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食課/營養師教年節送禮攻略懶人包:雞精、燕窩篇
過年到囉,要送什麼伴手禮給親朋好友呢?走進便利商店或大賣場,滿滿的禮盒讓你無從下手了嗎?好食課營養師搜集了四款市面上最常見的保健禮盒,一一破解迷思和解釋營養功效!
雞精篇
Q1:雞精適合誰喝?
A1:許多人以為雞精只適合病人喝,但實際上各種族群都適合,從小孩(4歲以上)、上班族、哺乳媽媽、中老年長輩等都適合。
Q2:雞精有什麼功效呢?
A2:雞精因為經過高壓蒸煮,後續透過濃縮方式提高營養素濃度,因此並不是「濃縮雞湯」的概念,其中含有許多支鏈胺基酸與短鏈胜肽,是主要的功效成份。
雞精的研究不少,從動物實驗至臨床實驗皆有相關發表,在這些研究中,雞精的功效大致上抗疲勞、調節免疫、增強認知功能與提高母乳營養等四個功效有關。
Q3:慢性病患者適合喝雞精嗎?
A3:要看病患狀況而定,許多衛教資訊提到,雞精含有較多的普林與鈉離子,所以可能會導致痛風和高血壓,而磷離子含量也不低,因此也不適合腎臟病患者食用。
實際上,雞精的鈉含量僅有50毫克,以建議攝取量而言遠遠低於一天建議的鈉限量,因此不會有鈉過多的問題,而健康人被誘發痛風的主因並非「普林」,所以對正常人而言,不用擔心喝雞精會引發痛風。
但如果是痛風病人,要記住急性發作期間不要喝雞精,而雞精的磷含量也很低,所以非洗腎患者並不需要擔心磷過多的問題,但如果是洗腎患者要限磷,就要避免飲用了!
Q4:要怎麼挑雞精?
A4:進到賣場,琳瑯滿目的雞精產品要怎麼挑呢?最簡單的方式就是認明健康食品的小綠人標章!這有經過功效性實驗的驗證,也有安全性、安定性的評估,所以這才是對好的商品!
燕窩篇
許多人對燕窩有著長年的迷思,如:血燕是燕子吐血三次所造成的,但這些都是錯誤的訊息!接下來讓好食課破解迷思吧!
Q1:燕窩能養顏美容,只能給女性食用?
A1:並沒有這樣的說法,其實男生也可以食用燕窩,並未有性別的限制
Q2:燕窩只是燕子口水,沒有營養價值!
A2:燕窩確實由金絲燕的唾液形成,但其中含有豐富的唾液酸,部分研究發現可以養顏美容,也有研究認為可以幫助調節免疫力。
Q3:燕窩是強摘而來,燕子會無家可歸?
A3:燕窩來源是金絲燕,是種候鳥,會往返中國大陸和東南亞間,金絲燕一年會築三次巢,每次待幼燕離巢後會再築另外一個巢,因此採燕人會採取空巢,不會讓燕子無家可歸,且現代有永續發展和保育的概念,已沒有過去的強摘問題了!
Q4:血燕是燕子吐血而成?
A4:別再相信拔獅子鬃毛可以治禿頭了!其實血燕和吐血一點關係都沒有!過去傳言可能與鐵含量有關,但研究發現血燕的鐵含量並未較多。
實際上是山洞中,具有許多燕子的排泄物,這些排泄物受細菌作用產生硝,且終年悶熱生成帶有硝的濕熱空氣,燕窩長期受薰蒸而成,所以和「血」一點關係都沒有。
Q5:要怎麼挑選燕窩?
A5:由於燕窩十分昂貴,所以不乏有魚目混珠的狀況,食品大廠會使用「FTIR」方式,比對燕窩的圖譜就能知道燕窩原料是真是假囉!所以購買時可以認明有經過FTIR檢驗的,就是真燕窩的保證!

好食課
在資訊爆炸的現代,網路上與社群網站流傳的訊息往往缺乏著正確性,無所適從的民眾只能相信錯誤的資訊。身為營養師與食品技師的我們,無法放任這種資訊傷害著民眾的健康,於是我們成立了好食課食育團隊,讓我們成為健康知識與民眾的橋樑,分享給每一個關心身體的你。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滴雞精有功效嗎?營養師解密「總支鏈胺基酸」是關鍵
常溫調理包真的不用冰也不會壞?會不會溶出塑化劑?
不是只有咖啡而已!營養師推薦這5種營養素助提神
增肌、減脂吃法大不同!營養師教你即食雞胸這樣吃
吃到超級食物很麻煩?營養師教你吃最常見的1米+5麥
能量飲料靠什麼成份提神?怎麼喝才不會有副作用?
控制熱量這件事是關鍵 營養師教你靠飲食創造熱量赤字
自認乳糖不耐而不喝牛奶?調查發現實際確診僅0.5%
痛起來要人命!營養師教你怎麼吃預防及對抗痛風
雞肉都有打生長激素或施用抗生素?營養師解惑5迷思
不是乳清蛋白!營養師:運動後吃這食物不鐵腿、更能強化成效
吃早餐是不健康的?營養師:其實吃不吃早餐不是重點
喝牛奶拉肚子怎麼辦?營養師教你3招減少喝牛奶的不舒服
運動完補充蛋白質就好?營養師提醒少這個效率打折扣
為什麼有運動就要補充蛋白質?營養師說有3項好處
睡前喝低脂鮮乳更合適?營養師推薦喝低脂鮮乳4時機
富含膳食纖維的「超級大麥」是什麼?營養師詳解
喝低脂鮮乳少了營養又容易發胖?營養師破解4大迷思
預防流感上身 營養師推薦4種營養素提升自體免疫力
只要有吃蔬菜就有足夠膳食纖維?營養師曝殘酷真相
食品添加色素或防腐劑對健康有影響嗎?營養師這麼說
好食課/別只喝一杯奶!小孩喝足兩杯鮮奶有健康好處
好食課/養成良好外食習慣 營養師教你多選「低脂肉」
好食課/營養師的憂心!別讓小孩再喝含糖飲料了
好食課/同時增肌又減脂 營養師教你這項健身飲食法
好食課/雞肉該怎麼買才安全?營養師提醒別買這一種
好食課/補鈣要吃哪種豆腐?營養師解析9種豆腐差異
【國健署-我的餐盤】自助餐這樣吃才算營養均衡
好食課/吃出事半功倍!營養師教你運動前後該怎麼吃
【國健署-我的餐盤】中午要吃什麼?便利商店這樣吃也能營養均衡
猜你喜歡
為什麼會得癌?醫揭健康靜默殺手:喝越多越早死
飯店最髒的地方在哪裡?研究揭曉:你一定會碰到
性生活總是不如意?專家:改變說「不要」的習慣
被丈夫死前呼吸嚇出病來 你想像的死亡場景和現實差很大
為什麼遺憾常發生在假日?醫曝可預防的假日心臟症候群
蔬菜水果吃多不一定更好 研究曝長壽飲食最佳份量
男女誰的錢包較髒?研究揭易滋生細菌的錢包材質
黃達夫/癌症病人如何獲得最有助益的醫療
癌友別輕忽!比疼痛、噁心或掉髮更困擾的癌因性疲憊
睡眠時間多久才足夠?張金堅教你怎麼睡出健康
楊定一/簡化人生 單純活在瞬間
王正旭/健保部分負擔調整 應前瞻改革
許金川/人工做腹超 醫師判讀很重要
林思偕/探病
許金川/胃口缺缺人消瘦 輕忽出大事
即便有洗手!你的手機仍可能被前面人的糞便污染
許金川/胃痛未必是胃痛 小心是肝癌
不只運動員會斷腳筋!醫:尤其運動時易抽筋的人
何之行/死者健保資料再利用 釐清個資疑慮
潘懷宗/百花齊放花粉熱 2因素加劇爆發
許金川/B肝患者定期追蹤 預防癌變
林芳郁/推動救護車EMT 醫療捐款恩澤無數
鄒頡龍/從電影《少年的你》談接觸性皮膚炎
傅志遠/急診不治「心情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