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佳璇/讓我們好好變老
「不考慮搬到有電梯的房子嗎?再過幾年,空手都不一定爬得上去。」我暫停電腦輸入,望著略顯富態的病人。
「醫師,你怎麼跟我想的一模一樣。」雙膝陸續打過玻尿酸的病人住在屋齡近40年的公寓,由於子女婚後各自獨立,一直想換間有電梯且坪數較小的屋子,卻遭先生否決,還奚落她「欠運動」才爬不動。
「菜又不是他在買。」我為病人打抱不平。數十年婚姻生活,自我中心的丈夫始終是最大壓力源。可當病人嚷嚷離婚,我卻再三提醒,是否做好一個人生活的準備?
「我希望明年退休後,再也不用吃安眠藥。」因焦慮症失眠20多年的大叔,一再重複他的願望。
可當我深入退休話題,請他談談未來規劃,病人卻說「退休不就是要好好休息?」
「沒事幹的日子可不如你想像的美好。有些人開始疑心身體,成天跑醫院做檢查。」有過慮病經驗的病人愣了一下才回道,「其實,我老婆也有點擔心,女兒要幫我報名志工培訓,被我回絕了。」
不想用負面手法唱衰病人期待已久的退休生活,我連忙改變語氣,「休息一陣子,你一定會想開拓真正屬於自己的『第三人生』(the Third Act)」。
「是來生嗎?我只聽過前世今生……」大叔語帶困惑。
「第三人生」是愛德華.凱利(Edward Kelly)博士倡議的概念。Act是個雙關語,既意指人生「第三幕」,又代表「行動」。換言之,這是一段不行動就不會有收穫的過程。
凱利博士認為,第一人生是學習成長期,角色是「依賴者」(dependent);第二幕進入成年期,開始獨立(independent),成家立業;第三幕則是總結期,無論是向內和自己對話,還是對外與所處的社會,發展出共生共好(inter-independent)的關係。凱利博士還強調,不是活得夠久的人自動擁有「第三人生」。轉換需要學習,必須做好準備才能順利「轉大人」。
「其實,我偷偷訂了一間預售屋。」每天上下樓氣喘吁吁的阿姨洩露祕密不久,先生不幸罹癌,且病情快速惡化,人生最後一段日子,只能靠好心計程車司機扛上扛下,無福享受方便的捷運共構宅。
想戒安眠藥的大叔退休後,因為幫當保母的妻子打雜,迷上孩子的世界。從小就會考試的他特意取得保母證照,夫婦齊心,立刻成為鄰近社區年輕父母的托嬰首選。
「很感謝大家在我退休前後不斷叮嚀,千萬不能鬆懈,要好好規劃『第三人生』。」定期回診的大叔收下慢性處方籤,請我推薦一本書或一部電影,他想送給身邊即將退休的親友。
過去,我會推薦熟齡朋友看紀錄片《不老騎士》,路過嘉義別錯過「大齡食堂」的料理,再去小七喝一杯失智奶奶打的「幾點了咖啡」。今後,你還可以捧著《全球銀力時代》,跟著作者楊寧茵,感受美國、荷蘭、英國還有日本老人源源不絕的創意與活力,一起大聲說出:「我也要打造這樣快樂的老年生活!」
【推薦閱讀】
《全球銀力時代—熟齡族才是未來社會的銀色資產》楊寧茵╱野人出版(2019)

吳佳璇
精神科醫師為業,自由寫作為志。曾因諸多機緣到東部離島服務三年半,得了個浪人醫師的別號。近作是《為什麼開藥容易開心難》。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用不修行的方法修行 名醫揭「走路的人」療癒祕訣
難以直視的人生陰影:糖尿病患承受的心理壓力 遠超過一般人想像
吳佳璇/他們有想過妳的人生嗎?
「如果我死了,你們會很高興吧?」當失智症醫師得了失智症 一針見血說出照顧者的兩難
吳佳璇/人性比你想像的光明
吳佳璇/生命的功課
吳佳璇/和你一起慢慢變老---疫情中的星兒與肯納莊園
吳佳璇/聰明活在疫情下的虛擬世界
吳佳璇/從同理心出發的安全文化
吳佳璇/你所不知道的假病患研究
吳佳璇/租一個什麼都不做的人
吳佳璇/你還是可以找人聊聊
吳佳璇/專注此刻 是生命力源源不絕的秘密
吳佳璇/數位遺產超前部署
吳佳璇/啊!沒關係啦!
吳佳璇/一位實習護生家長教我的事
吳佳璇/尋找照護的靈魂
吳佳璇/防疫心部署
吳佳璇/疫病的隨想
吳佳璇/從敗犬到俗女
吳佳璇/帶病好好過生活
吳佳璇/脫離兒子照顧黑洞
吳佳璇/老後的積極與自在
吳佳璇/比醫療選擇更重要的事
吳佳璇/傳遞生命的火焰
吳佳璇/從兩個人到一個人
吳佳璇/探觸兒虐事件的深井
吳佳璇/公投過後來看書
吳佳璇/另類治療寶可夢
吳佳璇/面對父母老去的勇氣
猜你喜歡
張金堅/乳癌好發年齡,台灣竟比歐美少10歲!年輕型乳癌惡性高易轉移,留意4特徵
許金川/前面美女後面野狗,還是跑不動?是不是哪裡出了問題?
楊定一/吃好、吃飽 找回代謝的靈活性
陳旺全/醫無囿於中西 救人方法愈多愈好
優照護/照顧失智家人有多難?專家照顧心法與你分享
許金川/生病不看醫師,醫師怎麼活下去?
張金堅/新冠疫情趨緩,如何營造生活新常態?7QA教你與病毒和平共存
潘懷宗/攝取健康油脂是預防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良方 一表幫助挑選好油
林思偕/診間的強效安慰劑
林頌凱/是皺襞症候群,還是退化性關節炎?
鄒頡龍/〈從電影看醫學〉從「挪威的森林」 談女性性交疼痛
洪子仁/三大方向 降低確診重症與死亡率
許金川/救命用超音波,做了沒?
許金川/防疫夫妻分床睡不准親嘴 這樣怎麼傳宗接代?
陳景寧/住院看護納健保 不能再等
傅志遠/當醫療保險變「周年慶掃貨」
黃達夫/醫院要讓病人贏 而非僅追求獲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