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神經損傷無法靠手術、藥物恢復 只能藉助聽器或電子耳矯正

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名人/ 許瑞云

許瑞云/關心不是監控

許瑞云

慈濟醫院一般醫學內科主治醫師

很多時候,所謂「關心」的背後,隱藏著某種管控的動機,可能是有意識的,也可能無意識,但監控和關心兩者讓人產生的感受截然不同,引發的回應自然也大不相同。
很多時候,所謂「關心」的背後,隱藏著某種管控的動機,可能是有意識的,也可能無意識,但監控和關心兩者讓人產生的感受截然不同,引發的回應自然也大不相同。
圖/ingimage

很多人表達關心的方式讓被關心的人感到不舒服,自己卻沒有察覺,一旦發現對方不但不領情,甚至還有負面的感受時,自己也不免覺得委屈和生氣。

很多時候,所謂「關心」的背後,隱藏著某種管控的動機,可能是有意識的,也可能無意識,但監控和關心兩者讓人產生的感受截然不同,引發的回應自然也大不相同。

帶有管控的問法往往會以一種緊張、生氣或嚴厲的口吻追問對方:「你去了哪裡?跟誰去的?」「為什麼去了那麼久?」「你怎麼這麼晚才回來?是不是根本就不想回家?」這些充滿質疑攻擊性的問法,往往會讓對方感覺被指責或被審問,所以自然容易起反感,不由得就以自我防禦的態度回應。

真心關懷的問法,則是帶著放鬆、體貼和同理的角度,當關心的家人回到家的時候,總能和氣的問道:「辛苦了,今天在外面忙了一整天,看起來有點累,要不要喝杯水呢?」等觀察到對方比較放鬆了,再進一步問對方:「今天有發生什麼不愉快的事嗎?願意跟我聊聊嗎?如果需要,我很願意傾聽。」這樣的關心是一種讓人很舒服,帶著關懷和愛的互動方式,不會讓人感到有壓力。

有些人在親友說出自己脆弱沮喪的心情時,像是審問罪犯的咄咄逼人:「你為什麼要跟這樣的人在一起?」「你幹嘛要跟他出去?」「你不知道這個人很差勁嗎?」甚至義正嚴辭的攻擊對方的朋友,結果親友的告解不但沒有得到支持,還招致更多壓力,只好做出自我防禦的辯解,甚至生起氣來。

父母跟孩子溝通也是一樣。應該先學習「看到」孩子。很多父母只會問孩子:「今天在學校有沒有認真聽講?」「考試考得怎麼樣?」「這次段考第幾名?」「是不是又惹了什麼麻煩?」卻很少關心孩子的情緒與感受,這樣的親子互動,怎麼期待孩子願意說出心裡的話。

通常懂得「看到」孩子的父母,在孩子一踏進家門時就會感受到孩子今天情緒有沒有什麼不對勁,如果覺得孩子不開心,就會關心的問孩子:「怎麼了?發生了什麼事呢?是否在學校遇到什麼不愉快?最近讀書可以專心嗎?有遇到什麼困難嗎?你看起來心情有點低落,願意跟爸爸/媽媽聊聊嗎?爸爸/媽媽也許可以幫上你的忙。」如果能做到這樣,孩子自然會感受到父母的關心,知道父母不是只在乎成績,或是只想著顧及面子。

學習帶著愛和關懷進到親密關係裡,不要用擔憂、監視、控制去經營伴侶或是親子關係,所有的關係都一樣,如果沒有愛,那麼自然就免不了爭吵、冷漠,甚至導致分離。

發現自己關心的人遇到困難,或是承受壓力的時候,先別急著要幫他們處理。先讓自己靜下心來,好好瞭解所愛的人有什麼看法,耐心聆聽他們的陳述,然後問自己:「現在對方最需要的究竟是什麼?」「我自己最需要的又是什麼?我希望有什麼樣的結果呢?」只要把心靜下來,好好的互相理解,自然就會知道該怎麼做,才能讓對方感受到我們的關心,可以幫助對方找到適當的方法處理問題,讓事情發展可以得到理想的結果。

親子 伴侶 許瑞云 醫師公衛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