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是國際失智月,各國失智症協會舉辦許多宣導活動,讓患者、家屬及民眾提升對失智的認知。依世衛組織資料顯示,全球每3至4秒就出現一個失智患者,在台灣,65歲以上長者失智症盛行率近5%,每20個老人中就有一位失智,且逐年增加。
失智並非正常老化,若懷疑家中長者失智,一定要就醫接受評估與診斷。當長者被確診為失智,首先,應積極地認識病程表現,不要抗拒疾病,鼓勵患者聽從醫囑,再積極尋求資源並規畫後續照護方案。
一 生病了,想在哪裡被照顧?
大部分長者都希望家中終老,但現今家庭結構改變與少子化,老老照顧或單老照顧(家中單身子女獨自照顧)越來越常見,此種照顧型態,增加照顧者心理負擔,更是近年許多長照悲劇的主因。建議患者與家族成員一起商討照顧型態。
居家照顧者可利用政府資源,申請或聘雇居服員,協助照顧服務、居家清潔或陪同就醫等,減少負擔也增進照護品質。機構居住,也是一種選擇。一般人有將長輩送機構就是不孝的印象,其實應思考如何給患者最適當的照護。若家中環境無法給予好的照護,尋求機構照顧,如日照、安養之家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二 居家環境安全嗎?
在台灣,多數確診的失智者屬中高齡,其視覺、聽覺、觸覺、前庭平衡感逐漸衰退,影響對環境的感知,加上認知功能退化,需重視跌倒預防與環境安全。環境擺設盡量簡單,常用通道如床鋪到廁所、客廳到浴室等通道保持暢通,減少跌倒風險。另外,家屬可利用文字或圖示,增加患者的空間與定向感。月曆或時鐘也盡量擺在明顯處,可增加患者現實感。
三 失智需要復健嗎?
不論居家或機構照顧,復健是很重要的一環!失智症直接影響大腦認知功能,例如注意力、記憶力、理解力、甚至語言功能與情緒。透過居家職能治療師提供適合患者的認知活動與自理訓練,以及在居家環境加入懷舊元素,都能減緩認知退化並平穩患者情緒。讓患者維持一定的自理能力,也減少照顧者負擔。
四 規律作息有幫助?
大部分失智患者都有睡眠不規律與情緒問題,例如睡眠斷斷續續或日夜顛倒等。建議白天多曬太陽、多運動,許多研究證實,失智患者曬太陽,能穩定情緒並改善夜間躁動,維持睡眠持續性。訂定規律日常,例如盥洗、吃飯、洗澡與休息時間,鼓勵患者做簡單家務,例如整理床鋪、飯後擦餐桌等,維持作息規律及活動量,有助情緒平穩與睡眠品質。
五 失智者難溝通?
失智者的整體認知功能退化,不只記憶力、空間感與時序感,連帶語言理解能力都受影響,甚至對家人的溝通方式不再熟悉,容易產生衝突。照顧者要主動改變溝通方式,例如說話時,眼對眼、面對面,確定患者明確理解意思,減少誤解;使用語句直接並簡短;少用問句,多用肯定句。例如叫長者吃飯時,不用「要吃飯嗎?」,而改成「來吃飯囉!」放慢語調,避免情緒性用語,以同理心溝通,更能避免衝突。
照顧失智者除了愛與耐心,更需要找對資源與方法,用對方法勝於盲目照顧,用對資源減輕照顧者的負擔,也能維持失智者與家屬的生活品質。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