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27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搜尋
��-3���������
共找到
19360
筆 文章
-
-
2022-04-27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3年砸5億 1922卻打不通 衛福部:高峰無法預估
本土疫情延燒,居家隔離人數暴增,許多人致電1922詢問,卻連半夜打都打不通。立委吳怡玎質疑,衛福部三年砸了5億建置1922系統,花了這麼多錢建置,民眾卻還打不通。衛福部對此表示,疫情會有高峰期,但電話高峰無法預估,且是「不可能預估」。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今天邀請教育部、衛生福利部報告5到11歲兒童疫苗準備情形和接種規劃細節。立委吳怡玎質疑,1922系統三年花了5億3000多萬在建置,花了這麼多錢,民眾卻還是打不通,到底怎麼簽約?衛福部次長薛瑞元表示,疫情當然會有高峰期,但民眾的通話習慣,這當然沒辦法預估,不可能預估。吳怡玎說,衛福部可以看看過去一周占用多少時間,打不進來或是忙線中,進來的等候時間都可以預估。不過薛瑞元則表示,等候時間無法預估,尤其每個人打電話習慣都不一樣。薛瑞元也說,目前推估一天確診者最高峰可能會達10萬以上,但10萬以上也可能會有偏差,也許到50萬。另外,1922系統建置是以平均值,但高峰期無法去預測,高峰有多高峰?只能預期疫情高峰期。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新聞宣導組表示,近期夜間進線量從800通暴增到3592通,增量3.5倍,大夜班已基本人力僅從12人增派至16人,僅增加4人,唯有大夜進線量最高時段11時至12時,再增加35人,等於最高有51人。
-
2022-04-27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台中今解隔爆量15倍破6000人!衛生局挑燈夜戰致電通知
居家隔離「3+4」新制上路,另回溯居隔超過三天者今開始解隔離。台中市衛生局長曾梓展證實,台中市因應新制,今天解隔離人數經衛生所基層人員挑燈夜戰加班作業、逐一通知,總數逾6000人,約平時的15倍的量,忙翻了。台中市議員周永鴻因媒體人周玉蔻確診遭匡列居隔,也因應新制昨天深夜11時接獲今天解隔通知,他感謝防疫人員「辛苦了,謝謝你們。同島一命,台灣加油!」曾梓展說明,台中現存量約剩三萬五千劑,約可維持一周,市府自購卅萬劑尚未到貨,原則上會先用存量及自購快篩試劑支應,若有缺再向中央調度。另外,體恤基層衛生所人員工作繁重,今起居隔防疫包改由民政系統發送。台中市衛生局說明,居隔「3+4」新制,居隔的對象為確診者的接觸者,居隔前3天居家隔離,待在家1人1室,不得外出,期滿篩檢陰性後,4天自主健康管理,快篩陰性者可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下外出工作及採買生活必需品,但禁止餐廳用餐、聚餐、聚會、前往人潮擁擠場所及與不特定對象接觸。基層衛生所人員表示,居隔新制前晚宣布、昨天上路,今天解隔離人數,必須從「10+7」轉換為「3+4」,由於解隔人數爆量,光通知解封前快篩作業、相關公文作業,最後等居隔者接到重新製作的居隔書後,再逐一通知,還要調撥快篩試劑等,忙翻了。周永鴻說明,他在4月18日上過媒體人周玉蔻的節目,因周確診被匡列為接觸者居隔,他在21日起住進防疫旅館居家隔離,因應新制,在今天解隔離。依新制規定,與確診者最後接觸日起算隔離天數已超出「3+4」天,因此隔離期滿回家後,需4天自主健康管理,不需快篩。周永鴻說,防疫人員真的很辛苦!他在前晚接到「27日凌晨可以解隔離出關」的通知,旅館也通知他在昨天下午3時做解隔離前的快篩,陰性就可以離開,結果他快篩結果是陰性,但還不能離開,因為還要有新版「居家隔離書」。周永鴻指出,他等到晚間8時51分收到新的電子居隔書,但旅館說還要衛生局同意,最後他在晚間11時接到衛生局通知「27日凌晨零時可以解隔離」,可以出關了,想見衛生局人員還在加班,「辛苦了,謝謝你們」。周永鴻說明,今天起他需要4天自主健康管理,他會配合防疫規定,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下到議會上班,遵守禁止餐廳用餐、聚餐、聚會、前往人潮擁擠場所及與不特定對象接觸的禁令。
-
2022-04-27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新措施「3+4」上路!今天可出門 適用者:沒快篩能採檢
新居隔措施「3+4」上路,先前因為和確診者有緊密接觸被居隔的民眾,如果已經居隔3天,今天起也適用3加4,後面4天屬於健康自主管理,要外出必須快篩陰性,但因被居隔人數激增,公部門無法及時提供快篩劑,讓想出門的人沒快篩篩檢,等於還是被「關起來」怨聲連連。衛生局表示,民政局正在加快送關懷包的速度,非確診者如果先前有收到關懷包,裡面至少還有1組快篩劑,請先使用這1組快篩陰性就可以出門,建議先和衛生所或公所連絡,取得3組的快篩劑方便後天外出前快篩。不過桃園區有民眾表示,家裡1位大人18日確診以後,另外3位家人居隔,到現在也沒看到關懷包,公所原先說4個人的一起送,後來又打電話說關懷包不夠,家人知道工作人員辛苦也沒責怪,就說等湊齊再送吧。現在3位家人已經到了符合「3+4」後面4天自主健康管理的階段,按理說如果收到關懷包,裡面會有5組快篩劑,但是現在沒關懷包,幸好家裡先前有買,於是先用1組,希望公家機關的關懷包趕快送來,而且不要偷工減料,如果沒有快篩劑或快篩劑沒按規定放5組,又要引來一堆怨言。一名確診者抱怨,當初買防疫保險的時候,保單有說確診後一周內提出申請,會有6000元的慰問金,可是過了一周公部門也沒給隔離通知書,電話根本打不進去,保險公司說期限過了就沒有6000元,這個賬不知道能不能跟公家機關算。另外,從確診被居隔到今天,比較溫馨的就是醫院每天早上都打電話問情況,還有衛生單位做疫調的速度也很快,就是關懷包和隔離通知書到現在都沒下文,孩子上班的公司要求居家隔離要有公部門的通知書,到現在還拿不出來。
-
2022-04-27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居家隔離3+4 屏東縣今解除隔離1315人 快篩試劑充足
疫情升溫,中央宣布居家隔離縮短為3+4天,屏東縣府衛生局指出,截至4月26日,屏東縣居家隔離人數有1916人,因應居家隔離3+4天,今天解除隔離人數1315人,剩下601人居家隔離中。屏縣府配合中央不公布足跡,縣長潘孟安臉書被灌爆,屏東縣府衛生局指出,縣府配合中央政策4月26日起不公布確診者足跡,不論是否公布足跡,民眾在日生活中皆應落實各項防疫措施,並施打疫苗,提升保護力。快篩試劑是否充足?屏東縣衛生局指出,居隔者的快篩由縣府提供,一人可獲分配隔離第1日及自主防疫4天共5組試劑,屏縣已預先採購13萬劑家用快篩試劑備用,已進貨3萬劑(剩2萬),剩餘陸續配送,中央近期會撥1萬2000劑。衛生局指出,截至26日,屏東縣5歲以下確診幼兒,累計32人,沒有重症。
-
2022-04-27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居家隔離改3+4 侯友宜:3天遵守居隔、4天自主
疫情指揮中心昨天公布新的3+4居隔政策,今天上午新北市長侯友宜召開市政會議,他表示這7天不是趴趴走,前3天一定居家隔離,另4天自主防疫,防疫從被動遵守變成主動防疫,是自我健康管理。侯友宜說,全國疫情不斷快速增溫,尤其即將產生指數型趨勢,面對即將的大海嘯,需做好衝擊準備。這段時間新北找準備方式、中央也正轉變 新北最重要的是如何保護年長及幼兒及打疫苗第三劑,這段時間疫苗施打率提升至第三劑約60%、第二劑81%。這些疫苗施打可以不斷往上升,12歲以下還沒開始打,12歲以下開始施打後,接種率會大幅提升,該打的疫苗若還沒打要快去打。侯友宜表示,昨天居家隔離變成3+4,這7天不是趴趴走,前3天一定居家隔離,另4天自主防疫。防疫從被動遵守變成主動防疫,是自我健康管理,不是讓你到處走,這7天是被居隔的,7天都不是要到處走,尤其後面4天快篩陰性也不是就代表可出門,原則性非必要就不出門,尤其列舉出來的場所絕對不可以去,非必要不要外出,防疫從被動遵守轉換成自主防疫,3+4要落實,沒事不要出門。他說,觀念轉換過程當中,中央列舉3加4的7天管理,是3天居家隔離4天轉換成自我防疫,條列的地方不准去不要去。針對居家照顧新北市已達9458人,侯友宜表示短短兩個禮拜,整個數字變化這麼大,未來一個禮拜或隔三天就會有前兩周的量,所以新北要不斷要快速調整,若不夠快新北會受到更多挑戰。認為明天居加照護人數將達1萬1千人,調整後也要考慮衛生所、公衛等負荷。
-
2022-04-27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基隆單日新增案例曲線圖陡升 確診者爆量、居隔現亂象
基隆市單日新增確診人數突破400例,今年本土個案累計已3060例,確診人口占比居全國各縣市之冠。病毒除了在社區流竄,警察局、消防局、醫院診所、地檢署也都傳出疫情。因為確診者爆量,也衍生防疫行政作業跟不上,出現居家隔離管控亂象。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昨天下午公布的本土病例地理分布地圖,基隆市累計3060例確診,以全市約36萬人計算,每萬人有85人染疫,居全台各縣市之冠。疾管署本土病例地理分布地圖,以不同顏色標示各縣市確診人數,其中超過累計超過1620人的6個縣市為深咖啡色,依確診人數高低排列為新北市1萬4954人,台北市8126人,桃園市6784人、基隆3060人、高雄市1708人、花蓮縣1660人。若依各縣市人口占比計算,基隆市約36萬人,3060例確診,每萬人85人染疫最高。花蓮縣約32萬人,1660例確診,每萬人51.87人染疫。新北市約400萬人,1萬4954例確診,每萬人37.38人染疫。台北市約252萬人,8126例確診,每萬人32.24人染疫。桃園市約227萬人,6784例確診,每萬人29.88人染疫。宜蘭縣1276例確診,在地圖上標示為土黃色,以全縣約45萬人計算,每萬人28.35人染疫。基隆市3月下旬爆發本土疫情,每日新增確診人數從個位數到十位數,維持20多天。4月17日單日新增確診人數首度超過100例,連續4天百餘例後,21日就超過200例,24日超過300例,26日為401例。由於每日確診人數曲線圖呈陡升趨勢,衛政機關確認個案流程嚴重落後,部分確診者居家隔離數日仍未能取得居隔通知書亂象。
-
2022-04-27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輝瑞BNT估本週簽約 衛福部:兒童劑型數量目前沒辦法跟大家報告
兒童COVID-19疫苗5月2日開打,衛福部次長薛瑞元今天在立法院表示,目前可選莫德納(Moderna)疫苗兒童劑量,輝瑞BNT疫苗預計本週簽約,但兒童專用劑型數量目前暫不確定。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今天邀請教育部、衛生福利部報告5到11歲兒童疫苗種被情形和接種規劃細節。中國國民黨籍立委林奕華質詢表示,目前確定有莫德納疫苗可打,但許多學童家長期待BNT,詢問疫苗進度。衛福部次長薛瑞元表示,BNT疫苗因涉及四方合約談判,談起來比較複雜,但應該這週可以簽約,之後就會有運送疫苗的排程,目前還沒確定。林奕華追問會有多少BNT兒童劑型數量?薛瑞元只說:「目前沒辦法跟大家報告。」另外,民主進步黨籍立委張廖萬堅、范雲等人都問及,台北市政府調查有意願接種疫苗的學童僅48.5%。薛瑞元表示,家長如果沒有先瞭解,就是「憑感覺」在回答,衛福部會和教育部努力,提供更充分的資訊。潘文忠則表示,可以理解年紀越小的學童,父母越會擔心,台北市的統計比例會參考,但現在重點還是先放在讓家長瞭解資訊。會請學校儘早發放接種須知和意願書,並給予至少7天的考慮時間。張廖萬堅提到,學童疫苗接種意願本來就會比較低,美國調查約3成,歐盟則是2成左右。相比之下,台北市調查雖約5成有意願,但仍顯示家長的恐慌,希望相關單位加強宣導。
-
2022-04-27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累死三軍!黃珊珊:2萬人擠今解隔 送快篩根本沒人力
中央居隔3+4上路,台北市副市長黃珊珊今天一早也在臉書提到,中央「一天之內決定3+4? 」台北市現在有兩萬個居家隔離者今天要解隔,全部的人擠在一起,要安排快篩劑送到每一人手上,根本沒有這麼多人力,連各大物流都說不一定排出人手,「天下大亂,真的是累死三軍!」居隔3+4上路,回溯已隔離逾3天者,達前3天隔離解除標準人數共有6.7萬人,今天起即可自主防疫,有外出需求須快篩陰性。黃珊珊也提到,她昨天下班到中山區健康服務中心慰問同仁,同仁已經忙好幾個月,「累翻了、滿臉菜色、黑眼圈,他們才是真正的防疫英雄」。現在健康服務中心同仁承擔著台北市每天上千確診個案、五千居家隔離個案,疫調已經累到不行,最慘的是昨天,3+4政策在短短兩天內公布,事先沒有任何細節配套,所有單位電話被打爆,全世界都來問隔天何時解隔離?怎樣取得快篩劑?各地方政府、健康服務中心與各區關懷中心都跟媒體一起看應變,「請問,誰幫基層公務員著想過?」黃也提到,修改政策不是不行,但要有規畫、配套,更重要是必須「可執行」,如果先跟大家討論,我們至少可以提前準備、人力與物力安排好,不該是匆忙宣布,讓基層整天接民眾電話,民心不安,民怨四起。她說,基層同仁已經天天熬夜,忙到凌晨還在打電話做疫調,現在還要疲於奔命應付中央突如其來的政策大轉彎,做事沒有章法,讓人無所適從!但黃珊珊也提到,值得欣慰的是,北市確診者自主回報系統昨天上線,已有四百多位民眾上網填寫問卷回傳,這讓疫調人員節省很多時間,台北市有一流的市民朋友,真心感謝大家!黃也拜託大家,如果接到市府同仁的電話、或者是打電話到關懷中心時,多給基層同仁一些鼓勵,說一聲加油,同仁一定會更賣力。因為,台北市政府各局處都已經派人支援防疫工作,「打電話給你的,可能是警察,也可能是工程人員,現在,台北市政府全體總動員,與一流市民共同面對這場艱辛的戰爭!」
-
2022-04-27 養生.運動健身
一個動作就能消除背痛!印度瑜珈冠軍教1分鐘瑜珈還能減緩便祕、活化神經
編按:Sujit老師專為現代人普遍常見的肩頸、脊椎、坐骨神經、核心肌群、肌肉與關節等問題,設計100個以上的瑜珈動作,以及能放鬆身心的呼吸法!每個動作只要練習1分鐘就能緩解不適。跟著Sujit老師練習以下4個動作,改善你的坐骨神經問題:手肘支撐眼鏡蛇式 Resting Bhujangasana1.趴姿,額頭貼地。雙腳伸直併攏。2.手肘彎曲,前手臂平貼地板,掌心朝下。手肘放在肩膀下方,靠近身體。身體放輕鬆。3.上手臂支撐讓胸口、肩膀向上挺起。頭抬起微微後仰。手肘、前手臂及手掌保持平貼地板。停留60秒,或盡可能久一點。胸口放下,回到趴姿。【練習小筆記】▪ 手肘支撐眼鏡蛇式也能以連續動作的方式練習。這是進入眼鏡蛇式很好的預備練習【呼吸方式】▪ 吸氣,胸口、肩膀及頭抬起▪ 停留時,保持正常呼吸▪ 吐氣,回到趴姿【覺察點】▪ 呼吸▪ 背部放鬆▪ 手臂及肩膀的力量【修復效果】▪ 鍛鍊手臂▪ 強化肩膀▪ 消除背部僵硬雙手離地眼鏡蛇式 Uthita Bhujangasana1.趴姿,雙腳伸直併攏。手指併攏,掌心放在胸口兩側,指尖朝前。手肘朝向後方,靠近身體。額頭貼地,閉上眼睛。全身放鬆,尤其是下背部。2.頭抬起並微微向後仰,下巴往前,接下來頸部、肩膀依序抬起。背部先出力,再手臂用力,將胸口抬高,背部呈弓形。3.腹部中間、肚臍及恥骨平貼地板。手掌離地抬高。雙腳併攏、不離地。停留30~60秒,保持正常呼吸。回到趴姿,背部放鬆。【呼吸方式】▪ 吸氣,胸口抬起▪ 停留時,保持正常呼吸▪ 吐氣,回到趴姿【覺察點】▪ 呼吸▪ 背部流暢的曲線【修復效果】▪ 開展胸部,讓呼吸更加順暢,增進肺臟功能▪ 緩解背痛,維持脊椎柔軟有彈性,強化背部肌肉與脊椎▪ 促進食慾,減輕便秘▪ 有益於所有腹部器官▪ 矯正體態,改善彎腰駝背單腳蝗蟲式Eka Pada Salabhasana1.趴姿,雙手置於大腿兩側或大腿下方。額頭貼地,脊椎延伸,身體放鬆。練習過程雙腳都要伸直。2.背部用力,左腳盡可能抬高。右腳在地板上放鬆伸直。停留60秒或盡可能久一點。不過度勉強。骨盆擺正,不傾斜。左腳慢慢放下。換腳練習。【練習小筆記】▪ 先抬左腳,再換右腳。左腳抬起時,會使右側腹部受壓,可以依照大腸蠕動順序,先按摩升結腸,再按摩降結腸【呼吸方式】▪ 吸氣,腳抬高▪ 停留時,保持正常呼吸▪ 吐氣,腳放下【覺察點】▪ 呼吸▪ 下背部▪ 腹部▪ 心臟【修復效果】▪ 有益於背部和骨盆腔器官,釋放骨盆壓力單腳鱷魚式 Eka Pada Makarasana1.趴姿,雙腳併攏,額頭貼地,雙手向前伸直。2.左手置於下背部。練習過程中,右手及雙腳都要伸直。3.吸氣,右手向前延伸上提、頭抬高及左腳向後延伸上提,盡量抬高。停留60秒或盡可能久一點。不過度勉強。左腳、頭及右手放下,回到趴姿。全身放鬆休息,讓呼吸慢慢回復正常。換邊練習。【呼吸方式】▪ 吸氣, 手臂、頭和腿抬起▪ 停留時,保持正常呼吸▪ 吐氣,手臂、頭和腿放下,回到趴姿【覺察點】▪ 呼吸▪ 從抬起的腳趾尖至抬起的手指尖,身體對向的伸展【修復效果】▪ 對背部僵硬、無力的初學者相當有益,可強化背部肌肉、活化神經,尤其是下背部▪ 讓身體徹底做到對向伸展▪ 動作與呼吸的協作▪ 培養專注力書籍介紹Sujit老師的修復瑜珈全書,幫你鬆綁糾結的身心:1分鐘解痛有感,5大重點鍛鍊,30天療癒老毛病,比按摩更有效的每日瑜珈練習計畫作者:Sujit Kumar出版社:商業周刊出版日期:2022/03/10作者簡介Sujit Kumar五歲開始修習瑜珈,參加多項瑜珈比賽獲獎無數,至今仍是印度Bihar州立瑜珈比賽蟬聯6次冠軍紀錄保持人。2013年創辦全台唯一由印度大師設立的瑜珈會館──索莉雅太陽瑜珈(Sujit-Sauryayoga),立志推廣瑜珈這門古老科學,並維持每年回印度進修至少兩次的傳統,與各地不同派別領域瑜珈大師學習交流,希望藉由超過二十多年的教學經驗帶給男女老少身心靈平衡健康的生活。Sujit老師認為,「瑜珈不僅是坐在瑜珈墊上練習各種不同的體位法而已,瑜珈學習更是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從瑜珈練習中學習與自己的身體對話,靜下心來慢慢體會,感受每一次的練習,觀察自己身體的變化與進步。」為商業周刊良醫網專欄作家:「Sujit老師的3分鐘神奇瑜珈課」。著有《3分鐘解痛瑜珈》《全家老小不生病的健康瑜珈》《Sujit老師的七堂神奇瑜珈課》等書。【獲獎紀錄】.地區及公開瑜珈冠軍賽金牌7次.州瑜珈賽冠軍14次.全印度及東印度金牌3次.全印度國家冠軍賽銀牌1次.2006年印度瑜珈阿爾諸納王(YOGA ARJUNA)頭銜.蘭契大學(Ranchi University)瑜珈冠軍賽金牌.第七屆Jharkhand瑜珈冠軍賽最佳表現獎.獲選墨西哥世界瑜珈冠軍賽印度隊隊員(因故未能出席)索莉雅太陽瑜珈web:www.sujit-sauryayoga.comSujit老師臉書粉絲團FB:Sujit-Sauryayoga延伸閱讀: 家中有老人要注意!「譫妄」發作後一年死亡率達1/3,台大院長:可能是這些重大疾病徵兆
-
2022-04-27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一家7口僅奶奶沒感染!日實驗印證防病毒有更重要的事
【2022/04/27編註】3月底開始台灣本土病例大爆發,雖然目前的病毒株跟最開始的不同,且99%以上都是輕症。然而,隔離仍讓生活產生些許不便,並且孩童染疫仍讓人憂心。因此不管是2年前病毒剛起,或今時已走到要與病毒共存,基本的防疫觀念還是不會變的!最近,戴口罩的人越來越多了。在各種科普訊息的正確引導下,「口罩觀念」深入人心。但與此同時,很多人卻忽視另一個同樣重要的防護措施:勤洗手!作為一種文明規範,「勤洗手」這三個字從小就是很多人的耳邊風,被爸媽提醒,被老師提醒,以至於大家已經習慣性忽視它!然而對普通人來說:勤洗手和戴口罩同樣重要,有時甚至可能比戴口罩更重要。你也許半信半疑,但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會老實並謹慎的看待洗手這件事!新型冠狀病毒經呼吸道飛沫傳播是主要的傳播途徑,亦可通過「接觸傳播」。也就是說,除了戴口罩放飛沫,我們還要小心病毒通過手部接觸,再經揉眼睛、摳鼻子、摸嘴巴等行為,造成感染並傳播。很多人可能會想:我又不接觸病人,肯定沒事。其實,接觸傳播的途徑令人防不勝防! 日本TBS電視台的一檔科普節目,就講述了接觸傳播的這種「威力」。節目中講的是流感病毒,它和新型冠狀病毒一樣,通過飛沫和接觸傳播。小阪一家有7口人,分別是小阪夫婦、兩個女兒、兩個兒子和孩子們的奶奶。 節目組在小阪先生的手上噴了特殊螢光染料,用來模擬被流感病毒感染的場景。 這種螢光染料憑肉眼是看不到的,卻能在螢光燈下發出明顯的白光。通過這種方法,來模擬病毒,通過接觸可以傳播給多少人! 節目正式開始,此時其他家人的身上,並沒有螢光塗料。兩小時的居家生活中,小阪先生只和自己的兩個兒子進行了親密互動,其他人並沒有接觸爸爸。 隨後,節目組開始檢驗結果。他們先是用螢光燈照了兩個兒子,果不其然,兒子們的手上已經沾染了染料,並且在用手摸臉的過程中,染料也大量沾到臉上!此時如果小阪先生真的攜帶病毒的話,他的兩個兒子已經被病毒感染了。 那麼,沒有接觸小阪先生的其他人如何? 讓人出乎意料的是:妻子和兩個女兒,都被感染了!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先看姐姐是怎麼被感染的?原來,爸爸在出門時,用手碰了門把手,而過了一會,姐姐也碰了門把手,這樣病毒就傳到了她的手上。姐姐平時有用手撥頭髮的習慣,在這個過程中,病毒就傳染到了頭髮和臉上。 而妹妹之所以被感染,是因為她和弟弟在玩傳球的遊戲, 病毒通過球傳染給了妹妹。 媽媽則是因為抱了弟弟,弟弟用手抹了媽媽的臉,把病毒傳染給了她。 短短的兩個小時,一家人都被感染,可見接觸傳播的威力。節目組還在家裡的樓梯扶手、零食袋子等處發現了病毒的蹤影,假如有外人接觸了這些地方,很有可能被感染。 這就是接觸傳播,即使沒有直接接觸,也可能被間接傳染。真是明槍易躲,暗箭難防啊。然而……家裡卻有一個人沒被感染…..奶奶!奶奶也和一家人一起度過了兩個小時,為何她的臉上沒有病毒? 節目組回顧了奶奶的生活軌跡,終於發現了原因。原來,奶奶一直在做家務,她用流動的水洗碗洗菜。雖然病毒也有機會沾染到她手上,但是通過流水不斷地沖洗,奶奶手上的病毒都被沖掉了,病毒就沒有機會傳播到她的臉上了。 是「洗手」保護了奶奶世界衛生組織給出的有關新型冠狀病毒的防護建議中,第一條就是洗手。它能有效預防病毒和細菌,減少人們23~40%的生病腹瀉,也能讓1/5的孩子免受肺炎的危害。人類第一次意識到洗手的重要性,是在200年前,那時產房裡的孕婦,死於產褥熱的機率高達20%,一位聰明的醫生,發現原因竟是因為醫生不洗手造成了感染,他立刻呼籲醫護人員認真洗手,感染率立刻降到了1%。如何正確洗手?北市衛生局疾病管制處長顏慕庸提出「內、外、交、扣、轉、指尖」的正確洗手六步驟。他解釋,「內、外」就是掌心、手背互相搓揉;「交」是手指交疊、搓揉指縫;「扣」是指背向手心搓揉,「轉」大拇指互相旋轉,最後洗指尖與手腕。民眾黨立委蔡壁如也示範正確洗手方法,手指頭每天都有菌落數,建議可以將指甲剪短一點,避免指甲縫藏污納垢,另外也要使用肥皂搓揉至起泡,洗手時,指尖及指縫都要仔細搓揉至少30秒以上,再用流動的清水沖洗後用擦手紙擦乾,至於在家裡,建議要每天換乾淨的擦手毛巾。
-
2022-04-27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中彰投增365例 彰化放寬隔離匡列
中彰投昨天共新增365例新冠肺炎確診個案,中彰都發現有孩童個案傳染給家人案例;確診數持續攀升,彰化放寬匡列隔離規定,一般場域只要有「戴口罩」、「打滿3劑疫苗」,即使與確診者密切接觸,經評估若風險可控,可免匡列居家隔離。台中市昨新增263例,位於台電中火廠區的台電中工處有10員工、3包商確診,台電表示,中工處已依防疫規定消毒,營運不受影響;后里幼兒園傳播鏈新增4例、北區五權國中女足隊參加全國聯賽後,再增8名選手染疫,累積已有15人確診。彰化縣新增85例,外縣市感染者23人、縣內感染者41人,還有21人調查中,傳出確診者的場域包含軍營、營業場所、學校、補習班與安親班。衛生局長葉彥伯說,有兒童感染再傳給家人,顯示社區存在看不見的無症狀傳播鏈,導致確診人數激增,針對家戶同住者、醫療長照機構等高風險場域接觸者全面採檢,避免疫情擴散太快。葉彥伯說,感染者以輕症居多,除經評估有特殊感染風險或中央規定得居家隔離者,一般人只要戴口罩、打滿3劑疫苗,可免匡列居家隔離,但得落實加強版自我健康監測。南投縣昨增17例確診,信義鄉單日產生8例確診者,包括職場感染及外縣市飲宴被傳染,傳染源來自桃園、花蓮確診者;衛生局長陳南松表示,假日親友、家庭聚會容易染疫,同餐、共食及娛樂活動沒戴好口罩,邊吃飯邊聊天傳染,最小確診者為5歲女童。
-
2022-04-27 失智.新手照顧
生活照護/失智者吵著「要回家」怎麼辦?溝通需掌握「三不」與「三意」
當失智症患者說出「要回家」,主要傳達的情緒其實是「不安」。照顧者需要細心聆聽「我要回家」背後的微妙訊息,理解造成不安的可能原因,才能見招拆招。這時需要處理的是他的情緒,而不是現實,所以千萬不要把時間和精力花在爭論現實上,例如「這裡到底是不是你家」、「你要怎麼回家」,而要試著讓失智症患者信任你。當失智症患者對照顧者有足夠的信任和良好的關係時,他才會願意聽你說、對你的「安排」感到滿意。但這不表示照顧者要跟失智症患者一起進入他的現實,或是把他的現實加油添醋地「真實化」。強化他的錯誤現實對他的認知並沒有幫助,反而會造成更多誤會。因此, 在與混淆記憶和現實的失智症患者溝通時,必須掌握「三不」與「三意」原則。溝通「三不」包括:1.不評論現實2.不承認現實3.不否認現實溝通「三意」包括:1.同意用他的話開頭,當失智症患者說「我想回家」,照顧者可以重複:「你想回家。」也可以用他的情緒開頭:「你現在很擔心、很想回家。」讓他知道你懂,且同理他的心情。 透過「同意」,營造「我是來幫你的,我懂,我跟你一國!」的氣氛,就比較容易得到他的信任,成功跨出解決問題的第一步。2.轉移注意從失智症患者身上盡可能擷取資訊,聚焦在哪些人、事、物或活動能改善他所處的狀況,試著滿足他真正「思念」、「需要」的那樣事物。 可以的話,讓他和掛記的那個人見面或通電話,安撫他的情緒;或提供他習慣的物品,給他安全感;也可以和他討論或進行那些有助於穩定情緒、轉移注意力的話題及活動。如果真的沒有東西可以轉移注意力,就讓他把注意力轉到你身上,直接告訴他:「我很需要你跟我在一起!」、「我真的很喜歡你跟我在一起!就我們兩個!」接著再引導他一起進行平時他常做或是喜歡做的事。3.創意說到創意,有經驗的照顧者就知道,失智症患者每天創造出來的場景都創意爆棚,照顧者得見招拆招。當失智症患者說想回家時,「創意」和「轉移注意」這兩意是相輔相成的,可以交替使用。 例如,先轉移失智症患者對「要回家」這件事的注意,讓他能靜下來聽你說,或願意配合接下來你用「創意」發想出來的活動。相反地,發揮「創意」引導失智症患者從「想回家」的執念和情緒中跳脫出來,實際上也是要達到「轉移注意」的目的。面對失智症患者吵著要回家的情緒和行為,「溝通三意」就像一套功夫,使用時記得確實運用三意,融會貫通套用在所有情況。不過, 說法和對話內容得根據當下場景和失智症患者的狀況靈活變換,嘗試用不同方法回應失智症患者真正的「需求」或「情緒」。接下來的【對話技巧】部分將針對失智症患者不同的內心「回家小劇場」提出照顧者可以套用的「三意」應對方式。對話技巧:在與失智症患者溝通「我要回家」這件事時,我們必須 同理失智症患者「想回家」的情緒,找出他的潛台詞 。說著「我要回家」的失智症患者,內心有什麼樣的情緒?是焦慮、不安、害怕?還是失去掌控的感覺?我們聽在耳裡的,他的抱怨、哭泣、甚至怒罵,其實都是他內在崩潰的聲音,只是他失去了連結因果和表達情緒的能力。照顧者要反覆提醒自己—他會這樣說、這樣做,是因為大腦的記憶和資訊存取功能壞掉了,我們無法改變這一點,但可以探究隱藏的原因,從問題的癥結點下手。(本文出自高寶書版《留住相愛,停止傷害》二花小姐著)
-
2022-04-27 癌症.大腸直腸癌
血便以為是痔瘡!直到內褲一片血漬…才診斷發現是直腸癌四期
吳先生最近發現大便不順且帶有血便的情形,原以為是長期坐辦公室,加上運動量不足才造成的便秘,在太太脅迫下,半推半就前來看診。經大腸鏡檢查和電腦斷層掃描發現,是第4期的低位直腸癌…過去,低位直腸癌,是大腸直腸癌手術治療中最困難的位置。困難之處除了因支配直腸的血流、淋巴來自三個系統很容易導致腫瘤的轉移,在解剖位置上,骨盆腔的空間更是狹窄,不像腹腔是具有可擴充性的操作空間。因此,若想要徹底清乾淨腫瘤,通常不大容易,尤其對骨盆腔較狹窄的男性患者或脂肪組織較厚的肥胖患者來說,難度更高。所以低位直腸癌的手術治療,不論是腹腔鏡微創手術或是傳統的開腹手術,因器材以及解剖位置的限制,光是要將直腸周圍的腸繫膜完整移除,就已經是件十分困難的工作。更不要提切除的腸段與腫瘤的邊界,必須要有相當的安全距離。3D-Ta TME低位直腸癌保肛新選擇近年來發展出經肛門直腸繫膜全切除手術(Ta TME),合併腹腔鏡手術及經肛門微創手術,使大部分直腸癌的病人可以保留肛門。由於手術部位靠近肛門,可以更近距離的看清楚腫瘤,也較不易傷及神經、血管或肛門括約肌,使肛門控制排便功能得以完整保留。除此之外,被切除的腫瘤可以直腸的傷口移除體外,腹壁上不需要有較大的傷口。而3D- Ta TME就是使用3D腹腔鏡來進行內視鏡經肛門全直腸繫膜切除術,不但可以有3D腹腔鏡改善傳統腹腔鏡缺乏立體視覺的問題,真實呈現手術內3D視野,提供更為精確的空間定位並且能更清晰顯露出解剖結構、血管及神經走向等,手術可以更精確操作,減少不必要的損傷及出血量提高手術的精細程度的好處,對於排便的反射以及性功能的保留都有顯著的提升,此外又可以增加精準縫合的效果,對於低位直腸癌的患者是一個新的選擇。大腸直腸癌的症狀:1、排便習慣改變:突發性便秘或腹瀉。2、糞便變細、排便次數增加。3、糞便有血或排出粘液。4、經常出現腹痛或絞痛。5、貧血:尤其升結腸癌的患者。6、未減肥但體重減輕。大腸癌以前好發於50歲族群,現在下降到45歲,20、30歲也不少見,以飲食西化,高油脂、高醣飲食有關,有不少患者也無家族史,加上有半數患者早期無症狀,建議50歲以上患者至少要做1次大腸鏡檢查提早發現、治療。
-
2022-04-27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花蓮+220 再增2大市場群聚百人社區感染
花蓮縣政府公布,今天新增確診220人,累計1675人,其中除了黃昏市場傳播鏈多達28人,花蓮市的市八市場及中華市場皆有陽性確診,中華市場清消休市1天;市八市場則是外圍流動攤販染疫。縣府表示,已自行採購快篩,但到貨還要再過一段時間;另5月2日起開放孩童接種疫苗。衛生局長朱家祥表示,今天公布的確診數,有慈濟醫院3人、門諾醫院1人、部立花蓮醫院10人、營區延伸2人、外縣市婚宴群聚13人、外縣市15人、疫調中的有26人、社區不明感染人數多達117人。而黃昏市場新增28人,經校正回歸,市八市場總人數確診5人,昨天新增4人;中華市場確診共4人,昨天新增1人,因此市公所緊急宣布中華市場休業清消1天。朱家祥說,不排除這幾個市場彼此的相關連性,儘管中華市場確診攤商沒有到黃昏市場擺攤,但其他攤商有可能去過,且市場環境高溫潮濕,容易變成病毒的溫床與感染窩,清消工作不易,呼籲民眾做好防疫工作。花蓮市公所說明,中華市場因有攤商至黃昏市場營業導致確診,市場自治會昨天下午臨時決定今天休市,並請清潔隊清消,明天將恢復營業。至於市八市場有攤商確診一事,經市場了解後,確診者並非市八的攤商,而是外圍流動攤販。針對快篩試劑數量是否足夠,朱家祥表示,感謝中央分配10萬份的快篩試劑,現在已用了3萬多劑,相信這次居家隔離天數縮短為3+4後,會有更多人使用快篩,因此縣府已下訂單採購快篩試劑,不過目前所有貨源被中央徵收,廠商會想辦法供貨,真正到貨可能需要再過一段時間。另外,指揮中心開放6至11歲的幼童接種新冠疫苗,花蓮縣政府教育處在昨天收到教育部行文,要求先發放家長同意書,並給予充分時間考慮,最快5月2日開打。朱家祥說,孩童接種有不確定因素,不會勉強家長同意,也沒有未打疫苗就不能入校的規定。
-
2022-04-27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台中確診+263例 熱點足跡石二鍋、春水堂、麥當勞入列
台中市長盧秀燕今天下午3時公布,台中新增263例。新感染鏈有台中龍井的台電中部施工處群聚案13人確診,后里幼兒園傳播鏈今天再增4例,累計達11例,北區五權國中女足隊參加全國聯賽,今天再加8名選手染疫,累計15人染疫。台中市衛生局長曾梓展說明,熱點確診者足跡部分,經疫調包括4月21日北區漢來上海湯包台中店、西區TASTY西堤牛排金典綠園道店;4月22日西區春水堂廣三SOGO店、南屯區石二鍋台中文心家樂福店;4月24日太平區木亭軒;4月21日至22日西區麥當勞中港四店;4月22日至23日中區錢櫃台中自由店。市府已通知相關場域清消,請有足跡重疊民眾可至台中市社區篩檢站篩檢,並加強自我健康監測。衛生局表示,確診個案持續增加,呼籲市民為愛防疫,務必遵守防疫規範、戴口罩、勤洗手,避免帶幼童至人潮擁擠公共場所,親友聚會或活動建議改採視訊,降低因人流移動導致的感染風險。也呼籲各職場及有不定人士會進出的場所/店家,平時即應主動加強環境清消,降低感染風險。更多台中市新冠疫苗接種站資訊,請至衛生局網站查詢( https://www.health.taichung.gov.tw/1937954/post )。
-
2022-04-27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新北居隔3.3萬人!侯友宜喊話中央通過居隔轉型 連7天快篩陰可出門
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日前拍板居隔「3+4」政策,今再取消居家隔離第3天的一次快篩。新北市長侯友宜則向中央提報居隔轉型計畫,若連續7天快篩陰性,可出門工作採買生活必需品,維持社會正常運作。侯友宜表示,新北今日確診人數來到2076人,居家照護累計7419人,居家隔離列管數3萬3368人。未來確診、居隔人數呈現陡坡式上升,居隔12天成長2萬2477人,居護12天則成長7269人,因此居隔要快速轉換,否則量能將面臨重大挑戰。侯友宜說,依照中央給新北的規範,新北居隔轉型的第一階段,目標要維持社會正常運作,之前醫護專案就已經開始執行,在家居隔7天,快篩陰性才可以工作,且前3天不可搭乘大眾運輸,全程戴口罩,禁止進入餐廳飲食、不能參加大型活動等。侯友宜表示, 新北目標很清楚,就是要照顧中重症、高風險族群,中央雖有聽到地方聲音,但3+4居隔政策並沒有減少醫護工作量,且居家照護也指數型上升的情況下,應該把人力放在確診者上,新北疫情發展走得比其他縣市快,其他縣市之後也會碰到,新北先把問題跟中央反映,喊話中央盡快核定新北居隔轉型計畫,以面對Omicron疫情。至於居隔3+4、以篩代隔及局隔轉型差別在哪,侯表示,新北強調自主健康管理,局隔期間沒有必要不要出門,請大家不要因為快篩陰性就趴趴走,每個人都有責任。衛生局則說明,局隔轉型是「0+7」每天快篩,陰性可出門工作,但中央目前還沒有通過局隔轉型計畫,因此現階段仍是執行居隔3+4。
-
2022-04-26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台北+1302!8區確診數破百 即起實施染疫自主填報問卷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北市今新增1302例本土及15例境外移入病例,年齡介於未滿10歲至90多歲之間,617名男性,700名女性,8個行政區確診數超過百例,其中士林區確診個案最多達156例;北市府表示,為維護社會機能運作,北市實施以篩代隔,另針對確診者簡訊通報系統,將附上「自主填報問卷系統」連結,讓確診者自主通報。台北市今新增1302例本土,居住地分別為萬華區138例、信義區134例、大安區130例、中山區122例、文山區119例、北投區108例、內湖區103例、松山區99例、中正區87例、大同區及南港區各53例。北市衛生局說明,北市依中央「因應COVID-19疫情醫療照護工作人力短缺之應變處置建議」,醫療機構及照護機構有相關疫情時,匡列風險對象如快篩陰性、無症狀且完成新冠疫苗追加劑且接種滿14天以上,可提報申請表及名冊,申請提前返回工作崗位,以快篩進行監測。有關3+4居家隔離新制,衛生局指出,北市府防疫、社福照護、維持安全及社會機能正常運作相關機關,若發生疫情,衛生單位依疫調結果執行3+4居隔。如果匡列居家隔離後替代人力調度有困難,只要匡列人員快篩陰性、無症狀且已接種3劑並滿14天,即可比照醫療機構提早返回工作崗位,向衛生局提報申請表及名冊,並副知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申請以篩代隔,以維持社會機能正常運作。至於快篩的頻率,與確定病例接觸次日起第1日至第3日須每日使用家用快篩,其後須每2日進行1次家用快篩至與確定病例最後一次接觸次日起第10日為止。採檢當日若有出勤,則須在上班前進行家用快篩,且檢驗結果為陰性後,才可執行職務。北市府宣布,北市即日起實施新冠肺炎確診者自主填報問卷系統,民眾經北市聯醫PCR採檢陽性確診後,醫院會發送簡訊通知居住在北市的PCR陽性個案,簡訊內容會附上自主填報問卷的連結,請民眾自主回報姓名、性別、年齡、接觸者、接觸日期、有無適當防護、接觸者居住地、聯絡方式等資訊。衛生局表示,民眾完成自主填報後,系統即自動發送關懷簡訊,內容包含居家照護關懷中心網頁連結、連絡電話、緊急就醫需求及其他居家照護注意事項。民眾完成系統填報後,名冊將傳送北市衛生局與關懷中心依自主填報內容啟動安置、關懷及疫調作業。
-
2022-04-26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新竹縣+99 確診者逾7成有症狀居家隔離破3千人
新竹縣今天新增99例陽性感染個案,超過7成出現症狀,以發燒、喉嚨痛為主,年紀最小僅2歲,不過仍以青壯年感染居多,確診居家照護人數已達174人,而因接觸居家隔離者更破3千人,但啟動居隔3+4政策,明天開始陸續解隔離。新竹縣衛生局說明,新增99例年齡介於2到67歲,其中12歲以下有18人,65歲以上1人,有40男、59女,地區分布為竹北市30例、竹東鎮23例、湖口鄉21例、新豐鄉8例、新埔鎮6例、關西鎮4例、芎林鄉2例、橫山鄉2例、尖石鄉2例、寶山鄉1例。經統計,99例個案中有75人出現發燒、喉嚨痛等症狀,均陸續安排就醫住院、集中檢疫場所治療與申請居家照護方案;此外新竹縣居家照護目前有174人,居家隔離中人數為3198人。新竹縣配合中央政策,今起居家隔離縮短為3+4天,即3天居家隔離、且以一人一室為原則,4天自主防疫、在自主防疫期間當天快篩陰性即可出門,但須全程戴口罩,禁止內用、聚會,不可參加大型活動。衛生局長殷東成表示,第一線防疫人員、醫護人員、衛生局人員、發送關懷包的民政人員、開立居隔通知書的衛生所人員,以及警消衛環等工作人員,全都漏夜加班為縣民健康而打拚,感謝民眾配合疫調、匡列採檢和居家隔離等政策,呼籲大家共同遵守防疫措施,讓疫情朝向穩定可控。新竹縣社區篩檢站資訊:4月26日至28日,晚間6時至9時在大安醫院及北榮新竹醫院急診室外提供篩檢服務。
-
2022-04-26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台中自填疫調單「為愛匡列」今上路!盧秀燕:省2/3人力
台中市長盧秀燕今天下午3時宣布,台中新增263例,台中市優先全國,今天起推出「為愛匡列」線上疫調回報機制,也就是即日起由確診者和接觸者分別自填疫調單。衛生局初估,執行後,透過網路上自填電子疫調單,可節省2/3疫調人力。盧秀燕說,全國今天本土確診新增6295例,台中市本土個案新增263例,依年齡區分,未滿12歲27例,12至64歲224例,65歲以上12例;依性別來分,131位男性、132位女性;依感染源分類,密切接觸者98例,調查中165例。盧秀燕說明,台中市政府即日起實施線上疫調回報機制,分為「確診個案疫調單」與「接觸者簡易疫調單」兩種。盧秀燕指出,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天宣布居家隔離調整為「3+4」,且公布確診者自主回報流程,在中央5月1日推出「自主回報機制」實施前,台中市政府衛生局已先實施線上疫調回報機制,研發給確診者為「確診個案疫調單」,與給確診者的接觸者的「接觸者簡易疫調單」兩種,即日起適用。盧市長說明,確診個案疫調單,衛生局將發送簡訊由確診者自行填報密切接觸者資訊,例如同住親友名單等,再提交給政府,政府查核後將列入紀錄發出居隔書;接觸者簡易疫調單,由確診個案接觸者自行填報接觸時間、地點與目前身體狀況,是否有出現症狀等。透過線上回報機制,有利於市府匡列與後續處置。兩種疫調單都已放置市府網站供民眾了解,對於中央新措施上路,市府會透過各種衛教管道宣導相關作法。盧秀燕說,針對居家照護統計,截至今日中午,已有920位進行評估,其中633位已收案居家照護,92位評估中,195位未符合收案條件。至於負壓隔離病房,病床數共302床,其中已使用數為115床(38.08%)、可使用數為187床(61.92%)。
-
2022-04-26 失智.長期照護
社區照護有助延緩失智 醫師籲及早接受評估
奇美醫學中心成立失智共同照護中心,發現轉介至失智社區服務據點對延緩病情惡化有相當程度幫助,除應及早接受評估,也鼓勵長輩完整接種COVID-19疫苗,方便獲得共照服務。奇美醫學中心神經內科主治醫師楊勝翔今天在院內衛教宣導會中表示,奇美於2018年成立失智共同照護中心,協助失智病人常規回診,並定期追蹤個案及家屬照顧狀況,提供疾病照顧諮詢、連結相關社會資源,至今服務2455名失智病人,其中有40%的失智症家庭照顧者,在接受服務後感到照顧負荷減輕。出席宣導會的個案家屬郭姓女子表示,因父母親同時被診斷罹患失智症,她獨自面對照顧父母、工作及生活三方面負擔,常感到喘不過氣,後來透過奇美失智共照中心收案,建議轉介至失智據點及日照中心照顧,個案管理師也會提供諮詢,讓她壓力減輕許多,父母親的整體狀況也有所改善。奇美失智共照中心個管師吳淑媛表示,失智症照顧的重點在於延緩退化,有些個案因為退休後不愛出門,常在家看電視看到睡著,這樣對病情比較不好,建議評估為輕度失智者可到社區服務據點參與各種課程,中度失智者比較適合到日照中心,除了參加活動,也可得到較妥善的照顧。奇美醫學中心專案副院長陳綉琴表示,在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影響下,去年社區據點曾暫時停止運作幾個月時間,重新運作後就發現有些個案失智退化進程變快,加上配合防疫規定,參加社區活動的長輩要先接種3劑疫苗,導致有些對疫苗有疑慮的長輩無法參加,失智情況恐再惡化。陳綉琴表示,經過政府與醫界近年來的努力,社會大眾對失智症的認識逐漸提高,面對未來失智人口隨著社會高齡化持續增加,如何營造失智症友善環境,讓患者在社區內自由自在生活、在地老化已成重要議題,希望民眾多注意家中長輩狀況,鼓勵長輩接種COVID-19疫苗也很重要。
-
2022-04-26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桃園增1159 台灣國際航電141移工確診 華通電腦篩3370
桃園市今天Covid-19新增本土確診1159為位,重要的傳播鏈包括台灣國際航電中壢廠昨天有1名移工發燒快篩陽性,採檢同宿舍11人,包括該確診者有6人陽性。擴大採檢全廠宿舍394位有141位陽性,133為移工,8位本國籍員工包含3位宿舍管理員,另外有489位夜班本國勞工目前正在疫調,同時採取分艙分流就地隔離、清消等防疫措施。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電腦大廠華通蘆竹廠,有7位員工快篩陽性,5位移工2位本國籍勞工。鄭文燦表示華通電腦蘆竹廠有3棟,員工總數為3370位,其中本國籍2723位移工647位,確診的大樓正在做全數PCR,另外兩棟快篩爭取時效。
-
2022-04-26 該看哪科.消化系統
簡榮南/固定療程或長期治療?B肝治療的省思
最近學界因B肝健保給付條件是否應適度放寬,進行專家辯論。我個人更覺得,應該讓社會大眾,尤其是B肝患者了解有關B肝治療的原則及最新資訊,故撰此文。文中專業用詞及數據均取自國內外已發表的重要醫學文章,其證據等級均在證據醫學的第一級至第三級,值得大家信任。1.台灣自1986年起,新生兒全面施打B肝疫苗,青少年的B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帶原率由10至12%下降至小於1%,現況全台感染B肝的人數約為180萬,其中60%的病人會因病程的轉移而進入不活動性帶原,不需藥物治療。另有40%的病人(約70萬人)則會引起反覆性肝炎,有可能需要抗病毒藥物治療,但這其中的40%(約28萬人)並不知道自己是B肝感染者,後者是B肝防治的鴻溝,必需藉由篩檢來弭平。2.自2003年起,健保開始有條件給付B肝抗病毒藥物,不論是e抗原(HBeAg)陽性或陰性、肝功能(ALT)上升至正常值上限的二倍以上(>72 U/L)二次,中間相隔三個月,就可開始給付,但若追蹤中發生黃疸指數(total bilirubin0>2 mg/dL或凝血酶原時間超過正常值三秒以上,即可開始服藥治療。截至目前,治療成績可觀,顯見目前健保給付可稱合理。譬如國人死於慢性肝炎及肝硬化,在2003年為十大死因的第六位,但2020年為第十位,死亡人數也從最高的每年5621人降至3964人,另外肝癌的死亡人數也由每年8479人下降至7773人。3.B肝是去氧核醣核酸(DNA)病毒,本身無致病性。其之所以引起肝病,乃肇因於宿主的免疫T細胞反覆性攻擊帶有B肝病毒的肝細胞,引起肝細胞的凋亡及纖維化。所以,B肝患者不同於愛滋病或C肝患者,後兩者屬病毒疾病,治療原則為只要有病毒存在,就必須藥物治療。反之,B肝屬免疫疾病,當患者發生肝功能(ALT或GPT)上升,臨床應觀察三個月,判斷宿主有無機會產生自發性免疫病毒清除,所以雖然肝臟發炎,但卻不急著治療。4.目前B肝的口服抗病毒藥物,僅只抑制病毒繁殖,無法有效清除存在肝細胞核內的病毒基因(cccDNA),因此藥物治療可以斬草卻無法除根。反觀宿主的免疫功能,是目前清除cccDNA的唯一利器,有趣的是,在健保規範之下的藥物固定療程治療後停藥,若是發生肝炎復發,剛好給宿主一個根除B肝病毒的機會。目前抗病毒藥物治療的終極目標為HBsAg消失(幾近痊癒),其長期追蹤的肝硬化及肝癌的發生率最低且存活最長。反觀長期服藥到HBsAg消失的可行性?姑且不考慮長期服藥的經濟負擔,持續服藥HBsAg消失的機會每年只有0.2% (十年2%)。國外的研究指出,病人服藥的順從性必須大於90%才有療效,如果服藥順從性介於70%至90%或小於70%的病人,其長期發生肝癌、肝硬化的併發症及肝臟相關的死亡率,均分別高出2.3倍及3.9倍;2.0倍及4.1倍以及7.6倍及22.7倍。同時,文獻也指出,約有44%的病患自始不願長期服藥,而長期服藥的藥物順從性也僅有68%,尤有甚者,病人直接選擇不回診(5年有7%)。這些不回診的病患,也有發生嚴重肝炎復發而死亡的案例報告,不可不慎。同時,醫師如果強力建議病人長期服藥,而未告知利與弊,則有剝奪病人提早達到HBsAg消失之疑慮。5.什麼是健保規範下的固定療程?目前對HBeAg陰性的患者,提供三年的口服抗病毒藥物治療,治療中需驗三次B肝病毒(HBV DNA),每次間隔六個月,若均為陰性即可停藥。停藥後一年內有21%的患者可持續維持肝功能正常及有效抑制病毒,每年有6%達到HBsAg消失;另有19%的患者發生病毒復發但肝功能正常,不需治療,每年也有2.2%達到HBsAg消失。反之,有22%的患者會發生肝功能上升及病毒復發,但選擇暫不治療,每年也有3.2%的病人達到HBsAg消失,若患者選擇藥物治療(39%的病患),每年卻僅有0.2%的病人達到HBsAg消失,值得大家重視。6.大家擔心的問題是,停藥後一旦肝臟發炎,會發生肝臟代償不全甚或肝衰竭。其風險如何?根據目前國內外的統合性文獻發表(證據等級第一級),其機率均小於1%,因而死亡的病例更少,後者可經由規律且密集的追蹤和及時的治療來減少其發生。最近台大的研究報告也指出,在非肝硬化患者,固定療程與長期治療相較,其五年肝癌的發生率分別為1.3%與2.2%,兩組均無發生肝臟代償不全,而HBsAg消失的機率為8%與0%;同時長庚的研究也顯示,在非肝硬化患者,固定療程六年肝癌的發生率為1%,無人發生肝臟代償不全,而HBsAg消失的機率六年為16%;反觀在肝硬化患者,固定療程與長期治療相較,其五年肝癌的發生率分別為7.5%與12.5%,發生肝臟代償不全分別為3.7%與5.8%,很清楚的,比起長期治療,固定療程有優越的安全性及療效。總之,目前固定療程的藥物治療,確實大幅提升HBsAg消失的機率,這樣的發現已引起歐洲肝臟研究學會及美國肝臟研究學會的重視,他們也開始在相關的B肝治療指引中,加入固定療程為選項之一。而B肝治療的省思,則在醫師的責任是治療要及時,可以減少大部分的B肝代償不全,且治療勿躁進,可以達成B肝幾近痊癒的最大化,而病患的責任是遵守醫囑,定期服藥,定期追蹤檢查,勿擅自主張停藥或停止追蹤,政府的責任是篩檢出另外40%已感染B肝但不自知的病患,來接受追蹤及治療,果如此則三贏,國家也可在2030年達成消滅B肝的神聖使命。
-
2022-04-26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每天看官方公布確診者足跡 網友笑稱這些地點最安全
COVID-19疫情拉警報,各縣市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幾乎每天公布確診個案公共場所活動史,眼尖的網友發現,截至目前書局和圖書館的確診者足跡少之又少,以彰化縣為例,書局和圖書館沒確診者足跡,網友笑稱原來有書的地方最安全。彰化縣確診者足跡集中超市、餐飲店,最近新增運動場館,就是沒有公共圖書館,不僅彰化,其它縣市也出現類似狀況,確診者足跡出現在餐飲店、百貨商場、演唱會等娛樂消費場所,極少走進藝文場館和圖書館。員林市作為彰化縣第二大市,常有COVID-19確診者足跡,彰化縣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公布11個確診個案公共場所活動史,員林市占4個,3處是運動場館,1處是餐飲店,清潔隊馬不停蹄從昨到今天上午針對確診者停留點以外的方圓50公尺內,戶外民眾容易觸摸的物件加以清消。
-
2022-04-26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新制!確診同戶隔離者 需隔離至同戶最新個案確診後3天
3+4新制從今起開始施行,不過原本僅針對確診者的接觸者,需居家隔離,可採3+4新制。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宣布修正「COVID-19確診個案居家照護管理指引」,確診者居家照護的同戶隔離者,採3+4新制時,要隔離至同戶最新個案確診日後3天,以及加上自主防疫4天,另外,沒確診者的必要照護,或是有被照顧需求者,可以與確診者同室,未確診者自最後同室接觸日,或確診者隔離期滿日,後需再居家隔離3+4天。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居家照護管理,除了確診者也有同住者,裡面的同戶隔離者因應3+4新制,就是與確診者的確診日後加3+4天,如果有幼兒,必然可以同一室隔離。由於照顧者也是密切接觸者,要跟確診者最後接觸日起算3+4,同住一戶從開始隔離3+4,同住一室的從最後接觸日起算3+4。
-
2022-04-26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北農118人確診 數位通行證疫苗預計本周與中央介接
台北農產公司截至今日已累積118人確診,目前拍賣員80人中剩下27人,就有北市議員指出,北農要求中南部農民暫時不要供菜,導致菜價上漲近1成。北農回應,目前已擬定策略降低人員減少的衝擊,且供貨量都正常;市場處坦言,最遭狀況可能就是休市,預估本周數位通行證能與中央介接疫苗資料,打滿三劑疫苗才能入場,或出示PCR陰性證明。北市議員鍾小平今天會同市場處、衛生局赴北農會勘,他表示目前拍賣員80人只剩27人上工,理貨員也有3分之1人染疫,嚴重影響蔬果供應,還因人力不足下令減少蔬果供給數量,造成蔬果價格上漲近1成。鍾小平也認為應將承銷人、攤商納入一起快篩,只有北農員工快篩是不夠的,建議1周內至少進行1至2次快篩,即使打完第3劑疫苗者也應每周做PCR,人力空缺部分找臨時工填補,但支援人力也有染疫風險,北農應積極提配套。北農主秘路全利回應,截至今日北農確診人數共計118人,其中第一果菜批發市場為112人,分別為員工78人、從業人員34人;另第二果菜批發市場有6人,包括員工2人、派遣工2人和從業人員2人。今天蔬菜批發交易總進貨量為1713噸,總平均價格為每公斤新台幣27.3元;相較24日要增加300多噸進貨量,目前交易市場整體作業都可順利完成。外界則擔心北農休市恐影響蔬菜供需與價格,北市市場處表示,市府將視北農所提報疫情進行控管,但實際運作情形仍要看現場拍賣員配置和營運狀況,再評估是否有需要休市。路全利說,遇到疫情的非常時期,大家都是兢兢業業、堅守崗位,也都希望做好工作,近日已提出包括「拍賣區併組拍賣」等6項人力備援措施因應。關於數位通行證第3劑疫苗資料,預計本周內可和中央介接,在此之前入場者會檢查小黃卡和健保卡等防疫管理。北市衛生局發言人紀玉秋說,Omicron病毒潛伏期短,防疫措施也都做相關調整,中央已將居家隔離縮短改成3天,針對備援人力問題,可透過採購快篩試劑進行相關檢測、過濾,包括攤商部分在內也可施行。
-
2022-04-26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本土確診6295例「增4例中症」 新北單日突破兩千例
國內新增6339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6295例本土個案及44例境外移入,有22例為航班落地採檢陽性,確診個案無新增死亡。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今日新增4例中症個案,為三女一男,有三人打過三劑疫苗,一人打過二劑疫苗。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之6,295例本土病例,為3,066例男性、3,229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歲以上,發病日介於今(2022)年4月1日至4月25日,其中包含3,104例為無症狀感染。個案分佈為新北市(2,076例)、台北市(1,302例)、桃園市(1,159例)、基隆市(409例)、台中市(263例)、花蓮縣(212例)、高雄市(182例)、宜蘭縣(126例)、新竹縣(99例)、台南市(90例)、彰化縣(85例)、屏東縣(71例)、新竹市(63例)、台東縣(38例)、苗栗縣(30例)、嘉義縣(28例)、雲林縣(27例)、南投縣(17例)、金門縣(9例)、嘉義市(5例)、澎湖縣(3例)及連江縣(1例)。相關疫情調查持續進行中。指揮中心說明,今日新增境外移入個案為19例男性、25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60多歲,分別自泰國(3例)及新加坡(1例)移入,另40例調查中。入境日介於今年4月10日至4月25日。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8,174,134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含8,105,057例排除),其中68,022例確診,分別為10,521例境外移入,57,447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2020年起累計856例COVID-19死亡病例,其中842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415例、台北市322例、基隆市30例、桃園市28例、彰化縣15例、新竹縣13例、台中市5例、苗栗縣3例、宜蘭縣及花蓮縣各2例,新竹市、南投縣、雲林縣、台南市、高雄市、屏東縣及台東縣各1例;另14例為境外移入。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應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共同嚴守社區防線。
-
2022-04-26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獨/全國陽性率12%!專家籲組資科國家隊、賦權於民
台灣新冠肺炎本土病例日增逾五千例,疾管署昨天(4月25日)公布的通報及確診人數,陽性率已高達11.8%,今天陽性率則到8%。台大醫院智慧醫療中心副主任、哈佛大學公衛博士李建璋表示,陽性率是現階段最重要的「領先指標」,目前數值波動大,代表檢驗量不夠,但數值超過7%代表社區有高密度感染,必須要去中心化,強化「個人防疫」。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也說要自主應變,卻未提供任何有效的資訊工具,民眾手足無措。李建璋呼籲,政府儘速籌組「資料科學國家隊」 ,充分運用我國資料,建立以確診居住地歸戶的「陽性率地理資訊系統」,幫助居民及地方政府即時掌握最新疫情變化。另外,別再靠「莒光日」般傳統的例行記者會去傳遞資訊。李建璋建議,資科國家隊也要應善用國際間豐沛的開放資源,設計基於個人篩檢及接種狀態設計的出入管理機制,並將個人化防疫資訊融入於手機App等普及工具,真正賦權於民,建立以自律換自由的新常態生活。「現在防疫責任會越來越多轉到個人,中央的責任就是要提供豐富的資訊。」李建璋指出,陽性率7%以上算是高密度,警戒最高,5到7%則是中等密度,需要維持一定防疫作為,2到3%則是未來新常態生活應可容忍的低密度。李建璋表示,依據感染密度的高低,人們可以依循建議「趨吉避凶」,例如避免在當地用餐以外帶取代內用、從事不同的社交活動等。以紐約市為例,市政府網站有互動式地理資訊系統,每一個郵遞區號、每幾條街都有當地居民檢驗陽性率的資訊。「未來的生活方式,就是以自律換取自由度。」李建璋以哈佛大學防疫,校園提供免費檢驗棉棒,師生每星期自行採檢,透過回收籃回收,學校以手機APP告知檢驗結果、校園各地感染密度。校園空間進出依賴刷師生證,確認篩檢陰性才能通行。李建璋表示,政府採購快篩,就算買貴了也不能省,讓快篩供應源源不絕,才是最划算的投資。因為如果篩檢量不足、缺乏陽性率資訊,就無法有效幫助民眾負起個人的防疫責任,也很難有彈性地隨疫情變化調整各項社會限制。防疫僵化、中心化的結果,付出的社會成本更大。
-
2022-04-26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嘉市3+4居隔篩檢嚴首次須PCR 明解隔240人
疫情指揮中心宣布居家隔離天數改為「3+4」今起實施,嘉義市衛生局統計,目前288人正居隔,符合明天起隔離滿3天可解隔者,有240多人、其中78人要繼續4天的自主防疫;衛生局長廖育瑋說,快篩劑目前都充足,今天就會陸續配送給78人。市府衛生局今天於議會定期會工作報告,多名市議員關心防疫整備,議員黃思婷詢問防疫人力、快篩劑存貨等,且憂心「3+4」期間,自主快篩出現陽性,恐怕民眾不會自己通報。廖育瑋說,專責醫院為嘉基、聖馬、嘉榮、部嘉,應變醫院是部嘉,共有16床負壓隔離病床,專責病床155床,全部171床,每天最大PCR採檢量能4800人次,假設PCR採檢需求增加,另有51名醫護人員能協助。廖育瑋也說,事先透過共同合約平台購入快篩劑1萬5000劑,中央本周還會配發2500劑,且新制「3+4」,居隔者匡列後的首日採檢,嘉市仍用PCR,之後第3天及4到7天,共5次篩檢才用快篩,所以會在防疫包附5個快篩劑;是否憂心居檢者快篩陽不回報?廖育瑋說,中央對居檢者快篩,確實是「信任制」,沒要求拍照回傳。廖育瑋說明,快篩劑會發給確診者、居家隔離、居家檢疫,本周存量達1萬7500劑,以嘉市配給每名居隔者5個快篩劑換算,夠上千人用。議員鄭光宏指出,疫情指揮中心預估台灣染疫疫況接近紐西蘭,感染率約16%,以嘉市26萬5000人概算,約4萬人染疫;萬分之50中、重症發生率則約200人;死亡率萬分之5,代表有20人在未來幾個月內,有可能會染疫過世,醫療是否量能充足?廖育瑋答詢,醫院171床可以收治中重症,中油還有集中檢疫所,市府也會再找檢疫場所,有信心應付16%感染率。據了解,嘉義市今年至今累計71人確診,人數為台灣本島最低。
-
2022-04-26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3+4新制上路電子圍籬系統重設 台南抱怨:是要逼死人嗎
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昨天公布居家隔離改為3+4新制,讓地方防疫人員人仰馬翻,台南市衛生局表示,依規定應該在3天期滿前,發給5劑快篩,含第3天到7天使用所需,但目前快篩不夠,只能先給第3天解隔需要用到的,其他的等到貨再說。此外,由於中央的疫情系統之前設定10天,目前尚未改正,擔心明天一旦3天期滿解隔,電子圍籬會一直警示,希望中央能盡快修正。台南市衛生局上午人員電話打個不停,都在緊急聯絡相關問題,有人私下抱怨「政策說改就改,是要逼死人嗎?」台南市確診者居家照護也在今天啟動,雖然台南市目前確診個案與雙北等縣市相比較少,但防疫人員也相對少,新的工作很多、但新增確診者的疫調工作仍要持續,讓大家忙得焦頭爛額。衛生局疾病管制科長林曉玫表示,之前居隔都是由中央的電腦系統設定好,地方只要輸入相關資料,系統就會自動設定電子圍籬等,本來是10天,現在變成3天,需要中央重新設定,目前還在與疾管署確認系統是否已完成修改。據了解,由於個案數不斷增加,第一線防疫人員工作吃重,很多個案的資料沒辦法在第一時間輸入電腦系統中,只能先口頭告知居隔、疫調,其他再後補,但現在縮短為3天,防疫人員私下擔心「根本資料都還沒備齊,居隔就結束了」,只能走一步算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