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名人/ 洪惠風

洪惠風/忽高忽低的血壓

洪惠風

中華民國心臟學會預防醫學委員會主委、新光醫院心臟科醫師

血壓起伏很大時,最重要是找出它的規則來。
血壓起伏很大時,最重要是找出它的規則來。
圖/ingimage

聽健康

00:00/00:00

病人昏倒,我被找去,到了病床邊,看他氣定神閒,我問了幾個最重要的問題,就有譜了,因為幾年前靠著家用血壓計,就有了答案。

「這次昏倒是什麼時候發生的?」

「中午。」

「飯前還是飯後?」

「飯後。」

接著我問了最重要的問題,「是站著?坐著?還是躺著發生?」

「站著。」病人不等我說出來,就搶著說了。「跟以前一樣,站起來血壓降太低了。」

多年前,我們就用家用血壓計找出了診斷。

隨著時代變遷,家用血壓計風行起來,先是水銀,後來電子,產生的第一個問題,就是家中的血壓數值跟醫院的常常不一樣。有時是醫院高的白袍現象;有時是醫院低的隱匿型高血壓;有時是家用血壓計不準;或是醫院家中量不同手(要以高的那隻手為準);有時卻是量的時間不同產生的差異。

這病人那時血壓忽高忽低,收縮壓一下200多,一下90幾,我請他回家測量不同姿勢的血壓,結果躺著血壓170-180,站起來剩下110-120,是很典型而嚴重的姿勢性低血壓,當站太久時,血壓降低腦部循環不足就會昏倒。

站立時,有500-1000cc的血液會留在下肢跟內臟,但人體瞬間交感神經(油門神經)啟動,血管收縮、靜脈回流增加、心輸出量升高,維持住站立的血壓;當心臟、血管、自律神經任何一個系統出了狀況,就會造成姿勢性低血壓

引起姿勢性低血壓的原因很多,包括藥物(譬如有些攝護腺用藥)、脫水、靜脈回流異常、自律神經失調、心輸出異常反應等等;曾有一篇報告說65歲以上18%都有此現象,但只有2%的人有症狀,也許是人種差異?我遇到的姿勢性低血壓雖然不少,感覺卻沒那麼頻繁。

當血壓高低起伏很厲害時,不管有沒有症狀,我都會請病人在家測量躺站血壓,先躺5分鐘後躺著量一次血壓,之後不經過坐的階段,站立1分鐘後站著再量一次,接著繼續站立2分鐘後再站著量一次血壓,要是站起來血壓降低超過20/10mmHg以上,就是姿勢性低血壓。從這些紀錄中我學到很多,有人是任何時候站起來都會低、有人是偶爾發作、有人是固定早上……有人卻是跟姿勢無關,而是用餐後血壓下降20/10mmHg以上的飯後低血壓。

發生姿勢性(或飯後)低血壓時,除了要找出原因(如藥物、貧血、甲狀腺低下、可體松不足、水分不夠、靜脈功能異常、自律神經障礙……)外,往往需要減少血壓藥物的劑量、避免脫水、少量多餐、減少碳水化合物的攝取、睡覺時頭抬高6英吋(15公分)、穿彈性襪等;此外,有些病人站立時血壓不降反升(站立血壓升高大於20/10mmHg),這時除了一般處理外,藥物的份量反而要增加。

使用彈性襪時,最好是第二級的強度,穿到大腿的高度,真的穿不住時,小腿高度也行,但效果就差一些,效果因人而異,穿上後測量看看血壓,就知道對自己的作用如何;除這些標準治療,有長者肌力訓練一段時間後明顯改善,也有人使用EECP反搏治療後恢復正常。

血壓起伏很大時,最重要是找出它的規則來,看血壓是跟姿勢、食物、鹽分、止痛藥、情緒、睡眠、氣溫、日夜、周末、壓力中的哪些因素相關?找到了,處理了,也許血壓的起伏就不會像高速公路上忽快忽慢的車速一樣危險了。

高血壓 低血壓 洪惠風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