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瑞云/腸躁症愈來愈嚴重怎麼辦?
春華來看診的時候,整個人繃得很緊,很多地方的能量都塞住了。她說去年工作出了很多錯,沒辦法把事情做好,也不知道怎麼跟別人
腸躁症跟壓力和情緒,尤其是緊張的情緒有很大的關係,春華就是如此。因為太過緊張,春華的能量從交叉變成平行,導致無法專心,老是健忘,跟人溝通表達也顯得很混亂,所以做事容易出錯,陷入惡性循環的結果,就是覺得自己什麼都做不好,其實春華只是能量場出了問題,並沒有變笨。
春華是個很容易給自己壓力的人,工作、家庭、婚姻都要做到極致,特別是爸媽的事。一旦春華自覺應付不來而置之不理,就會不斷在心裡責怪自己,認為自己很自私。春華的先生也常說她自私,覺得都是春華自己愛鑽牛角尖的關係,就連辦公室的同事也常說春華的工作狀態都沒有改善,都是春華自己的問題。
我告訴春華,當別人傷心或生病時,如果我們也跟著傷心難過,其實對他們一點幫助也沒有,每個人的情緒都是自己的責任,不把別人的情緒背在自己身上,跟自私一點關係都沒有。學著把父母的責任還給父母,讓他們為自己的生命負責,我們不需要擔心,只要祝福他們就好,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都在體驗學習,早晚身體都會衰亡,遲早都要去到下個生命的旅程。
別人如果在我們身上貼標籤,我們不需要照單全收,因為那是別人的看法和想法,跟我們無關。我請春華試著對批評她的人說:「我鑽牛角尖是我的問題,你們期待我有所不同是你們的問題,我為我的鑽牛角尖負責任,也把你們的期待還給你們。」一個人的情緒之所以會被旁人影響,那是因為自己和對方有同樣的功課,才會被共振起來,不能把自己被共振起來的情緒怪罪到他人身上,反而應該感恩他人讓自己有機會意識到需要學習的功課。
春華對於自己有時心情不好,或是和先生吵架影響了孩子而深感愧咎,其實身為父母,就算情緒不好影響到孩子,也不需要內疚。可以好好的跟孩子說:「媽媽/爸爸現在心情不好。」讓孩子學習接受每個人都會有心情不好的時候,甚至可以告訴孩子:「媽媽/爸爸現在需要抱抱。」或是「媽媽/爸爸需要獨處,請給我幾分鐘。」這樣孩子也會學習到如何跟心情不好的自己相處。
心情好壞沒有對錯,情緒和感受總是來來去去的,接受它們自由的來去就好了。我們每一個人都被別人影響過,生命本來就要有困難才會有成長學習,如果孩子在完美的家庭長大,日後婚嫁的對象家庭卻不完美,他們反而會難以適應。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孩子透過這些過程可以學習到一旦有了衝突,該如何面對和解決,孩子在無菌的環境中成長,反而會沒有機會理解真實世界裡各種不同的人和狀況。我們以為對孩子好的,未必就是真的好,認為對孩子不好的,也不見得就是不好,夫妻有衝突或意見不同並不是問題,如何一起面對和處理衝突,才是應該注意的重點。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許瑞云/我的頭好痛!
許瑞云/我的背好痛!
許瑞云/抗拒上學的孩子
許瑞云/心臟肥大無力
許瑞云/如何避免情殺?
許瑞云/小小孩的公園遊戲爭霸
許瑞云/關心不是監控
許瑞云/關係的改變來自自我覺醒
許瑞云/我捨不得離開他…如何走過分手或離婚?
許瑞云/下一個男人會更好?
許瑞云/禪修體驗分享
許瑞云/所有我處不來的人 都是我不愛的自己
許瑞云/跟不負責任的父母和解
許瑞云/婆媳之戰
許瑞云/怎說「情緒不是我的」呢?
許瑞云/我覺得大家都在針對我
許瑞云/我討厭不夠好的自己
許瑞云/癌症病人一定要 做化療或放射線治療嗎?
許瑞云/愛的本質
許瑞云/因型施教
許瑞云/真正的自信
許瑞云/從內疚中釋放自己
許瑞云/以愛為名的自私
許瑞云/心放鬆了,就不會亂跳
許瑞云/生命劇本是可以改寫的
猜你喜歡
楊定一/吃好、吃飽 找回代謝的靈活性
許金川/前面美女後面野狗,還是跑不動?是不是哪裡出了問題?
陳旺全/醫無囿於中西 救人方法愈多愈好
張金堅/新冠疫情趨緩,如何營造生活新常態?7QA教你與病毒和平共存
潘懷宗/攝取健康油脂是預防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良方 一表幫助挑選好油
許金川/生病不看醫師,醫師怎麼活下去?
優照護/照顧失智家人有多難?專家照顧心法與你分享
鄒頡龍/〈從電影看醫學〉從「挪威的森林」 談女性性交疼痛
林頌凱/是皺襞症候群,還是退化性關節炎?
林思偕/診間的強效安慰劑
洪子仁/三大方向 降低確診重症與死亡率
許金川/救命用超音波,做了沒?
陳景寧/住院看護納健保 不能再等
傅志遠/當醫療保險變「周年慶掃貨」
許金川/防疫夫妻分床睡不准親嘴 這樣怎麼傳宗接代?
黃達夫/醫院要讓病人贏 而非僅追求獲利
閻雲/美建構藥品供應鏈給台灣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