。
羅一鈞表示,不論是Alpha、Delta到現在的Omicron變異株,新冠肺炎的病程中夜間盜汗都不是主要症狀。若民眾對於夜間盜汗有疑慮,可就醫確認是否其他病徵的表現。
另外,羅一鈞也表示,有些民眾染疫出現心因性休克,因為血壓偏低、交感神經興奮,加上體溫偏低,就容易出現冒冷汗情形,但這是警訊,而非只在夜間出現大量流汗的「夜間盜汗」,需要特別區分。
而針對今天死亡兩例20多歲女性無慢性病且接種三劑疫苗仍死亡的個案。羅一鈞表示,一位是住院中意外發現腦下垂體中風,和新冠肺炎屬於兩個獨立事件;另一個案可能和免疫風暴反應有關。
至於是否會再有其他變異株,羅一鈞表示,Omicron也是去年11月底才突然出現,依目前趨勢來看,病毒變異仍在進行中,「希望沒有,但不能過於樂觀」,回持續加強境外移入個案的病毒序列偵測。
💪更多健康推薦
‧60歲單身男領1700萬退休金「怕送國庫狂揮霍」五年後被友點醒了
‧獨居父失聯兒子急返家見他好好的 卻從「LINE傳訊」驚覺大事不妙
‧單吃白吐司竟比塗奶油吐司更容易發胖?糖尿病專科醫解析原理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