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19 焦點.用藥停看聽
搜尋
黴菌感染
共找到
133
筆 文章
-
-
2024-12-13 養生.生活智慧王
發熱衣和保暖衣差別?發熱衣怎麼挑?禦寒必備衣優缺點解析
時序進入寒冷的冬天,許多人購入禦寒衣物,包括發熱衣、保暖衣、毛帽⋯等,其中「發熱衣」是不少人的內搭選擇,因方便穿搭也快速發熱,但是你知道發熱衣原理是什麼嗎?發熱衣和保暖衣差在哪?發熱衣怎麼挑?《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分享發熱衣的相關知識,穿對才能真的發熱。發熱衣原理是什麼?發熱衣是經過設計的衣服,透過鎖住人體的體溫,並將汗水、濕氣等快速蒸發,以達到身體保溫的效果,通常使用先進的纖維技術,融合導熱和保溫材料,創造出能夠隔絕外在低溫和保持內在溫度的保溫層。台大化工博士謝玠揚於臉書粉絲頁說明,衣物保暖的熱量是體溫,而熱衣的原理主要是「遠紅外線放射性」與「纖維吸濕放熱」:遠紅外線放射性:運用陶瓷、氧化鋯將可見光轉成紅外線的特性,達到發熱效果;換句話說,如果有照到光,就可以把光轉換成熱。纖維吸濕放熱:當汗水、水氣接觸到這類纖維時,會吸收凝結濕氣並釋放凝結熱,因此達到發熱效果。謝玠揚表示,水蒸氣主要是來自人體,由體溫把水分變成水蒸氣,在體表凝結回水,只是將體內的熱轉換到體外,過程並沒有額外的熱能產生,因此,嚴格說來拉熱衣是運用體溫「保暖」,而不是真的「發熱」。發熱衣和保暖衣差別?發熱衣是利用布料的特殊材質,透過鎖住人體的體溫,讓汗水的水蒸氣轉化為熱能,產生發熱的感覺,定義上是衣服主動提供給身體溫度,但若身體發熱流了一身汗卻無法排出,汗水開始蒸發令體溫下降,反而會感到濕冷。保暖衣是利用特殊面料、柔軟刷毛層的協助,保留溫暖空氣層,讓身體穩定處於舒適的保暖感受,同時提供高效的吸濕排汗機能。定義上是衣服協助身體保持「恆定溫感」,至於是否保暖則要看傳導係數,係數越低代表隔熱效果佳。發熱衣怎麼挑?發熱衣的材質有很多種,像是嫘縈、天絲棉、聚酯纖維、中空纖維⋯等等,以衣服材質來說,「羊毛」是真正可以達到增溫的天然材質,但價格也比較貴,而市面上的發熱衣多以合成材質為主,民眾可依照需求、舒適度、價格作為考量:常見發熱衣材質比較:嫘縈(Rayon):親膚性佳,吸水性強,但保暖效果提升有限。天絲棉(Tencel):親膚性佳,具有較好的吸濕傳導功能。聚酯纖維(Polyester):具有發熱效果,但導熱係數高,保暖效果相對不彰。中空纖維(Hollow Fibre):利用纖維孔洞防止熱氣散失,雖可提升保溫效果,但無發熱特性。聚丙烯腈(Polyacrylonitrile):手感近羊毛,保暖效果優於聚酯纖維。美麗諾羊毛(Merino):有效防止熱氣散失,保溫效果更佳,但價位較高。聚丙烯酸酯類纖維(Acrylate):可吸濕發熱,但價位較高。發熱衣怎麼穿?市面上的發熱衣大多很輕薄,主要是當作內衣穿而無法單穿,必須搭配其他的外層衣著,例如背心、外套⋯等。不過,若是寒流來襲氣溫驟降,發熱衣不夠保暖怎麼辦?穿2件真的會比較保暖嗎?要穿出最好的發熱衣效果,最重要的是必需「貼身」,因為發熱衣的原理是讓身體與衣服之間產生熱循環,建議可以選擇「洋葱式穿法」,第1層穿發熱衣,第2層穿刷毛的衣服,最外層套上厚外套,如此一來就可以保暖。第1層:貼身穿著發熱衣。第2層:穿著保暖性高的衣物,如毛衣、刷毛背心等。第3層:穿著防風衣物防止暖空氣逸散。發熱衣可以洗嗎?發熱衣可以丟洗衣機洗。但過度搓洗可能會破壞纖維材質,建議將其裝進洗衣袋,丟進洗衣機後選擇「柔洗」模式,減少對衣服造成的傷害。此外,注意不能用熱水清洗,熱水會破壞材質,太高溫甚至可能會變形,建議參考衣服上的清洗標示。發熱衣可以烘乾嗎?與不能用熱水清洗一樣的道理,烘衣機的高溫容易破壞發熱衣結構,甚至導致縮水、變形,導致喪失保暖功能,建議還是自然風乾即可。哪些人不適合發熱衣?穿發熱衣禦寒,這4種人可能愈穿愈癢!發熱衣雖有保暖效果,但流汗就容易悶在衣服內,結果又濕又熱,可能引發搔癢、汗疹、汗斑、黴菌感染或毛囊炎等問題,並非人人都適合,建議若有以下狀況的民眾,應避免穿發熱衣:汗腺發達:可能因汗水悶在衣服裡,進而發癢或起疹。痘痘肌:皮膚易出油、常冒青春痘、毛囊炎的人,穿發熱衣可能造成胸背部毛囊炎。異位性皮膚炎:這類患者原本就對溫度調控較慢及皮膚敏感,若穿發熱衣會更癢。冬季癢:皮膚又乾又癢,如果又穿上發熱衣,可能會刺癢不舒服。【本文獲uho優活健康網授權刊登,原文刊載網址:https://www.uho.com.tw/article-65227.html】
-
2024-11-05 慢病好日子.更多慢病
慢病主題館【體重減輕】「我沒減肥,但怎麼體重一直掉?」體重異常減輕要注意!
【本文由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 馬偕紀念醫院家庭醫學科 林敬晃主治醫師提供】43歲王小姐因嚴重口渴就診,即使飲料甜點毫不忌口,體重卻不升反降,連朋友都好奇詢問如何減法,讓她很不好意思。陳先生67歲是資深老菸槍,三個月來體重從72變成64公斤,褲頭鬆了一大圈自己都嚇一跳,雖然努力吃好多碗飯,但情況依然沒有改善。現代人將纖瘦與健康劃上等號,許多減重秘訣也不離「熱量赤字」四字。但在醫師眼中,非刻意的(Unintentional)體重減輕卻可能是身體發出的警訊!首先,「非刻意」是指未特別執行減重計畫,或改變飲食習慣與身體活動量的情況;而臨床上需注意的「體重減輕」,則常以六至十二個月內下降超過原體重的百分之五(含)以上為標準。 非刻意的體重減輕有許多成因,需要醫師根據病史、伴隨症狀、抽血及影像檢查,甚至針對心理社會層面進行整體評估。下面列舉體重減輕的主要成因:一、惡性腫瘤雖然惡性腫瘤最令人擔心,但其實只佔全部二至三成,當中又以腸胃道惡性腫瘤最多,此外肺癌、淋巴癌或腎臟癌也是可能導致體重減輕的惡性腫瘤。醫師除了根據伴隨症狀,如厭食、腹脹、排便習慣改變、久咳或倦怠發燒等,也會輔以抽血、糞便或影像檢查進行評估,民眾亦可定期接受政府癌症篩檢服務,以便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二、其他腸胃道疾病除惡性腫瘤外,任何影響腸胃系統消化吸收或發炎的疾病,都可能導致體重減輕,如慢性腹瀉、胃食道逆流、消化性潰瘍、小腸結腸炎、慢性胰臟炎及發炎性腸道疾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BD)等,都是可能原因。三、內分泌疾病內分泌失調也影響著體內能量的新陳代謝,如甲狀腺機能亢進使代謝速度加快,導致心悸、手抖和體重減輕。未控制的糖尿病導致血糖過高,造成血漿滲透壓升高,引起滲透性利尿作用,近一步造成脫水現象,導致多吃、多喝、多尿與體重減輕的「三多一少」症狀,是成年人常見的體重減輕原因之一。四、急慢性感染或發炎身體處於發炎狀態會提高代謝率來對抗威脅,另外由於身體不適,也可能食慾不振而使體重下降。常見原因包括愛滋病、肺結核、肝炎病毒(如C型肝炎)、寄生蟲或黴菌感染。此外,風濕免疫疾病,如紅斑性狼瘡和類風濕性關節炎,也都可能影響腸胃道,降低食慾和消化功能。最後,一些重大慢性器官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病、心臟衰竭和末期腎臟疾病等,也會讓身體處於慢性發炎狀態,並由於器官衰竭的症狀、不適與心理影響,近一步導致體重減輕。五、神經心理層面神經系統疾病,如腦中風、失智症或帕金森氏症,藉由影響身體活動、情緒、感覺及認知,近一步導致食慾、吞嚥及食物獲取能力下降。心理層面則要評估是否具憂鬱、焦慮、躁鬱、厭食症等困擾,導致食慾不振與自我照顧能力下降。神經及心理的障礙也容易涉及照護(如家庭支持)、居家環境(如獨居)及經濟能力等社會支持議題。六、其他一些如甲狀腺素、糖尿病、抗癲癇藥及失智症的治療藥物,都可能包含會引發體重下降的副作用。此外,酒精或非法物質濫用也須列入考慮。七、年長者的非刻意體重減輕隨著年齡增長,肌肉量會自然下降且脂肪比例增加,這些正常老化現象是積年累月的,不應與非刻意體重減輕劃上等號。此外,由於長者伴隨體重減輕的症狀不一定典型,成因卻可能更加複雜,除上述成因外,口腔衛生、身體功能下降、嗅味覺改變及咀嚼吞嚥(嗆咳)等原因也需列入考量,民眾可至家庭醫學或老年醫學門診,由專科醫師進行評估,並視需求安排其他醫療職系(心理師、營養師、復健師等)介入。經醫師仔細檢查後,發現王小姐血糖超標,在給予降血糖藥物後口渴症狀大幅改善;陳先生則在胸部X光中發現可疑腫塊,除建議戒菸後續也轉至胸腔科進一步評估。提醒民眾不要輕忽體重減輕的警訊,若有疑慮建議至醫院進一步評估檢查。【慢病主題館】名家專欄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致力於推動家庭醫學研究、專科醫師培訓與基層醫療發展,並加強與國際間的交流合作。學會通過舉辦學術研討會、推動家庭醫師制度等,提升全民健康水準,並積極輔導教學醫院設立家庭醫學科,為社區居民提供更貼心的醫療服務。官方網站|醫師介紹|更多文章【慢病好日子】糖友早上出門太匆忙,不吃早餐會影響血糖控制嗎?為什麼洗腎的人會便秘?有什麼助排便的好方法?提供最接近病友真實疑問的慢病衛教資訊,與您一起好好過慢病日子! 📍瀏覽專題>>慢病好日子主題圈 📍觀看影音>>慢病好日子YouTube 📍專屬訂閱>>慢病好日子電子報 📍追蹤加入>>慢病好日子-一起最愛問粉絲團
-
2024-10-17 慢病好日子.糖尿病
慢病最愛問【糖尿病】媽媽長期服用控制糖尿病的藥,近期突然有皮膚癢的狀況,可以先去找固定看診的家醫科嗎,或是直接去看皮膚科?
專家告訴你回覆專家: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副秘書長/同心海華診所家庭醫學專科醫師 林義傑建議長期服用控制糖尿病藥物的病人,若出現皮膚癢的症狀時,可先去找固定就診的家醫科醫師諮詢,因為醫師對其整體健康狀況和用藥歷史最為熟悉。皮膚癢可能與多種因素有關,像是糖尿病相關併發症造成的乾癢或細/黴菌感染、藥物副作用、糖尿病腎病變、帶狀皰疹等,這些都與病人長期使用的藥物、家族病史,或是生活習慣有關,家醫科醫師可以先進行全面的評估,判斷皮膚癢的原因,並根據需要,調整治療計劃或用藥。如果有必要,再轉介病人去看皮膚科即可。透過這樣的方式,皮膚科醫師在接觸病人的第一時間就已經有完整的資訊可供參考,可以讓診斷和治療更快速精準,也避免可能的重複檢查和用藥衝突.對病友來說,先請家醫科醫師看診評估,會是最能節省看診時間,減少就診次數,也品質更好的就醫方式。【慢病主題館】名家專欄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致力於推動家庭醫學研究、專科醫師培訓與基層醫療發展,並加強與國際間的交流合作。學會通過舉辦學術研討會、推動家庭醫師制度等,提升全民健康水準,並積極輔導教學醫院設立家庭醫學科,為社區居民提供更貼心的醫療服務。官方網站|更多文章【慢病好日子】糖友早上出門太匆忙,不吃早餐會影響血糖控制嗎?為什麼洗腎的人會便秘?有什麼助排便的好方法?提供最接近病友真實疑問的慢病衛教資訊,與您一起好好過慢病日子! 📍瀏覽專題>>慢病好日子主題圈 📍觀看影音>>慢病好日子YouTube 📍專屬訂閱>>慢病好日子電子報 📍追蹤加入>>慢病好日子-一起最愛問粉絲團
-
2024-08-26 養生.生活智慧王
內褲穿太緊會產生哪些問題?醫:常便祕、感染找無原因都應考慮更換
內褲可說是人人生活必需品,不過內褲的鬆緊、樣式、材質等等其實也和健康息息相關。泌尿科沅京診所院長鄭隆峯指出細節及影響,也提醒若時常泌尿道感染,可合理的評估是否需要更換內褲。 內褲鬆緊和健康關係密切?醫:建議寬鬆,緊的較易影響。 緊內褲男女都較易影響?鄭隆峯院長表示,雖說內褲穿著隨個人喜好,不過一般而言普遍會建議民眾盡量穿寬鬆的內褲為佳。較緊的內褲雖然會較貼近皮膚、有包覆感、安全感,但也會較為壓迫、摩損皮膚,而且較不透氣、較潮溼,兩者之下便可能提升細菌或黴菌感染風險,男性可能出現包皮炎、龜頭炎等,女性則因為尿道較短,除了陰道炎也會較容易出現尿道炎,甚至更進一步往上感染至上泌尿道形成腎盂腎炎,這也是為什麼女性腎盂腎炎普遍比男性來的常見的原因之一。 緊內褲還可能引男性不孕?另外,較緊而壓迫的內褲也可能影響血循,男性受此影響更容易增加精索經脈曲張的風險,引起睪丸疼痛。不透風而悶熱潮濕也較容易影響精蟲品質。而精索靜脈曲張和精蟲品質下降兩者都是男性不孕症的風險,需多加留意。 緊內褲還可能影響腸胃?除此之外,也因為較緊的內褲較容易壓迫,可以試想一塊布較緊的捆住身體,這也自然容易阻礙消化道,使得腸道蠕動變慢,進而形成便秘。而消化道腸胃是一體的,腸道受到壓迫影響,也可能更進一步影響到胃,例如形成胃酸逆流。 丁字褲可能更容易引感染?其他相對容易影響健康的也包括丁字褲,雖然布料較少,包覆性明顯較低,較不會有潮濕悶熱引起的皮膚問題,不過視各家設計需留意固定性,若固定性較低、褲檔處較容易位移而摩擦私密處,這將有如集中摩擦,皮膚尤其私密處一帶磨損機率恐怕更高,而且此處也正是較容易沾染大小便之處,也會較容易傷口細菌感染或發炎。因此丁字褲不宜經常穿、每天穿,建議有需要再穿就好。 健康問題找無原因也可看看內褲。當然,平常若沒感覺影響倒是無妨,若有發現時常有上述健康問題又找不到原因,或者其他可能因素也都排除了,也可合理的檢視是否需要更換內褲。 內褲除了鬆緊可能影響健康,材質、圖案也都需要注意。 男女都鼓勵寬鬆內褲:鄭隆峯院長表示,內褲普遍會建議優先考慮寬鬆的四角褲,較透氣、較容易乾、相對不容易悶熱潮濕,對於皮膚、私密處較為健康。女性也較鼓勵穿裙、穿四角褲,會相對比緊內褲、較緊的牛仔褲來的好。這是常見泌尿科、婦產科等都較普遍建議的。 純棉、透氣、少圖案更好:除了鬆緊度以外,院長也建議內褲材質多以純棉透氣的為佳,如此可更加避免悶熱潮濕。另外也避免太多圖案或顏料,以免可能存在化學物質而刺激皮膚的風險。 新內褲要先洗,平常也充分日曬。最多半年就要更換,髒了馬上換。 先洗再穿、充分日曬的重要性:鄭隆峯院長也提醒,不過不管是什麼樣式、什麼品牌,新內褲都建議先洗過再穿,畢竟從製作過程到包裝過程中,整體環境是否良好也並未可知,先清洗可幫助降低感染或刺激的風險。平常清洗也建議充分日曬,更有利透過紫外線破壞上頭殘存的有害物質。 為什麼要定期更換?許多人可能會一次買個十幾二十件內褲,一穿就是以年計算,相當的惜物,但這其實會稍有衛生疑慮,因為即便上廁所都有擦拭乾淨、內褲也有每天清洗,這還是有可能卡汙垢在其中,增加細菌、黴菌滋生的機會,這也難確認能確實洗掉。建議有在使用的內褲至少三到六個月就換一次,而若能明顯看到沾染汙漬、月經、磨損等,就建議盡早更換,以利確保衛生健康。 《延伸閱讀》 .護墊別太常用易感染。婦醫教簡單3招降感染風險! .內褲久沒換竟私密處感染?!醫勸「這時間」就要換新的。 以上新聞文字、圖片皆屬《今健康》所有,網站、媒體、論壇引用請註明出處。
-
2024-08-25 養生.聰明飲食
銀耳改善便祕、降膽固醇 怎麼煮才可避免失去膠質及口感?
銀耳功效有哪些?銀耳是平民燕窩,功效與燕窩類似,卻很平價。銀耳富含膠質、多醣體,具養顏美容效果,對胃部、消化道機能維持亦有良好功效。坊間流傳,銀耳可改善便祕、降膽固醇,主因是銀耳富含膳食纖維,對腸胃道、排便有幫助,其中的膠質則有保護胃壁效果。以中醫觀點來看糖尿病,是消化道出了問題,銀耳有助維持脾胃機能,促進消化作用,對糖尿病有些幫助。銀耳怎麼吃最健康?市面上的銀耳分為新鮮、乾燥兩類。林齊魁表示,不論選擇何種銀耳,烹調之前,一定要將銀耳泡發,新鮮銀耳泡發的時間一至二小時即可,乾燥銀耳則需要三、四小時,且必須留意,即使泡發之後,銀耳烹調時體積仍會膨脹,份量會翻倍,建議烹調時間半小時即可,不要煮太久,避免口感變得糊糊爛爛,失去膠質、口感。至於攝取分量,新鮮銀耳呈現一朵朵花瓣狀,大約2朵可以烹調出10人份電鍋的8分滿,意即有8碗份量,而民眾一天喝一碗就足夠。誰不適合吃銀耳?銀耳在食物分類上屬於菌類,稍微偏涼性,不適合吃太多,否則會有腹瀉等問題發生。民眾多以銀耳烹調成甜湯,要注意攝取過多糖分的問題。建議可用枸杞取代糖分,枸杞帶有甜味,還具有保養眼睛的功效。銀耳選購4訣竅1.聞聞銀耳的味道,新鮮的銀耳應有淡淡的香氣。2.看看銀耳的顏色,如果變成綠色,或表面呈現絨毛狀,可能已受黴菌感染。3.不論新鮮或乾燥銀耳,都不要買外觀太白的品項,若顏色白得不正常,可能已被添加漂白劑,或者燻過硫磺。4.新鮮銀耳和乾燥銀耳主要差別在於口感,如果想要類似燕窩的膠質感,可挑選新鮮銀耳為主,乾燥銀耳的口感,即使泡發後,也比較類似木耳「脆脆的」。諮詢/新光醫院中醫科主任林齊魁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8-02 焦點.健康知識+
免洗內褲不是選便宜的買就好!挑錯恐致下體臭又癢 重症醫曝挑選5細節
你出去旅遊過夜會穿免洗內褲嗎?是否覺得免洗內褲每天穿了就丟比較方便?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警示,在大熱天旅行,如果沒有選好免洗內褲,尤其是購買低價低品質的免洗內褲的產品,流汗時屁屁周圍如果不通風,可能會導致「下體和鼠蹊部位又癢、又濕、又臭味」,這個時候恐會影響出去玩的心情感受!免洗內褲建議挑選「這種」滅菌方式通常免洗內褲的標示分為2種,一種是高温消毒、另一種是EO滅菌或電子光束滅菌。黃軒表示,許多免洗內褲使用的滅菌方法是醫療級的EO滅菌,這種滅菌技術能有效殺滅細菌和病毒,保證內褲的衛生安全。.高温消毒:普通的消毒方式,只能殺滅常規細菌,無法殺滅細菌芽孢,封在包裝袋內之後,還是會滋生新的細菌,大大增加了穿免洗內褲的風險。.EO滅菌:這是更加可靠的消毒方式,是使用環氧乙烷(EO)滅菌,或者電子光束滅菌。這種消毒/滅菌級產品,一般會在包裝和商品介紹上,注明使用的是哪種消毒方式。所以如果沒有寫的話,千萬不要買!黃軒補充說明:.環氧乙烷滅菌:大部分的免洗內褲采用環氧乙烷滅菌(EO 滅菌)。環氧乙烷是一種廣譜滅菌劑,能夠在常溫下殺滅各種微生物。這種技術很成熟,像「醫用一次性口罩」就廣泛的採用這種技術,不過它有個缺點是環氧乙烷有異味,如果廠家散味不完全,就會殘留在面料上。.高能電子束滅菌:大是一種用射線去殺滅產品包裝中殘留的微生物。它的優點是滅菌徹底、操作安全、無殘留。這個技術被廣泛的應用於食品滅菌中,例如我們吃的方便面中的「脫水蔬菜」就會用到這種技術,因為沒有額外的化學滅菌劑引入,所以也沒有異味殘留。免洗內褲的優選材質為「100%純棉」常見免洗內褲有3種材質:棉花、生纖維素纖維/粘膠纖維、無紡布免洗內褲.棉花:優質的免洗內褲,通常希望會選用100%純棉材質。這樣的材質不僅親膚,還有助於保持乾爽,減少細菌滋生的機會。.再生纖維素纖維/粘膠纖維:在大家的潛意識中,第一反應肯定是覺得棉花是最好材料,但對於「一次性內褲」來說,不一定是這樣。市場上有很多免洗內褲,採用純棉的材料是再生纖維素纖維/粘膠纖維。這種的生產成本很低,通常只有棉紗7成價格左右。但這種材料有一個缺點,那就是洗滌時容易洗破(濕強度差),而且也容易發生縮水問題。這種材料是把樹木或者棉籽絨溶解後再紡絲,讓纖維素纖維的分子結構重新排列,使得吸濕性比棉花本身還能高出 50%。其次,再生纖維素纖維,屬於人工製造出來的纖維,所以長度控制更加穩定,普遍都在36~40mm之間,製作出來的面料也不容易掉毛。再生纖維素纖維/粘膠纖維因為原料來源是可以大規模種植的樹木,所以生產成本很低,通常只有棉紗7成左右的價格,所以使用價值性也很高。.無紡布免洗內褲:無紡布免洗內褲是一種方便的選擇,特別是在旅行或其他需要一次性使用的場合。這些內褲通常由「無紡布和聚酯纖維」製成,這樣可以確保產品的衛生安全,讓你在使用時更加放心。無紡布免洗內褲是一個實用且衛生的選擇,適合各種短期需要的情況。這種免洗內褲通常很便宜,往往摸起來很像紙,用力拉拽或者打濕的情況下,很容易就破。像這些的免洗內褲使用的無紡布材質和「一次性口罩」很像,主要成分是聚酯纖維(滌綸)與聚丙烯(丙綸),透氣性、但是吸汗性欠佳,穿著一兩個小時後就會覺得悶熱、不透氣!免洗內褲要有ISO國家認證拋棄式(免洗)內褲,其標示應依據CNS 15290規定,但得以附掛或於內外包裝上標明之。因為其檢測項目都包括:鉛、鎘、有機錫、游離甲醛、禁用之偶氮染料、物理性安全要求 (CNS 15291)、產品標示。這些標準確保了免洗內褲的生產和銷售過程中的衛生和安全性,為消費者提供了信心和保障!挑選免洗內褲注意5細節:1.最好有醫療級EO滅菌2.選擇無螢光劑的產品3.有獨立包裝的產品4.材質是棉的 、表面有較好彈性且掉屑量少5.也要認定有ISO國家認證黃軒提醒,不是只要便宜免洗內褲你就可以穿!在選擇免洗內褲時,可以查看產品包裝上是否有這些認證標識,以確保產品符合相應的質量和安全要求。以上這些應都會登記在包裝上面,如果沒有,你可考慮不要買了該款免洗內褲,以免讓下體和鼠蹊部位又癢又產生異味!延伸閱讀:.你的內褲有滿滿細菌!這樣洗會越洗越髒,醫曝「5大步驟正確清洗」.手洗內褲...女私密處飄可怕異味!醫警告:用1清潔劑恐越洗越髒.噁!內褲沒晾乾還穿,醫師提醒小心黴菌感染
-
2024-06-22 醫療.皮膚
腳臭洗不掉怎麼辦?揭開難堪臭腳味4原因,中醫師教你DIY除臭粉,讓你不再尷尬
夏天氣溫節節飆高,一整天穿鞋下來,每個人或多或少腳部都可能出現難聞的異味,尤其是好運動的學生、穿厚重皮鞋的上班族,甚至是愛美女性在雨季穿著造型雨靴,都可能讓腳臭問題變得嚴重。 悶熱潮濕、多汗,腳很臭一位妙齡女子,在雨季期間穿著漂亮的造型雨靴上班,外加短裙、絲襪,造型俏麗又時髦,但沒想到才短短兩、三天,腳部變得其癢無比,兩隻腳趾間都有糜爛情形,不只傳出異味,還合併細菌感染,出現了香港腳症狀。另有國一男學生,在校是田徑隊運動員,由於出汗量大,平時有兩雙球鞋輪流穿,但有次同雙鞋連續穿了一週沒換就出問題,因而前往皮膚科求診。男學生的媽媽形容說:「那腳臭味就像是臭鹹魚味,只要他一回家,走到哪臭到哪,味道完全散不掉,全家人都受不了!」醫生檢查時發現,男學生的腳底都已因潮濕變白,最後開給他消炎藥膏改善。 揭腳臭4大原因腳臭的原因,皮膚科醫師趙昭明表示,和以下4大因素有關:1.腳潮濕+密閉鞋款2.鞋子材質3.發炎:如細菌、黴菌感染等4.慢性疾病:如糖尿病患併發甲溝炎等其中,以「腳潮濕+密閉鞋款」最常見,由於四肢汗腺分布多且發達,當汗液接觸到空氣、環境或是被細菌感染後,就會出現異味。易出汗及出汗量大的人發生機率較高,例如:學生或是自主神經(交感神經)較興奮的人,如多汗症患者,因體質關係容易出汗,就比較會有腳臭問題。其次,鞋子材質也很重要,像是牛、羊皮或是合成皮製的鞋子較不透氣,腳悶在裡面容易發臭,需要穿能吸汗的棉質襪來加以改善。尤其合成皮的鞋類更可能因為上膠或上漆,含有一些化學物質,除了可能造成接觸性皮膚炎外,一旦遇到汗水,兩相混合,就可能會有皮革化學味冒出來。許多人常穿的布、球鞋,雖然能吸汗,但也容易因此變得潮濕,使用後必須加以風乾(效果比塞報紙或使用除濕用品為佳),並且最好能準備兩到三雙鞋交替穿。趙昭明提醒,長時間穿球鞋的運動員或學生,腳部出汗後又悶在球鞋裡,極有可能會產生「凹陷性角質溶解症」,也就是細菌分解了皮膚角質層,脫落的腳皮再與汗液裡的乳酸、尿素混合,不只產生難聞的氣味,還可能會因皮膚皸裂,造成疼痛難以行走。DIY除臭粉中醫師張家蓓提供一個可簡單DIY 的除臭粉作法給民眾參考:材料:滑石粉、甘草適量、珍珠粉少許。作法:1. 滑石粉及甘草,比例為6:1.並添加少許珍珠粉,均勻攪拌。2.將腳洗淨,擦乾後,將除臭粉拍抹於腳底。效用:滑石粉及甘草具有抑菌效果。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5-10 醫療.婦產科
分泌物如豆腐塊狀可能是嚴重念珠菌感染!婦產科醫師教6招避免反覆感染傷生殖器官
夏季悶熱,婦產科近期不少女性因會陰部搔癢就醫,多數都是惱人的「念珠菌感染」,中山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郭安妮表示,當會陰部出現搔癢感時,就要立即就醫,女性生殖系統的神經結構,僅三分之一在內部,其餘都在會陰部周邊,等到念珠菌感染到下腹部脹痛才來就醫,通常已非常嚴重,分泌物大多都已呈現豆腐塊狀,治療時間不僅會拉長,後續反覆感染的機率也大增。典型症狀搔癢難耐、塊狀分泌物郭安妮說,念珠菌屬於黴菌的一種,非常不易根治,當身體的免疫系統變弱、因流汗等因素會陰部悶濕,都會讓念珠菌復發,治療念珠菌極具耐心。臨床上,非常多女性對於念珠菌的症狀,僅有粗略概念,甚至會將其症狀誤以為是憋尿引起的短暫性不適,導致太晚就醫,增加治療難度。念珠菌的典型症狀為會陰部「搔癢難耐」,特別在經期、排卵期,又或是性行為後搔癢感會更為明顯,平時會排出如豆花,或如乳酪狀的塊狀分泌物,時常會伴隨魚腥味等異味,較為嚴重者會陰部會有灼熱或痠痛感,且會不斷頻尿,每次排尿都僅有少量的尿液,下腹部會感受到莫名的脹痛,如果用力壓會嚴重感受到悶痛不適。免疫力弱反覆感染 恐傷生殖器官郭安妮表示,念珠菌感染起因多是免疫力弱,因此被診斷為念珠菌感染者,通常會感染其他黴菌、細菌,反覆念珠菌感染最擔心的是其他細菌傷害生殖器官,如輸卵管、子宮、骨盆腔等,像是輸卵管發炎後又癒合就會造成輸卵管阻塞,骨盆腔反覆發炎造成沾黏,都會影響子宮功能,進而導致不孕。曾有一位患者是職業舞者,工作時需要著緊身舞衣,且無法隨時更換,她就醫時是因為會陰部癢到睡不著,且已有頻尿症狀,郭安妮指出,該名患者念珠菌不僅嚴重感染,還同時有骨盆腔發炎的現象,患者自訴「會陰部會癢早已是日常,一直認為是流汗與衣服不斷摩擦所致,沒想到是黴菌感染」。郭安妮表示,治療念珠菌有對應的藥物,大約投藥6到10天,症狀就有辦法改善,但最難的是患者要調整生活作息、讓會陰部保持通風,也得避免壓力,才有辦法根除念珠菌。她強調,感染念珠菌的患者一定要有足夠的症狀察覺能力,反覆發生是非常可能的,即時發現症狀、改善作息、搭配服藥,有助於避免感染念珠菌再次發生。許多女性為了求快,會尋求「偏方」,如近年相傳使用藥用硼酸當作陰道塞劑,幫助會陰部菌種平衡,以達到改善念珠菌的效果。郭安妮表示,曾有一位女性自行尋求藥用硼酸的方式改善症狀,結果會陰部搔癢感並沒有改善,子宮腔內的發炎症狀更為嚴重,有些女性還會用硼酸清洗子宮頸,她強調,過度清洗,就是造成念珠菌感染的原因之一。6招避免念珠菌感染1.遵循醫囑投藥治療,不要自尋偏方。2.調整生活作息,避免壓力,每天睡足8小時。3.解便的方式採取由前往後擦。4.念珠菌也存在於腸道、糞便中,如果有香港腳等疾病,避免接觸腳患部後再碰觸外陰。5.襪子與內褲分開洗,一定要徹底洗淨並完全乾燥。6.減少使用護墊的次數,如果流汗造成內褲悶濕,可使用免洗內褲,一悶濕就更換。(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4-04-26 醫療.皮膚
頭皮長痘痘是毛囊炎嗎?會自己好嗎?毛囊炎原因及改善方法一次看
泡溫泉、刮鬍子...害你毛囊發炎的7種原因!毛囊炎與青春痘有何不同?一表看差異,教你7招預防毛囊炎(Folliculitis)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疾病,由毛髮生長處的毛囊發炎和感染所引起,細菌/黴菌感染、刮鬍子、除毛、保養品使用不當等等都有可能是引發毛囊炎原因之一。頭皮長痘痘是毛囊炎嗎?毛囊炎會自己好嗎?多久會好?毛囊炎原因與症狀、治療毛囊炎藥膏及預防毛囊炎方法,一次整理。毛囊炎是什麼?7大毛囊炎原因毛囊炎顧名思義就是毛囊發炎,頭皮長痘痘大多是頭皮出油導致毛囊堵塞,所造成的發炎反應,而糖尿病、肥胖、長期使用口服抗生素、免疫抑制/免疫功能低下或經常刮鬍子者皆有可能增加毛囊炎之機率。依毛囊發炎原因,可分為以下幾種類型:·細菌性毛囊炎:為毛囊炎最常見的類型,依張英睿皮膚專科診所衛教說明,細菌性毛囊炎會發生在任何有毛髮的部位,以臉部、頸部、腋窩和臀部等易出油出汗、受摩擦及阻塞的皮膚區域較為常見,多是因流汗造成細菌滋生、摩擦或搔抓、油脂類保養品阻塞毛囊,或是長期使用類固醇藥物而引起。·黴菌性毛囊炎:好發於前胸、後背、上臂、頸部及臉部等皮脂腺豐富之部位,因皮膚悶熱導致皮屑芽孢菌過度繁殖有關。·溫泉性毛囊炎:遭綠膿桿菌感染而引起,多發生於皮膚長時間潮濕環境時,如泡溫泉泡太久、游泳後。皮膚科醫師林政賢指出,綠膿桿菌毛囊炎主要是患者先前接觸過遭病菌污染的水、沐浴用品,使病菌經由毛囊開口或是微小傷口進入皮膚造成感染,常見於洗很熱的水、酸鹼值偏鹼性的水及未加氯氣殺菌的水,或是浴池不常清洗、泡湯的人較多時。·假性鬚部毛囊炎:好發臉部及頸部,與剃除毛髮、刮鬍子有關,因除毛時造成斷裂的毛髮刺入真皮層所引起的發炎反應。·革蘭氏陰性菌毛囊炎:據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說明,革蘭氏陰性菌毛囊炎多發生在使用口服抗生素治療青春痘之患者。·嗜酸性毛囊炎:通常發生於免疫系統異常反應的患者以及嬰兒,嗜酸性毛囊炎不具傳染性,發癢的膿皰及好發肩膀、上臂、頸部和前額為其特徵。·其他原因:如施打雷射,皮膚受到雷射的光熱刺激,也有可能誘發毛囊炎。毛囊炎症狀有哪些?毛囊炎症狀表現為帶有癢感的紅疹,周圍皮膚會有點敏感刺激。據皮膚科醫師陳昱璁指出,毛囊炎為單一個毛囊受感染,初期病灶表現為沒有膿皰的紅色突起狀;若好幾個相鄰毛囊一起受感染,就會形成「癤」,也就是俗稱的「疔子」;而數個癤聚集便會形成「癰」,指的是多個毛囊同時發炎結成一大顆,並可能有紅腫、膿液及疼痛,容易因輕微外傷或摩擦而破裂,若不加以治療,就有可能併發蜂窩性組織炎等嚴重皮膚感染。毛囊炎與青春痘如何分辨?毛囊炎外觀有點類似青春痘,有些人會稱臉部的痘痘就是毛囊炎的一種型態。不過,兩者的成因、好發位置還是有些不同: 毛囊炎 青春痘 成因 肌膚潮濕悶熱導致細菌滋生或是摩擦而引起 油脂分泌旺盛造成角質堆積,導致痤瘡桿菌過度繁殖所致 好發位置 多發生於易摩擦、悶熱之皮膚區域,如頭皮、頸部。 臉部、後背及前胸等部位 毛囊炎多久會好?基本上,免疫功能正常,毛囊炎問題通常會自己痊癒,以細菌性毛囊炎為例,若細菌性毛囊炎不治療大多會在7~10天內消退,不過若相鄰的毛囊同時受感染而形成癤、癰,使皮膚出現含膿的病灶表現,就需要進一步治療,甚至有可能需要切開引流讓膿液排出。依恩主公醫院藥劑科藥師郭美淨表示,細菌性毛囊炎治療方式以fusidic acid、clindamycin等抗生素藥膏,並搭配使用抑制厭氧菌生長的藥膏,以及A酸或水楊酸製劑;黴菌性毛囊炎則可用fluconazole或 itraconazole等口服抗黴菌藥物治療,以外用的ketoconazole洗劑作為起始治療。7招預防毛囊炎多數情況下,可以透過改變生活習慣來預防或控制毛囊炎。提供以下幾要點預防及緩解毛囊炎: 除毛或刮鬍子時,沿著毛髮生長方向剔除。 避免穿著緊身衣服,尤其是緊身牛仔褲或粗糙材質的衣物。 避免使用過度滋潤或過量使用油脂類保養品,以免堵塞毛孔,導致毛囊發炎及青春痘生成。 避免與他人共用刮鬍刀和毛巾等物品。 運動及大量出汗後,應以淋浴清洗身體,尤其是頭皮。 毛囊炎出現發癢或疼痛時,可適當使用熱敷方式增加血液循環,緩解不適。 定期清洗毛巾,以免細菌滋生,感染毛囊。【延伸閱讀】「毛囊炎」可能讓你掉髮、禿頭!頭皮、前胸、屁股都會出現...「這3種衣物材質」竟讓你皮膚發炎頭皮長痘痘該怎麼辦?消除頭皮毛囊炎6關鍵大公開!醫師教你看懂洗髮精成分,小心選錯,油頭又過敏參考資料:Cleveland Clinic、National Library of Medicine、Healthline、張英睿皮膚專科診所、American Academy of Dermatology、陳昱璁皮膚科醫師、恩主公醫訊責任編輯:林勻熙核稿編輯:曾耀儀延伸閱讀: 男人勃起不夠硬怎麼辦?勃起硬度分5級,泌尿科醫師教你靠「3種食物、2類運動」來改善 不吃肉=清淡?吃素=健康?營養師揭「吃素5地雷」:你以為的蛋白質,其實都是「澱粉」
-
2024-04-25 焦點.用藥停看聽
香港腳擦藥膏別迷信多合一 藥師告訴你何時該更換為單方成分
Q:夏天是香港腳好發時期,濕熱氣候加上腳部出汗,容易黴菌滋長,腳趾縫間紅腫且冒出小水泡。擦藥後症狀反覆,香港腳該怎麼用藥?擦藥好像無法根治?A:香港腳又稱「足癬」,是一種黴菌感染的皮膚疾病,常見脫皮、搔癢、紅疹、起水泡、龜裂等症狀,但也有些人一點都不癢,只出現脫皮或落屑。治療香港腳,可分為外用塗抹藥膏及口服殺黴菌藥物。不過,很多人購買市售藥膏時,常以為「多合一」的效果比較好,一條藥膏擦到底,結果時癢時不癢,沒有根治的跡象。有些人以「會不會癢」作為判斷感染香港腳的標準,其實典型的發癢症狀要使用含類固醇、抗黴菌的複方藥膏,若擦藥膏3至5天無改善,建議應就診請醫師評估用藥。雖然含類固醇的藥膏用途廣泛,可止癢、抗發炎、殺黴菌,但勿長期使用,會導致皮膚變薄或毛囊發炎。不太會癢的香港腳,適合單方成分的藥膏,需連續進行7天到4周療程。而使用含類固醇的複方藥膏至不會癢時,也要改為含單一殺黴菌成分的藥膏,正確用藥改善狀況。諮詢/藥師沈采穎
-
2024-04-19 醫聲.癌症防治
2024癌症論壇/癌友免疫力保護策略:接種疫苗、留意環境衛生
癌友接受治療後免疫力低下,若被感染不僅恐延後治療,讓癌細胞有機會喘息,也增加重症、死亡風險,尤其黴菌感染是血液性癌症的主要死因。台灣感染管制學會理事長陳宜君建議,癌友除了須留意環境與飲食衛生,維持手部乾淨,也應接種相關疫苗,降低感染機率。陳宜君表示,患者感染會影響癌症治療計畫,並干擾病情評估,影響到治療效果,是癌友最擔心的事;而黴菌感染對癌友影響甚鉅,一旦感染死亡率可達五到七成,就有一名住在農舍的癌友,因位處複雜環境造成黴菌感染,因此在處理農務時應戴口罩,且要保持環境的乾淨,避免感染。「感染的發生及嚴重度是人跟菌互動的結果。」陳宜君說,當身體抵抗力下降,一點病菌感染就會有致命危機,所以癌友也應避免食用益生菌或生菜沙拉等帶菌食物;有使用胃藥或年紀大的癌友更要注意飲食衛生,防止胃酸減少導致沙門氏菌長驅直入。接種疫苗也能夠護體,以新冠肺炎為例,癌友較健康人容易感染外,重症風險最高也增加2.32倍,死亡風險增加2.87倍,其中血液腫瘤、肺癌病友最危險,陳宜君建議,癌友應盡早接種新冠、流感、肺炎鏈球菌等疫苗,以保持自身健康。責任編輯 吳依凡
-
2024-04-15 醫療.指甲.足部
趾甲邊緣紅腫是怎麼了?皮膚科醫師盤點常見指甲問題,變藍紫色可能是1疾病
張小姐接連幾天發現她的左腳大拇趾邊緣有點疼痛,外觀看起來似乎沒有外傷,因為似乎疼痛的程度還可以忍耐,所以,並沒有加以理會,沒想到昨天晚上睡覺時張小姐痛到驚醒,好不容易挨到早上立刻到醫院報到,才發現她左腳大拇趾左側邊緣整個腫起來一圈,還流出黃色的滲液。 醫師告訴她是因為趾甲嵌入造成細菌感染,患部甚至合併肉芽腫組織,原因是太長穿著過緊的鞋子,趾甲又習慣剪太短所導致。 其實類似上述的「指甲危機」情況很常見,皮膚科醫師游鴻儒表示,有些人喜歡將指甲剪得很短,或是因為長時間穿鞋容易流腳汗,導致趾甲週圍的皮膚潮濕變軟,趾甲周邊皮膚都容易受到趾甲的傷害。另外,現代女性重視造型,甚至有些人換指甲造型就像換衣服一樣頻繁,細小從顏色搭配,到指甲立體造型,甚至指甲貼片都有,再再都讓指甲危機不斷出現。 常見指甲/趾甲問題游鴻儒指出,類似個案每個月都會看到好幾名,因為指甲問題前來求診的患者,多半是指甲脆弱或是細菌感染發炎,以下是臨床上常見的求診類型: 甲床分離:因為做了水晶指甲之後,指甲會變長,很容易就會因為行動而勾到導致掀起,也不排除可能是使用的材料腐蝕性太強,影響甲板的健康,以致後來長出的指甲脆弱變形,更容易導致甲床分離。治療:甲床分離的患者治療的療程比較長,有時還會施以局部的類固醇醫治,患者必須有長期抗戰的準備,療程以半年起跳,甚至可能長達一年之久。 灰指甲:灰指甲又叫做甲癬,就是黴菌感染手指甲或腳趾甲所引起的疾病,水晶指甲製作過後,指甲會增長變硬,清洗上就是一大工程,指甲容易處於潮濕狀態,有些人喜歡在指甲上面做很多立體造型,這更可能藏污納垢,受感染的指甲可能變厚、變脆,也可能會變色,例如變白、變黃,甚至變黑或變綠都有可能。治療:以抗黴菌藥為主,可能採取外擦或是內服方式。 甲溝炎:患者指甲週圍組織,包括兩側的旁甲溝和底部近側甲溝發炎,一般症狀會出現紅、腫、痛,嚴重時會有化膿現象,甚至蜂窩性組織炎都有可能。治療:甲溝炎可分為急性與慢性甲溝炎,急性細菌感染的治療,一個星期就能恢復,但慢性甲溝炎及慢性指骨骨髓炎,就有可能出現慢性竇道,肉芽組織自竇口向外突出,還有可能是念珠菌滋生,此時療程大約需要1個月左右。 材料接觸過敏:做過水晶指甲的人都有過經驗,過程中美容師會使用磨棒將指甲表面拋粗增加溝紋,再刷上塗料,利用溝紋以增加真指甲與水晶指甲塗料塑劑的接合,其實這些都是增加肌膚感染的機會,其中的染料可能是一些有機溶劑、色料,很多人因此出現紅腫過敏前來求診。治療:醫師會先要求立刻卸甲停止接觸染劑之外,也將以抗過敏藥來治療。指甲外觀特徵4變化 呈現藍紫色可能是1疾病指甲連著肉是從生長板長出來的,生長板的健康直接影響指甲生長,因此,從指甲就可以初步看出身體健康的好壞,在沒有任何外力傷害下,指甲不論是軟硬、紋理或光澤都暗藏玄機。 皮膚科醫師游鴻儒表示,簡單的說,從指甲外觀就可以在實際診療前,先做簡單的初步判斷。常見的指甲外觀特徵變化有4種,其所代表的健康意義如下: 呈現藍紫色出現這種情況的人通常身體循環不良、手腳冰冷,常見是末稍循環不良所產生的症狀,簡單講就是大家說的「冷底」,在很多年輕女性身上會出現,指甲缺乏血色代表血球內含氧血不足,初步判斷會提醒這類民眾,最好到醫院抽血檢查,以了解有否自體免疫方面的疾病。 變薄變脆、顏色變淡必須觀察有沒有接觸到容易造成感染或過於刺激的東西,例如臨床上常會見到從事美容美髮業的朋友,因為出現甲床分離前來求診。另外,指甲變得容易脆裂,也可能因為身體缺乏鐵,或是甲狀腺出現問題,很多甲狀腺機能抗進的患者,除了心悸、體重減輕等,指甲也容易出現凹凸不平的坑洞。 變寬厚外觀像湯匙就是人家說的「杵狀甲」,常顯示與心肺疾病有關,原因是指甲位在人體末梢,當因為心肺疾病導致氧氣與血液輸送功能變差時,組織細胞的增生,會讓手指變粗,指甲也會被拱起。有些缺鐵性貧血的患者,當指甲長長時,甚至會像湯匙般的向內凹陷,指甲顏色變白,同時也容易脆裂。 指甲間一道橫紋還有一種情況是有些人的指甲中間,出現一道很明顯的橫紋,造成的原因通常是之前一段時間可能曾經出現重大疾病,導致指甲生長突然停頓。游鴻儒進一步解釋,指甲就像頭髮一樣無時無刻都在生長,因此,也記錄著生長當時的身體健康狀況。延伸閱讀: ·腳趾甲冒「8種跡象」當心健康有狀況! 厚趾甲恐是糖尿病、水平線條可能營養不良 ·愛穿拖鞋、涼鞋小心灰指甲上身!專家點名「2類人」超容易中鏢 「加1物」有效預防
-
2024-04-15 醫聲.癌症防治
2024癌症論壇/專家解釋癌症治療與感染問題,其中乳癌治療已朝向「NESS」方向,期待讓病人活久活好!
癌症治療日新月異,連無法治癒的多發性骨髓瘤患者也有機會存活10年以上,而部分癌症治療成效提升,讓癌友開始關注治療後生活品質的問題,但現在手術技術進步,有助於術後疼痛控制與恢復期縮短、乳癌外觀與感知恢復,只要癌友遵從「NESS」照護建議並做好感染預防,即可過上常人生活。聯合報連續第6年與國衛院攜手舉行癌症論壇活動,今年論壇主題是「Love & Care友善抗癌行動」,今天繼續第二天的議程。連續兩天活動中,超過20名重磅級專家、學者登台分享最新癌症相關政策、治療趨勢等最新資訊,現場300多名民眾也熱情參與。百年難解的癌症—多發性骨髓瘤:健保治療選擇多元但仍有改善的空間多發性骨髓瘤是個百年的疾病,易有貧血、骨頭痛、血鈣高、腎功能差等併發症,平均發病年齡65歲,每年約有700位新病人。近年的治療突飛猛進,傳統治療加上anti-CD38單株抗體一線治療,有八成的病人在3年期間無疾病惡化,目前健保給付在二線用藥,台中榮總血液腫瘤科主任滕傑林指出,希望未來健保可以往前給付,讓新的治療可以在第一時間就能使用到。至於難治性的多發性骨髓瘤,現在也有最新的anti-BCMA,讓病人有2至3年的存活時間,目前核准使用在後線治療,仍未健保給付。滕傑林指出,以前對於多發性骨髓瘤病患僅能耐心、關心以待,但現在4小時內就可診斷出來,只要好好治療,未來平均活10年以上也不成問題,希望健保政策可以多支持病人。肺癌手術持續優化:從微創手術、機器人手術平台,提升病人手術品質肺癌的手術治療技術日新月異,林口長庚紀念醫院胸腔外科副教授、胸腔暨心臟血管外科系主治醫師吳青峰指出,台灣目前近九成肺癌手術可進行內視鏡單孔微創手術,傷口明顯較原先的四孔、三孔手術小,具疼痛減輕、復原迅速等好處;若再搭配機器人手術平台,就能解決器械自由度不足,難以如手臂般操作指使、二維視野導致立體感協調喪失、主刀醫師可能因沒有運動習慣或體力不濟而手抖、疲勞等問題,進一步提升病人的手術品質,有的病患術後12小時即可下床走路,還可神智清楚、開心比YA。乳癌治療走向新思維:「乳癌患者不只要活得久,更要活得好。」,重視康復者生活品質台灣乳癌發生率非常高,每十萬人口發生率為81人。台北長庚醫院一般外科及乳房外科主治醫師周旭桓表示,隨著乳癌手術的演進及精進,目前多針對不同病人需求,擬定個體化治療策略,以兼顧患者術後生活品質與療效;而為及早發現乳癌,乳癌篩檢很重要,但現在僅有4成的人進行篩檢。乳癌防治基金會董事長、台大醫學院榮譽教授張金堅指出,目前從第一期到第三期的乳癌病患,多數可成為「康復者」,但後續仍要面對諸多問題。根據2022、2023年羅東博愛醫院與乳癌防治基金會所進行的兩份調查報告顯示,近五成病患面臨睡不好的問題,約四成病患體重控制不良,約五成病患對自己的身體意象,感受不好,另有四到五成病患欠缺運動與良好的運動習慣;此外,乳癌病友也常有經濟負擔沉重、親子關係、性生活、夫妻生活出問題、周邊神經不適、傷口麻木、疼痛、淋巴水腫等多種問題。「乳癌患者不只要活得久,更要活得好。」周旭桓說,早期乳癌5年存活率已高達98%,因此術後外觀也成為癌友選擇治療的考量之一;乳癌治療以手術切除腫瘤為主,並搭配化療、放療等,早期手術多採用乳癌全切除,但現在乳房不一定要全部切除,因研究發現乳癌保留手術與乳癌全切除存活率並無差異,因此治療前須先評估患者適用何者。周旭桓指出,長庚醫院發展內視鏡微創乳頭保留全切除手術、達文西乳頭保留全切除手術,造成的傷口較小,且可藏在較隱匿的位置;清除乳癌後,可接著施作自體脂肪皮瓣重建手術,術後外觀更自然,也無義乳莢膜攣縮的問題;自體神經重建手術則可恢復乳房感知,讓癌友術後生活品質更好。張金堅也認為,醫院應提升高階癌症品質認證,企業、社會出錢出力支持「提升乳癌康復者生活品質」相關計畫,乳癌病友、康復者則朝NESS方向努力,也就是均衡飲食,適當補充營養(Nutrition)、規律運動(Exercise)、充足睡眠(Sound Sleep)、紓解壓力(Stress Management);希望未來在癌症病患治療後的品質照護上,可全方位涵括各層面,只要該措施有實證證據有效,就應該納入,讓治療、照護體系更符合癌友需求。論壇也邀請三年前罹患乳癌第二至第三期的演員朱芯儀,分享個人罹癌心路歷程。當時她治療後味覺改變,曾經愛吃的食物也味同嚼蠟,但仍要求自己正常攝取營養,並且排除過敏源,建議癌友可喝精力湯補充養分,只要營養充足就能撐過治療期間。癌友術後易免疫低下,恐增感染風險 癌友接受治療後免疫力低下,若被感染將前功盡棄,以新冠肺炎為例,癌友重症風險較健康人增加1.56至2.32倍,死亡風險增加1.66至2.87倍,台灣感染管制學會理事長陳宜君建議,癌友除了維持手部衛生,也應接種新冠、流感、肺炎鏈球菌等疫苗。在飲食上,癌友可能因治療傷及粘膜,增加感染風險,故應避免食用益生菌或生菜沙拉等帶菌食物;有使用制酸劑、胃藥或年紀大的癌友需特別注意飲食衛生,避免胃酸減少導致沙門氏菌長驅直入。陳宜君也提醒,黴菌是潛藏在癌友生活環境裡的大敵,因此癌友須保持環境乾燥,飼養寵物、從事農務或園藝、周遭建物整修時,應配戴口罩,降低侵襲性黴菌感染風險。此外,如果癌友咳嗽、打噴嚏、拉肚子等症狀輕微,只需症狀治療減少不適感,出現尿道感染等局部感染症狀,就應及早就醫,避免接續出現發燒、畏寒、心跳加快等全身性發炎反應,引發敗血症。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4-04-01 焦點.健康知識+
9個傷肝NG壞習慣!吃太好營養過剩、愛生氣都很傷
有句話說:「肝若好,人生是彩色的;肝若不好,人生是黑白的!」可見肝臟之於人體的重要性。肝臟是人體最大的臟器,有「體內化工廠」之稱,擁有人體生命活動不可或缺的3大功能:代謝、解毒、形成膽汁。 根據衛福部統計,每年約1萬3千人死於慢性肝病、肝硬化及肝癌。肝臟是人體重要的器官,擔負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舉凡排毒、製造消化酵素、幫助膽固醇的製造與排出、製造荷爾蒙等,都需要肝臟的幫忙;不過,肝臟卻是人體最沉默的器官,只有病到無法再負荷,才可能出現症狀,也因此,許多人發現肝臟疾病時,都已經為時已晚了。 哪些習慣容易傷肝?常聽到長輩告誡,經常熬夜很傷肝,的確,熬夜的話,肝臟無法在需要修復的時間點,得到完整的修復;康寧醫院營養師陳詩婷表示,其實除了睡眠不足之外,喝酒、吃太多藥、飲食不拘、暴飲暴食、吸到二手菸、吃不新鮮的食物等,都是常見的傷肝行為。 1、飲酒過量過去經常聽到小酌有益健康一說,不過,陳詩婷說明,2023年刊登在《美國醫學會網路開放期刊》(JAMA Network Open)的研究指出,少量飲酒並不能防止各種原因的死亡,只有將飲酒量降到零,才能避免酒精對身體的危害。 陳詩婷更說,過量飲酒會導致肝細胞損傷,長期喝酒,輕者會引發脂肪肝,重者則演變成酒精性肝硬化,最終發展成肝癌。尤其是缺乏乙醛去氫酶(ALDH2)的民眾,無法將有毒的乙醛代謝成乙酸,導致臉紅、心跳加速、頭痛、宿醉等狀況,造成的傷害還是全身性的。 2、有抽菸習慣或常接觸二手菸香菸含尼古丁、焦油等致癌物,會影響紅血球的帶氧能力,導致人體的新陳代謝受到很大的干擾,進而影響肝臟的健康;陳詩婷說,菸還含有N-亞硝基降菸鹼、甲醛、乙醛等有毒及致癌物質,會對身體的免疫反應產生改變。國內外許多流行病學研究資料顯示,若有抽菸習慣,未來變化成肝癌的機會,比不抽菸的人高出1.2至2倍之間。 值得注意的是,經常接觸到二手菸、三手菸的人,同樣也可能會造成肝細胞的癌化;也會對B型肝炎、C型肝炎的治療有很大的影響,原因就是香菸減緩體內鐵離子的運輸,以及紅血球的帶氧能力,進而影響肝炎的治療成效。 3、常吃加工食品加工品通常添加許多防腐劑、人工色素、人工甜味劑等食品添加物,這些物質通通都需要肝臟代謝,譬如一種名為蔗糖素的人工甜味劑,就被證實會傷肝;常見的防腐劑如苯甲酸和己二烯酸,也被證實,會導致肝臟和腎臟損傷;而去水醋酸則可能增加致癌風險。 4、常吃油炸物愛吃油炸物也是非常傷肝的行為。陳詩婷解釋,油炸物一來油脂含量高,很容易讓身體吃進過多熱量,導致脂肪肝;二來,因為食物與高溫油炸的交互作用,很容易產生致癌物質,肝臟就得花好一番功夫來解毒;假使一周內有吃到四到五次的油炸物,通常肝臟就已經開始無法負擔,長期下來,則會進展成脂肪肝、肝炎、肝硬化等疾病。 5、營養過剩現代人飲食太過豐富,三餐經常大魚大肉,經常會在不知不覺間,吃進很多高熱量、高糖的食物,反而缺乏膳食纖維及微量元素的補充,而這些過剩且精緻化的熱量,經常會在肝臟堆積成脂肪肝,嚴重的脂肪肝,更會損害到肝臟的功能。 6、藥物吃太多尤其是脂溶性的藥物,譬如人工荷爾蒙、類固醇、止痛藥、避孕藥、雌激素、抗生素、降血壓藥、降尿酸藥、安眠藥等藥物,通常都會存在一定程度的肝毒性;長期吃西藥的民眾,最好每隔3個月做一次肝功能檢查,尤其本身有B型或C型肝炎帶原、長期飲酒等族群,更建議每個月做一次檢查。 7、長期睡眠不足中醫認為,肝系統有兩個作用,一是收藏血液,二是幫助調暢全身氣血運行;《黃帝內經》記載:「人臥則血歸於肝」,晚上的11點到3點間,正是肝膽兩臟腑氣血最旺盛的時間。 換言之,人在睡眠時,人體有較多的血液回流肝臟,促進肝臟的新陳代謝與排毒;熬夜時,肝臟的血液滋養相對不足,長時間下來,就有可能造成肝過勞,引起虛火上炎症狀,例如牙齦腫痛、易生口瘡、心慌、口苦、眼睛乾澀、眼白發黃、失眠等狀況。所以,建議晚睡族應盡量調整作息時間,最好每晚11點前入睡,以便讓肝臟有效排毒。 8、常吃不新鮮或發霉食物台灣氣候比較潮濕,如果乾料沒有保存好,很容易造成黴菌感染,尤其黃麴毒素的孳生,是目前所知最強的生物致癌劑,僅僅只需1毫克的黃麴黴素就具致癌效果,特別是肝癌的發生。陳詩婷說,黃麴毒素最容易來自變質的穀類、玉米、豆類、堅果類、咖啡豆等食物,甚至是竹筷沒有清洗乾淨,都被發現有黃麴毒素的感染;所以,如果發現豆穀類、堅果類味道聞起來不太對或是味道發苦,也最好別碰,因為這個苦味的來源,就是來自發霉的黃麴毒素。 很多人以為煮熟,黃麴毒素就會被消滅,其實這是錯誤的認知。因為黃麴毒素有極高的熱安定性,儘管高溫200℃,還是無法被消滅;所以,選購食品時,特別是穀類、堅果類,務必確認味道新鮮,包裝完整,一旦發現味道不太對勁,甚至有肉眼可見的發霉,為了安全起見,最好整包丟掉,因為黃麴菌的黴菌孢子可能早已汙染整包食物了。 9、愛生氣、發怒或心情不好情緒的穩定和身體的狀態息息相關。中醫認為,人體每個臟器都有自己的特色,透過升降來維持身體的平衡,而生氣、發怒等壞情緒,會讓身體運行的氣往上衝,導致腦部血管壓力增加、刺激交感神經,並使腸胃的血流量減少,而影響全身的健康。 正所謂「怒傷肝」,經常發怒、愛生氣對肝臟的傷害最大。因為肝臟的血除了幫忙調和血液外,也會幫助各臟腑的氣疏通,要是經常生氣,肝氣長期積壓阻滯的狀態下,除了傷肝,更會造成內分泌紊亂、免疫系統下降,以及罹患各種腸胃疾病。(本文摘自493期) 延伸閱讀: ·春天吃「4種食物」對關節好!復健科醫激推 這1款菜還有助鈣補在對的地方 ·不只打噴嚏!「春季過敏12跡象」曝:流鼻血、胸悶中了 醫推每天起床喝1飲品
-
2024-03-31 醫療.指甲.足部
健保大數據/香港腳、灰指甲治療特色院所
台北榮總/備有磨甲機等器械 助變形指甲盡早恢復依據健保署112年統計,台北榮總門診治療香港腳或灰指甲,達2萬7000人次,為治療經驗相當豐富的醫學中心。台北榮總皮膚部主治醫師張綜顯表示,許多病人在診所治療多次,因為治療效果欠佳,改到醫院就醫。一般擦的、點的外用藥物對灰指甲治療效果不佳,口服藥物效果較好。張綜顯說,由於治療灰指甲的口服藥有造成肝功能異常的風險,服藥期間須監測肝指數,而診所抽血檢查較不方便,因此較不常開立口服藥物。此外,灰指甲族群多為年長者,台北榮總病患多為老年人,這可能也是收治較多病人的原因之一。為治療灰指甲病人,北榮備有磨甲機、修剪指甲的器械、以及指甲矯正器等治療選項,可以幫病人修剪及打磨指甲,或是將嵌甲拉平,讓因黴菌感染產生變形的指甲能快速得到改善。除了門診治療,衛教十分重要。張綜顯說,老年人、免疫功能不全、衛生習慣差、容易流腳汗、需要長時間穿著包腳鞋者,都是罹患香港腳及灰指甲的高危險族群。除了接受藥物治療,患者還需改變生活習慣,盡量保持雙腳通風乾燥,才有機會治癒疾病,並且降低復發率。台北市聯醫/遵醫囑口服灰指甲藥 不必擔心傷肝副作用北市聯醫112年收治香港腳、灰指甲患者超過3萬人次,該院中興院區皮膚科主任潘企岳表示,應是在治療及衛教上,比其他醫院更為細心,且主動找到類似「隱疾」患者,提供正確治療資訊,讓病友安心用藥,解決惱人的皮膚宿疾。潘企岳表示,在皮膚科門診中,專程因香港腳、灰指甲等黴菌感染問題而前來就醫的比率並不高,許多患者自覺這是小病,至藥局購買藥膏,塗抹後不癢不痛即可。從感染途徑與治療來看,香港腳、灰指甲確實相對單純,香港腳患者持續在患部塗抹藥膏,而灰指甲患者使用口服藥物,從體內殺死黴菌,只要遵循醫囑,就能明顯改善病情。潘企岳說,許多灰指甲患者擔心口服用藥「傷肝」副作用,事實上,僅有3%至4%患者服藥之後,出現輕微肝功能異常,但只要規律抽血監控,發現之後停藥,肝指數很快就可恢復正常。潘企岳表示,北市聯醫皮膚科團隊在皮膚黴菌治療經驗豐富,在收治股癬患者時,除了診治胯下、臀部等黴菌感染狀況,也習慣關心其腳趾,常會雞婆地要病友除去鞋襪,觀察是否也有感染黴菌問題,希望畢其功於一役。北市關渡醫院/讓患者乖乖擦藥 每次看診都要檢查腳依據健保署統計,台北市關渡醫院112年治療香港腳、灰指甲門診量近萬人次,名列地區醫院前茅。造就如此高門診量的關鍵人物,為台北榮總及關渡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陳志強。他說,香港腳和灰指甲並不是難治療的疾病,但要讓患者遵循醫囑,他花了很大的功夫跟患者建立感情,每次「一定會看患者的腳」,不會只聽症狀描述,也讓不乖乖擦藥的患者無所遁形。陳志強說,他同時在北榮與關渡醫院看診,但兩邊的香港腳患者相當不同,關渡的患者多是漁民,天天穿雨鞋,腳臭與漁獲的味道難以辨識,等到發現有香港腳時,常常是腳出現傷口,黴菌入侵、傷口糜爛,甚至已經蜂窩性組織炎,沒辦法走才來就醫。北榮的患者不少是榮民或是高齡合併重症的患者,榮民大多是香港腳的「老病患」,年輕時穿軍靴染上,卻沒有根除,年紀大免疫力變差,香港腳又捲土重來。陳志強表示,治療會先解決最嚴重的問題,如蜂窩性組織炎,後續透過藥物逐步改善。治療香港腳或灰指甲,關鍵是讓患者乖乖用藥,台灣環境潮濕,隨時會復發,他都跟患者說,如果沒辦法好好吃三個月的藥,就不要看了。台北黃禎憲皮膚科診所/香港腳可能只紅不癢 就醫才能對症下藥健保署數據顯示,112年黃禎憲皮膚科的香港腳、灰指甲就醫人次超過萬人。主治醫師黃千耀表示,皮膚問題不只用肉眼觀察患部,還要詳細詢問患者的日常生活、飲食習慣、工作環境等,另加上檢查化驗,才能正確診斷、給藥。黃千耀說,香港腳與灰指甲是頑固的黴菌感染,治療需有耐心、勿擅自停藥或斷斷續續用藥,造成惡性循環。診間的香港腳患者男女比例相當,男性稍多一些,主因是易流汗、衛生照護習慣略差。年齡層則從青春期學童到高齡長輩都有,甚至是沒穿鞋的幼兒,赤腳踩在地板上被傳染。至於灰指甲,則多是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原因是長期忽略不處理、身體抵抗力變差、缺乏自我照顧意識。治療灰指甲要持之以恆,約半年至一年時間,才能完全回復健康狀態。黃千耀提醒,有些民眾看到指甲變色就以為是灰指甲,指甲失養症、甲床分離也會有變厚、變色等症狀;香港腳常見癢、痛、水泡、厚皮,但有些人只會發紅但不會痛癢。皮膚症狀因人而異,對症下藥才能「斬草除根」,建議經由專科醫師診斷,針對個人狀況治療。112年香港腳、灰指甲患者就醫院所門診量
-
2024-03-31 醫療.指甲.足部
香港腳藥膏怎麼選?有沒有發癢有區別!亂擦多合一藥膏恐更滋養黴菌
台灣氣候溫暖潮濕,容易生長黴菌,因皮膚問題就診的患者也特別多,不少人長期飽受香港腳的困擾,症狀反覆發作、擦藥也難以根治。每到春夏季,梅雨季節加上氣溫升高,刺激真菌生長,雙腳出汗加劇香港腳症狀。香港腳又稱「足癬」,最典型的症狀為發癢、水泡、脫皮、龜裂,如果不治療,很容易侵犯到指甲部位,形成灰指甲,影響美觀且質地會變得粗厚。許多民眾會自行到藥局購買這類皮膚受黴菌感染的用藥,希望能減輕症狀,甚至藥到病除。單方、複方要看症狀使用,不能一瓶擦到底。藥師沈采穎表示,香港腳患者可能同時感染灰指甲,但灰指甲的成因還包含了外傷、甲溝炎、糖尿病足等傷口,讓黴菌進入到指甲,造成變色、變形、散發異味的感染現象。而香港腳又分成是否會癢、癢的程度,購買藥膏應針對症狀向藥師詢問及討論,選擇適合目前病症需要的藥品使用。以香港腳來說,如果發癢難耐,可選用含有類固醇、抗黴菌的複方外用藥;若沒有發癢症狀,則使用不含類固醇的單方藥物。沈采穎說,香港腳患者要視病情選擇外用藥,亂擦多合一藥膏可能會讓感染更加嚴重,例如類固醇藥物的作用會更「滋養」黴菌,愈抹愈嚴重。所以當發癢症狀解除後,就要改用另一種藥膏,而非一瓶擦到底。若已是陳年痼疾,更須認真擦藥才能避免復發。黴菌非常難纏,即使治好了還是會復發,尤其是環境潮濕未改善、個人衛生習慣不佳、身體免疫力低落,都有可能再次被感染。沈采穎提醒,治療香港腳最忌沒耐心、擅自停藥,剛感染香港腳,症狀輕微、患處局部,擦藥持續一周即可舒緩,但建議再多擦一周左右,因為黴菌可能還在。若已是陳年痼疾,必須更認真擦藥,沈采穎以一位40歲患者為例,因當兵時感染香港腳,反反覆覆發作,依用藥指示持續擦了一年,盡可能保持雙腳乾燥,後來鮮少復發。一般來說,黴菌藥膏有一定效果,用藥後有明顯感覺不癢了、皮膚變光滑,可繼續擦藥。但病情沒有轉好,出現紅腫、過敏,可能是其他因素,例如症狀相似的汗皰疹,應就醫治療。類固醇藥膏勿大範圍使用,有厚皮需先用水楊酸去角質。長期使用類固醇藥物,會出現皮膚變薄、變紅的副作用,過度刺激同一部位,也可能造成毛囊發炎、刺痛,沈采穎建議,類固醇藥膏使用二周即可。有厚皮的人,應先使用水楊酸去角質,讓藥物滲透到皮膚,才能發揮最佳藥效。另要注意,類固醇會讓皮膚抵抗力變差,勿大範圍使用,一天擦2次為限,擦至患部的皮膚跟周邊健康的膚色一樣即停藥,再改成單方皮膚藥物。香港腳復發,可能每次症狀都不同,應諮詢藥師選購單方或複方藥膏,不要覺得同樣一條皮膚藥膏有效就不想換藥。治療灰指甲,水劑穿透率優於藥膏,至少要6個月療程。灰指甲雖然不痛不癢,但可能會因指甲易碎脫落、嵌甲的傷口問題,引發細菌感染,增加罹患蜂窩性組織炎的風險。治療灰指甲,水劑的穿透率比藥膏來得好,且可以在患處形成薄膜,達到長時間保護的作用。灰指甲的病症也是多變化,有些輕微到看不出來,有些人會感到癢、刺、麻、痛。因為黴菌躲在指甲裡面,灰指甲的治療必須要有耐心,可能比香港腳更頑強,至少要6個月療程,如果外用藥劑失敗,要就醫轉為口服抗黴菌藥物。香港腳藥物選用須知.有發癢症狀:可選用含有類固醇、抗黴菌的複方外用藥。.無發癢症狀:使用不含類固醇的單方藥物。.有厚皮者:先使用水楊酸去角質,讓藥物滲透到皮膚,才能發揮最佳藥效。.換藥時機:發癢症狀解除後,就要改用無類固醇藥膏,切忌一瓶擦到底。各種皮膚用藥注意事項.塗抹藥量薄薄一層即可,勿超過藥品仿單的建議使用量或使用次數。.擦拭藥膏要先擦乾皮膚,尤其是患部,千萬不要在浴室擦藥。.擦藥前可先以清水清潔,勿使用酒精,會更加刺激皮膚。.治療期間勿自行停藥,若未見任何改善,應諮詢醫師找出其他病因。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3-31 醫療.指甲.足部
香港腳和灰指甲,哪個對健康危害大?皮膚科醫師解答
台灣氣候悶熱、潮濕,常見黴菌感染引起的香港腳或是灰指甲,患者人數非常多。台北榮總皮膚部主治醫師張綜顯常提醒病人,香港腳及灰指甲即使治癒,復發率也很高。香港腳危害高於灰指甲,更需積極治療。張綜顯表示,香港腳比灰指甲容易治療,擦藥就有機會改善,而且香港腳應該比灰指甲更要積極治療,因為香港腳可能會產生皮膚傷口,使細菌容易入侵,引發下肢蜂窩性組織炎,一旦症狀嚴重時,恐需住院施打抗生素治療,特別是年長者等免疫力較低的族群,需要多加注意。相對地,灰指甲雖然不易採外用藥物治療,但對健康較無影響,年紀較大或共病較多、不適合服用口服藥的患者,可以選擇不治療,僅需將變形增厚的指甲修剪平整,減少因此受傷的機會。多數人都有致病黴菌,大量孳生才會出現症狀。張綜顯說,其實多數人腳上都有香港腳及灰指甲的常見致病黴菌,但只有當黴菌大量孳生,才會出現相關臨床症狀,香港腳的主要症狀為腳趾間及腳底發癢、刺痛,並產生紅疹、脫屑及水泡等。若黴菌由皮膚入侵到腳趾甲,則可能引發灰指甲,常見症狀為甲床剝離、指甲下角質增厚、趾甲產生黃色或灰黑色等顏色變化。一般來說,已有灰指甲的病人,往往合併有香港腳。口服藥物治療灰指甲效果佳,需長時間使用。治療香港腳的外用藥物,須每天塗抹1至2次,持續使用2至4周,同時配合改變生活習慣,包括不要長時間穿包腳鞋,把腳悶在鞋子中,保持腳的通風乾燥,就有機會治癒香港腳。若欲以外用藥物治療灰指甲,須將指甲磨薄,甚至在指甲表面打洞,以增加藥物滲透率,才有機會治癒灰指甲。口服藥物治療灰指甲的效果較佳,一般而言,手的灰指甲須服藥至少6周,而腳的灰趾甲則須服藥至少12周。張綜顯說,「對於須長時間服用口服藥物以治療灰指甲,許多患者感到驚訝。」灰指甲口服藥物可能與降血壓、血糖藥物交互作用。張綜顯說,到台北榮總求醫的香港腳、灰指甲病人,多為中老年人,常因合併其他疾病,正在服用多種藥物,但治療灰指甲的口服藥物,可能與常見的降血壓、降血糖藥物產生交互作用,若同時合併使用上述藥物,可能會導致藥物代謝下降,而使藥物濃度上升,增加發生藥物副作用的風險。例如,正在服用降血糖藥物的病人,同時吃治療灰指甲的藥物,可能使降血糖藥物在體內濃度上升,而引發患者低血糖。另一方面,治療灰指甲的口服藥物,可能引起肝功能異常,使用藥物期間需要監測肝功能,這些都是醫師開始治療前,必須考量的。平時如何遠離香港腳、灰指甲?張綜顯說,老年人、男性、免疫功能不佳、衛生習慣差、容易流腳汗等族群,為香港腳、灰指甲的高危險族群,除藥物治療外,還需改變生活習慣,包括不要長時間把腳悶在鞋子中,保持腳的通風、乾燥,且當指甲出現變形、顏色混濁,應盡速到皮膚科就醫,經由醫師研判病情,加以治療,才能讓病情好轉。香港腳、灰指甲個人衛生須知.腳部應盡量保持乾燥,例如洗澡後必須把腳完全擦乾,特別是腳趾縫間。.穿鞋時間較長的上班族、學生,可以多帶一雙襪子到公司、學校替換。.不要長時間把腳悶在鞋子中,雨天淋濕的鞋襪必須完全吹乾後再使用。.應該避免和他人共穿同一雙鞋襪(如浴室拖鞋),以避免交叉感染。.出入游泳池、溫泉等公共場所,最好要穿拖鞋,否則回家後一定要把腳底洗乾淨。香港腳、灰指甲用藥須知1.使用香港腳藥膏前,應先以溫水及棉片小心清洗患部,並妥善乾燥。2.使用灰指甲油劑前,可先使用銼刀將指甲表面盡可能銼平,再用酒精棉片擦拭清潔,去除感染黴菌的角質層,可促進藥物滲透。3.用藥後,應清洗手部,以免交叉感染。4.治療期間不可不規則用藥或提早停藥。資料來源╱衛福部
-
2024-03-20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感謝護理職涯中的你/妳,成為我持續在護理工作努力的養分
【編者按】:本週是由三位護理系畢業有一段時間,經歷過不同的臨床職場訓練,走入不同的生涯規劃,分享他們對護理工作的心得。一位護理師以本身在產房待產的親身經歷,與先生深深感受到,護理師以一件毯子緩解生產的緊張與不舒適,見證了身受痛苦的病人可以透過護理師溫柔的陪伴與照護,緩解疼痛與焦慮,而護理師也能從病人和家屬的感謝和笑容中獲得成就感。→想看本文一位目前已離開每天面對為病痛所苦的癌末病人的護理師,回想過去由不同的病人與家屬帶給她的心得:「生命的選擇沒有對錯,極限之外,不一定會有奇蹟,但一定會有愛」、「人生有很多種態度,『承認』這種態度需要的是勇氣」、「我們不是選擇放棄,是選擇把握當下」、「在護理工作中追求『變成更好的自己』」。一位經歷國內臨床護理工作、公共衛生研究團隊,而今在國外又回到臨床護理工作的護理師,一方面感謝國內臨床過往的同儕上司形塑了注重專業判斷、批判思考、視病如親的單位風氣,但更珍惜國外同儕彼此教育、提供有建設性的建議,才能相互琢磨、一起成長。希望透過「醫病平台」,台灣社會可以更了解護理師在醫療團隊的重要。唸書的時候,學校裡一位我很欣賞的老師,她在課堂上告訴我們,她曾是某間醫院的護理師,她告訴我們那是一個癌症護理專科訓練很棒的地方,於是學校畢業後,我選擇到該醫院擔任護理人員。現在回想起來,在那裡擔任護理人員五年多,成為我的生命中很重要的養分,我很珍惜每一段寶貴經歷。當時我所屬的單位是血液腫瘤科與造血幹細胞移植病房,也是人人稱為腫瘤界的魔王病房,初入病房時花了蠻多時間及心力去適應,尤其台語說的不流利的自己,在幫病人進行護理評估及照護措施時,曾讓病人糾正我台語發音或措辭不佳的狀況。幫病人放置周邊靜脈留置針時,因為無法一次就放置成功,而被病人拒絕再讓我放針的經驗,當下的我確實很挫折,後來向號稱「一針就上」的學姐和護理長討教放置靜脈留置針的技巧,經過不斷練習後,我逐漸克服這類問題。感謝且珍惜身邊願意幫忙及教導自己的同事和長官,以及臨床上各種的內在及外在支援,讓我克服初入臨床時的種種不適應。透過累積更多照顧病人的經驗,我逐漸可以與護理長、同事、主治醫師等醫療團隊互相討論學習,一起為病人的病並肩作戰,一起參加病人的告別式,一起為病人的離開大哭,一起為好起來的病人開心,許多病人的生命故事成就如今在護理職場上持續努力的自己。生命的選擇沒有對錯,極限之外,不一定會有奇蹟,但一定會有愛 工作第二年我認識了莊阿姨,她因乳癌治療後引發急性骨髓性白血病,在我們病房順利完成治療後,後續進行異體造血幹細胞移植。莊阿姨是一位西點烘焙師,先生在她移植期間與她離婚,後續她靠自己的能力養育兩個兒子,後來兩個兒子也順利陸續到美國念書。長久的疾病治療與移植過程,讓阿姨與醫療團隊建立起彼此互相信任、尊重及同理的醫病關係。後來阿姨的白血病復發了,主治醫師告知阿姨及家人疾病惡化的壞消息,當時阿姨及她的父親及哥哥雖能理解疾病的治療極限,但仍希望醫師和團隊幫忙創造奇蹟。化學治療卻未能控制疾病,後續阿姨反而因免疫功能低下導致肺部黴菌感染,雖然醫療團隊已給相應的抗生素治療,但病人病情仍不見起色,氧氣需求不斷提升,阿姨過世前的週末,我為她換上Non-Rebreathing Mask,她費力地以微弱的聲音問我:「薪雯,如果這個氧氣面罩也無效,接下來會發生的狀況是什麼?可以告訴我嗎?」我一邊協助她維持呼吸道暢通的姿勢,一邊告訴阿姨必要時會插管以呼吸器協助肺部通氣。莊阿姨接著問我:「那我還會在你們病房嗎?」我回應病人因為呼吸器在病房沒有設置,所以插管後會由加護病房團隊接手照顧她,莊阿姨說:「如果我不想去加護病房,不想要插管和電擊,但最後我自己也無法決定時,誰能幫我決定?」我告知她:「阿姨你可以在意識清醒時自己親自簽署不施行心肺復甦術同意書,若您的病程進展到失去意識無法自己決定時,醫療團隊會和您的家人討論,可能是由已年滿20歲的大兒子為您簽屬不施行心肺復甦術同意書或其它的醫療決策。」當我說完這段話時,我看見阿姨的眼淚慢慢從臉頰上滑落,其實當時的我也好想哭,因為阿姨和我的媽媽年紀差不多,我一邊幫阿姨擦眼淚,盡我全力陪著她及維持她的舒適度。莊阿姨緩緩抬起頭開口說:「阿姨想請妳幫一個忙,可以請妳拿不急救同意書給我簽嗎?雖然我一直期待奇蹟讓看我的孩子大學畢業結婚生子,但我不希望他有幫媽媽簽不急救同意書的記憶,我不想要他有這樣的負擔及壓力,我想要自己做決定。」當年22歲的我,在我和阿姨的眼淚中,陪著莊阿姨簽完不急救同意書。等我休假回到單位上班時,學姊和護理長告訴我,莊阿姨走的很平靜,家屬很謝謝醫療團隊對莊阿姨的照顧。阿姨雖然離開了,卻一直住在我的心中,她讓我學習到醫療是有極限的,但愛沒有極限,在莊阿姨的身上我看見並感受到愛超越了極限,阿姨不在了,但對兒子的祝福永遠都在。2017年3月有機會參與另一間醫院的乳癌多專科團隊,透過擔任癌症病人扶持計畫專案諮詢師,提供乳癌個案癌症治療相關資訊以及評估社會資源,並進一步協助病人進行資源諮詢整合及轉介,並持續追蹤關懷個案。這三年多的工作遇到許多個案跟我傾訴他們私密的心事或想法,每一次聽完病人的故事都讓我好心疼,故事裡有擔心無法看著孩子長大的母親;害怕自己回不到過去的女生;對自己過去種種感到後悔卻不知道怎麼跟病人道歉的丈夫;當然也有知道治療效果預後不佳,想要放棄治療的個案。接下來我想要分享兩個印象深刻的故事。人生有很多種態度,有一種態度叫承認,「承認」這種態度需要的是勇氣四年前芊芊就已經診斷為乳癌,當時的她覺得自己沒有生病,選擇俗稱自然療法的方式與疾病共存。2018年初她因為乳房的腫塊明顯變大,開始有組織液滲出後,才到大型醫學中心就診。透過芊芊轉述其他醫院的醫師也都是明確的告訴她需要盡快接受治療,但是她心裡仍不願意承認她自己生病了。2018的12月,芊芊來到了血腫科的門診,主治醫師希望我在芊芊看診前先她聊聊。在病人等候區,芊芊獨自一人前來就醫,我先微笑的跟她做簡單的自我介紹並將她帶到診間旁較為私密的空間,我觀察她一直想用雙手遮住自己的臉,顯得有點坐立難安,我先請芊芊深呼吸幾次後,才開始與她的對談。芊芊告訴我四年前因為當時腫瘤的很小,也完全沒有疼痛或其他身體不適感,且一直以來她都非常養生且照顧自己的健康,所以醫生告訴她確診為乳癌時,她仍然不願意承認這個事實。現在腫瘤長大了甚至有組織液滲出,她看遍台北各個專科醫生,才不得不承認自己真的生病了。她問我:「我是不是很糟糕很丟臉?」我告訴芊芊:「妳一點也不糟糕也不需要感到丟臉,妳做了一件很重要的事叫『承認』,『承認』是面對人生的其中一種態度,需要勇氣來支撐。」芊芊眼眶紅了,她開始告訴我 10 年前丈夫中風時,她辛苦陪伴照顧丈夫直到狀況好轉,但丈夫一直沒有再重回職場,於是她獨自撐起家中生計,將女兒撫養長大的種種,她問我現在這個狀況還有方法治療嗎?她不想死,也不要沒有尊嚴的活著,在她開始自我表露的過程中,我大多是傾聽她的生命故事,同理她的不安,最後我告訴芊芊,如果可以請她下次來醫院時,讓丈夫能一同前來,讓丈夫也有機會學習照顧她。在進入醫師的診間之前,芊芊告訴我往後來醫院做治療時會帶著丈夫一起來,還要介紹她的女兒給我認識。我知道她這次不會逃避了,而且還會讓最重要的家人一起參與她的治療。目前的芊芊尊重醫療團隊的建議,在丈夫的陪同下持續進行治療,且疾病穩定控制中。我們不是選擇放棄,是選擇把握當下王賢在罹癌前半年因為中風持續做復健治療,但復健治療過程中診斷為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未發病前王賢原本為公車司機也是家裡重要的經濟支柱,他與妻子小梅育有一女,物質生活雖不是特別富足,但一家人的關係很緊密。當時醫師建議王賢在白血病控制後,需要進行周邊造血幹細胞移植才能痊癒,但王賢還來不及等到移植疾病就復發,中風後的身體再加上癌細胞快速生長,使他的治療面臨很大的挑戰。 於是主治醫師舉行了家庭會議,與王賢的妻子小梅、19 歲的女兒以及其他家人,說明此時移植成功的機率為20-30%,但也過程可能產生合併症;但如果不移植會持續進行化學藥物治療,盡可能治療控制癌細胞,同時也會給予症狀控制,減少王賢的病痛,但所有的治療計劃需要視王賢的臨床狀況即時調整。家屬首先提出第一個問題:「如果移植不順利最糟糕的狀況會是什麼?王賢是否會在移植的過程中就離開我們?」主治醫師回答:「移植不順利確實會在移植的過程中就有生命危險,需要電擊或插管進加護病房的情形。」第二個問題是:「如果王賢放棄移植,那他的生命還剩下多少的時間?我們不希望王賢這麼的痛苦。」主治醫師回答:「我沒有辦法回答如果不移植王賢的生命還剩下多少的時間?確實移植成功機率是百分之20-30%,但是這也是他痊癒的機率,如果沒有移植,在臨床上我們仍然會依據王賢的狀況給予他治療,將他的痛苦減少到最低的程度,讓他能有更多的時間陪伴家人。」王賢的姊姊聽了主治醫師的回答後,她回覆道:「王賢之前說過,最後的過程他不希望是痛苦的,我們決定放棄移植。」此時會談室的氣氛是凝重的,王賢的妻女紅著眼眶沒有說話,於是主治醫師開口問了王賢的妻女有沒有問題想要了解的,王賢的妻子小梅說:「醫師說的很清楚,我們會再跟王賢討論看看。」主治醫師最後說了一段話:「如果家人們和王賢討論後決定不移植,我們不是選擇了放棄,而是選擇了把握當下,把握當下的給予王賢我們能給的,尊重他的決定。」家庭會議後的隔天,我們一如往常的跟著主治醫師查房,進到王賢的房間,王賢坐在床邊用餐,妻子小梅手裡拿著寫了很多字的紙,她告訴主治醫師昨天與王賢討論後,家人們決定尊重王賢不進行移植的選擇,他聽著妻子告訴主任他的決定,面帶笑容的伸出他的雙手和主治醫師握手,嘴裡緩慢的說出:「謝謝主任,我會加油。」小梅手裡握著那張寫滿了很多字的紙,我看到了那句話:「我們不是選擇放棄,是選擇了把握當下」。面對這樣生與死時刻,身為醫療人員的我們,必需理性的給予醫療專業建議及照護,然而主治醫師感性的一段話:「我們不是選擇了放棄,而是選擇了把握當下」,卻在他人的生命裡留下了註記,深深的感動我們自己還有他人,這一次我學到面對生與死的選擇沒有對與錯,唯有尊重生命的態度不能被跨越。在護理工作中追求「變成更好的自己」我的生命有好多養分滋養著我,讓我在護理這條路上堅持著。我學會在專業的醫療建議之外,在面臨著生與死的很多時刻,一句發自內心真誠及同理的話語,或許就是緩解病人及家屬痛苦的「良藥」或「照護措施」。我們每個人都用不同的方式「存在」這個世界上,或是追求「變成更好的自己」,在那幾年與個案的互動中,我發現自己總能保持想要學習新的專業技能的好奇心及企圖心,期待自己能由護理助人者繼續發展到心理助人者,透過與他人生命經驗連結,也得到自我成長及學習。我不再是過去南丁格爾強調「燃燒自己照亮別人」的苦行僧,但也不受限於疫情下社會、環境、文化與生物的現實,透過過去的護理先進們與自己的經驗,我始終相信即使在逆境中,也能透過不斷學習成長及病人與醫療團隊的生命故事,找到自己專業的角色定位,每日為「變成更好的自己」而努力。所以,我想請每一位即將或是已是護理師的大家,給自己和護理一個的機會,共同為創造屬於台灣更好的護理未來而努力。註:為維護病人隱私權,文章提及個案名字皆化名呈現。期望透過這次的分享,向過去到現在我參與的每個專業團隊致敬。我的生命因你們而有機會變得更好。延伸閱讀:3/18 有護理師在,真的讓我們很安心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4-01-16 醫療.皮膚
頭皮屑很多怎麼辦?頭皮屑洗髮精怎麼挑?解析頭皮屑形成原因與改善方法
每到季節交替,氣候溫度與乾濕變化大,頭皮屑問題就會跟著來!有時會如雪花般飄落在肩膀上,不只影響美觀,也會導致搔癢感。造成頭皮屑的原因相當多,可能是生活習慣,或是疾病因素導致。為什麼會有頭皮屑?以下為您介紹頭皮屑9大原因,以及頭皮屑改善方式。為什麼會有頭皮屑?頭皮屑9大原因為什麼會有頭皮屑?是因為油性頭皮?飲食不正常,還是?綜合整理毛爵生髮診所與食藥好文網說明資料,造成頭皮屑的原因有以下9種:1.脂漏性皮膚炎:通常呈現油膩的鱗片狀、較大塊。2.過敏性濕疹:外觀看起來比較乾燥、細碎。3.乾癬:頭皮出現一層厚厚的銀白色頭皮屑,而且與正常皮膚有明顯界線。4.頭皮容易出油:頭皮容易出油大多是來自遺傳體質的因素,當頭皮先天皮脂腺油脂分泌過盛,常會讓頭皮變得油膩;除此之外,氣溫也是影響頭皮角質細胞代謝速度的關鍵,溫度每上升一度,油脂分泌會上升10%,也因此大多數的人夏天較容易有出油問題,而當頭皮角質層代謝過快,脫落便會形成頭皮屑。5.壓力、情緒:一般人頭皮上都會有皮屑芽孢菌,在正常情況下,皮屑芽孢菌的數量能夠被有效控制;當壓力過大、情緒不穩定的時候,皮屑芽孢菌便有可能在頭皮大量繁殖,造成頭皮菌種環境失衡,進而引發頭皮屑問題。6.刺激性飲食:盡量減少刺激性的飲食,像是油炸、高鈉、高糖分、辛辣重口味的食物,以及避免攝取過多咖啡因(如:茶類、咖啡等),以防皮屑芽孢菌過度孳生,進而影響毛囊健康。7.睡眠作息不正常:當作息不正常、睡眠不足,常會造成人體的免疫力下降,使角質代謝異常,讓頭皮屑越來越嚴重。8.頭皮清潔不當:多數有頭皮屑困擾的人,並不一定是油性頭皮,也有許多人因清潔過當,刺激皮脂腺過度分泌,或是使用的洗髮精不適合導致頭皮過敏,使得頭皮敏感脆弱、脫屑,產生頭皮屑。9.身體功能障礙:當身體器官有異常狀況,如:胃腸功能障礙、營養不均衡、內分泌失調等,皆會讓身體營養吸收不佳、免疫力降低,影響頭皮健康而產生頭皮屑。頭皮屑種類:乾性、油性這樣分林易寰中醫師曾於翰醫堂公益中醫診所粉專說明,頭皮屑的種類大致可以分為兩種:乾性頭皮屑和油性頭皮屑,說明如下: 每天洗頭還是有頭皮屑?林易寰中醫師說明,頭皮屑是屬於皮膚正常代謝的產物,每個人都會有。然而,如果你的頭皮屑呈現大顆且清楚可見,那可能表示皮膚代謝出現異常,屬於不正常的情況。許多人認為頭皮屑是由頭皮過油引起的,反而一天洗好幾次頭,這是一個常見的誤解,這種觀念可能導致過度清潔造成頭皮敏感或是購買到不適合的洗髮精。頭皮屑洗髮精怎麼挑選?頭皮屑要用哪一種洗髮精?食藥好文網說明,一般民眾對付頭皮屑的方法多半是使用含「zinc pyrthione」成分的抗屑洗髮精,這類商品適合對付因「脂漏性皮膚炎」而產生的頭皮屑。另一種含「ketoconazole」成分的抗屑洗髮精,由於具有抗黴菌作用,被歸類為醫師藥師藥劑生指示用藥,用來輔助治療黴菌感染所引起的頭皮屑,也能預防因皮屑芽孢菌過度繁殖所引起的感染症狀(如脂漏性皮膚炎)。這類洗髮精必須在藥局、藥粧店等據點,經醫師、藥師或藥劑生指導後才能購買,而且使用前必須仔細閱讀藥品標示、說明書等相關資訊,使用後若有發生不適情況,應立即停止使用,並接受醫師診治。不過,假如產生頭皮屑的原因是罹患「過敏性濕疹」或「乾癬」,就無法以抗屑洗髮精解決問題,必須由醫生診斷,並搭配藥物治療。頭皮屑很多怎麼辦?如何改善?惱人的頭皮屑問題如何改善?瑞安診所分享以下幾點日常照護方法有助於改善:1.注重飲食與生活習慣:避免刺激性的食物、熬夜、飲酒、拒絕壓力、注意睡眠並常保精神愉快。2.適當的清潔頭皮,使細菌無法滋生繁殖,就能避免頭皮皮脂分解時油細菌造成的刺激而產生發炎反應。3.選擇並正確使用適合自己頭皮膚質的洗髮產品,避免化學物質刺激、過度清洗等現象。4.洗頭時可搭配含有效抗皮屑芽孢菌、角質溶解、平衡油脂分泌、抗發炎、止癢等治療型抗屑洗髮類產品,以指腹按摩頭皮數分鐘,達到去頭皮屑與舒緩不適症狀的效果。5.依照自己頭皮的油、中、乾性的特點,配合季節變化來決定洗頭的次數。秋冬是頭皮屑的好發季節,頭皮出油量少,可一週洗頭2~3次。而中性的頭皮膚質一週可洗3~4次,油性頭皮的人可於夏季天天洗頭。6.避免用指甲與梳子等尖銳物品搔抓頭皮。7.洗頭水不可過燙,否則會刺激頭皮造成頭皮更乾癢。資料來源:毛爵生髮診所、食藥好文網、林易寰中醫師、瑞安診所延伸閱讀: 從頭看健康!白髮、掉髮、頭皮屑...中醫師教你看出:身體哪裡出問題
-
2024-01-06 養生.聰明飲食
水果沒洗就吃恐致命!「台灣6水果」表皮驗出熱帶念珠菌,1族群感染死亡風險高於40%
吃水果之前,你會仔細清洗嗎?又是怎麼洗的?別再以為「不乾不淨,吃了沒病」,也別再說「垃圾食垃圾肥」。具抗藥性的熱帶念珠菌,已無所不在國家衛生研究院監測發現,具抗藥性的熱帶念珠菌 (Candida tropicalis)已在全國廣泛存在,水果表面也檢測出。研究團隊近期在超市販售的6種水果表面(番石榴、檸檬、芒果、哈密瓜、柳丁和梨子)的17個檢體中分離出123株菌株;其中,以熱帶念珠菌占數最多。其中有3株菌株對常用於臨床治療黴菌感染的「氟康唑」(fluconazole)有抗藥性。重點是,此三株菌株和自臨床患者分身上離出的菌株屬同一種基因型。癌症患者感染而死亡的風險,高於40%近年來的臨床研究也指出熱帶念珠菌對病患造成感染的比例日益趨增。在亞洲和拉丁美洲,是造成念珠菌血症僅次於白色念珠菌的重要病原體,癌症患者因熱帶念珠菌感染而死亡的風險更是高於40%。國家衛生研究院羅秀容研究員兼副所長自1999年啟動「台灣黴菌抗藥性監測計畫,期追蹤台灣酵母菌型黴菌引起感染的菌株分布與其對常用抗黴菌藥物的感受性的趨勢。羅秀容表示:「經由台灣黴菌抗藥性監測計畫定期監測發現,致病性酵母菌型黴菌存在於人與環境之間;同一種基因型具抗藥性的熱帶念珠菌已在全國廣泛存在,而且還可透過超市販售的水果表面傳播。」水洗可以明顯降低黴菌量呼籲民眾,為了自身健康,在食用水果前,請務必使用流動的清水清洗,此動作不但能移除水果表面的化學藥劑,也可減少或清除果皮上的黴菌,尤其是對抗黴菌藥物有抗藥性的熱帶念珠菌與克魯斯念珠菌!念珠菌菌血症是住院患者中最常見的黴菌血液感染,嚴重時可致命。根據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的監測數據顯示,感染念珠菌菌血症之患者的死亡率高達25%,而目前估計黴菌感染與全球每年有150萬人死亡相關。所以,吃東西一定要清洗乾淨,長者、嬰幼兒和病患,更要小心熱帶念珠菌。研究也證實:水洗可以明顯降低黴菌量。 延伸閱讀:.水果該飯前還飯後吃?「6族群」吃水果最佳時機一圖看.50歲後骨質每年加速流失!專家盤點「5種護骨食物」.蘋果最好別帶皮吃?詳解容易有農藥殘留蔬菜水果清洗方式※本文由【媽媽寶寶】授權:
-
2023-12-30 醫療.皮膚
灰指甲怎麼治療最快?一直復發怎麼辦?如何預防?完整解析3種治療方法
「灰指甲」是甲癬的俗稱,是真菌感染所致,造成指甲變色、變厚、易碎甚至散發異味。除了外觀不美觀,嚴重的話還可能演變為甲溝炎、蜂窩性組織炎等。灰指甲怎麼治療最快?多久會好?如何預防復發?以下為您介紹。灰指甲是什麼?症狀有哪些?長怎樣?食藥好文網指出,「灰指甲」就是甲癬的俗稱,因真菌感染所造成,其中皮膚癬菌就佔了大多數,皮癬菌感染一般發生在皮膚的角質層或是角質衍生物上,如毛髮或指甲。一般來說,灰指甲症狀常有 :1.指甲末端產生顏色改變,臨床常見有黃色、咖啡接近茶色、或黑灰的色澤,有些也有點接近墨綠色。2.指甲質地會變粗厚、脆化且易有碎屑。3.甚至還會產生不好聞的氣味。對患者來說,除了外觀不美觀外,指甲粉脆化也容易磨到側邊甲肉,進而演變成甲溝炎,可能因而影響生活起居,成為人際互動的一大困擾。灰指甲照片。(圖/翻攝自仁愛醫院。)灰指甲的原因?哪些人比較容易得灰指甲?綜合食藥好文網與仁愛醫院衛教資訊說明,容易造成灰指甲的原因主要有以下:1.指甲受到外傷或撞擊,會形成黴菌侵入的缺口。2.不喜歡清洗手腳、不按時修剪指甲也會提高得病的機會。3.清除指甲油的去光水,也會使指甲較脆弱抵抗力降低。此外,以下族群需特別注意感染灰指甲:1.女性若常穿尖頭鞋或窄版的鞋子、做美甲過程有傷口,應確實消毒傷口避免滋生黴菌而導致灰指甲的發生。2.年齡稍大及免疫能力降低的人,比較容易受黴菌感染。3.洗滌業(如洗車、清潔人員)、美髮業、甚至家庭主婦都比較有機會得到灰指甲。4.另外身體其他部位有黴菌感染而未治療,也有可能由皮膚擴散到指甲而得到灰指甲。如很多患者都是由香港腳傳染。灰指甲會自己好嗎?不治療會怎樣?灰指甲不會自然痊癒,但如果不治療的話可能會嚴重到變形影響穿鞋(鈎甲 onychogryphosis )或是插入指頭旁邊的肉引起甲溝炎,也會傳染給家人可能。灰指甲如何治療?多久會好?延吉美皮膚科診所資料說明,灰指甲的治療有一個特色,就是「漫漫長夜」,因為黴菌躲在硬硬的指甲裡面,不管是擦藥還是吃藥,能進入指甲的藥物濃度總是有限,所以治療必須要有耐心。灰指甲的治療分成外用藥膏(藥水)及口服抗黴菌藥物。.外用藥物:優足答(exelderm, 學名sulconazole)、等,自費外用藥有Amorolfine(如Loceryl樂指利、Amocoat雅舒安、Emoller易黴樂等、Chanelle愛甲妥)、乳酸乙酯及醋酸(如excilor恢甲清、速療灰甲套裝)、中藥(如樂道灰)等。.常用的口服藥:適普諾(Sporanox,學名Itraconazole)、黴特克舒(Lisim,學名Terbinafine)、泰復肯(Diflucan, 學名Fluconazole)。.指甲雷射:利用光熱原理來達到殺死指甲內黴菌的作用,以及讓甲面達到高滲透性,重點是並不會造成甲床、甲溝或指甲本身的傷害,提供另一種治療灰指甲的選擇。灰指甲多久會好?一般來說,灰指甲比香港腳更頑強,外用藥劑較難穿透指甲深入黴菌窩藏的地方,如果外用藥劑失敗的時候,往往要轉為口服抗黴菌藥物。但即使是口服藥物,仍需長達12週以上才有理想的療效(手指指甲則是6週以上)。灰指甲復發怎麼辦?如何預防?如何預防灰指甲?仁愛醫院衛教資訊說明,日常生活應注意以下8點:1.穿著通風透氣、吸汗強的棉質襪,每天更換清洗,甚至一天換穿幾雙。2.應避免穿膠鞋或不透氣的球鞋,最好有兩雙以上的鞋子交換穿著,使每一雙鞋都有足夠的時間可以晾乾。在家中最好赤腳或穿拖鞋或涼鞋。3.不與他人共穿鞋子、拖鞋及襪子。(買鞋時請勿以赤腳試穿鞋,以免遭受感染)4.腳底、趾間癢儘量不要用手抓,以防傳染於手指。5.沐浴後應把腳趾擦乾,尤其是趾縫等較易被忽略的地方。6.身體其他部位有黴菌感染時,應及早治療以免互相傳染。7.治癒後使用過的襪子及脫鞋應拋棄,避免二次感染。8.注意較容易潮濕環境的清潔,如公共浴室及家中廚房、浴室地面,接觸後保持手腳清潔及乾燥。灰指甲藥膏怎麼擦?食藥好文網指出,因為指甲的甲板結構較厚,由多層角質細胞推疊而成,較難穿透,因此灰指甲外用治療藥都會做成特殊的指甲油劑,透過油劑的滲透力,同時於塗抹前將增厚的指甲磨薄,才能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1.銼:使用新的銼刀磨平受感染的指甲甲面,除避免感染擴散,也可去除壞死的角質層,讓後續塗上的藥充分發揮效果。2.擦:用酒精棉片把剛剛銼指甲的粉屑擦掉,甲縫和銼刀也要記得清潔乾淨。3.塗:將藥液滴在藥板上,藥板經過特殊設計,可以精確地吸取定量的藥液(0.02-0.03毫升),將沾有藥液的藥板塗在甲面和甲縫。後續再將藥瓶蓋緊即可。另外,用藥後,應清洗手部,以免交叉感染。灰指甲要看哪一科?由於灰指甲是因為黴菌感染衍伸的症狀,民眾可至皮膚科尋求專業醫師的建議;若欲選擇雷射治療灰指甲者,則可前往醫美與皮膚科診所就診。灰指甲會傳染嗎?新北市藥師公會資料說明,灰指甲絕非只是外觀問題,不治療不只影響個人形象,還會傳染給別人,更嚴重的是各種併發症包括疼痛、手腳活動性變差、細菌感染,趙昭明表示有些病人甚至演變為蜂窩性組織炎,治療更加困難。台大名譽教授、感染科醫師李慶雲指出,灰指甲的黴菌感染容易擴散,對白血球有缺陷、長久化療或免疫力較差的人,有較高的菌血症,甚至內臟感染風險,應盡早治好。皮膚科醫師一般開口服藥給病人,但吃這些藥須注意對肝、腎的副作用,現在有簡單方便、非藥物且無副作用的替代品,病人只要用筆塗一塗,使用容易,值得嘗試,將灰指甲感染惡化的風險降到最低。資料來源:食藥好文網、仁愛醫院、延吉美皮膚科診所、新北市藥師公會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10-22 醫療.婦產科
私密處痘痘別亂擠或不管!醫指8原因未必是痘痘,4情況速就醫
女性私密處有時會出現痘痘般的東西,不過未必就是你所想像的痘痘,可能是其他疾病所引起的腫塊。中山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郭安妮提醒,發現這樣的情況時建議盡早檢查,別自行處理、也別放著不管。私密處痘痘未必是痘痘!醫指常見8原因早檢查 郭安妮醫師表示,女性私密處發現像痘痘一般的腫塊時,有時確實可能就是皮脂腺塞住產生毛囊炎,也就是所謂的「痘痘」,原因通常就像臉部的痘痘一般,不外乎是因為不潔、感染、阻塞等所造成。但腫塊也有可能是其他原因所引起。 醫師說明,像是負責潤滑陰道的巴氏腺,就也可能因為私密處不乾淨受感染、或是生活型態不佳,使得巴氏腺阻塞而腫大形成「巴氏腺囊腫」。另外,也可能是因免疫力下降等原因所產生的疱疹,例如皮蛇,或是第二型單純疱疹病毒(HSV-2)。而因黴菌感染、會產生塊狀或豆腐渣狀分泌物的念珠菌感染,也會使得私密處紅腫,長出類似痘痘的腫塊。接觸到過敏原等形成的皮膚過敏也會有小丘疹,這也可能發生在私密處。其他也包含瘜肉、惡性腫瘤、異位性皮膚炎、性病菜花等,形成像是痘痘的腫塊原因非常多,未必是「真的痘痘」,即便形體非常像,也須經過醫師診斷才有助真的改善及治療。 私密處長出東西盡早檢查,別自行處理或放著不管!自行處理會怎樣?郭安妮醫師表示,正因為私密處長出像痘痘的東西,背後的可能性非常多,未必是痘痘,因此相當不建議民眾自行處理。即便是痘痘,在非無菌的環境處理下,也有可能使得痘痘發炎、更進一步感染,甚至引起蜂窩性組織炎、敗血症,更遑論是其他非痘痘的原因。 放著不管會怎樣?除此之外也不建議放著不管。雖說痘痘放著不管確實也有可能自行消失,但還是有惡化的機會。而若以較常見、嚴重性不高的「巴氏腺囊腫」來說,是有可能持續阻塞而腫大,形成像鳥蛋一般的大小,影響生活。若是較嚴重的問題,例如惡性腫瘤,延誤就醫後續處理自然會相當不易。 可以做些什麼?郭安妮醫師建議,民眾若發現私密處有疑似痘痘的東西,還是盡早檢查確認原因並治療為佳。若要自行處理,能做的就是穿著寬鬆的褲子、盡量保持通風,並且注意毛巾、內褲等清潔,以及性生活注意衛生安全、避免性病傳染,也維持良好的生活、作息、飲食。 私密處有像痘痘的東西?4種情況速就醫別再拖!雖說鼓勵民眾發現私密處有類似痘痘的東西,盡量第一時間前往檢查,不過相信還是有很多民眾看到私密處有痘痘時,多會想再觀察一下,郭安妮醫師提醒,若要觀察最多就觀察個3天,因為若真的是痘痘、且自行好轉的痘痘,通常約2-3天便可發現好轉。換句話說,若是3天還不見好轉,就可能是其他問題,或者目前的方式並無法使痘痘自行康復。 除此之外,若是腫塊出現紅腫熱痛,得要小心通常是患部惡化的警訊,可能正往蜂窩性組織炎、敗血症發展,若是合併出現發燒,或是四肢無力、癱軟、強烈睡意等症狀,通常更是意味著更加嚴重。上述這些情況都應盡速就醫,不可再拖。 以上新聞文字、圖片皆屬《今健康》所有,網站、媒體、論壇引用請註明出處。延伸閱讀:.私密處長痘痘 女中醫難以啟齒的巴氏腺囊腫,靠這二件事改善!.內褲不是不能用手洗!婦產科醫師提醒2問題沒注意,恐滋生細菌.私密處味道很重、分泌物多怎麼辦?9招改善法一次看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10-07 醫療.泌尿腎臟
私密處味道很重、分泌物多怎麼辦?8種私密處異味、4種分泌物顏色、9招改善法一次看
正常情況下陰道分泌物應為透明、無色、無味,若陰道菌叢改變、遭感染,分泌物味道、顏色也會有所變化。女性在進入青春期後,陰道會開始分泌陰道分泌物,統稱「白帶」。陰道分泌物的作用為保持陰道環境濕潤,正常情況下陰道分泌物應為透明、無色、無味,若陰道菌叢改變、遭感染,分泌物味道、顏色也會有所變化,本篇帶您一次看懂分泌物顏色及陰道日常保養。何謂陰道分泌物?有何作用?陰道分泌物組成成分包含外陰的巴氏腺、皮脂腺、汗腺、大汗腺的分泌物、陰道分泌物、子宮頸分泌物、子宮分泌物及輸卵管分泌物等,正常的陰道分泌物應為透明或乳白色的黏稠液體、沒有氣味或是帶點淡淡的酸味,量會隨著生理週期而變多,如:排卵期、經前、孕期及性亢奮。一般情況下,陰道分泌物可以使陰道環境保持濕潤、有助維護陰道健康,排卵期間則會受到卵巢荷爾蒙、雌激素影響,使分泌物的量及黏稠度增加,以利於精子通過,而巴氏腺在陰道前庭主要的分泌物具有潤滑作用,性亢奮時也會增加分泌物的量。8種私密處異味私密處皮膚若長時間悶住、不通風,容易損害私密處原有的酸鹼平衡,個人生活習慣、健康狀況也會反應在私密處味道上。以下整理8種私密處異味及造成原因:.月經期異味:因經血、皮脂腺分泌、子宮內膜內分泌物及汗水混合而成的類私密處異味。.腥味:大多為陰道滴蟲感染,或陰道菌群不平衡而引發的細菌性陰道炎。.金屬鐵鏽味:通常發生於月經期間或性行為之後,通常味道不會殘留太久。.酵母麵包味:可能患有酵母菌感染,會伴隨刺激、搔癢、白帶增加。.麝香味:與穿著緊身褲、流汗有關.化學藥味:大多與長期服用藥物有關,也可能是膀胱或是泌尿道遭感染。.狐臭異味:與汗腺分泌有關。.腐爛惡臭味:與陰道嚴重感染或患有嚴重子宮內膜炎、腫瘤、子宮頸等婦科疾病有關。(表格資料來源:謝銘峻醫師)分泌物4顏色 恐是私密處感染因個人身體狀況不同,陰道分泌物的量、味道、顏色等表現會有所不同,若陰道分泌物無特殊質地、顏色或異味,也沒有搔癢或刺痛感,通常都是正常的白帶,但是如果分泌物出現以下幾種狀況則應至婦產科就醫。1.滴蟲性陰道炎.顏色:黃綠色.氣味:黴味或腥臭味.質地:泡沫狀、稀薄不黏稠.其他症狀:陰部搔癢陰道周圍灼熱感與發炎泌尿道易感染、頻尿、排尿困難性交與小便時,可能灼熱或疼痛2.白色念珠菌陰道炎.顏色:黃白色.氣味:不一定有異味.質地:豆腐渣、乳酪狀.其他症狀:嚴重搔癢、燒灼感、刺痛感可能伴有頻尿、小便疼痛3.細菌性陰道炎.顏色:灰白色.氣味:魚腥味.質地:稀薄、水狀分泌物.其他症狀:陰部搔癢、刺痛性交、小便疼痛4.披衣菌、黴漿菌、淋病感染、子宮頸癌.顏色:黃白色.氣味:不一定有異味.質地:夾雜血絲、量多.其他症狀:非月經的陰道出血下腹疼痛、小便、性交疼痛噁心嘔吐、發燒(資料來源:張瑜芹醫師)滴蟲性陰道炎大多都是透過性行為感染,性伴侶需一同治療,以避免後續兵乓球式相互感染;念珠菌陰道炎、細菌性陰道炎都是因陰道環境酸鹼失衡,造成陰道好菌減少,進而使念珠菌、厭氧菌滋生;披衣菌與淋病感染是因陰道環境不良,使細菌增生破壞子宮頸保護力,進而造成內生殖器感染及骨盆腔發炎;而非月經的陰道出血則可能與懷孕、子宮外孕、流產、子宮頸或子宮內膜瘜肉、子宮頸糜爛、子宮頸癌,或卵巢、子宮腫瘤、子宮內膜增生等有關,建議發生非月經的出血應立即至婦產科就醫。私密處日常保養陰道發炎常見病因有念珠菌、陰道滴蟲、披衣菌及淋病炎,三軍總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王晨宇表示,長時間下來可能會導致骨盆腔沾黏,容易子宮外孕甚至不孕,建議日常生活應養成以下9種習慣預防陰道發炎。.穿著寬鬆,避免過緊、悶熱的褲子.穿棉質、透氣的內褲.不過度清潔私密處,以免破壞陰道菌叢.避免使用含香料、刺激性物質的護墊及衛生棉,經期勤換衛生棉.單純性伴侶,性行為全程配戴保險套,並於性行為前後洗澡.如廁由前往後擦拭.維持作息規律、不熬夜.均衡飲食,提升免疫力,避免辛辣、甜食、菸酒.多喝水、適當補充益生菌,以維持陰道菌叢正常多喝水有助於預防私密處感染、降低異味產生。Q1、分泌物異常會自己好嗎?「分泌物綠色會自己好嗎?」、「豆腐渣分泌物會自己好嗎?」是不少感染陰道炎的女性常有的問題,由於不想至婦科內診便自行到藥局購買陰道塞劑,建議發現分泌物異常時,應至婦產科檢查治療。根據衛生福利部豐原醫院資料指出,若自行亂投藥、濫服抗生素,反而容易使念珠菌乘虛而入,如果有習慣性灌洗陰道,除了會破壞原本陰道菌叢,也會把外來病原沖入骨盆腔內,反而引起骨盆腔發炎。參考資料:台大醫院北護分院、婦產科女醫 張瑜芹、衛生福利部豐原醫院延伸閱讀:.你的內褲有滿滿細菌!這樣洗越洗越髒,醫曝「5步驟正確清洗內褲」.男醫「坐著尿尿」十年揭3優點!網友讚:坐著尿的男人最帥了.噁!內褲沒晾乾還穿,醫師提醒小心黴菌感染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9-18 養生.生活智慧王
內褲不是不能用手洗!婦產科醫師提醒2問題沒注意,恐滋生細菌
很多人都會覺得內褲這類平常不會見人的東西,有破損再換就好,其實不然!為什麼內褲需要定期汰換呢?外陰跟一般的皮膚不同,有部分是黏膜組成,導致陰部容易受到細菌、黴菌感染,造成發炎。而洗衣機沒有消毒殺菌的功能,所以細菌、黴菌、分泌物、微量排泄物會殘留在內褲上,造成反覆感染。如果有私密處困擾的人,更應該定期汰換內褲。內褲什麼時候應該汰換呢?以下三個狀況會建議汰換:.3-6個月定期更換.內褲已經鬆掉了.有分泌物黃漬殘留只有女生需要定期更換內褲嗎?男女都建議定期更換。男生定期更換內褲也會減少皮膚、私密處發炎、搔癢的狀況。內褲手洗比較好嗎?很多人都認為貼身衣物手洗比較好,不過要特別強調,手洗如果沒有洗乾淨,容易導致洗滌劑殘留在內褲上,對私密處造成刺激。另外一定要注意,水份如果擰得不夠乾,也會使細菌滋生。用洗衣機當然也沒問題,但是不能跟外衣或襪子什麼一起洗。有些專門洗內衣褲的小型洗衣機,也可以考慮!(本文轉載自臉書粉絲專頁《美麗而剽悍 婦產科女醫 新竹竹北 張瑜芹醫師 》)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07-21 醫療.新陳代謝
她狂掉牙竟是糖尿病併發症!糖尿病口腔4大問題 預防牙周病養成6衛生習慣
糖尿病控制不佳,小心牙周病找上門!一名40多歲女性糖尿病患者,血糖數值時高時低,且未維護口腔健康,隨著年紀增加,陸續出現牙齦萎縮紅腫、牙縫變大等症狀,還陸續脫落7顆牙齒,轉診至牙科後才診斷牙周病。醫師提醒,糖尿病患者發生牙周病機率,相較沒有糖尿病者增加2至3倍,且糖尿病患者的牙周病嚴重程度更高,務必更要注重口腔健康。6大糖尿病併發症糖尿病是很複雜的慢性病,之所以說複雜,是因為若血糖控制不好,高血糖會造成身體多處器官受傷,主要會造成6大類併發症:1.心血管病變2.腎臟病變3.神經病變4.視網膜病變5.糖尿病足6.包含牙周病在內的口腔病變糖尿病口腔4種問題在口腔病變部分,根據台北榮總員山分院「糖尿病人之口腔保健」的衛教資料指出,常見糖尿病的口腔問題主要有以下幾種:1.口乾、口臭、味覺改變:糖尿病導致微血管及神經病變,使唾液分泌量減少造成口乾,細菌、病毒、黴菌感染的機會增加造成口臭,味蕾孔變窄或消失造成味覺改變。2.口腔內傷口癒合困難:因糖尿病致身體免疫系統改變,影響牙齦組織膠原纖維代謝,而加速齒槽骨喪失,及延緩牙周組織的癒合能力。3.齲齒:口腔衛生不良,使堆積在牙齒或牙齦溝中細菌數增加所致。4.牙齦炎、牙周病:牙齦出現凹狀糜爛,甚至骨頭外露而感劇烈疼痛。糖尿病患罹牙周病比普通人高2-3倍 4原因讓牙周病更棘手三軍總醫院牙周病科主治醫師宋承恩指出,牙周病致病因子是細菌感染,研究證實,糖尿病患者相較未罹患糖尿病者,發生牙周病的風險增2至3倍。4原因讓糖尿病患容易發生牙周病:「白血球功能低下」:糖尿病患容易處於「高血糖」的狀態,容易讓白血球無法正常發揮生理作用,影響到對抗牙周細菌的能力,相比正常人更容易引起感染的問題。「膠原蛋白代謝異常」:膠原蛋白是合成牙周組織、齒槽骨主要物質,糖尿病人的高血糖狀態會抑制膠原蛋白合成。同時還會抑制齒槽骨、牙周組織的合成機轉。且糖尿病病人的牙齦溝內溶解膠原蛋白酵素增加,牙周更容易被破壞。「末稍微血管異常」:末梢循環差是糖尿病患常見問題,因血管壁基底膜變厚影響代謝,有害物質難以排出,營養物質及防衛感染的白血球難進入,無法發揮營養補給、殺菌功能,造成牙周病惡化。「傷口復原能力降低」:糖尿病患的傷口不易復原,使牙周病更為嚴重。新光醫院牙周病科主治醫師韓燕婷表示,高血糖會導致骨頭新生成率更低,齒槽骨遭破壞更難復原。牙周病與糖尿病會發生雙向聯結 治療時需同時考慮糖尿病患牙周病症狀與一般牙周病無異,韓燕婷表示,常見包括刷牙流血、口臭、牙齦悶脹、紅腫、化膿、自發性流血、咀嚼無力、牙齦萎縮、牙齒位移、牙齒脫落、對冷熱刺激食物敏感等症狀。宋承恩表示,研究發現,糖尿病患罹患蛀牙、牙周病風險較高,尤其第二型糖尿病及牙周病皆好發於中年以上族群,務必特別留意。糖尿病除容易導致牙周病發生,兩者更存在雙向關係。宋承恩表示,牙周病是因細菌引起,當有害細菌恐進入血液中,引起人體發炎反應,促使免疫系統釋放發炎因子,使組織表面的胰島素受體數減少,影響脂質、糖類代謝,增加胰島素阻抗,使胰島功能下降,許多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即可能是牙周病作祟,若合併兩種疾病,需同時治療。糖尿病預防牙周病6重點韓燕婷提醒糖尿病患注意2重點,可避免牙周病發生:最重要是「控制血糖」、維護口腔健康。許多民眾自認「認真刷牙」,還有用電動牙刷,但最容易忽略「牙齒縫」,以為有卡食物才要清,其實每次用餐後都需要刷牙,建議搭配牙間刷、牙線等工具,避免細菌存留牙縫釀成牙周病。宋承恩建議糖尿病病患需注意維護口腔健康,養以下衛生習慣可降低罹牙周病的機會:6衛生習慣降低罹患牙周病1.良好作息、避免過多壓力。2.飲食控制、均衡營養。3.避免抽菸、酗酒、吃檳榔。4.正確刷牙:包含使用一般軟毛牙刷、牙間刷與牙線、牙菌斑顯示劑。每日至少三餐飯後與睡前皆刷牙。5.定期接受口腔檢查與洗牙:目前健保給付糖尿病患每3個月洗牙1次,醒牙醫師自己是糖尿病患者,追蹤確認口腔狀況。6.口臭、牙齒搖動或有牙周症狀時,應盡快就診牙科治療。資料/宋承恩醫師提供【資料來源】.糖尿病人之口腔保健 - 臺北榮總員山分院.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
-
2023-06-17 醫療.耳鼻喉
耳朵癢是耳屎太多?6大原因、4招緩解 專家1次告訴你
不管男女老少或多或少都曾有耳朵癢的情形發生,一旦耳朵搔癢,不少人就會忍不住伸手抓個幾下,有些人還會認為是自己耳屎過多,直接拿起掏耳棒開始挖耳屎,結果愈挖愈癢。本文將為您整理耳朵癢的6大原因,並提供你舒緩耳朵不適的方法。耳朵很癢但沒有耳屎? 公開耳朵癢6大常見原因多數人以為耳朵癢是因為耳屎太多,但其實會造成耳朵癢的原因很多,若搞錯原因,過度用手指或掏耳棒挖耳朵,反而會適得其反。以下為耳朵癢常見的6種原因:耳朵癢原因1:耳屎太少或太多很多人都有定期用掏耳棒等硬物掏耳朵的習慣,但這麼做不只會損壞外耳道皮膚,如果一下子把耳屎挖得太乾淨,外耳道的皮膚還容易變得太乾燥,而引起耳朵癢的症狀。 一般來說,耳屎不需要特別清潔就會從耳內自行排出,但如果耳屎累積太多未排出,或者在挖耳屎的時候不小心將其往內送,也會因此造成外耳道阻塞,並刺激外耳道神經,而出現搔癢的症狀。耳朵癢原因2:耳朵發黴耳朵發黴又稱作「耳黴菌病」或「黴菌性外耳炎」,意指耳道遭到黑麴菌與白色念珠菌等黴菌感染,通常好發於頻繁掏耳朵、處於氣候高溫潮濕、免疫功能低下、慢性中耳炎、因外耳炎常局部使用類固醇或抗生素等類型的病患。一旦耳朵發黴,耳朵除了會搔癢難耐,還可能會流出濃稠物、疼痛、悶帳不適等,而且耳黴菌病容易復發,易造成患者長時間耳朵不適,應盡快至耳鼻喉科就醫治療。耳朵癢原因3: 外耳炎炎炎夏日,許多人為了消暑都會跑去游泳或參與水上活動,但如果耳朵接觸到不乾淨的水域環境,且沒有在戲水過後清潔且擦拭乾淨,就容易因致病菌感染,而罹患外耳炎。此外,如果經常挖耳朵或配戴長期未清理的耳機,也可能會降低外耳道對致病菌的防禦能力,進而引發外耳炎。此類病患不僅會感到外耳搔癢、疼痛,耳內的分泌物也會因此增加,最嚴重還可能導致耳殼周圍紅腫、頸部淋巴結腫大或發燒等症狀。耳朵癢原因4:神經性耳癢症耳朵由迷走神經與三叉神經分佈在內,若患者長期處於壓力過大、焦慮或憂鬱的情緒,而出現自律神經失調,就可能患有神經性耳癢症。雖然其耳朵外表看起來正常,但可能會因此造成此類病患的耳朵不時產生搔癢感,且感受異常強烈,不過不會有聽力障礙或耳朵疼痛的症狀。耳朵癢原因5:皮膚過敏如果患有異位性或脂漏性皮膚炎等皮膚病患者,也會因皮膚過敏,而有耳朵、鼻子、眼睛等部位搔癢的症狀,建議有此類問題的病患應及早就醫檢查、對症下藥,即可早點擺脫惱人的不適症狀。耳朵癢原因6:過敏性鼻炎過敏性鼻炎主要是因吸入花粉、塵蟎等過敏原或攝取特定食物所致,典型症狀除了包括鼻子癢、流鼻涕、鼻塞、喉嚨發癢或眼睛紅腫,耳朵也可能出現異常的搔癢感。耳朵癢怎麼辦? 正確舒緩耳朵癢的方式看這裡若想要避免耳朵癢,建議平時洗澡或游泳後,應保持耳朵內部乾燥,以防黴菌滋生,也不要經常隨意地用手指或髮夾、原子筆套等物品挖耳朵,這麼做不僅會使耳道皮膚傷痕累累,表皮層不斷增厚,形成濕疹。若耳道再遭到葡萄球菌感染,長出耳疔,還會讓你痛到不行。因此,為了防止出現上述的狀況,下次耳朵覺得搔癢的時候,不妨考慮用手掌輕揉耳朵外部或冷敷,但若試了幾次後仍未改善,則應及早就醫、對症下藥,以免耳朵出現更嚴重的症狀。此外,平時配戴的耳機也應定期清潔,才不會使耳道遭致病菌感染,而罹患外耳炎;若覺得耳內的耳屎過多時,建議不要隨意地使用掏耳棒或小工具挖耳朵,不妨可至耳鼻喉科請醫師協助清理耳垢,以防耳道損傷,造成耳朵搔癢的症狀,甚至引發聽力受損的嚴重後果。延伸閱讀:.耳垢到底需不需要清?耳鼻喉科醫教你安全的清理方式.掏耳朵其實是把耳垢往內推 醫師:反而不利排出體外.掏耳朵掏到細菌侵腦! 醫:別再天天挖耳了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6-12 癌症.大腸直腸癌
大腸癌的糞便是什麼顏色?藍莓色大便又是什麼問題?名醫教你觀察糞便
大腸有機械性作用,也有化學性作用,但機械性作用更為重要。蠕動到了大腸就從變成分節運動,目的是要把被消化吸收掉、沒有營養成分而進到大腸的原便都排出體外,因為裡頭含有食物殘渣、纖維質等所有不能吸收的物質。大腸的排遺作用本身並沒有吸收營養的功能。而大腸最重要的功能是吸收水分,一天分泌上千毫升的腸液與胰液還要再加上喝下的水量,這些水分、電解質到了大腸部位都將回收,提供糞便裡細菌的養分,最後到肛門括約肌後排出。糞便最重要的成分是許多細菌,但是不見得都是壞菌,其中還包含一些無法消化的纖維質。所以經常聽聞要多吃青菜、水果,這是為了提供腸道菌叢的平衡,這些物質在口腔、胃、小腸都不能被消化,卻是糞便最重要的堆體資本,少了這些就容易引發大腸癌。大腸呈現ㄇ字型,全長約90至150公分,分成右、上、左共三段,分別是升結腸(上行結腸)、橫結腸(橫行結腸)與降結腸(下行結腸)。在升結腸的一端是盲腸,最末是闌尾,一般所稱的盲腸炎其實不是盲腸發炎,是闌尾發炎,因此會右下腹會相當疼痛。在降結腸的末端有轉彎處是乙狀結腸,呈現S型,通過這裡後才會進入直腸,直腸是肌肉最厚的地方,此處有俗稱大腸頭的括約肌。直腸最末端是肛門口括約肌,這一段約有10公分,也是容易發生腫瘤、癌症的部位。大腸癌發生在不同段會出現不同症狀,最不容易發現的部位是在盲腸及升結腸,預後的狀況最差;最容易發現的部位則是直腸,再來是直腸上方的乙狀結腸。若要及早發現大腸癌,觀察糞便是有效方式,下列不同的糞便狀況會呈現出不同腸子部位的狀況。一、糞便有鮮紅血覆蓋或流出鮮血:可能是痔瘡出血。因為痔瘡位置在最末端的肛門口,通常糞便前段是正常的黃褐色,到最後一段通過肛門時因血管磨破,所以覆蓋在糞便末段的血是鮮紅色,血色不會與糞便混合。而且可能肛門口還有出血,所以衛生紙擦拭時會見紅色鮮血。另一種情況則是上廁所時沒有解出糞便,卻排出鮮血,有可能是肛門口附近的痔瘡磨破所導致,以衛生紙擦拭時也會見紅色鮮血。二、糞便混合鮮血或解血便:可能是直腸、乙狀結腸、降結腸之癌症或出血病變。當腫瘤長在直腸造成直腸變狹窄時,病人會提到近兩、三個月的糞便比較細,像鉛筆一樣,有時沾血、有時沒沾血。經過檢查卻沒發現痔瘡,那麼就要懷疑可能是直腸癌。乙狀結腸癌的情況也一樣,特別是轉彎處,腸道孔徑變窄,糞便就會變細。三、藍莓色(暗紅色)糞便:可能是小腸、盲腸、升結腸的癌細胞所導致。盲腸與升結腸的管腔很大,裡頭是乳糜狀的原便浮在腫瘤上。若腫瘤出血,原便混合均勻血紅素繼續往前推進,就會變成像藍莓或是蔓越莓的顏色。糞便不會變細,但是很明顯能看出糞便顏色與平常不同。這個部位發生的癌症必須特別留意,有可能癌細胞已經長的很大,糞便也不會有任何改變,甚至出血很厲害時自己也會忽略觀察、不曾察覺,不知不覺中就貧血了。所幸仍可以透過大腸鏡的檢查,及早發現,及早治療。四、烏黑色糊狀(瀝清狀)糞便:可能是上消化道(口腔、食道、胃、小腸)的癌症或出血病變。糞便表面有油性光澤,有時帶有血腥味,與瀝青相似,所以又稱為瀝青便、柏油便。上消化道出血若比較慢一些,除了解出瀝青便之外,病人口中可能會吐出黑色或咖啡色的嘔吐物;若大量出血又急又快,可能會解出血便或甚至吐出鮮血。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很多,過去青壯年族群可能是因為感染幽門螺旋桿菌造成消化道潰瘍出血,但現在檢查與及早治療幽門螺旋桿菌己經非常普及化,使這類患者數減少許多。不過銀髮族要特別注意,使用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或者抗凝血劑等預防中風以及心血管疾病藥物,反而成為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見原因之一。腸胃科醫師非常重視糞便的觀察,因為糞便能釋出重要警訊。除了留意自己的排便習慣之後,可以自我檢視身上有無其他病徵,像是臉上皮膚有無變黃、身上有無黴菌感染或念珠菌感染、吞嚥困難等。這些症狀可以整理後列表記下告訴醫師,都是自我診斷的小撇步。闌尾炎小知識闌尾發炎的原因是,從小腸經過迴盲瓣進入盲腸時,分節運動會一邊脫水一邊將食糜等原便推送而至盲腸。因重力關係會使部分物質如細菌掉入闌尾,若運動順暢會擠出,但如果不順暢(如有糞石或其他阻塞物),就會堆積在闌尾造成闌尾炎。另外,大腸中也有許多憩室(空間),若開口塞住了就會變成憩室炎。(本文摘錄自堡壘文化出版、林肇堂醫師著《腸保健康好胃來:台灣消化權威林肇堂教授,許你一個順暢人生》)
-
2023-05-05 醫療.皮膚
香港腳會自然好嗎?掌握有效治療方式,養成7個好習慣遠離足癬!
夏天最惱人的莫過於雨季出門總是會弄濕鞋襪,當雙腳長時間在潮濕、悶熱下便很容易引發香港腳的問題。香港腳的學名為「足癬」,其肇因是表淺皮膚黴菌所引起,由於黴菌喜愛溫暖潮濕的環境,加上台灣位處潮濕、溫暖的海島型氣候地區,夏季往往炎熱又潮濕,因此也增加了感染香港腳的風險。「放著不管,讓香港腳自然好有可能嗎?」,這是民眾對於香港腳最常見的疑問,答案是否,若香港腳放著不處理,甚至還可能反覆復發!尤其男性罹患率高於女性,香港腳症狀也不只是癢,還有脫皮、長出成群的水泡、腳底皮膚角質增厚、腳跟龜裂疼痛、趾縫間皮膚發炎潰瘍等現象。因此,皮膚科醫師往往都會建議:「香港腳須搭配藥物治療,同時改善生活習慣,才能預防香港腳再次復發。」 香港腳症狀不只癢,足癬共有4大類型多種症狀事實上,皮膚黴菌又分成多種類型,引發香港腳的黴菌種類是「皮癬菌」(dematophyte),俗稱為「癬」,這就是「足癬」名稱之由來。但為什麼足部會被「皮癬菌」所感染呢?這就必須了解黴菌容易滋生的環境、易感染的體質與途徑:☑易感染的場域:黴菌偏愛溫暖潮濕處的環境,所以像浴室、公共溫泉或是穿著潮溼、排汗透氣性不佳的鞋子和襪子都是黴菌生長的環境,也是容易感染香港腳的潮濕場域。☑易感染的體質:黴菌具傳染性,對於免疫力低下、皮膚脆弱易過敏或足部有傷口者,一旦接觸到黴菌很容易被其感染。其次是足部本身易形成黴菌滋生的環境,如:天生容易冒腳汗者或是腳趾縫長得較密的人,相對容易感染香港腳。☑易感染的途徑:香港腳患者穿過的鞋子和襪子、踩過的地板、擦拭過的毛巾或是潮濕的浴室地墊都可能留下黴菌,導致他人也易沾染上黴菌,當沾染者又具有上述易感染的體質,加上足部未做到徹底清潔,便有很高的機率感染香港腳。值得注意的是,香港腳症狀不只是癢,其共有4種足癬類型,嚴重時可能還會有膿包、出現皮膚糜爛潰瘍的現象:(1)趾間型足癬:腳趾縫、腳掌出現脫皮是初期最常見的香港腳症狀,但也有腳趾縫皮膚呈現濕軟、塊狀剝落的現象,甚至有些人可能還會出現紅斑與滲出液體。(2)厚皮型足癬:腳底、腳掌的皮膚變得乾燥且角質增厚,腳跟皮膚則因龜裂而感到疼痛,但由於不會癢而容易被人忽略。(3)水泡型足癬:腳底出現整群的小水泡且非常癢,一旦抓破水泡,水泡恐滲出液體或演變成糜爛狀。(4)潰瘍型足癬:腳趾縫的皮膚呈脫皮裂開的發炎現象,甚至有膿包且感到疼痛,須小心引發蜂窩性組織炎。醫師:香港腳不會自然好!應先至皮膚科就診後接受藥物治療當你好奇:「香港腳會不會自然好?」皮膚科醫師的回答都是:「不會!」原因很簡單,因為香港腳是感染或是被傳染皮膚黴菌所導致,除非接受藥物治療,透過正確治療徹底殺死黴菌,同時消弭黴菌滋生的環境和阻斷傳染途徑,否則香港腳很容易再次復發。如今治療香港腳,除非症狀嚴重,皮膚科醫師才會開立口服藥,否則通常會以含有專門對付黴菌成分的外用藥膏為優先治療建議。藥局裡常見的抗黴菌外用藥膏有很多種,建議可依不同症狀遵照藥師/皮膚科醫師的指示選購。如希望安心使用外用藥膏治療香港腳,不妨選擇不含類固醇的大廠牌香港腳治療藥膏。以消費者熟悉且信賴的大廠牌【療黴舒】乳膏為例,其主成分為醫療級的Terbinafine,藥膏具長效作用、可有效殺死黴菌,1天使用1次,治療香港腳療程只需7天,便能快速制止癢、脫屑及紅斑等症狀。90%的使用者在開始使用療黴舒乳膏治療後的3個月內,香港腳症狀並無明顯復發或再度感染的現象。此外,使用香港腳外用藥膏前,應先以溫水及羊毛棉片仔細清洗皮膚感染部位,待妥善清洗且乾燥後,再將藥膏輕柔塗抹均勻於患處及其周圍,以確保藥品能穿透。但切記,不只擦在患處,還要塗抹至整根腳趾到腳掌,才能有效殺菌、杜絕黴菌滋生,同時使用香港腳藥膏前後都須洗手,以避免交叉感染。 預防香港腳復發!避免4大NG行為,養成7個好習慣香港腳是傳染力強、不容易治癒且復發率高的惱人疾病,然而復發的原因可能與你治療及平日的NG行為有著密切的關係:●治療香港腳NG行為1、擅自停藥據了解,沒有完成香港腳用藥療程,任意停藥、中斷香港腳治療,是導致香港腳在近期內再度復發的最主要原因。現今的香港腳外用藥膏已將療程縮短至7天,有助於提升用藥完成率。不過一般會建議,當患部症狀改善後,再持續塗抹兩周治療,可將黴菌徹底消滅。●治療香港腳NG行為2、癢哪裡,擦哪裡!許多香港腳患者習慣「癢哪裡,擦哪裡」,但不少醫師都會建議患者:「使用藥膏時,不要只擦看得見的患部,最好將藥膏塗抹至整根腳趾到腳掌。」因為尚未出現症狀的足部也可能帶有致病黴菌,可能再次引發感染。●治療香港腳NG行為3、沒有改變原有的生活及衛生習慣保持腳部的衛生清潔與乾燥舒爽,是預防黴菌在足部滋生的不二法門。但若患者覺得香港腳已獲得有效治療便故態復萌,再次感染黴菌的機率其實非常高!●治療香港腳NG行為4、持續接觸黴菌感染源只要赤腳接觸到藏有黴菌的潮濕地面或鞋子和襪子,你就有機會再次感染香港腳。尤其現代人經常赤足踏入游泳池、溫泉、健身房和運動教室,或是與他人共穿拖鞋,這些都可能會提高感染黴菌的風險。倘若期盼香港腳不要再次復發,想幫助預防香港腳再度找上門,在日常生活中應養成7個好習慣:1.保持腳部乾燥舒爽,平日可多帶一套鞋子和襪子更換2.不要與他人共用一雙鞋子/襪子,並且選擇排汗功能好的襪子3.雨天淋濕的鞋子和襪子,切記一定要完全烘吹乾鞋子和襪子才能再穿4.浴室地面保持清潔乾燥,避免黴菌在潮濕環境中四處擴散5.強化自身免疫,一旦發現異常應及早就醫6.治療期間,請依醫師開立的藥品仿單正確使用,切勿自行停藥7.選擇用藥時,不妨以不含類固醇的藥品為主,藥品建議包含Terbinafine成分,才能有效殺菌香港腳真的不會自然好!即時且用對外用藥膏治療才是上策總歸來說,香港腳真的不會自然好!因為黴菌生命力強且繁殖力高,一旦感染、或被傳染香港腳,千萬不要誤以為它會自然好,應先看皮膚科醫師,並依醫囑確實用藥。選擇香港腳外用藥膏治療時,不妨以不含酒精、不含類固醇,但含有Terbinafine成分之長效作用的藥品為優先,並應遵循藥品仿單指示正確用藥。以瑞士原裝進口的【療黴舒】乳膏為例,不含酒精、不含類固醇且質地清爽不黏膩,並含有醫療級成分Terbinafine,具長效、殺菌之作用,其用法用量是1天1次,療程為7天,因此不建議患者使用不滿7天,看見症狀獲得改善就自行停藥。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特別是保持足部的清潔與乾燥舒爽尤為重要,唯有在正確用藥與良好生活習慣雙管齊下,方能杜絕香港腳再次復發、預防香港腳再次找上門。了解更多: https://www.lamisil.com.tw/products/lamisil-cream.html 使用前詳閱說明書警語及注意事項如對產品有任何問題,請直接連絡療黴舒消費者服務專線0800-212-259英商葛蘭素史克消費保健用品股份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100 台北市中正區忠孝西路一段 66 號 24 樓北市衛藥廣字第112040149號 衛署藥輸字第024470號Trade marks owned or licensed by Haleon ©2023 Haleon or licensor PM-TW-LAM-23-00015
-
2023-04-24 醫療.耳鼻喉
鼻竇炎症狀有哪些?藥師詳解鼻竇炎原因及有哪些治療方式
【本文重點】黃膿鼻涕不一定代表鼻竇炎,也可能是鼻咽部發炎或感冒初期的症狀。鼻竇炎可能引發多種症狀,如鼻塞、膿性鼻涕、咳嗽、頭痛、臉頰脹痛等,需經醫生確診治療。若為細菌感染,醫生會給予抗生素治療,使用完整療程的抗生素才能痊癒,不得自行停藥。若為病毒性感染或與病菌感染無關,多以症狀治療為主,可使用類固醇、抗組織胺、血管收縮劑、化痰藥物和退燒止痛藥物等輔助治療。在特殊情況下,可能需要手術治療等更積極的治療方式。--by ChatGPT我最近有黃膿鼻涕,是不是得了鼻竇炎?許多民眾可能都有遇過擤鼻涕時發現黃膿鼻涕,若單靠鼻涕顏色,無法判斷病症。黃膿鼻涕不只會出現在鼻竇炎,若鼻咽部發炎,可能產生黃膿分泌物的倒流;感冒初期因鼻炎出現透明鼻涕,也可能因停留在鼻腔內較久,轉變成帶有顏色的分泌物。鼻竇炎相關症狀,包含鼻塞、鼻子有臭味、膿性鼻涕、鼻涕倒流、嗅覺衰退、咳嗽、喉嚨有痰或異物感、頭痛、臉頰脹痛、牙痛、喉嚨灼痛等,甚至出現耳悶感、倦怠、發燒等情形。若經醫師診斷確診為鼻竇炎,其病因可能與病毒、細菌或黴菌感染有關,亦可能非病菌感染造成。如果病人有細菌感染,醫師會給予抗生素治療,一般建議療程為5到14天,嚴重慢性鼻竇炎甚至可能需1到3個月的抗生素治療,病人需有耐心遵從醫囑按時用藥,使用完整療程的抗生素才能痊癒,不可因自覺症狀好轉但療程尚未結束就自行停藥,否則可能會增加抗生素抗藥性風險而影響後續治療。若是病毒性感染或與病菌感染無關,通常不需使用抗生素,多以症狀治療為主,包括使用類固醇藥物、抗組織胺藥物、血管收縮劑、化痰藥物、退燒止痛藥物等。使用類固醇或抗組織胺藥物,可幫助病人有效緩解鼻塞、流鼻水、鼻癢、打噴嚏等症狀;血管收縮劑可使病人鼻黏膜收縮,降低鼻道腫脹情形,減緩鼻塞及脹痛感,也可使鼻竇開口擴大,幫助鼻竇黏膜的纖毛運動以清除發炎分泌物;化痰藥物可稀釋膿稠的分泌物,有利於鼻涕排出;退燒止痛藥物則可減緩病人因發燒、疼痛所帶來的不適。根據病況,醫師可能建議病人可進行鼻腔沖洗,以去除鼻腔中的黏稠鼻涕、發炎物質與過敏原。針對特殊情形的鼻竇炎患者,若醫師研判使用藥物、鼻腔沖洗或其他內科治療方式療效有限時,可能會採取手術治療等更積極的治療計畫,只要病人能配合適當的醫療方案持續治療,對病情的緩解與病況的改善都有助益。責任編輯:辜子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