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冬天似乎來得比較晚,甚至白天還曾出現高溫破30度紀錄,不過幾波低溫特報還是讓人感到冷颼颼,原來,冬天真的來了,中醫師張文馨表示冬天陽氣潛藏、陰氣盛,容易出現呼吸道與筋骨疾病,教你從飲食下手,好好養生為來年的春天準備。
飲食吃3類食物!
寒氣容易損傷陽氣,手腳冰冷,容易感冒、鼻過敏、氣喘,筋骨痠痛,頭痛,代謝變差易發胖,頻尿等都是冬天主「寒」的現象,中醫師張文馨建議飲食上有3點要注意。
1.中藥材補氣
人參、乾薑、杜仲、續斷、桂枝、黃耆與肉桂等中藥材,具有「補氣固腎暖身」效果,可至藥材行或是諮詢中醫師,視個人體質適量服用。
2.少吃寒性食物:
冰品、冰飲、西瓜、水梨、柚子、葡萄柚、椰子、橘子、奇異果、火龍果、香蕉、蘆薈、石蓮花、苦瓜、大白菜、過量生菜及生魚片、螃蟹,這些食物偏寒,冬天時盡量少吃為宜。
3.多吃辛溫食材提升體內陽氣
羊肉、薑、蔥、蒜、南瓜、洋蔥、山蘇、芫荽、肉桂、八角、孜然等辛溫食材能提升體內陽氣,特別是生薑能發散風寒、發汗去濕,寒體質的人宜多吃「老薑」料理、熱體質多吃「嫩薑」料理,此外,將辣素還能幫助燃燒脂肪,暖身又瘦身。
這樣做告別冬季乾癢!
冬季癢又稱為「乾燥性濕疹」,困擾著不少人,特別是體質「血虛」者,因為皮膚的水分來自體內血液循環供給,若是血液虧虛不能濡養全身,皮膚上就會出現乾燥搔癢脫屑的現象,老年人因為陰血不足無法潤澤肌膚,經常發生冬季癢的症狀,但現在年輕人也因為長期熬夜、加上愛吃辛辣炸烤等燥熱刺激食物,加重血虛的情況,使得皮膚更加乾癢,甚至脫屑,而熱水與泡溫泉也會洗去身上的保護油脂,若是靠藥膏止癢還是不夠,應該要從體內調養治本。
1.少吃辛熱刺激食物
辣椒、燒烤、油炸物、羊肉爐、薑母鴨、十全大補、麻油雞、酒、咖哩、胡椒、咖啡、濃茶等食材偏燥熱,這些食材偏燥熱,助長身體火氣,而身體的陰血就好比是水分,火越大越容易把身體的陰血津液等滋養濡潤的物質燒乾,身體更加缺水,無法滋養肌膚,加重搔癢的情況,燥熱進補食材宜少吃。
2.多吃養血潤燥食物
「滋陰養血潤燥」的食物有菠菜、紅鳳菜、黑白木耳、胡蘿蔔、番茄、茄子、秋葵、海帶、紫菜、珊瑚草、櫻桃、葡萄、蘋果、藍莓、覆盆子、桑椹、蔓越莓、黑芝麻、海參、雞蛋、海蜇皮、牛筋、豬腳筋、鳳爪、蛤蜊等,能幫助皮膚築一道防護罩。
3.中藥材冬令進補
阿膠、麥冬、百合、玉竹、熟地 、當歸、黑芝麻、何首烏、枸杞、桑椹、山藥、山茱萸、女貞子、丹參、紅棗等中藥材可加入冬令進補又具有「滋陰養血潤燥」,冬天時不妨多吃。
4.選擇柔軟棉質衣物
要避免冬季癢,最基本的可從居家保健著手,接觸皮膚的衣物要選擇柔軟棉質,不要將毛料或尼龍衣物直接接觸皮膚。
5.洗澡水溫度不要過高
冬天洗澡水溫不要超過攝氏35度,勿泡溫泉,高熱會使皮膚水分過度蒸發。
6.沐浴用品不要天天用
沐浴乳或肥皂選用無香料且天然溫和的成分,不用每天使用,以免將皮膚保護層的油脂洗掉,造成皮膚更加乾燥搔癢。
7.勤擦護手霜與乳液
洗手或洗澡後,應該馬上塗抹保濕無香料的護手霜或身體乳液。
8.不要用指甲搔癢
指甲抓破皮後易引起細菌感染甚至化膿,建議可用手輕拍止癢,或者用冷毛巾濕敷減輕癢感。
養生藥膳 進補同時調理冬季癢
【當歸玉竹烏骨雞湯】
藥材:當歸2錢 、玉竹3錢、何首烏3錢、枸杞3錢
食材:烏骨雞腿3隻、米酒半碗、水適量
作法:烏骨雞先以熱水沖淨去血水或熱水川燙過,將材料一併放入電鍋燉煮即可,食用前可添加適量調味料。
作用:補血滋陰,潤澤皮膚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