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問題/失智者的法律防線 專家教你「12式」保護財產
在桃園長庚紀念醫院失智症中心的『長智論壇』專題演講中,看見高齡化社會的來臨,失智人口不斷攀升之際,有越來越多的失智症長輩,成為了居心叵測人士藉機圖謀資產的對象。宇皓法律事務所的鄭嘉欣律師,就分享了兩個慘痛的事件。
案例一:
中度失智老奶奶簽了面額各150萬的支票,給蓄意親近的兩位年輕人,支票很快被轉換現金。當資產公司在支票到期日發現跳票後,就尋求法律途徑向老奶奶追討300萬元外加利息的全部數額。
案例二:
失智老爺爺的豪宅,以不符合市價的超低行情被拐騙賣出,然後很快被公開轉賣脫手後,家屬才驚覺,向法院申請塗銷被詐騙賤賣的房子。
最高法院判決這兩個案例的家屬聲討敗訴,為什麼?因為在民法中,是可以向對當事人脅迫或詐騙的人,申請撤銷和返還。但是,上述案例在提出申請的時候,對象都已經轉為不知情的第三人,這是無法主張撤銷的。
雖然在法律上,爺爺和奶奶的家屬可以向詐欺人請求不當得利的賠償,但是在執行上,有追討的困難。而且,蓄意不當謀取財物的其實不只是外人,熟識的親友或家人也都是常有的事,所以鄭律師特別歸納了法律上的12式準備。
第一式:聲請輔助/監護宣告
家屬、同住人、法律相關單位或縣市主管機關都可代為申請監護或輔助宣告。監護人和輔助人在聲請時,需要明列未來的照顧計畫,以保障失智者的權益,兩者的規範有所不同。
輔助宣告:當事人還具有行為能力,任何重要的法律行為應徵得輔助人的同意。
監護宣告:當事人沒有行為能力,任何財產處分應徵得法院的同意。
而且在接到監護宣告裁定兩個月之內要開立財產清冊,防止其資產被監護人不當運用。監護人其實也是法定代理人,在民法上,要與被監護人一起負責連帶的賠償責任。所以監護人還是要防範失智者的侵害行為,以免事發時要由監護人共同承擔。
監護或輔助的宣告聲請須經由呈遞聲請狀、法院囑託醫院鑑定和法院裁定具有社工、法律或會計等專業背景的人參與相關的調查等程序,才能核准。如果在未裁定前,財產有可能被盜用、侵占等狀況時,可以先申請「暫時處分」,避免繼續流失。
案例三:
中度失智且被政府單位安置在養護機構深具資產的遊民,若有人知情並刻意和他結婚,財產如何歸屬?<值得注意的是:在法律上,太太是當然繼承人,子女、父母、兄弟姐妹是法定繼承人。
雖然監護宣告後,所有對被監護人的任何法律行為無效。但是結婚在民法上是身分行為,所以中度失智後結婚的夫妻關係還是有效,所以繼承相當持份的財產。除非監護人向法院提出被監護人已經無法辨識結婚的意義和責任,聲請該婚姻無效。
第二式:扶養費
家屬在照顧撫養費的爭議部分,有兩個層面:
1.請求給付撫養及醫療等費用:屬於家事事件,依實際需求來評估。
2.已經代墊支出撫養者:屬於民事事件,依行政院主計處每人平均的家用支出標準來計算做補償。六都大約是每個月28000,其他縣市大約是2萬元。
如果有子女不願意撫養時,可以向各縣市的法律扶助基金會請求協助,經由法律途徑取得社會救助,解決醫療和生活等問題。
第三式:金融註記
向財團法人金融聯合徵信中心申請,有制式表格勾選,對失智者而言可以終止申辦信用卡、保險、貸款或擔任保證人等業務。該中心會通知跟申請人有關的銀行或金融相關機構,解決日後負債的風險,是一種簡單有效防範權益受損的方式。監護人或輔助人也可以代為辦理。
第四式:不動產的預告登記
所有權屬於失智者的不動產,可以向所在地的地政事務所辦理預告登記。這是一種保護權益的程序,也有制式的表格可以勾選。可以在還沒有做輔助或監護宣告之前,防止不動產被賤賣、轉移或吞併。
第五式:信託/安養
自2021年起信託管理4.0的代辦費、手續費等都已經調降,對於動產和不動產的財務規劃更具有彈性。甚至於在現金缺乏的狀況下,可以將名下不動產抵押貸款,金額讓銀行託管,進行每個月的安養信託。
第六式:財產被侵奪
失智者被詐騙後,一般可以透過「無意識或精神錯亂所為的意思表示」、「撤銷受詐欺而為之的意思表示」和「回復原狀、不當得利、返還」等主張,而爭取權益的保障。
不過,必須在被詐騙後一年內用書面提出訴訟聲請,如果超過10年,就無法申請撤銷,千萬別讓權益睡著了。
如果失智者已經失去表達和認知能力,就要申請「特別代理人」來進行訴訟,輔助人或監護人可以擔任這樣的角色。如果共同輔助人或監護人有不同意見,法院就需要裁定誰來擔任合適的特別代理人。
第七式:識別能力之証明
訴訟時如何舉證失智者在被騙的時候,對於人事地物的辨認是處於混亂的狀態。家屬或外籍看護工對言詞表現和行為症狀的日常紀錄,其實就是一個很好可以佐證的資料。另外,門診紀錄、篩檢量表和數字計算的財務能力,也都可以呈現退化的樣貌。當然也可以請詐騙人證明失智者在寫遺囑或贈與時,他們的意識是清楚的。其他舉證的方式,也可以用經驗法則去反推。例如:失智者不可能只把遺產獨留給才結婚不久的配偶,而忽略了平日善盡孝道的子女。
第八式:失智者身心受虐
失智者不論是被遺棄、家暴或藏起來,然後為所欲為的處理財產,都可以去申請家暴令。其中刻意將失智者隱藏起來,在實務上比較不容易處理,只能以失蹤來報案協尋。所以還是建議家屬們平時要多關注失智者,避免被有心人士誘拐或利用。
第九式:面臨民事求償
失智症不是免責的萬靈丹,所以在預防方面就是平日盡量有人陪伴,避免他們開車或發生意外傷害他人的行為。一旦出現民事求償,建議以「無侵權之故意」和「酌減慰撫金」兩項重點溝通。
第十式:面對刑事追訴
去賣場買東西不付錢、誣賴別人侵占的誣告、對他人施暴造成傷害,對異性不當觸摸的猥褻行為或是危及公共安全的縱火等,一旦出現刑責,建議家屬備妥失智診斷證明書、身心障礙手冊等文件,向被害人或檢察官等說明原因,取得諒解。或是在案件審理中由家屬或社工等專業人員當輔佐人,進行陳述。
第十一式:意定監護
在申請監護宣告時,由法院裁決的稱為法定監護人。意定監護是指當事人和自己屬意的監護人簽署「意定監護契約」,並由法院的公證人公證,而且在簽約的7 日內送法院備查。當進入中度失智需要聲請監護宣告時,法院就會尊重當事人的意願,直接裁定意定監護人。失智者在輕度認知障礙或是和輕度失智時期,只要有醫療專業可以佐証他們的能力,也可以選擇意定監護人。
第十二式:訂立遺囑
遺囑分為:自書遺囑、代筆遺囑和公證遺囑。失智者在輕度認知障礙或是輕度失智時期,只要理解遺囑的意義、自己財產的分配和法律上的要件,是可以預立遺囑的。
自書遺囑:從頭到尾都要完全自己寫,同時要簽名和寫上日期。
代筆遺囑:請一個代筆人之外,還要兩個見證人。
公證遺囑:由公證人做見證,加上兩個見證人。
鄭律師在分享以上十二式的準備事項後,更進一步談到自身的經驗。她選擇了繪本「黑熊爺爺忘記了」和相關讀物來引導自己的小孩,讓幼小的他們逐漸了解外婆的種種行為變化,也因此療癒了孩童和家屬。
法律是個人和家庭的一道防線,由桃園長庚紀念醫院失智症中心主辦的長智論壇以此提供了大家未雨綢繆的先機。擁有基本的認識,儲備可以面對的能量。最後,回歸到主講人鄭律師和失智症中心徐文俊主任所強調的:「愛與關懷」才是失智症照顧歷程中,不變的核心價值。祝福所有行走在這條路上的夥伴們!
雙澄照顧創新工作室 巫瑩慧 整理
👉更多詳情看直播影片連結:https://bit.ly/dc_all2021_2👉特輯15分鐘~長智論壇精華影片:https://bit.ly/dc2021-2
👉請加入桃園長庚共照中心粉絲專頁以獲得更多資訊!https://www.facebook.com/peachgarden2017/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財務問題/借鏡日本防高齡遭詐騙 金融自律規範9月上路
財務問題/「我爸生病後,好愛錢!」老年醫學專家的診間觀察:真正愛計較,終究是錢?還是愛?
財務問題/失智者如何保護財產?專家教「這3招」避免被騙財
財務問題/失智父,竟把財產全部贈與給看護?孩子討得回來嗎?
走失問題/多重策略預防走失,讓回家的路不再遙遠!
走失問題/預防走失 用科技更安心
走失問題/如何鼓勵長輩外出活動又不怕走失?
走失問題/失智症患者的「徘徊」現象是怎麼了?通常有4種情況
走失問題/如何減少遊走症狀發生
走失問題/年節為失智走失高峰 老媽媽採買年貨卻忘了回家的路
財務問題/財務問題成可怕副作用!《JAMA》:一行為是失智症早期徵兆
走失問題/每2名失蹤老人有1人失智 老盟推「愛的手鍊」簡化申請
財務問題/哥哥失智了,竟還有人去安養中心找他買房?律師2建議保財產
財務問題/和失智家人聊理財好難 醫師傳授一句話讓長輩接受提議
疫情問題/全球失智症協會 持續在疫情中努力
走失問題/隨身水瓶、手鍊、友善商店互助 守護失智者不走失
24歲失智男子丟失零用錢呆坐橋邊 暖警安撫護返家
居住問題/打造失智長輩夢想中的家
走失問題/萬華失智嬤淋雨到發抖 暖警貼心脫外套護送到家
居住問題/失智嬤因這種地板陷入無底深淵...局部改造讓他脫離恐懼!
走失問題/失智長輩獨自至醫院就醫 一轉身卻忘記回家的路
居住問題/給他一個安全的家 專家教你打造適合失智者的生活空間
居住問題/失智爺說要睡覺卻跑到廁所 該用什麼方式協助他辨別?
走失問題/冬天易失溫 失智走失風險 冬夏差很大
走失問題/警方三機制 協尋失智老人分秒必爭
交通問題/失智者用路能力調查 曾迷路者事故風險高
財務問題/開始照顧後 請盡量弄清楚父母有多少資產
走失問題/警送失智阿嬤回家 她卻一直按門鈴
交通問題/防失智駕車 良性溝通自願退駕
走失問題/防失智家人走失 醫師教你這麼做
猜你喜歡
美國醫學會期刊最新研究:握力強弱與失智症風險有關
走路變慢可能是失智症前兆 專家授1招扭轉大腦萎縮
睡到自然醒是最幸福?研究揭睡眠超過這時間可能提升失智症風險
預防飲食/油有害健康已是過時觀念!多攝取「這幾種」對大腦有益
讓失智母親好好洗澡 是最大成就
送失智媽進養護中心 牛湄湄人生最難過的14天
失智警訊/重複問題、情緒轉變、頻問你是誰...家屬從這些行為發現失智前兆
照顧者的煎熬 該送失智父母到安養院嗎?
失智警訊/記憶力變差、詞不達意就是失智?10項真實「失智症症狀」大公開
飲食照護/失智者不吃東西是因為「吞嚥困難」?症狀跡象、照顧技巧一次學會
生活照護/與失智者溝通像在對牛彈琴?善用「5技巧」讓互動變順暢
強化心肺、肌力與訓練認知 治療師教你棍子伸展操延緩失智
生活照護/失智長輩睡不著?用運動改善日夜顛倒
麥得飲食抗氧化及抗發炎!10大食物補腦又助延緩失智
父親失智怎麼辦?照顧失智患者不硬碰硬,運動、社交都能預防,3道把關防走失
預防飲食/「地中海飲食」到底怎麼吃?「我的餐盤」口訣教你補足營養
點亮年輕失智者的生命故事!Young記憶會館,年輕失智者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