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比燒餅、油條還罪惡,熱量最高竟是它!一圖看懂中式早餐熱量排行

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名人/ 醫師。娘(隔壁張太)

醫師。娘(隔壁張太)/健檢讓你更健康?別傻了!

醫師。娘(隔壁張太)

家醫科醫師

健檢與體檢因為目的性不同,發報告的方向也會有所差異。
健檢與體檢因為目的性不同,發報告的方向也會有所差異。
圖/ingimage

身為一位家醫科醫師,常常被問「家醫科到底看什麼?」也是很合理的(才沒有!) 除了基層診所的醫師之外,在醫院的家醫科醫師通常還需要負責體健檢的部分。我的舊文就有提到我需要支援義務教育的新入學學童健檢,另外天龍國長者還享有65歲以上每年一次的老人健檢,也是家醫科的業務範疇。

除了這些為了促進健康、早期篩檢疾病的健康檢查以外,還有一塊不同性質的身體檢查-工作/駕照/依親居留/入住安養院等的業務用體檢。

我習慣在看體檢診的時候,第一句就是問病患「你有沒有什麼重大疾病、開刀或是長期用藥病史?」因為體檢追求的是效率,快速達到民眾的需求,所以先問這個問題有助於我快速抓到「可能要標註在體格表上影響工作能力的身體缺陷」。

不過我發現一個奇妙的現象,大部分的人被問到這個問題,如果回答「沒有」者,多是帶著遺憾的語氣與覺得抱歉的表情;另一大宗就是硬擠出某個疾病診斷,但是一點都不重大,例如「我盲腸炎開過刀」、「我小時候有氣喘可是現在都沒有發作了」。

這些與我目的不相符的答案,困擾我許久。仔細思考原因,我推測應該是因為:

1.民眾不清楚他前來的目的:業務用體檢,最終報告都有明確的目的性-進入某職場或是申請某些特定文件。如果抱著「我一定要進入X公司!」的心情,就能理解我為什麼要問「有無重大病史」的原因。那些不影響工作能力,無關緊要的小毛病就不會是我需要特別記錄的內容。

尤其是審核這些體檢表格的人,大部分不見得有醫療背景,也無法判斷我註記的項目到底會不會影響工作,因此,大部分被註記的內容幾乎都會被要求「回醫院找相關專科醫師開診斷書背書不影響工作」,為此民眾還要多跑一趟醫院,花費時間與金錢。

2.太習慣看診模式,看到醫療人員就當自己是「病人」:這大概是報出自己沒有重大疾病還語帶愧疚的最大原因之一吧!別忘了你來體檢診求一份報告,最好就是無病無痛無災無難,四肢健全神智清明會是老闆得意的員工、同事得力的助手啊!難道求職面試的時候你會說「對不起我小時候一年級第一次段考沒考到第一名」嗎?當然是力求自己完美的一面表現出來才對。

因為體檢與健檢基本性質上的不同,我在寫報告總評的方向也大不相同。為了早期檢出疾病,或是期望能夠藉由改變健康行為來預防疾病發生,以及預防性醫療使然,會盡可能詳盡的寫出所有檢查檢驗的發現,即使這些發現不見得有病理上的意義。

但是業務用體檢表格的概念就幾乎是相反了,不影響工作能力以及健康的事情,我很少會特別註記在總評上面,目的是為了讓看到這份表格的行政人員快速的判斷「合格」。通常如果有一些異常但仍可工作(例如血壓偏高),我通常是口頭告知,諄諄叮囑要注意的地方。

也因此,有時候我會遇到來做體檢時想要「順便」做健檢的民眾,以我個人的觀點來說,我並不建議這麼做。健檢與體檢因為目的性不同,發報告的方向也會有所差異。

健檢與體檢因為目的性不同,發報告的方向也會有所差異。<br />圖/ingimage
健檢與體檢因為目的性不同,發報告的方向也會有所差異。
圖/ingimage

再者,體檢門診因為人潮眾多,我很難可以一分報告花個5-10分鐘詳盡的解釋與衛教。我很喜歡在門診說一句話,「做這些檢查並不會讓你變健康,改變生活型態才會」。因此健檢報告本身對於健康促進,不過是一個提醒的角色而已。(有的時候是恐嚇的角色,例如紅字很多的時候) 真正有價值的是醫療人員諄諄教誨的這些衛教跟你本身能夠遵囑施行的程度啊!尤其是後者,才是真正讓你變健康的關鍵之鑰!

說這麼多,總歸來說,還是關乎於民眾的「健康素養」。尤其是現在資訊爆炸,要獲得健康相關的資訊只要手機或是電腦按一按就能查到,可是要如何判斷資訊的正確與否、過濾出對自己有用的健康訊息,成了現在這個世代人們追求健康的新門檻。

健檢 醫師。娘(隔壁張太) 醫師公衛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