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惠風/到理髮店治療高血壓效果更好?
第一個研究,發現如果由藥師在理髮店中來治療高血壓,血壓的控制竟然比建議病人轉去醫療機構的效果更好,這個研究結果,同步刊登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
這篇有趣的研究,在52家男性黑人理髮店中舉行,幫顧客理髮時順便量個血壓,如果高過140的話就可以進入研究,它把理髮店分成兩組,一組的理髮師會給客人生活習慣的指導,還有建議他們去看醫師;另一組呢,則會安排一個月一次的藥師時間,由經過特殊訓練的藥師,到理髮店來控制病人血壓,跟追蹤可能的副作用。
藥師被授與三個錦囊,也就是控制血壓三步驟,第一步先使用鈣離子阻斷劑加上血管緊張素抑制劑這類藥物,這樣還控制不佳時,第二步就加上Thiazide類的利尿劑,萬一還控制不佳,最後加上Spironolactone保鉀利尿劑。
在這些平均兩個禮拜理一次髮,只有約20%有學士以上學位,平均在同一家理髮店理髮超過十年的三百多個高血壓病人中,在理髮店藥師控制的那一組,比建議去醫療機構的那一組血壓多降21.6/14.9。
中世紀時,理髮師被認為善於用刀,身兼外科醫師放血的角色(理髮店紅白藍立柱的招牌有一說就來自於此),甚至於在1540年時,英格蘭由國王亨利八世批准成立了「理髮師、外科醫師聯合會」,到了兩百多年後成立「皇家外科醫學會」時,理髮師跟外科醫師才分道揚鑣。今天的這篇研究,會恢復理髮店在醫療上的地位嗎?
當然台灣民眾的生活習慣與醫療可親近性,與美國是完全不一樣的,但這也提供了許多想像空間,在台灣如果在便利商店量血壓看診?或是由藥師開處方?會是什麼光景呢?
另一篇的初步研究是個壁報,卻也引起了注意。這個由哈佛大學布里根與婦女醫院主導,叫做BP-HOP的研究,利用可以上傳數據的血壓計,由遠端人員控制血壓。病人一天量兩次血壓,由血壓計上的藍芽裝置上傳到研究單位,接下來由藥師博士(Pharm D)或是執業護理師(NP可看診開藥的護理師)追蹤,他們依據一周平均血壓調整藥物,照著既定流程,目標的家中血壓小於135/85(大於80歲者則小於145/85),結果在前一百個病人中,七周血壓平均降低31/18,有91%的病人血壓得到控制。
這篇研究是探討從遠端控制血壓的可行性,但我覺得這篇研究中還有個重點值得注意,它是看一個禮拜的平均血壓後才調整藥物,不是每次量過就調整。我們的血壓高高低低,一直都在變化,當吃太鹹、生氣、興奮、緊張、過量咖啡因、不舒服、或是中樂透……時,血壓都會升高,而當脫水、拉肚子、情緒平穩……時,血壓就會下降。
當血壓降低時,常常沒多久自己就會回升,如果低了就不吃藥,升高的幅度可能就加大;反之當血壓升高時,常常休息一下就會降下來,如果在高的時候自己又加上了藥物,這時降低的幅度加大,血壓變得像雲霄飛車,跟在高速公路上突然加速減速一樣,反而更容易出事。
原則上一周才調整一次長效的藥物,當臨時太高太低時,請教自己的醫師處理方式,才是最理想的控制血壓方式。

洪惠風
新光醫院教研部副主任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洪惠風/價值三百萬,刻著護理師姓名的銀幣
洪惠風/三小、梅杜莎、心臟、食人族
洪惠風/病歷的起源,來自於VIP的醫療糾紛?
洪惠風/睡眠與血壓
洪惠風/臺海海戰真正發生過的「用銀子砸人」的故事
洪惠風/手勢與心臟病
洪惠風/空氣汙染 帶壞心血管
洪惠風/盛裝病人教我的Carpe diem
洪惠風/這病毒好毒,不要進來!
洪惠風/該放支架嗎?
洪惠風/沒放進嘴巴的藥物 是不可能有療效的
洪惠風/希臘神祇也承擔不起的長照
洪惠風/小南門外的鼠疫研究
洪惠風/葉克膜的先驅--稻荷神
洪惠風/飲食、運動、體重中間目標與終極好處
洪惠風/手錶與心臟病
洪惠風/睡眠債與談判
洪惠風/病史本土化,不是病歷中文化
洪惠風/選舉與心臟
洪惠風/年紀越大 血壓就該越高嗎?
洪惠風/23世紀的醫療
洪惠風/從英國歷史 談國民醫療權
洪惠風/兩黨惡鬥中的智慧
洪惠風/心臟符號的起源不是愛,而是愛愛
洪惠風/台灣銀餅與醫療
洪惠風/雞婆的醫護人員
洪惠風/蘇東坡喝酒的量,會引起心臟病嗎?
洪惠風/魔鬼代言人-- 為反向思考而故意唱反調的人
洪惠風/疾病.運河.巴拿馬
洪惠風/首富改變世界不是喊假的 台灣的醫療,得感謝百年前洛克斐勒的決定
猜你喜歡
他們明明都有戴口罩,怎麼會傳染?醫:「這個地方,最危險」
潘懷宗/劍橋女大生跳機身亡,異常行為元凶竟是抗生素?真的是這樣嗎?
婚姻不美滿7成跟性生活有關?你們是同居房客還是親密盟友?
為什麼爬山會腰痠?簡文仁教你如何爬山不受傷
施昇輝/「破產上天堂」是第三人生花錢最高境界 但花完還沒上天堂怎麼辦?
梁賡義/你們不孤單 向桃醫及醫護致敬
張金堅/脂肪細胞亦敵亦友 有方法可以遠離肥胖嗎?
許金川/鮪魚肚易有脂肪肝 趕快超一下
明明就好冷,為什麼眼睛不怕冷?天冷要怎麼保養眼睛
台灣冬天真的會冷死人!醫師:小心「1月份」心肌梗塞猝死
冬天最常聽「他健康得很,怎麼會猝死?」5大隱藏式猝死族群
吳佳璇/租一個什麼都不做的人
李偉文/登山防寒最要緊
沒有AND 難有DNR...一位好醫師的願望「願你,願望成真」
滴雞精有功效嗎?營養師解密「總支鏈胺基酸」是關鍵
許金川/保肝像養車 別等故障才挽救
許金川/肝腫瘤不自覺 定期檢查防惡化
劉秀枝/銀髮族的快樂出遊
李伯璋/負擔公平 改變不必要的醫療行為
張天鈞/未來的旅行,準備好了嗎?
陳亮恭/解鎖無齡 現代人不應被年齡局限
許金川/提醒肝臟檢查 「你今年超了沒?」
魏崢/健保別讓醫療變得過度廉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