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文1 該告訴家人,他得了失智症嗎?
針對可能出現負向情緒的失智者,有專家建議可採取「漸進式告知」的方法,先丟出相關的訊息,讓失智者有心理準備,再進行告知。
在呈現失智症相關資訊時,也可嘗試著墨在實際可行的處置,淡化此病之退化性特徵,或是症狀中較易被汙名化的部分。
另外一個需要考量的面向,就是當失智者已經出現精神行為症狀,告知病名或病情,有可能會惡化原本的妄想。
例如,認為這一切都是醫師與家屬聯合起來謀害他,只是想騙取他的財產,或是因為缺乏病識感,認為自己根本就不像醫師所說有這些情況,反而拒絕接受治療。
除了使用較為軟性的名詞,如「退化」之外,也可採取「避重就輕法」,告知症狀中的某些分項,例如「注意力不集中」、「健忘」、「睡眠不佳」等,來鼓勵病患接受治療。
摘文2 如何與失智者溝通?
1.眼神交流
在與失智者溝通時,首先,要注重眼神的交流。
在開始說話之前,要注意失智者是否有看著你。很多時候,他們的注意力渙散,不像其他人一般,一聽到內容,就知道是在跟誰說話。常常是你講了一長串,才發現他根本不知道你是在跟他說話。因此,要先設法引起失智者的注意。例如,叫喚他的名字、輕撫他們的手,甚至是做些誇張的動作,吸引他們的注意,讓他們的眼神與你對上。
如果是希望增進彼此溝通的順暢,就保持說話中,眼神持續接觸。如果是想示範給失智者看某些事物,則要試著確認他們有注意到你所指的事物,最好是能有小道具協助解說,並吸引他們的注意力。
2.活用肢體
在增進與失智者溝通的方法中,還有一個重要的訣竅,那就是肢體語言的運用。失智者的理解及感受度下降了,所以我們需要盡量地擴大刺激,試著引起他們的注意,讓他們留下深刻的印象,好協助溝通。
而肢體語言,不但是協助失智者溝通、理解的好幫手,對於重聽或不擅長說國語的長輩來說,也是一樣有幫助。舉例來說,當你要表達吃飯,睡覺、洗澡等日常生活的行為,除了口說,試著加上簡單的示意動作,你會發現能提升不少溝通效果。當然,如果有小道具搭配的話,效果更好。
例如,當問失智者何時上床入睡,你可以先以手勢比出睡眠的意思,再指著手錶或時鐘,然後再搭配口語問時間。
摘文3 何時該考慮送失智者到日照中心?
這個問題沒有一定的標準答案,主要是因為每位失智者都有其獨特性和個人需求。
大致來說,失智者因認知功能障礙(如記憶力差、表達能力下降)和生活功能缺損(沐浴、進食、更衣、如廁、休閒、金錢管理等),由專科醫師臨床判定已符合輕、中度失智症標準,就達到日照中心收案的基本標準。
如果再加上家屬照顧上有相當程度的困難,比如主要照顧者因工作、身心健康惡化,或其他重要個人事務,而無法在白天照顧失智者,又或是希望失智者白天能增加活動機會,就可考慮轉入日照中心,接受白天照顧,以緩解照顧者的身心壓力。
以下舉個例子,來說明當什麼情況發生時,不妨試試日照中心。
日照中心參加活動 終結「偽獨居」
巫春婆婆的丈夫已經過世了,她平日跟兒子一家人住在一起,雖然全家人感情不錯,但是兒子、媳婦都需要工作賺錢,孫女也上學去了,周一到周五的白天,巫春婆婆都是一個人在家。
自從婆婆罹患了輕度失智症後,她便不敢自己一個人出門,她擔心自己會找不到回家的路。但是整日待在家,卻又時常有種不安全感,於是她會反覆打電話給正在上班的兒子、媳婦,跟他們說她所擔心的事,有時甚至要求家人提早下班回來。
以上這種情形,就是常見的「偽獨居老人」。子女苦於無法安心上班,失智者則是暴露在一個人的孤寂和風險下。如果能轉變成每日到日照中心去參加活動,有了適度的社交互動,可以轉移注意力,也能獲得從工作人員來的心理支持,或許可以減少巫春婆婆的不安,也能減輕子女照顧的負擔。
▓你投稿 我送書
題目:記憶消失,還有愛
字數:300字
截稿日期:5月29日
●22161新北市汐止區 大同路一段369號4樓
●lohas@udngroup.com.tw
●獲選者致贈《當最愛的人失智》一本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