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07 該看哪科.巴金森氏病
搜尋
黃安琪
共找到
83
筆 文章
-
-
2021-06-16 新聞.健康知識+
補充DHEA恐有不良副作用?美權威梅友診所這麼說
讀者Alfred Wang在2021-5-6在補充睾固酮對攝護腺癌有益?的回應欄留言:「林教授您好:DHEA這款補充劑已經存在市場上許久,有不少人相信並選擇它當賀爾蒙補充劑。據我所知DHEA是賀爾蒙前驅物,不管在男性或女性體內它都有可能轉成男性或女性賀爾蒙,也就是說,一般人無法因缺乏哪一種賀爾蒙就服用DHEA而絕對達到可補充哪一種賀爾蒙的程度,還需另外再藥物配合,但那也不是一般人無處方簽能取得的藥物。如果這補充劑真這麼好用,我想醫生及各大醫院應早已採用它作為性賀爾蒙主要補充手段之一。但我畢竟不是醫學方面專業人才,這樣的猜想是否正確也不清楚。不知林教授可否談談DHEA這款補充劑的利弊及相關知識,謝謝。」我先解釋一下為什麼這位讀者會在補充睾固酮對攝護腺癌有益?這篇文章下面做這個留言。這篇文章主要是在批評一位名叫Ken Berry的醫生。這位醫生在一本台灣版叫做《診療間裡的偽醫學》的書裡鼓吹補充睾固酮(男性荷爾蒙)。可是,已經有大量的醫學文獻確認補充男性荷爾蒙的危險性,尤其是它會增加攝護腺癌的風險。有關DHEA,其實我在這個網站成立5個月之後就已經發表了3篇文章討論過。它是Dehydroepiandrosterone(脫氫表雄酮)的縮寫,而這個物質是人體自然產生的一個荷爾蒙前驅物,會進一步轉化成男性或女性荷爾蒙。由於DHEA的產生會隨著年紀的增長而逐漸降低,所以保健品業者就鼓吹要補充DHEA。這就是為什麼讀者Alfred Wang會希望我能討論DHEA補充劑的利弊。我是在2016-8-21發表的地瓜抗癌第一名?,首次提起脫氫表雄酮,因為一大堆營養師、自然療師、和養生專家經常吹噓,說地瓜是抗癌第一名,而他們的理由往往說是根據一則在網路流傳的所謂的科學證據:「紅薯是超級抗癌食物。這主要歸功於紅薯含有的一種特殊成分:脫氫表雄酮。美國科學家的研究發現,這種成分對於預防乳腺癌和結腸癌尤其有效。」我接著又在2016-8-23發表地瓜抗癌是一場烏龍鬧劇,指出地瓜抗癌的論調是三條烏龍的大匯集。這三條烏龍是(1)把「山藥」誤會成「地瓜」,(2)把「薯蕷皂素」誤會成「脱氢表雄酮」,(3)把「致癌」誤會成「抗癌」。在2018年2月,元氣網邀請我當專欄作家,目的是要轉載我網站的文章。然後他們在3月13日將這兩篇地瓜的文章合併成一篇發表,標題是地瓜抗癌第一名?出於3個烏龍集結的鬧劇。然後在4月12日,聯合報記者黃安琪來信說元氣網的那篇文章得到廣大迴響,因此聯合報開闢了一個專欄來討論與地瓜相關的資訊。接下來在4月16日黃小姐還特地打電話來採訪。也就是說,我獨排眾議,對「地瓜抗癌」提出質疑,總算是有人願意聽。而也就因為這樣我又在4月18日發表地瓜抗癌,中國製造,指出「地瓜抗癌」的謠言其實是起始於中國。我在上面有說一大堆營養師、自然療師、和養生專家經常吹噓,說地瓜是抗癌第一名,而他們的理由是地瓜含有具有抗癌功效的DHEA。但事實上,植物根本就不含DHEA,而補充DHEA不但不會抗癌,反而還會致癌。有關DHEA的不良副作用,我在地瓜抗癌是一場烏龍鬧劇這篇文章裡引用了權威的梅友診所:「女性的症狀包括,油性皮膚,體毛增生,聲音低沉,月經不調,乳房缩小,生殖器增大。男性的症狀包括,乳房脹痛,尿急,攻擊性,睾丸缩小。男女共有的症狀包括痤瘡,睡眠問題,頭痛,噁心,皮膚瘙癢,情緒變化。DHEA也可能影響其它荷爾蒙,胰島素,和膽固醇的量。DHEA可能增加攝護腺癌,乳腺癌和卵巢癌的風險。」事實上,梅友診所的這個網頁已經在2021-2-12更新,而它還特地加了一個十字路口的紅燈標誌,叫大家要避開(Avoid)補充DHEA(請看插圖)。所以,儘管讀者Alfred Wang希望我能討論DHEA補充劑的利弊,但很抱歉,我只能找到「弊」,而找不到「利」的確切科學證據。原文:DHEA補充劑的利弊
-
2021-06-13 該看哪科.消化系統
調整飲食+治療不中斷 與IBD和平共存兩關鍵
11歲的林小妹熱愛打排球,是名運動好手,但沒想到年紀輕輕的她,不僅經常便祕,且連續一到兩個月排出血便,嚇壞父母。經醫院檢查疑似為發炎性腸道疾病,隨後確診為克隆氏症,接受治療與進行飲食調整後,林小妹重回最愛的排球場、參加童軍團,她也鼓勵病友堅持治療、與病共存。台灣發炎性腸道疾病學會、社團法人腸治久安協會及聯合報健康事業部共同舉辦「IBD發炎性腸道疾病線上衛教講座」,四名來自大腸直腸科、肝膽胃腸科、兒童腸胃科、營養科領域的專家,以及病友林小妹偕同父親線上分享從症狀、治療、生活及飲食面剖析發炎性腸道疾病。常見成人患者延遲確診,未及時治療罹癌風險增。發炎性腸道疾病(IBD)可分為兩種,分別為潰瘍性結腸炎及克隆氏症。亞東紀念醫院肝膽胃腸科專任主治醫師鍾承軒表示,據統計,國內患者的發生率與盛行率皆逐年增加,以每年4%至5%的比率上升,其中不乏兒童及較為年輕的患者。台大兒童醫院肝膽腸胃科主治醫師吳嘉峯說,其實18到20歲前確診的兒童病患不在少數,約占總病例數的10%至20%。常見一些成人患者其實早在18歲前就有症狀,卻延遲確診。若未即時治療,發炎持續將使病情愈來愈嚴重。鍾承軒表示,病患可能發生臨床上最不樂見的腸胃道出血、穿孔、廔管、惡性腫瘤等併發症。台北榮總外科部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林春吉更強調,較年輕的病患或持續發炎、合併有原發性硬化膽道炎的患者存在較高癌病變的風險,統計於診斷後七年間罹患大腸癌的風險將開始線性增加。三大類藥物治療,盡可能避免手術,影響生活品質。臨床上發炎性腸道疾病的治療分為三大類,首先會以類固醇、免疫調節劑等傳統藥物治療,當症狀變嚴重而難以獲得緩解時,會開始以生物製劑治療,近五到十年間亦有較新型的生物製劑,可降低白血球發炎的反應。之後如發生併發症才會評估進行手術,如腸道切除重建、廔管切除引流等手術。林春吉表示,對藥物治療無明顯效果的病患,採取手術治療被視為最後的手段,包含緊急手術及非緊急手術。過往曾統計患有潰瘍性結腸炎有60%的病患需要緊急手術,由於術後恐影響未來預後及生活品質,臨床的治療目標之一,就是盡可能避免緊急手術。依期別調整飲食,戒菸降低復發率。除及時診斷、穩定服用藥物之外,要讓疾病獲得良好控制,降低併發症風險,飲食調整也是重要的一環。馬偕醫院營養醫學中心副主任蔡一賢說,發炎性腸道疾病的營養治療方針會隨疾病嚴重度、治療方式、併發症而改變,可分為急性發炎期、引導緩解期及維持緩解期,且治療也分藥物或手術,當病患發生貧血、腹瀉等併發症時菜單也會不同,應諮詢專業營養師進行個別評估及建議。蔡一賢說明,急性發炎初期會先暫時性禁食,之後以均衡飲食為原則採取低渣或高蛋白飲食,但要注意避免個人食物過敏原,不食用油炸、油煎等烹調方式料理的食物,如荷包蛋、油豆腐等,盡量選擇去皮、去筋的瘦肉、魚肉,且要降低纖維的含量,避免纖維多的蔬果及全穀類和其製品,包含竹筍、奇異果、番茄、糙米、燕麥、玉米、芋頭等。當進入疾病緩解期會逐漸放寬限制,增加纖維質到正常標準的攝取量,原則上仍要視個人腸胃耐受性調整,記錄會導致腸胃敏感的食物品項,當病患治療產生貧血可選擇富含鐵質、維生素C等食物預防,也建議癮君子戒菸,有助疾病控制並降低克隆氏症的復發率。發炎性腸道疾病跟高血壓一樣,是必須規律治療的慢性病。吳嘉峯說,固定服藥治療才能控制疾病,仰賴醫病溝通及病患本身須了解疾病,能否讓病患回歸正常生活是最終治療目標。林春吉亦建議病友,在發病八到十二年之後定期進行大腸癌檢測,預防癌病變。
-
2021-06-13 該看哪科.消化系統
IBD長期治療好辛苦 破解病友四大難題
難題1自行斷藥、未長期追蹤,導致疾病加重。一位38歲的家庭主婦,10年前得知罹患潰瘍性結腸炎,手術投藥治療後改善血便、腹瀉,症狀改善後,她嫌就醫麻煩不再用藥。3年前追蹤發現腸道又出現嚴重發炎,但未有血便、腹瀉症狀,她並不在意也沒有按照計畫走,直到近期出現大量血便就診,潰瘍性結腸炎已演變為大腸癌。自行中斷治療是最大危機長庚紀念醫院胃腸肝膽科助理教授級主治醫師李柏賢表示,IBD是一種免疫失調疾病,需要長期控制,加上IBD症狀表現特殊,腸道發炎與症狀沒有正相關。臨床上有非常多案例,腸道僅有輕微發炎,表現症狀卻非常嚴重,有些則反之。李柏賢說,最怕患者自我放棄,例如使用生物製劑治療的患者,投藥後多數症狀都會明顯改善,也因此很多患者會認為沒事了,就放棄後續治療,但在潰瘍尚未癒合前,都可能因為未能完整投藥導致疾病更加嚴重。治療IBD的目標是讓腸道發炎處完全癒合,患者要認知到IBD既然是自體免疫疾病就必須要有長期抗戰的準備,不可能服藥幾周就能達到目標,至少要連續服藥三年以上才有可能碰觸到目標,後續也得持續追蹤。併發症會使疾病愈來愈難控制IBD最怕併發症,像產生廔管、腸穿孔、膿瘍等,都會使疾病愈來愈難控制,李柏賢說,當患者自認症狀輕微不需就醫時,將是最大的警訊。李柏賢說,這幾年逐漸衛教患者,治療觀念愈來愈好,只是健保給付條件嚴苛,也可能讓連續用藥「斷鏈」。特別是治療滿一年後,患者症狀日漸穩定,健保就不再給付,得等患者嚴重復發才能再申請,也讓患者陷入反覆發作的情形。李柏賢說,疾病來得快又急,而且當醫師又告知這是一場長期抗戰時,不是每一個人都能撐下去,中途離席的原因有太多太多,除了經濟負擔,常見的還有親朋好友會獻上祕帖,需要靠醫療團隊,一一協助擊破謠言。難題2健保給付條件嚴苛,患者可能面臨無藥可用窘境。控制發炎性腸道疾病(IBD),藥物扮演重要角色,輕症多以傳統藥物為主,不過多數的患者發現得晚,出現症狀到診斷多已中晚期,臨床雖多會先採取傳統藥物,而健保給付上,對於傳統藥物給付條件最鬆,其餘藥物條件多,導致有健保沒辦法滿足患者實際需求的狀況產生。確診多中晚期 傳統藥效有限馬偕醫院胃腸肝膽科資深主治醫師章振旺表示,IBD患者治療的傳統藥物以5-ASA、抗生素、免疫抑制劑以及類固醇為主。傳統藥物使用,健保署並沒有設限,患者確診IBD就可以使用,但對中度以上的患者治療效果有限,通常會使用新一代類固醇,嚴重或是對傳統藥物治療無效的患者,則會給予生物製劑治療。章振旺表示,傳統藥物以外的藥物,健保給付條件相對嚴苛。新一代類固醇的給付條件,潰瘍性結腸炎患者需有重大傷病卡,在5-ASA療效不佳時只能用8周,其中潰瘍性結腸炎患者只給付輕度到中度左側大腸炎。生物製劑的給付條件,以克隆氏症為例,患者須先有重大傷病卡,以及符合傳統藥物治療半年無效,相關指數需證明發炎達中度以上才能申請給付;潰瘍性結腸炎有分持重大傷病卡與未持有,前者條件與克隆氏症相同,後者則是要極為嚴重才能申請給付。生物製劑 給付滿一年須暫停章振旺表示,生物製劑的治療效果良好,約有七到八成患者用藥後症狀明顯改善,但在健保給付上有下車機制,滿一年須暫停用藥,間隔三個月後且腸道必須嚴重復發,才能再繼續申請。他表示,該制度對病友不夠友善,有些未達到完全癒合或只差一點就能達標的患者,也因此必須重新面對疾病的痛楚。另外,礙於價格,健保下車後,多數患者都沒辦法自費使用,加上反覆停藥又使用,容易增加抗藥性,可能使患者最終面臨無藥可用的窘境。他說,IBD患者從醒來到睡著,會不斷受到疾病影響,只要起身就想腹瀉或隨時都得注意營養。加上患者年輕,不少患者對於不見天日的未來多感到絕望。不過臨床上有不少患者也因為能即時用藥,讓疾病獲得控制,過去不敢談及的婚姻,也能像正常人一樣度過,因此用藥對於IBD患者而言是極為重要的一件事。難題3重大傷病卡申請困難,延誤用藥時機。重大傷病卡的核發對於IBD患者極為重要,四十多歲的小華(化名)被診斷為克隆氏症,確診前時常因為腸阻塞問題反覆就醫,出血後開刀治療,再過2個月才被診斷。屬於重症的小華,礙於診斷到治療不到三個月,重大傷病卡申請直接被核退,認為先前的手術並非因為克隆氏症而開,也因為無法及時申請重大傷病卡,延誤用藥時機。常卡在疾病名稱與尚未手術彰化基督教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顏旭亨表示,依照臨床上的經驗,IBD的患者,診斷後三個月到半年內通常申請重大傷病卡都不太會過,原因有二,一是病理科只打發炎性腸道疾病,沒有打克隆氏症或是潰瘍性結腸炎,事實上克隆氏症或潰瘍性結腸炎的統稱就是發炎性腸道疾病,第二是沒有接受手術治療以前,也不太會通過。顏旭亨表示,重大傷病卡對於IBD患者而言是張救命符,克隆氏症於1998年、潰瘍性結腸炎於2002年納入重大傷病,重大傷病卡能顯著的減少發炎性腸道疾病病患部分負擔的經濟壓力。近年健保將多數治療IBD效果佳的藥物綁定重大傷病卡,沒有重大傷病卡的前提下,一年自費施打藥物可能高達二、三十萬,對於多數家庭而言,是難以負擔的數字,幾乎九成以上的患者,都需要健保的協助,況且IBD不是治療一年就夠,而是要一輩子用藥。約僅六成取得重大傷病卡雖然傳統藥物不必綁定重大傷病卡,健保就會給付,但是IBD患者常診斷延宕,大多數確診時腸道已經嚴重潰爛,必須要手術或使用後線的生物製劑才能夠控制症狀。目前IBD患者約僅4000多人拿到重大傷病卡,占整體患者六成,通常要等至少半年。罹病已嚴重影響身心,有人還因此無法工作,醫師都必須在最初就給患者心理建設,鼓勵病友稍稍耐心就能順利治療,也得不斷想盡辦法與健保署溝通,盼能加快速度,降低被退件的機率。難題4疾病複雜,需由團隊合作治療。準備要過美好人生的24歲楊楊(化名),才找到人生第一份工作,就發現大小腸交接處發炎且已經出現廔管,被診斷為克隆氏症。手術後同時採取藥物治療,原以為能重新過日子,一年多後又發作,廔管情況比上次更嚴重,必須要做造口才有辦法保命。病患有憂鬱傾向 需心理關懷造口對楊楊來說,心理嚴重受打擊,加上治療期間反覆發作,又遇上家庭、經濟等問題。協助治療的義大醫院胃腸肝膽科及內視鏡科主任戴啟明說,當時非常擔心她有輕生的念頭,但她都表達得非常堅強,直到某日她終於受不了向個管師求助,才發現她因為病情出現憂鬱傾向,團隊找來精神科醫師、社工等,慢慢幫她解決問題。戴啟明說,發炎性腸道疾病多發生在20歲到40歲的年輕人身上,正逢人生最精華的時刻,疾病複雜度高,從診斷到治療、反覆發作等,都可能重創患者的心理素質,照顧上也不能只有胃腸肝膽科或大腸直腸科協助。兩年前,義大團隊成立IBD多專科照護團隊,召集醫療團隊含胃腸肝膽科、大腸直腸科、直肛科、一般外科、小兒科;照護團隊則有急性照顧護理師、個管師、營養師。未來也將召集藥師、精神科以及心理諮商師等。戴啟明說,以楊楊為例子,若當初沒有個管師定期追蹤與關懷,她可能就沒有任何求救管道,醫師問診時,也僅有短短幾分鐘,難以發現患者的異狀。多科整合照護 減少轉診時間多科合作還能減少院內轉診時間,像追蹤患者時再次發現嚴重潰瘍,或腸道狹窄到必須開刀,須轉診到一般外科,過去在沒有團隊之前,轉診恐怕需要一周,到診後還要重新再問診,再安排開刀時間。但現在團隊都會定時開會討論案例,患者出現變化時,團隊直接在LINE上說明,該名外科醫師能及早了解病況,還能更快安排開刀,避免拖延病情。而IBD患者因為腸道發炎問題,可能長期營養不良,就需要營養師的輔助。患者造口照顧及造口的好處等,則是由急性照顧護理師協助。戴啟明說,很多患者因擔心裝了造口就再也拆不掉,逃避就醫,反而讓病情加重,近年台灣的照顧護理師照料造口的方式多樣,每一招都能夠協助患者把傷口照料得完整,讓他們面對疾病期間也能更有自信。戴啟明說,早期台灣幾乎見不到IBD的患者,醫界多認為是西方人的病,隨著飲食西化,這幾年患者愈來愈多,才漸漸對IBD有所了解,診斷也愈來愈即時,也認識到必須仰賴多專科照顧,才有辦法幫助患者度過難關。
-
2021-06-13 該看哪科.消化系統
兒童IBD及早治療 以免影響生長發育
發炎性腸道疾病(IBD)關鍵的致病因子,至今不明,僅知道基因缺陷、飲食、吸菸或壓力以及腸道免疫系統失衡,又或是腸道共生菌引起的發炎反應。除了成人患者,不乏有兒童罹病,多發生在10到19歲,台大兒童醫院肝膽腸胃科主治醫師吳嘉峯說,愈小罹患IBD對生命威脅風險更高於成人,也容易出現營養不良,影響生長發育。延誤診斷時間更長,兒童確診多重症。吳嘉峯說,兒童IBD患者延遲診斷的時間比成人IBD更長,幼兒沒有明確的言語表達能力,即使腹痛也沒辦法說明。若發生在幼兒時期,糞便都是稀便,家長不容易區分是否為一般急性腹瀉,除非嚴重血便,腸阻塞或急性腹膜炎,才可能被懷疑,因此症狀相對嚴重,病程也比成人長,影響層面更大。因腸道發炎無法吸收,也讓兒童IBD患者出現營養不良、消瘦、缺鐵性貧血、缺乏維生素D與B群等。研究顯示,營養不良發生率可達20%以上。進入成長期,兒童患者骨齡比實際年紀小,大多也長不高,另外是家長擔心孩子喝牛奶或是多吃,腹瀉會更嚴重,導致營養攝取不均衡,更加影響孩子們的成長。輕症可利用飲食控制,中度需用藥,但選擇有限。吳嘉峯表示,以克隆氏症而言,在嬰幼兒時期輕症就被發現的話,可以採取全配方奶的飲食,或是部分固體食物搭配配方奶,研究顯示,該方式在輕度的兒童克隆氏症病患也能達到治療效果。若發炎程度在中度以上,則需要投以與成人相同的傳統藥物,如類固醇、免疫抑制劑等,劑量會低於成人。效果佳的生物製劑對兒童有使用限制,由於兒童臨床試驗非主流,也導致兒童IBD患者在生物製劑的選擇比成人少很多。團隊照顧兼顧營養、心理,規律服藥助穩定成長。兒童IBD看似在照顧與治療上困難重重,但吳嘉峯說,近年各家醫院都在推展「多專科照護團隊照顧」,大多都有專業營養師介入,直接幫忙家長選擇最適合孩子的飲食方式。同時,根據統計,約有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的兒童IBD患者會有情緒問題,也都會搭配心智科醫師協助。很多家長對於孩子能否健康成長都相當憂心,吳嘉峯說,只要積極搭配治療,一定可以擁有和一般人一樣的人生。他記得自己第一位診斷兒童IBD的案例,這位男童才4個月就出現腸道疾病,腹瀉、血便,直到接近一歲才被確診,體重只有5公斤,是同年齡的一半。家長很配合按照醫囑配合治療,投以免疫抑制劑,固定服藥,每三個月固定回診、兩年做一次大腸鏡,現在已經是高中生,IBD並沒有嚴重影響他的成長與生活。切除腸子別怕手術、造口 穩定控制 人生還是彩色臺中榮民總醫院嘉義分院副院長、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趙德馨表示,IBD的手術以小腸、大腸等切除術為主,主要是針對不同部位出現腸阻塞、潰爛而執行切除術。不過切除腸道最擔心出現短腸症,指的是小腸長度只剩下120公分以下且沒有大腸,或是小腸剩下50公分但有完整大腸。趙德馨表示,短腸症會影響腸道蠕動也會影響吸收,需要定期給營養支持與藥物治療,同時也要給予必要的維生素,如鋅、鈉、鎂等等。臨床上盡可能保留腸子避免短腸症發生。被診斷需要手術的患者最常問到,是不是開刀就一定會有造口?趙德馨表示,不是動手術一定會有造口,但腸道發炎得非常嚴重,造口能暫時降低腸道發炎的頻率,維持乾淨,只要腸道恢復到目標值,造口就可以關回去。不過患者對於造口極為恐慌,寧願忍痛也不願開刀,曾有位20多歲就診斷克隆氏症的患者,聽到術後可能會有肛門造口,拒絕治療三年,直到腹部脹得跟鼓一樣才開刀。一開始他僅需要做單純的氣球擴張術,但因為拖延治療,造口開了,且開的時間也比預期得長。趙德馨表示,造口不是世界末日,現在照顧造口的經驗也愈來愈豐富,從敷料到清潔方式,都有專業造口師可以協助教學,同時只要跟著醫師的步伐走,就算有造口也能去游泳,也能跟正常人相同。
-
2021-06-13 該看哪科.消化系統
IBD發炎性腸道疾病 症狀易與腸躁、痔瘡混淆
隨著飲食西化等因素,發炎性腸道疾病(IBD)患者逐漸增加,根據健保資料庫數據顯示,民國87年至99年個案增加約11倍。IBD屬於免疫失調疾病,好發於20到35歲及60歲以上兩大族群,但兒童也可能發生,年齡愈低,治療難度愈高。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消化內科主治醫師李熹昌說明,IBD分為潰瘍性結腸炎以及克隆氏症,其症狀容易與其他疾病混淆,臨床難立即診斷,往往會影響到後續治療。初期反覆腹瀉,克隆氏症常被誤為腸躁症。潰瘍性結腸炎與克隆氏症雖然統稱為IBD,仍有些不同,前者腸道發炎的部位是連續性的,多在直腸與大腸,發炎症狀多在淺層的粘膜;而克隆氏症發炎的部位是跳躍式發生,從口腔到肛門都可能出現發炎症狀,不過多數仍是發生在大小腸交接處,侵犯部位深,初期更難以被一般檢查發現。李熹昌表示,克隆氏症最常見的反應為腹痛、腹瀉、血便,嚴重者會出現發燒、體重減輕等。多數患者初期的反應以「反覆腹瀉」為主,其餘幾乎沒有症狀,就診時常常會被誤以為是腸躁症。過去台灣患者少,臨床沒有太多經驗,面對反覆腹瀉的患者,多不會做腸鏡確認,也導致患者確診時間常拖延一年以上,即使做了腸鏡,發炎位置常位於小腸與大腸交界處,除非有檢查末端小腸,否則也難以及時發現。潰瘍性結腸炎腹瀉合併血便、黏液,常自以為痔瘡。三軍總醫院胃腸肝膽科副主任黃天祐說,潰瘍性結腸炎患者也會有反覆腹瀉的情形,但多數會合併血便、黏液便(鼻涕般的黏液與血絲),其實只要做腸鏡檢查,就能馬上確診,但部分患者對於血便或是黏液便的認知不高,初期容易自我診斷為痔瘡。黃天祐表示,單純痔瘡並不會反覆腹瀉,且血色會呈現「鮮紅色」,有時肛門口會感受到疼痛。潰瘍性結腸炎出血血色依照位置的不同顏色會有所變化,發炎範圍僅在直腸,血色也會成鮮紅色,位於左側直腸等部位顏色則呈現「暗紅色」。與克隆氏症相比,潰瘍性結腸從有症狀到確診大約一個月左右。IBD治療看指標分數,依嚴重程度決定用藥方針。IBD治療方式與癌症類似,依照不同的指標分出嚴重程度,癌症是以期別分類,IBD則是各自有指標分數,依照分數結果,臨床上再給予不同治療建議。李熹昌表示,克隆氏症從口腔到肛門都可能發炎,透過指標診斷為輕症者會先給予傳統藥物治療,如類固醇、免疫抑制劑等,持續觀察3到6個月查看症狀是否被控制。一旦被控制,後續建議每半年到2年做一次內視鏡追蹤,用藥則要持續使用到發炎處癒合為止;若未能被控制,則會進一步調整藥物,中重度的患者多需要使用生物製劑,持續用藥才能避免併發症發生,克隆氏症最怕有腸阻塞、腹部膿瘍、廔管等,當這類併發症出現就必須搭配手術治療。中重度患者傳統藥物無效,可考慮後線生物製劑。黃天祐表示,潰瘍性結腸炎會先看腸道內的發炎範圍,患者常會有急性期,大量出血送急診,急性期會先投以類固醇壓下發炎反應加上手術治療,後續則持續投藥控制症狀,若傳統藥物都沒效時,亦可能使用後線生物製劑治療。黃天祐表示,無論是克隆氏症或是潰瘍性結腸炎,即使藥物效果佳,也不能把IBD當作已治癒。患者除了調整飲食、作息,更要規律服藥,症狀控制後可以慢慢減藥,把藥物用到最簡單,並維持下去才能避免再度復發。他也提醒,潰瘍性結腸炎的患者,罹患大腸癌的機率比一般人還要高,避免腸道反覆發炎而增加其他疾病,追蹤與控制是最重要的事。
-
2021-06-04 該看哪科.腦部.神經
巴金森警訊/不只手抖、慢動作 憂鬱也潛藏巴金森病風險
新冠肺炎疫情延燒,全台三級警戒,民眾在家悶得慌。根據國際臨床與健康心理學雜誌統計,自2020年1月1日疫情爆發後,全球憂鬱症的發病率與2017年相比高出近7倍;但除此之外,憂鬱也與腦神經疾病相關,尤其是巴金森病,這群病患也希望有好心情,但源於大腦的病變讓他們不由自主地憂鬱起來。靜止時手部顫抖、肢體僵硬及動作緩慢是巴金森病三大典型的動作障礙症狀,但疾病亦會影響腦部正常功能,引起異常的精神表現,稱為器質性精神病,憂鬱症便是病友最常見的精神疾病之一,統計盛行率高達四成三。部分病患會在尚未出現動作障礙時就感到悶悶不樂,憂鬱成為巴金森病的前驅症狀,也會在病程中後期出現,令病友個性大變。●曾經開朗樂觀 老伯罹病後重度憂鬱原本開店當老闆,個性開朗的王伯伯,在六十五歲退休後確診巴金森病,罹病後由於身體逐漸退化不受控,他對生活失去信心,情緒愈加不穩定。有一天他竟想不開要做傻事,幸好妻子及時阻止憾事發生,隨後王伯伯透過治療與調整生活型態,參與志工團體,擴展生活圈,有了家庭與朋友的支持後逐漸好轉。台大醫院巴金森症暨動作障礙中心召集人、神經部主任吳瑞美表示,國外學者曾進行深入研究,發現在社區裡的巴金森病患中,約有7.7%符合精神疾病診斷準則手冊(DSMIII)的重度憂鬱診斷標準,再進一步依程度區分,中重度憂鬱占5.1%、而有45.5%的症狀屬於輕度憂鬱。●尚未確診巴金森病 憂鬱症已蠢蠢欲動巴金森病造成憂鬱症好發時間點,吳瑞美說,在病程中可看到「雙峰」分布,分別在剛確診及病程的中後階段,但較為特殊的一點,會有部分病友在尚未確診前就出現憂鬱傾向,與其病理特性有關。吳瑞美解釋,巴金森病患因腦內黑質細胞退化,使得多巴胺分泌缺乏,隨著黑質細胞死亡,就會產生路易氏體的異常沉積,最一開始沉積的位置為掌管嗅覺的細胞,以及管理腸胃蠕動的迷走神經細胞,因而嗅覺改變、便祕等症狀會先行出現。接著當沉積來到腦幹的橋腦部位,便開始影響睡眠、情緒有關的神經傳導物質,部分病友因而在五十多歲時被誘發出憂鬱情緒,待兩到三年後才陸續出現動作障礙症狀。●巴金森病初期與晚期 也會好發憂鬱另一個會發生憂鬱的時間點在疾病的第三期階段,此時病友會出現步態異常,平衡感變差,走路駝背、脖子前傾等姿勢改變,對藥物的反應出現減退現象。當更多的多巴胺神經細胞缺乏,也會影響人體對外界喜、怒、哀、樂的反應,因而變得憂鬱。另一群病友則會在剛確診巴金森病時,因對疾病的不能接受,加上需長期服藥,對五十多歲正值事業黃金期,或六十多歲正要開始享受退休生活的病友來說,他們開始怨天尤人、鬱鬱寡歡。吳瑞美鼓勵病友,保有正確的疾病觀念,調整生活型態、多運動,規律服藥等,在疾病初期的前六年,甚至十年,多數的病人能維持獨立生活的良好狀態。●不同於一般憂鬱症 巴金森病憂鬱症有一特點 吳瑞美也強調,巴金森病的憂鬱症與一般憂鬱症有明顯的不同,在於巴金森病友的憂鬱表現,多是因為身體的退化愈來愈嚴重,而擔心拖累家人,感到自身無用或覺得人生無望,沒有一般憂鬱症病患會有的罪惡感和自殺傾向。因此,若要確定巴金森病友是否罹患憂鬱症,醫師會透過看診時病患的主訴,情緒表現、肢體語言、家屬透露出的訊息等,再搭配量表的輔助診斷區分嚴重程度,並照會精神科共同治療與照護。●巴金森病憂鬱症 歸納六大風險因子相關研究也發現,較年輕的巴金森病患、處於疾病初期或末期,或巴金森病程進展較快,以及個性上容易焦慮、緊張或過去曾有憂鬱症病史、女性等巴金森病患,是屬於風險較高的一群,較有機會罹患憂鬱症。隨著憂鬱程度不同,有不同的治療方式。吳瑞美表示,輕度憂鬱透過心理諮商、家人支持有機會改變現況;中度以上的憂鬱症便須透過藥物治療,如施以增加腦部血清素等抗憂鬱藥物,或某些多巴胺接受體促效劑除能改善運動功能外,也能改善憂鬱情緒,當重度憂鬱症對精神科藥物效果反應不佳時,則會考慮採取電擊治療。●打造友善環境 巴金森病憂鬱症可預防「有憂鬱症的巴金森病友即使改善了動作障礙症狀,但當對生活失去興趣、不快樂,仍會覺得生活沒有陽光。」吳瑞美說,雖然憂鬱症不一定會發生,但可以防患未然,尤其是有較高風險的病友,建議打造友善的外在環境,如參與社交團體、運動以及調整生活型態。抑或是一般民眾可透過巴金森自我檢測量表,或在家進行簡易的巴金森手指操,便有機會提早發現疑似症狀,及早至神經內科就診,用藥治療延緩失能。 【加入臉書社團】幸福巴士[巴金森‧帕金森病園地]招募新成員!社團提供病友、照顧者及關心此疾病的成員一個互相交流、解決問題的平台,提供醫療知識及互相鼓勵,立刻加入:https://user137758.psee.io/3j74yy
-
2021-06-04 新聞.杏林.診間
我的經驗/我打AZ疫苗 發燒肌肉痛 第三天才好轉
為了終結遠距婚姻,前往南韓,在比較過輝瑞BNT疫苗、莫德納及AZ疫苗的保護力、副作用後,開始計畫著如何打到心目中理想的那支疫苗。首先留在國內施打莫德納疫苗是第一個計畫,但可能打不到;第二計畫是冒著移動的風險飛抵南韓,等到開放結婚移民者為公費對象後,有機會免費接種BNT疫苗,但在當地這款疫苗人人搶打。不過,到底是否要冒著「零保護」的風險搭機跨國飛行,進入疫情依然嚴峻的南韓,甚至還需等待一段「空窗期」才有公費疫苗可接種呢?或許先打上兩劑AZ疫苗建立約七成的保護力再出發,還是比較實在。聽聞AZ疫苗比較適合年長者接種,年輕族群可能反應較大,果然我打完第一劑後,翌日凌晨開始發燒,且全身不停地發燙又發冷,直到早上起床後身體依然溫熱、感到疲倦,且伴隨著頭痛。此時家人建議吃下一顆退燒藥,但心想著要以自身免疫力抵抗病毒,便順其自然。沒想到發燒持續,從37.6℃上升至38.2℃,肌肉關節處不時感到疼痛,像是有一根針在刺痛著手臂、膝蓋關節,家人不停奉勸到醫院掛急診,但翻開衛教單張一看,寫明症狀持續超過兩天以上才需要就醫,心想再忍耐一下就會過去。直到晚上睡覺前高燒逐漸減退,體力也稍微好轉,隔天起床後症狀完全消失,回復正常,只剩下手臂注射處會感到些微疼痛,聽聞有些人的反應會持續數天,所幸自己的副作用來得快,去得也快。隨著60天後須再接種,擔心著國內疫苗現況難以在時限內打到第二劑,是否會影響到原有的保護力?只期待第二次的副作用能較輕微,建立起保護。
-
2021-05-12 該看哪科.消化系統
是腸胃炎還是發炎性腸道疾病?觀察這3警訊
●警訊一:腹瀉持續4至6周以上,出現血便●警訊二:食欲變差、體重減輕●警訊三:發燒且合併其他自體免疫疾病18年前,台灣腸治久安協會會長楊式光的兒子正面臨大學指考,久坐讀書是他的日常,某天他突然告訴楊式光,「媽,我屁股好痛」,一看發現兒子屁股又濕又紅嚴重肛裂,一問才知他拉肚子、痛了好幾個月,就診後被告知要立即手術,動了好幾次刀,屁股像被轟炸般,傷口遲遲無法癒合,前後經過快2年,才被確診是克隆氏症。克隆氏症 發生範圍較廣台灣發炎性腸道疾病學會理事長王鴻源表示,發炎性腸道疾病(IBD)分為克隆氏症和潰瘍性結腸炎,克隆氏症侵犯的範圍從口腔到大腸都有可能,初期症狀常以腹瀉、腹脹、腹痛、血便表現,容易被誤以為是腸躁症或痔瘡發作。由於克隆氏症可能發生的範圍較廣,如果發炎的部位在小腸,診斷難度更高,導致像楊式光兒子一樣,從出現症狀到確診,往往超過1年以上。常被延後診斷的不只是克隆氏症,王鴻源指出,另一種發炎性腸道疾病潰瘍性結腸炎,也有同樣的命運,初期症狀與克隆氏症類似,後續還會伴隨血便、體重減輕、營養不良等,除非是因為有急性症狀發作就醫,較能提早被發現。其餘病人常會反覆就醫,待確診時病情已相對嚴重。屬於慢性病 需長期治療王鴻源表示,雖然發炎性腸道疾病時有延後診斷,但仍有方式可以協助作早期診斷,例如慢性腹瀉超過一個月,裡急外重,出現血便或黏液便、體重減輕等,如排除所有可能的腸道病變後,則為腸躁症。急性發作的潰瘍性結腸炎,病人常因頻繁的腹瀉及血便,無法離開廁所,其對病人精神及體力的負荷,無法言喻。王鴻源指出,發炎性腸道疾病為一種慢性病,需要長期治療與追蹤。但很多輕症病人用藥後症狀明顯改善會自行停藥,待發作時又就醫,這樣對疾病的控制並非理想,也容易產生慢性腸道發炎的併發症。患者多大學生、社會新鮮人楊式光說,台灣腸治久安協會於2019年成立,因為兒子的關係,走上照顧者的路,看到太多年輕人飽受疾病之苦,被延後診斷後又得面對被疾病狂妄地摧殘,尤其患者大多是大學生或初入社會的新鮮人,疾病常讓他們對未來喪失希望,很常被問「我還能結婚嗎?」「我還能跟正常人一樣嗎?」協會期盼透過更多講座等衛教,告訴患者及家屬如何面對疾病,也希望能提高民眾及臨床醫師對發炎性腸道疾病的認識,及早診斷治療。衛教講座 了解照顧方式若想知道更多關於發炎性腸道疾病的新知,聯合報與台灣發炎性腸道疾病學會、台灣腸治久安協會將舉辦線上衛教講座,帶您了解發炎性腸道疾病的治療及照顧方式。台北場次於元氣網全程線上直播,歡迎同步收看。我是不是發炎性腸道疾病?三大症狀告訴你【講座異動公告】因應新冠肺炎疫情升溫,原訂5/22(六)北中南同步舉行IBD發炎性腸道疾病衛教講座,取消實體民眾聆聽更改為線上視訊講座預錄,於元氣網粉絲團進行首播。【線上首播資訊】● 首播平台:元氣網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healthudn/● 時間:5/23(日)11:30
-
2021-05-09 該看哪科.消化系統
不是腸躁!發炎性腸道疾病難確診 及早警覺 防堵病程在前期
一位18歲的年輕人,拉肚子、腹痛好幾個月,以為只是面臨大考久坐、壓力大,一就診檢查,竟然被告知要立刻開刀,歷經快兩年的時間,才確診是發炎性腸道疾病(IBD)中的其中一型「克隆氏症」。經過長期診斷才能確診的案例並不少見,台灣腸治久安協會會長楊式光的兒子有同樣的遭遇,他也因此成為照顧者,並在2019年成立台灣腸治久安協會,希望幫助更多病友及家屬。台灣發炎性腸道疾病學會理事長王鴻源表示,發炎性腸道疾病(IBD)分為克隆氏症和潰瘍性結腸炎,與人體免疫系統失衡、基因等有關,此疾病在各年齡層都會發生,但是多發生在20歲到30歲左右的年輕人及60歲以上的民眾,病人以男性居多。近年來在亞太國家,包括台灣則發現病人有逐年增加的趨勢,研究顯示與飲食西化、壓力、抽菸有關。因為初期症狀多為腹瀉、腹脹、腹痛等,常常被誤以為是「腸躁症」,除非是因為疾病併發症有急性症狀發作就醫,才會提早被發現,否則患者常常反覆就醫,待確診時往往已相對嚴重。王鴻源說明,雖然確診不易,但還是有機會可以即早發現接受治療。發炎性腸道疾病的病程發展像「肝炎三部曲」,初期發炎如未做有效治療,往往變成慢性發炎;如果慢性發炎時仍輕忽治療,就有較不可逆之併發症發生,如腸壁纖維化、狹窄、穿孔、腹內膿瘍等,甚至發生癌變。針對疾病初期發炎,通常會透過傳統的藥物治療如類固醇、5-ASA等控制症狀。針對病情較嚴重或是傳統藥物治療後病情仍未能妥善控制的病人,目前還有生物製劑等藥物可以在醫師評估後使用。聯合報與台灣發炎性腸道疾病學會、台灣腸治久安協會將於5/22(六)舉辦衛教講座,想知道更多發炎性腸道疾病的治療新知及照顧方式,歡迎報名參加。
-
2021-05-05 該看哪科.腦部.神經
警訊自我檢測/症狀表現多樣,失眠、憂鬱竟是巴金森氏症!簡易巴金森手指操自測
巴金森病無法治癒,九成以上為原發性巴金森,找不出罹病原因,在治療上是一段長達20年以上的漫長旅途。病友除透過藥物、非藥物、手術治療等改善動作障礙,那些易被忽略的非動作障礙症狀,如失眠、嗅覺喪失、便秘以及憂鬱、焦慮等情緒變化隱而不顯,治療的旅途上須兼顧身、心治療照顧。憂鬱的巴金森病 看不出來的情緒障礙巴金森病不亞於阿茲海默症,是第二常見的神經退化性疾病。台北榮民總醫院一般神經科主治醫師蔣漢琳說,巴金森病是因大腦中不正常的蛋白質累積,導致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不足,促使運動神經調節的迴路失靈,動作因而出現障礙,在執行上難以精準。而除了多巴胺以外,其他的神經傳導物質也會被影響,因而會產生憂鬱、焦慮等情緒症狀,卻很難令人直接聯想成與巴金森病相關。巴金森病表現多樣 綜合評估治療組合巴金森病愈早介入治療,能改善動作緩慢、手抖、肢體僵硬等動作障礙症狀,維持運動的正常功能,保有較長時間的生活品質,延緩失能。蔣漢琳表示,巴金森病的治療,目前有四類型藥物,皆以維持多巴胺的量與持久為主軸。第一類藥物為直接補充多巴胺、第二類為多巴胺接受體促效劑、第三類為阻止多巴胺代謝的分解酵素抑制劑,第四類為與其他神經傳導物質相關的藥物。蔣漢琳說,巴金森病患者症狀表現多樣,有些病友手腳不會顫抖、肢體不會僵硬、有些病友會提早出現步行障礙問題,或已伴隨失智,或同時有情緒低落等憂鬱狀況,多巴胺接受體促效劑雖可稍微改善病患情緒,但如憂鬱較為嚴重,一種藥未必足夠,整體治療仍會依據藥物作用與副作用、年齡,或考量非動作礙障症狀、病患的耐受度等進行組合。考量病友的身心狀況,憂鬱、焦慮等非動作障礙症狀,有時會伴隨著動作障礙症狀出現,有時會在更早期,於動作障礙尚未出現前,病患就有憂鬱情形。隨著病程愈到晚期,部份病患出現精神、失智等狀況,與家人溝通出現障礙、藥物遵從度降低,照顧者需花費更多精力進行長期照顧。勿隨意停藥減藥 白白犧牲蜜月期其他治療方式,則包含非藥物治療如運動、復健等,或當藥物治療過了「蜜月期」,病友最擔心藥效區間變窄,藥效愈來愈不穩定,如當藥物濃度太高可能出現異動症,或當藥物濃度太低,身體想動卻動不了,突然斷電卡住,稱為「開關現象」。當治療出現開關現象,蔣漢琳說,部分符合條件的病患會開始考慮是否進行深腦刺激術,手術會於大腦植入電極和在左前胸皮下處植入電池刺激器,透過持續性的電刺激,減緩開關現象的發生。蔣漢琳說,由於初期藥物治療能大幅改善動作障礙症狀,能有好的生活品質,病患會有一段甜美的蜜月期,大約可維持五年的時間。但若未及早診斷、延遲治療,或自行調整藥物劑量甚至停藥,症狀將持續惡化,也會犧牲掉前半段的蜜月期,提醒病友勿隨意調整用藥,也呼籲民眾對巴金森徵兆提高警覺。巴金森手指操 簡易自篩快速判斷巴金森病包含十大徵兆,民眾可透過檢測量表自我評估,並觀察自身與家人在日常動作上,是否有不對稱的肢體變慢,或身體有無僵硬狀況,及休息靜止時手腳是否會不自主地顫動等,並不忘關心家人情緒狀況。 為鼓勵自我篩檢巴金森病,台灣動作障礙學會建議50歲以上民眾,可透過簡單的「巴金森手指操」自我檢測,將右手伸直後打開手指,上下手指輕碰25下後,再換左手做,過程中如速度改變、動作變慢、停頓打不開或開合大小改變,可進一步確認後至神經內科就醫。蔣漢琳說,巴金森病雖無法治癒,但透過藥物、非藥物或手術治療等,病友的治療旅程已有長達20年、甚至30年的例子,鼓勵病友遇到藥物問題、開關現象時,積極與醫師討論、調整用藥。【加入臉書社團】幸福巴士[巴金森‧帕金森病園地]招募新成員!社團提供病友、照顧者及關心此疾病的成員一個互相交流、解決問題的平台,提供醫療知識及互相鼓勵,立刻加入:https://user137758.psee.io/3j74yy
-
2021-05-02 該看哪科.腦部.神經
究竟是不是中風?台大醫教你「一條皺紋辨別法」
Q:居住在山裡的阿公,平常愛喝酒又患有高血壓,有天晚上突然頭痛,休息十分鐘後竟開始嘔吐,意識變得不清,這時候我該怎麼辦?腦中風是造成國人失能原因的第一位,長年位居十大死因前四名。新竹縣政府消防局緊急救護教官宋奇穎說,新竹縣山地鄉的尖石及五峰鄉,曾有病患中風發作卻被誤以為是喝醉酒,或以為是喝酒過量引發手、腳暫時性麻痺,因被發現的時間晚,當地又與市區醫院距離較遠,錯過黃金搶救時間,釀終身遺憾。提高救護員的判斷能力,爭取搶救時間。後送急性腦中風病患是消防救護員任務之一,新竹縣三面環山,部分山區病患需與後送時間拔河,救護員到達現場時迅速辨識,特別重要。宋奇穎長年觀察,分析腦中風後送問題,在前端辨識症狀時,若能提高緊急救護員現場的辨識能力與準確度,可爭取搶救時間,縮短黃金時間的流失。宋奇穎表示,許多緊急救護員衝抵現場,最常以「FAST辛辛那提」到院前腦中風評量表替病患進行測試,但若出現不典型的中風症狀時,例如嘔吐、頭痛、視野偏盲、失語等漏網的症狀,資深的救護員會透過其他量表輔助辨識,但新手救護員可能較不熟悉;或當病患意識不清時,辛辛那提根本派不上用場。區分大小血管中風,送往正確醫院。為提升辨識中風的準確度,縮短送醫時間,聯合報健康事業部與台灣腦中風學會共同推動急性腦中風消防教育課程,由醫師分享腦中風的處理原則、評估方式與治療等,並提供第一線緊急救護技術員快速辨識中風的祕訣。由於治療大血管中風有特定醫院,宋奇穎說,以往在現場只能分辨病患正常或不正常(中風),現在更增進了區分大小血管型中風的能力,提高送往正確醫院的機會。不過,除了設法解決消防救護端的痛點,宋奇穎表示,民間的痛點則是獨居或長輩白天單獨在家時,衛生單位應發展出求救機制,並提高民眾對於腦中風的病識感,加速全民搶救腦中風的行動。教官小叮嚀宋奇穎/新竹縣政府消防局緊急救護教官當病患意識不清時,家屬應回憶病患上一次清醒的時間點,蒐集過往病史並記錄,提供緊急救護員快速辨識的參考。醫師開講觀察眼球偏移+步態平衡 準確辨識中風類型台大醫院新竹分院神經部癲癇科主任周秉箴於課程中說明,腦中風不僅症狀多樣,且易與顏面神經失調、酒精中毒等混淆。不過,掌握辨識訣竅,中風與顏面神經失調僅有「一線之隔」,且在民眾熟知的FAST(微笑、舉手、說你好)之外,再觀察病患的眼球偏移,3+1的辨識方式更能抓漏。周秉箴說,中風與顏面神經失調的一線之隔,就是「一條皺紋辨別法」,如病患額頭能動、可看見「抬頭紋」、眼睛能閉但臉下半部不能動,就能區分出是中風,而非顏面神經失調。而腦中風症狀包含講話大舌頭、嘴角歪斜、失語症、視野缺損、吞嚥困難、步態不穩、暈眩等皆為突然發生,症狀愈多樣代表中風範圍愈大,情況愈危急。台大醫院新竹分院神經部主治醫師蔡坤璋則說,第一線的症狀辨別除FAST中風評估外,更精緻的到院前評量會再加上G(Gaze),建議多看「兩眼」病患的眼位偏移,就能分辨是否為大血管中風;周秉箴也提出近年更常被使用的辨識方法BEFAST,除眼球偏移之外,再多看病患的步態平衡(Balance),緊急救護技術員辨識中風的抓漏將能更準確。國外研究也顯示,在針對緊急救護技術員進行腦中風教育後,能提升其中風辨識的準確度,約可從六成提升至八成六到九成七,而病患的預後,也常取決於前端能否快速辨識出中風,並啟動及執行後續的處置流程,盼縮短送醫的時間,讓患者能及時搶救,減少失能機率。
-
2021-04-16 醫聲.癌症防治
肺癌/2021癌症論壇:晚期肺癌第一線 標靶治療超前部署
癌症治療武器愈來愈多,晚期肺癌治療考慮抗藥性,治療策略要「超前部署」。台北慈濟醫院研究部臨床試驗中心主任黃俊耀說,以肺腺癌來說,檢測有EGFR基因突變的病患經「接續型雙標靶治療」後,能大幅延長整體存活期,從第一線治療開始,就需依據未來可能發生的抗藥結果決定標靶藥物治療策略。由聯合報與國家衛生研究院、健保署、國健署共同主辦的「2021全癌解碼精準治療癌症高峰論壇」於3月27、28日完美落幕,22位國內癌症領域重磅權威詳解國家級抗癌計畫、臨床最新治療等,在晚期肺癌治療上亦分享諸多臨床治療經驗。黃俊耀表示,肺癌的治療已跳脫以往,不僅要確定細胞型態,當前還會透過基因檢測找出致癌的驅動基因,若能使用上相對應的標靶藥物治療,預後較好,且從第一線治療開始就要布局。以肺腺癌且檢測出有EGFR基因突變的病患來說,在第一線使用第一、二代標靶藥物治療一段時間失效後,有7成會產生抗藥性T790M基因突變,此時便能於第二線治療時接續第三代標靶藥物,延長存活時間。此第二代EGFR標靶藥物的接續型雙標靶治療策略,最新臨床研究證實,在全球包含台灣、美國、日本、新加坡等10國參與的研究中,針對亞洲病患的整體存活期表現將近4年,且在韓國族群中今年最新的真實世界研究顯示,整體存活期更有超過4年的臨床表現,有望在未來帶給病患更大的治療曙光。黃俊耀說,每一位肺癌病患的狀況不同,治療朝向客製化,鼓勵病患跟醫師詳盡溝通,設計出自己獨特的治療策略,讓治療能像跑大隊接力般,一棒接一棒,走向5年、10年,甚至15年。
-
2021-04-16 癌症.肺癌
2021癌症論壇/肺癌治療策略解密 標靶接力延長存活
走路經常喘不過氣,61歲的李先生就醫後確診晚期肺癌,並已併發肺部轉移及肋膜積水。他積極接受治療,透過基因檢測找到致癌關鍵EGFR基因突變後,採取第二代標靶藥物「接力治療」,克服了抗藥性基因,持續治療7年多,腫瘤穩定控制。由聯合報與國家衛生研究院、健保署、國健署共同主辦的「2021全癌解碼精準治療癌症高峰論壇」於3月27、28日完美落幕,22位國內癌症領域重磅權威詳解國家級抗癌計畫,會中癌症病友亦分享抗癌經歷。罹患肺癌的李先生至今穩定治療,只要定期回診拿藥、接受檢查,與一般人無異,直呼不敢相信。高雄長庚醫院內科部副部長、肺癌團隊召集人王金洲說,李先生罹患的肺癌類型為肺腺癌,當初擬定治療策略時率先進行基因檢測,發現是EGFR基因突變,並預想之後可能出現抗藥性,為了克服藥物失效問題,希望能接續用藥,在第一線治療時便使用了第二代標靶藥物,之後接力第三代標靶治療。王金洲說,晚期肺腺癌的致癌驅動基因中,EGFR基因突變約占六成,在第一線治療有第一、二、三代標靶藥物,在使用第二代標靶藥物一段時間後,病患最常出現的是T790M抗藥性基因突變,此基因突變的出現,提供了接力第三代標靶藥物治療的契機,能延長每一段的疾病無惡化存活期,「讓晚期治療走向慢性病化」。王金洲說,肺癌治療策略的擬定,要看病患對治療能忍受的幅度而定,後線的治療方式當面臨健保難以給付或有經濟考量時,亦可走恩慈專案或臨床試驗,鼓勵病患維持正向態度,根據自身狀況積極與醫師討論治療方式。
-
2021-04-08 該看哪科.巴金森氏病
警訊自我檢測/手抖、行動慢…恐罹巴金森氏症,一張表自我檢測
● 巴金森氏症是不可逆的神經退化性疾病● 典型症狀:行動慢、肢體僵硬、手腳顫抖● 及早發現治療,可改善症狀、延緩失能金曲歌后詹雅雯確診巴金森氏症,令人驚訝。此疾病除了會有肢體僵硬、手抖等動作障礙外,也會有憂鬱、便祕或腸胃不適等非動作障礙症狀,因病徵不易判斷,部分病患經半年到一年才確診。醫師提醒,若民眾身體出現疑似症狀時,可以先進行巴金森自我檢測,並至神經內科接受進一步檢查診斷,及早確診治療,可延緩失能。動作障礙 典型三大症狀4月11日為世界巴金森日,此疾病不亞於阿茲海默症,是第二常見的神經退化疾病。台灣動作障礙學會理事長、高雄長庚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林祖功表示,巴金森氏症的致病機轉是大腦黑質部的多巴胺神經細胞退化,導致運動功能失調。典型的三大症狀為病人行動變慢、肢體僵硬、手腳顫抖嚴重,統稱為動作障礙症狀。臨床統計,約八成巴金森氏症病人手部會顫抖,「慢動作」是診斷新病患的臨床依據,不過,亦有非動作障礙症狀經常被忽略。林祖功解釋,當動作障礙出現,代表多巴胺神經細胞已退化約七成,也會造成自律神經退化,早期還會出現憂鬱、焦慮、嗅覺改變、腸胃不適、便祕、失眠等非動作障礙症狀。若能及早用藥治療,約有三成機率可同時改善動作及非動作症狀。夢中吼叫 出現激烈動作國內外研究證實,這些非動作障礙早期症狀也是前兆,病人在發病前十年,可能常焦慮或頻繁作噩夢,甚至出現激烈的睡眠動作,會在睡夢中大吼大叫或拳打腳踢等,更有五到六成的病人常便祕,十年後有可能罹病。林祖功說,這些症狀若頻繁且反覆出現,是一種預警機制,尤其當動作愈來愈變得緩慢時,提醒民眾可透過「巴金森自我檢測表」,從步行、社交等日常生活中察覺異常。50歲以上 可先自我檢測隨著病程愈到後期,日漸嚴重的症狀將使病人的臉部表情僵化、起步或平衡困難,腳部會因顫抖而難以放鬆,看似簡單的事情,執行起來非常困難,導致病人情緒低落、憂鬱且感到挫折,需要家人細心陪伴,走過這段長期照護的日子。林祖功建議,50歲以上的民眾可透過簡單的「巴金森手指操」自我檢測,將右手伸直後打開手指,上下手指輕碰25下後,再換左手做,過程中如速度改變、動作變慢、停頓打不開或開合大小改變,可進一步確認後至神經內科就醫。醫學辭典/巴金森氏症1817年英國詹姆士.巴金森醫師發現六位老年人有行動緩慢、肢體顫抖、肌肉僵硬、步伐拖曳等症狀,投入觀察及記錄此疾病。為紀念其卓越貢獻,將此病症命名「巴金森」,並以他的生日4月11日定為「世界巴金森日(Parkinson's disease)」。此疾病好發於60歲以上,40歲前發病屬於早發型巴金森,呼籲民眾定期檢查、積極治療。【加入臉書社團】幸福巴士[巴金森‧帕金森病園地]招募新成員!社團提供病友、照顧者及關心此疾病的成員一個互相交流、解決問題的平台,提供醫療知識及互相鼓勵,立刻加入:https://user137758.psee.io/3j74yy
-
2021-03-31 癌症.抗癌新知
2021癌症高峰論壇/乳癌卵巢癌復發 靠基因大數據預測
復發率極高的卵巢癌與乳癌都帶有BRCA基因突變,,現今已能利用基因檢測預測「乳癌復發風險指數」,可作為是否採取預防性化療的參考。卵巢癌的治療也能透過基因檢測,投與相對應的藥物延緩復發,拉長無病存活期。乳癌是女性癌症發生率第一名,和信醫院副院長陳啟明指出,乳癌的期別、腫瘤大小、荷爾蒙接受體陽性或陰性、HER2陽性或陰性,都會影響乳癌復發與否,8成的乳癌局部復發出現在手術後2年。面對復發風險,透過精準醫療可擬定策略。陳啟明說,和信醫院從2007年起,針對早期乳癌患者進行783個基因檢測,預測乳癌復發風險機率,復發指數從0到100分,11分以下為低風險,表示化療益處有限,建議只需接受荷爾蒙療法,若評分為復發高風險,就建議使用預防性化療。科學數據讓醫病有更好的治療選擇,也包括帶有BRCA基因突變的乳癌患者。美國已針對小於45歲、猶太人、有家族史者,檢測出帶BRCA基因突變,便建議切除雙乳進行重建,商業保險已有給付。但在台灣,因篩檢工具齊全,早期發現機率高,年輕的患者家屬也未必想要檢驗基因,陳啟明認為,把乳房拿掉對女性衝擊太大,預防性切除需全盤考量。至於婦癌中復發率最高的卵巢癌,林口長庚婦癌科副教授兼主治醫師周宏學表示,卵巢癌無篩檢工具,5成患者確診已三、四期,晚期病患中有七成治療後病情緩解,但其中7成會在一年至一年半內復發,一旦復發就不斷復發,直到腫瘤產生抗藥性。乳癌及卵巢癌患者同樣可能帶有BRCA基因突變,基因檢測也能用於延緩復發。周宏學有一名四十餘歲的病患,五年前確診卵巢癌第四期,治療後不到一年半又確診乳癌,經基因檢測後發現帶有BRCA1基因突變,使用標靶藥物後,至今2年都沒有復發。周宏學說,近年在卵巢癌治療上,進行第一線治療後,再以基因檢測找出BRCA基因突變者,臨床研究證實,病患在使用2年標靶藥物進行替換性維持療法後,其復發及死亡率減少7成,到了第3年仍有6成的病人沒有復發。
-
2021-03-31 癌症.抗癌新知
2021癌症高峰論壇/抗癌新時代 陸海空包圍夾殺癌細胞
跳脫單一治療方式,抗癌進入全新時代。在精準醫療大傘下,免疫細胞或藥物療法有機會挑戰根治癌症,但在標靶藥物、免疫療法之外,對抗複雜性腫瘤使用海陸空包圍,夾殺癌細胞是未來趨勢,例如以病毒感染癌細胞、使用碳11重粒子放射治療取代外科手術等合併多種療法,醫界持續為病患尋找更多治療希望。當前治療已可望挑戰根治癌症,以第三期肺癌來說,新光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兼一般醫學科主任徐培菘表示,綜觀現況,被稱為局部晚期的三期肺癌,因治療相對複雜,國內病患的五年存活率僅有一成,近年在衛福部核准下,免疫治療可作為無法手術切除的三期肺癌病患的鞏固性治療,為根治帶來契機。徐培菘說,第三期非小細胞肺癌有一成的患者不適合開刀,即使以放射線合併化療挑戰根治,影像檢查仍可能看得到腫瘤陰影,過去僅能追蹤等待,近年透過鞏固性免疫治療,臨床顯示降低死亡風險三成二,且病患整體存活率近五成,有機會根治。近來被醫師認為最可能治癒癌症的「CAR-T免疫細胞療法」,目前最夯,歐美至今已有五種產品上市,主要應用在以B細胞型的血液性癌症為主,最新核准適應症是多發性骨髓瘤,台灣還在臨床試驗階段。台大癌醫中心醫院血液腫瘤部兼任主治醫師、沛爾生醫技術長林建廷指出,CAR-T又稱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 Cells),以基因轉殖工程把可辨識癌細胞的單株抗體,直接接到T細胞上面形成CAR,進行質跟量改造,成為專一攻擊癌細胞的T細胞,之後再打入病人體內。林建廷說,在國外急性淋巴性白血球(ALL)已有五年臨床經驗,病情緩解率可達九成,一半以上病患可長期無病存活。然而,儘管癌症治療武器多,但花蓮慈濟醫院院長林欣榮指出,「癌症治療已經面臨瓶頸」,以惡性腦瘤為例,其突變基因至少超過二百個,同時以雙靶點、多靶點抑制劑及組合藥物治療,效果仍然有限,且在癌症免疫治療上,腫瘤細胞為躲避各方的追殺也會發展出應對方法,例如癌細胞其外泌體的免疫逃脫等。為了解決治療瓶頸,林欣榮以一位大陸南京的43歲眼科醫師為例,他為了對抗復發兩次的惡性腦瘤,於2019年接受恩慈療法,除了手術、口服化學藥物、放射線治療外,也接受了標靶新藥、免疫抗體療法、CIK細胞療法等,等於動用海陸空的力量包圍夾殺,殺死癌細胞。林欣榮說,現在已有外泌體抗體療法,能阻止癌細胞外泌體傳遞,去除癌細胞的抗藥、抗放射線及抑制免疫逃脫,也能使用病毒感染癌細胞,增強免疫細胞抗體的質量,以提升免疫抗癌療效的「溶瘤病毒」,或研發奈米小分子自然物,以鼻遞方式取代開腦手術、CAR-T免疫細胞療法等,全球更致力於研發腫瘤疫苗「抗癌永遠有希望」。
-
2021-03-31 醫聲.癌症防治
肺癌/2021癌症高峰論壇:三道防線 抗肺癌超前部署
肺癌成為新國病,為降低死亡率,醫界擬定完整治療策略。晚期肺癌治療朝向精準個人化醫療,依據基因檢測結果決定標靶藥物或根據腫瘤細胞免疫標記表現使用免疫療法等,也要治療或預防癌細胞遠端轉移,從第一線治療開始超前部署,尋求最大化延長病患生命。近年來國內最常發生的肺癌類型為肺腺癌,占所有肺癌6成5,罹癌對象以不吸菸女性居多,人數不斷攀升且年輕化,針對晚期肺腺癌病患,醫界已有治療策略。高雄長庚醫院內科部副部長、肺癌團隊召集人王金洲表示,病患如能優先找出致癌的驅動基因,使用相對應的標靶藥物治療,是醫師提供的第一道建議。國內帶有上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基因突變的病患人數最多,約占六成,第一線治療有第一、二、三代標靶藥物,其餘少數基因突變也有特殊標靶藥物可選擇。台北慈濟醫院研究部臨床試驗中心主任黃俊耀表示,以晚期EGFR基因突變的肺腺癌病患來說,需預想未來用藥的侷限,例如產生抗藥性,第一線治療選擇藥物時,必須依據可能的抗藥性結果來決定標靶藥物治療策略與順序,進行組合。黃俊耀解釋,根據第一及第二代EGFR標靶藥物的治療成果,六成病患會產生抗藥性T790M基因突變,在第二線治療時就能依據此基因突變,接續第三代標靶藥物,此為第二代標靶的「接續型雙標靶」策略,在台、美、日等十國的全球大型研究中,亞洲病患整體存活期超過四十四個月,以韓國族群為例今年最新的真實世界數據,整體存活期超過四年,為治療帶來曙光。王金洲曾治療一位61歲男性患者,確診晚期肺癌時已出現轉移,口服第二代EGFR標靶藥物後,如預期地出現抗藥性T790M基因突變,順勢接力第三代標靶藥物,如今治療近7年,狀況穩定,走向慢性病化。在臨床上,成大醫院內科部副教授兼主治醫師林建中表示,晚期EGFR基因突變的肺癌病患特別容易發生腦轉移,曾有病患因聽力喪失就醫,經神經科轉介發現肺部腫瘤,癌細胞侵犯腦部造成聽力障礙,此時病患的第一線治療選擇便是以副作用小,能減緩腦轉移的標靶藥物為主。林建中說,美國國家肺癌治療指引已將第一、二、三代EGFR標靶藥物都列為第一線治療選擇,第三代標靶治療對腦部穿透力較強,針對腦轉移有治療的獨特性,研究顯示治療後整體存活期可由過去廿至卅個月,拉長到近四十個月。「醫師,我連呼吸都在痛。」亞東醫院腫瘤科暨血液科主任林世強說,晚期肺癌四成會發生骨轉移,這種痛到骨頭深處的「椎心之痛」,不亞於分娩,患者也可能因血鈣過高而意識不清,或發生病理性骨折傷及脊椎,導致肢體改變、壓迫下半身神經失去知覺。臨床統計,骨轉移若未接受治療,34%的病患在診斷後3個月會發生骨骼併發症,在乳癌病患中,骨轉移後發生骨骼併發症者的存活期較短,從16個月縮短成7個月,顯見治療的重要。林世強表示,骨轉移治療要打「團體戰」,須回歸原本癌症的治療,並針對骨折部位手術,或使用局部放射線治療及症狀控制藥物,亦有能延緩骨骼併發症及減輕疼痛的標靶藥物,能抑制癌細胞分泌細胞激素,切斷骨骼不斷被破壞的惡性循環,提升生活品質。王金洲說,肺癌的治療策略看病患身體及心理狀況擬定,後線的治療方式當面臨健保難以給付或有經濟考量時,亦可走恩慈專案或臨床試驗;黃俊耀也鼓勵癌友,跟醫師討論,設計個人化的獨特治療策略,讓治療走向5年、10年,甚至15年。
-
2021-03-24 醫聲.癌症防治
治癌新知/2021癌症論壇必知九件事之7:免疫療法
「免疫藥物治療」及「免疫細胞療法」經常被混淆,實際上卻是兩種截然不同的癌症治療方式。免疫藥物治療的作用機制是解除癌細胞的偽裝,活化人體自身的免疫系統來攻擊癌細胞,在提升病患整體存活期及生活品質上皆有正面影響及突破,目前部分藥物已有健保給付。免疫細胞療法則是抽取病患體內的免疫細胞,經實驗室培養、增殖活化後,再注回病患體內,讓這批「免疫大軍」殺死癌細胞,但是目前必須自費,健保並未提供給付。此兩種治療方式雖無法完全取代傳統治療,但免疫藥物療法已經成為精準治療的一環。想知道更多「免疫療法」的訊息,請鎖定3月27日(六)論壇線上直播,講題及時間如下:●14時45分至15時,新光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兼一般醫學科主任徐培菘主講:「免疫療法里程碑,三期肺癌挑戰根治」●15時至15時15分,台灣大學醫學院癌醫中心醫院血液腫瘤部兼任主治醫師林建廷主講:「治癌未來式,CAR-T免疫療法」2021全癌解碼精準治療 癌症高峰論壇2021全癌解碼精準治療 癌症高峰論壇3月27日(六)、3月28日(日)10時起全程直播,請鎖定元氣網粉絲團直播留言抽總金額2萬元禮券!
-
2021-03-23 醫聲.癌症防治
治癌新知/2021癌症論壇必知九件事之6:標靶療法
標靶療法能針對癌細胞基因病變的中心加以抑制或破壞,所謂的「標靶」是指靶心,藥物能精準地射向箭靶的中心點,集中能量治療。近十多年來,標靶藥物廣泛運用於癌症治療,目前最經典的即為肺癌,已知有上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間變性淋巴瘤激酶(ALK)、ROS1、BRAF等七到八種以上的驅動基因,提供標靶藥物鎖定靶心。除肺癌外,標靶療法亦被運用於乳癌、大腸直腸癌、淋巴癌等,但並不是每種癌症都有標靶藥物可使用,以肺癌來說,也並非所有的肺癌病人皆能使用,前端還需仰賴基因檢測的協助,找出靶心。現階段仍有許多的癌症等待科學家繼續研發標靶藥物,期望能精確地找到癌症的生成中心,提供藥物治療的作用點,造福更多癌症病患。想知道更多「標靶療法」訊息,請鎖定3月27日(六)論壇線上直播,講題及時間如下:●11時30分至11時50分,高雄長庚紀念醫院職業醫學科主任暨內科部副部長王金洲主講:「肺癌治療策略解密,精準治療續命關鍵」●11時50分至12時10分,亞東紀念醫院腫瘤科暨血液科主任林世強主講:「晚期癌友噬骨痛,精準打擊骨轉移惡性循環」●14時30分至14時45分,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內科部副教授兼主治醫師林建中主講:「聽懂醫師說的第一線治療,肺癌標靶治療新趨勢」●15時15分至15時30分,台北慈濟醫院研究部臨床試驗中心主任黃俊耀主講:「肺癌整體治療策略,精準超前部署」2021全癌解碼精準治療 癌症高峰論壇3月27日(六)、3月28日(日)10時起全程直播,請鎖定元氣網粉絲團直播留言抽總金額2萬元禮券!
-
2021-03-21 癌症.卵巢.子宮
2021癌症論壇/卵巢癌易復發 精準醫療助延緩
癌症治療中,復發是許多病患最擔憂的問題之一,因此,如何延緩疾病復發成為治療的一大課題。隨著癌症治療朝向精準化,在卵巢癌治療上,已可利用基因檢測找出異常基因,並搭配標靶藥物治療「維持戰果」,大幅延後疾病復發的時間,延長存活期。一線治療後,逾70%卵巢癌患者一年半內復發。以癌症五年存活率來看,表現愈差的癌症代表惡性度愈高,存在更高復發機率,包括胰臟癌、卵巢癌等。林口長庚醫院婦癌科主治醫師周宏學說,卵巢癌是婦科癌症中最容易復發的癌症,五年存活率小於50%,被稱為「最棘手的婦癌」,逾70%的病患經一線治療後,會在一年半內復發,一旦復發就會一再復發,且距離下次復發的時間會逐漸縮短,最後產生抗藥性。不過,近年卵巢癌治療上已有重大突破,帶來曙光。基因檢測找出突變者,標靶藥物延緩復發。卵巢癌病患在完成標準的手術輔以化學治療後,在延緩疾病復發的「維持治療」上,突破過去僅以化學治療或血管新生抑制劑的維持治療法,現今採取基因檢測,找出具有BRCA基因突變的病患,並使用PARP抑制劑的替代性維持療法成為主流趨勢。PARP抑制劑屬於標靶藥物,以抑制癌細胞的DNA修復路徑延緩疾病復發,經研究顯示,晚期卵巢癌病患經基因檢測,帶有BRCA基因突變且對含鉑類化學治療具有良好反應者,在服用藥物達兩年後並追蹤41個月,發現病患復發與死亡的機率大幅降低70%。據統計,國內女性每千人中就有一至兩名具有BRCA基因突變,且BRCA1與BRCA2基因突變皆與卵巢癌有關。其中帶有BRCA1基因突變者,終其一生有44%的機率;而帶有BRCA2基因突變則有17%的機率罹患卵巢癌。提醒病患確診後及早進行基因檢測等相關檢驗,如果有問題應求助婦癌專科醫師,擬定治療對策。●小辭典● 維持治療為延緩復發,卵巢癌經一線或復發治療後採取的治療方式可分為三類,分別為介入性維持療法、繼續性維持療法,及替代性維持療法。給癌友的一句話:癌症雖可怕,好好配合治療,有望改善現況,愈來愈好。
-
2021-03-21 醫聲.癌症防治
2021癌症論壇/成功接續治療 關鍵在克服抗藥性基因
晚期肺癌治療方式多元,「但第一線的治療,只有一次機會。」台北慈濟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黃俊耀說,治療從第一線開始就須擬定策略、超前部署,才能克服抗藥性基因,延長存活期,透過「接續型雙標靶療法」(EGFR雙標靶),以第二代標靶藥物接力第三代標靶治療,如同大隊接力一棒接一棒,延續生命。比起單一用藥,擬定治療組合更能延續生命。52歲的林太太長期腰痠背痛,就醫確診為晚期肺癌,且併發骨轉移及腦轉移,經醫師建議使用「接續型雙標靶療法」,在第一線以第二代標靶藥物治療,腫瘤成功縮小三成後,因產生抗藥性,於第二線治療再銜接第三代標靶藥物,標靶接力治療近6年,腫瘤控制穩定。「林太太之所以能接續治療,關鍵在於克服抗藥性基因。」黃俊耀說,隨著基因檢測提高準確度,晚期EGFR肺腺癌病患,在標靶藥物治療後的癌細胞微環境愈來愈清楚。第二代標靶藥物像個濾網,能在第一線就過濾、純化癌細胞的複雜環境,讓癌細胞微環境在最後剩下以T790M基因突變為主的抗藥基因,於第二線治療就能順勢接續第三代標靶藥物,接力用藥。而隨著晚期肺癌治療的拼圖,在早期的化療後,又再加入標靶藥物、血管新生抑制劑、免疫療法等,各項藥物的角色在拼圖上逐漸明確,比起單一用藥,擬定治療組合更能延續生命。黃俊耀解釋,國內占最多數的EGFR晚期肺腺癌病患,目前有多種標靶藥物可選擇,在第一線治療上會以治療後的存活表現,以及當出現抗藥性後,病患能否再接續用藥,延緩進入化療為組合治療的目標。治晚期肺癌像接力,選對跑者就能贏。研究證實,在第一線治療先使用第二代標靶藥物,無惡化存活期為13.7個月,在藥物治療失效後,檢測有超過六成病患具有T790M基因突變,可接力使用第三代標靶,整體存活期將近4年。而第一線治療如先使用第三代標靶藥物,無惡化存活期雖為18.9個月,但當出現抗藥性,約有一成五的病患檢測具有MET基因突變,因後續藥費昂貴難以銜接,多數還是步入化療,整體存活期約3年。黃俊耀鼓勵病友積極治療:「接力治療像大隊接力,慎選第一棒跑者,之後選手挑對時間出場就有勝算。」
-
2021-03-21 醫聲.癌症防治
肺癌/2021癌症論壇:免疫療法 鞏固三期肺癌治療成效
在肺癌分期治療中,第三期肺癌病患的困境,在於擔憂治療後復發,病程可能進入第四期,尤其部分不適合進行手術的病患。在肺癌治療方式愈趨多元的發展下,以免疫療法「鞏固」抗癌戰績,維持治療戰果,有機會延長病患的無疾病惡化存活期,甚至挑戰治癒。挑戰治癒、讓癌症不再復發。新光醫院胸腔科主治醫師徐培菘表示,「治癒」的狀態,是指後續毋須治療,腫瘤也不再復發,是第三期肺癌治療的主力目標,也是與已有遠端轉移、無法治癒的第四期肺癌,在治療上最大的不同。三期肺癌的特殊性,以非小細胞肺癌來說,癌細胞雖未轉移至其他部位,但腫瘤的侵犯位置較大,或癌細胞侵襲超出原有腫瘤部位的淋巴結,某些癌細胞正蠢蠢欲動,企圖往外擴張範圍,因此造成三期肺癌治療的複雜性。但是三期肺癌病患仍有治癒可能,目前根治性療法則以「手術」或「同步化學治療加放射治療」為主。免疫療法提升存活期與病患生活品質。徐培菘表示,約有三分之二的三期肺癌病患,無法進行腫瘤切除手術,原因包括年紀考量、肺功能差或有其他併發症、腫瘤接近大血管等,手術風險較高,治療雖較棘手,但最新研究顯示,先以根治性同步化學治療加放射線治療,後續以「免疫療法鞏固治療」,比起傳統治療的病患,疾病無惡化期從約5個月的時間延長近3倍,近5成的病患整體存活時間將近48個月,大幅提升病患存活率。徐培菘說,免疫療法的作用機制,是解除癌細胞的偽裝,活化人體自身的免疫系統攻擊癌細胞。近年來免疫療法蓬勃發展,在提升整體存活期與病患生活品質上有正面影響與突破。●小辭典● 免疫療法癌細胞能藉著偽裝,躲過免疫系統的攻擊。免疫治療的作用機制,正是幫忙免疫系統解除癌細胞偽裝,增強免疫系統攻擊癌細胞的能力。給癌友的一句話:身心靈全方位積極抗癌,有我們陪你走過陰霾,邁向天晴。
-
2021-03-21 醫聲.癌症防治
肺癌/2021癌症論壇:晚期肺癌選藥 贏在第一線
為追求更好的抗癌成績,晚期肺腺癌的治療,從第一線開始就贏在起跑點,是近年歐美國家的治療觀念。在精準醫療的大傘下,繼第一、二代EGFR標靶藥物後,臨床研究證實,第三代EGFR標靶藥物往前推進至第一線用藥,可延緩疾病惡化時間,亦能抑制腦轉移,有望成為未來治療趨勢。第一線用藥選擇,關乎病患預後。晚期肺腺癌病患透過基因檢測找出EGFR基因突變,治療上已有第三代標靶藥物,國外臨床研究證實,第一線治療採用第一、二代標靶藥物,疾病無惡化存活時間約10至12個月,而使用第三代標靶藥物的疾病無惡化存活期可達18個月。國內健保已於去年局部開放具EGFR基因突變且無腦轉移的病患於第一線用藥給付。不過,第一線治療藥物如何選擇,是初罹癌病患常提出的疑問。成大醫院胸腔內科副教授兼主治醫師林建中表示,第一線用藥的選擇關乎病患的預後,朝向個人化醫療,在標靶藥物、免疫療法陸續問世後,晚期肺癌的第一線用藥,會針對治療反應率、疾病控制率及藥物副作用等考量,來進行選擇。第三代標靶治療,推進第一線治療新選項。臨床研究證實,EGFR基因突變的晚期肺癌病患,率先於第一線治療使用第三代標靶藥物,疾病無惡化存活時間平均約18個月;如採用的是第一、二代標靶藥物,平均僅10個月,就有五到六成的病患會產生T790M基因突變,亦即抗藥性,此時會再接上第三代標靶藥物治療,控制復發。不過,仍有三分之一病患可能因檢測不具T790M基因突變,或切片取樣困難等,在第一、二代標靶治療後無法接上第三代標靶藥物,僅能選擇化療或其他治療。因此,第三代標靶藥物往前推進至第一線用藥,能提供這一群無法銜接第二線標靶治療的病患另一項治療選擇。此外,EGFR基因突變的晚期肺癌病患,約有三至四成會發生腦轉移,病患會出現頭痛、手腳不協調,昏迷等症狀,經第三代EGFR標靶藥物治療後,因作用於腦部的濃度較高,第一線治療時亦能預防後續腦轉移的發生,並針對已發生腦轉移的病患控制其病灶。給癌友的一句話:醫療日新月異,抗癌路上,每一步都有機會,不要輕易放棄。
-
2021-03-21 癌症.其他癌症
2021癌症論壇/癌症骨轉移 有藥物可「治本」
當癌症出現遠端轉移,最常見的部位之一就是骨轉移,許多病患在聽到的當下,感到如同被「宣判死刑」,消極面對。不過,隨著癌症治療朝向精準化,對付骨轉移已有標靶藥物,俗稱「保骨針」,從製造疼痛禍端的源頭下手,調控癌細胞造成的骨骼脆弱,改善病患生活品質。癌細胞加速骨質流失,併發病理性骨折。當腫瘤存在體內達到一定時間,癌細胞隨著血液及淋巴系統遊走,就有機會轉移。亞東醫院腫瘤科暨血液科主任林世強表示,癌症當中以肺癌、攝護腺癌、乳癌及多發性骨髓瘤最容易併發骨轉移,以晚期肺癌來說約有四成、乳癌約有六成五至七成五、攝護腺癌則有七成五的病患會發生骨轉移。人體的骨質健康,仰賴造骨及蝕骨細胞的平衡機制。不過,當癌細胞侵襲,不間斷地刺激造骨細胞,會促使造骨細胞分泌過量的訊號,此訊號會造成蝕骨細胞過度活化,加速骨質流失;另一方面也會抑制造骨細胞,阻擋骨頭新生,長久下來「入不敷出」的情況,將使骨頭疼痛,併發病理性骨折風險,還可能出現高血鈣症,病患會感到食欲變差、便祕、意識不清、甚至昏迷。在骨轉移的治療上,以往會先給予止痛藥,並以局部性放射線治療控制疼痛,如發生病理性骨折則採取手術治療。現在已有更「治本」的骨轉移標靶藥物,能抑制蝕骨細胞的活性。骨轉移標靶藥,能抑制蝕骨細胞活性。林世強解釋,骨轉移標靶藥物為一種單株抗體藥物,能精準地阻斷促使蝕骨細胞活化的訊號,如同截斷電話線,接收不到訊號的蝕骨細胞便會進入休眠期,保護骨骼不再被破壞,並預防再發生後續骨轉移的併發症。很多癌症骨轉移在初期缺少明顯症狀,林世強提醒,須隨時注意身體細小變化,例如:腰痠背痛、拿東西沒力氣等徵兆,於回診時告知醫師,安排血液及影像學等檢查,及早發現盡早治療。給癌友的一句話:勿聽信偏方,抱持樂觀正向的態度,充分與醫療團隊配合,才能有良好的抗癌成果。
-
2021-03-21 醫聲.癌症防治
肺癌/2021癌症論壇:肺癌接力治療 要靠基因檢測
導致肺癌的突變基因型態多樣,鎖定特定基因才能精準用藥,以國內人數最多的EGFR突變肺腺癌病患來說,臨床證實,善用「接力治療」策略,於第二代標靶藥物治療失效後,銜接第三代標靶藥物治療,能成功替病患續命,延緩癌症死亡時鐘,讓晚期肺癌的治療逐漸走向慢性病化,與癌共處。確定基因型態,才能選對標靶藥物。不少初確診晚期肺癌的病患常提出疑問:「為什麼要做基因檢測?」高雄長庚紀念醫院職業醫學科主任暨內科部副部長‧肺癌團隊召集人長王金洲說,肺癌的致病基因多樣,包括上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間變性淋巴瘤激酶(ALK)、ROS1、BRAF等,確定基因型態之後,治療才能選擇相對應的標靶藥物。國內以EGFR基因突變的肺癌病患人數最多,約占整體的六成。在第一線治療中,除第一、二代標靶藥物已納入健保給付外,第三代標靶藥物亦於去年開放給付予部分符合條件的病患使用。因此,「如何選擇標靶藥物?」成為病患的下一道難題。王金洲說,第一線治療選擇,眼光要看得遠,才能盡可能爭取較長的存活期,延續生命。晚期肺癌須正確接力用藥,爭取較長存活期。臨床研究證實,在亞洲族群當中,具EGFR基因突變的晚期肺癌病患,於第一線治療採用第二代標靶藥物,待抗藥性出現後,再次進行基因型態分析,有六成以上的病患檢測帶有T790M基因突變,可進一步接力使用第三代標靶藥物,延緩進入化療,保有生活品質,整體存活期將近4年。而第一線治療就使用第三代標靶藥物,相關研究指出,在亞洲肺癌病患身上,可看到的整體存活期為37.1個月;不過,在歐美族群病患身上,卻呈現較長的整體存活時間,顯示標靶治療可能存在種族之間的差異。王金洲說,晚期肺癌接力治療是近年發展的概念,隨著藥物推陳出新,病患應與醫師詳盡溝通,依基因檢測結果正確接力用藥,討論最佳治療組合,延續生機。給癌友的一句話:醫病溝通,討論最佳治療組合,延續生機。
-
2021-03-18 醫聲.癌症防治
肺癌/2021癌症論壇:2+3代標靶接力用藥 延長晚期肺癌存活期
● 透過LDCT檢測,及早發現治療,提高治癒率● 晚期肺癌確診,精準醫療前先分析基因型態● 接力用藥,可望延長整體存活期近4年台灣西部進入空氣品質黑暗期,回溯國內一份四大空汙疾病死亡研究發現,死於PM2.5的6千餘人中,肺癌就占1200多人,顯示肺癌與空汙關係密切。然而,隨著晚期肺癌的治療方式日趨多元,從第一線治療開始就擬定最佳治療組合,善用標靶接力用藥,可大幅延長存活期。癌症治療朝向精準化60歲的陳太太因頭痛就醫,檢查後發現,疼痛竟來自轉移至腦部的晚期肺腺癌,亦併發骨轉移,在透過基因檢測,確認陳太太帶有EGFR基因突變後,醫師建議採取「接力治療」,先使用第二代標靶藥物,再接力使用第三代標靶,極大化治療效益,延緩進入化療的時間,也爭取較長的存活期,已治療7年,腫瘤獲得控制。隨著癌症治療朝向精準化,晚期肺癌治療的標靶藥物、免疫療法陸續問世,治療策略也愈趨多元。高雄長庚醫院職業醫學科主任暨內科部副部長王金洲表示,在標靶藥物出現前,晚期肺癌的第一線治療以化療為主,治療前須了解肺癌分期及細胞型態,以利選擇化療藥物。先進行基因型態分析不過,標靶藥物出現後,類似陳太太的案例鼓勵了許多病患,當前晚期肺癌的治療會先進行基因型態分析,在找出致癌的驅動基因後,於第一線選用標靶藥物治療,整體存活期比起使用化療高出2到3倍。尤其在第一、二、三代標靶藥物陸續納入健保給付後,晚期肺癌的第一線治療,增添了更多選項與治療組合。臨床證實,在亞洲肺腺癌病患身上,具EGFR基因突變者,於第一線治療採用第二代標靶藥物,待抗藥性出現後,再次進行基因型態分析,有6成以上的病患檢測出帶有T790M基因突變,可順利接上第三代標靶藥物,延緩進入化療,病患能擁有較好、較長時間的生活品質,整體存活期近4年。接力治療因應基因突變目前相關研究指出,若在第一線治療就使用第三代標靶藥物,待抗藥性出現後,後續在第二線治療上的不確定性較高,僅能使用化療或其他方式治療,亞洲人整體存活期為37.1個月。王金洲說,接力治療是近五年才出現的治療概念,之所以要接力,是因部分的腫瘤細胞在經過標靶藥物攻擊後,會根據藥物特性改變型態,造成基因突變而產生抗藥性,因此,透過第二代與第三代標靶藥物的接力治療,極大化治療成效,可爭取較長的存活時間。空汙、吸菸都是致癌因子王金洲提醒,空汙問題雖不容小觑,但現階段研究證實,長期吸菸、具肺癌家族史為導致肺癌的主要因子,建議每一至兩年進行一次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LDCT)檢查,及早發現並治療。2021全癌解碼精準治療 癌症高峰論壇3月27日(六)、3月28日(日)10時起全程直播,請鎖定元氣網粉絲團直播留言抽總金額2萬元禮券!
-
2021-03-17 癌症.其他癌症
2021癌症論壇/癌症併發骨轉移 打保骨針控制病灶
● 當癌症出現遠端轉移,最常見骨轉移● 癌症骨轉移初期鮮少症狀,病患應定期接受檢查● 骨轉移標靶藥物治本,降低癌細胞造成骨骼脆弱65歲的王伯伯某天搬重物時傷及腰椎導致骨折,因合併有貧血,就醫確診為多發性骨髓瘤,且竟已併發骨轉移。經化學治療之後,以保骨針治療4個月,從原先僅能坐著輪椅,到可以拄著拐杖走進診間,其後完成自體骨髓移植,在歷經2年的治療,骨轉移病灶獲得控制,如今行走自如。病理性骨折 才知骨轉移當癌症遠端轉移至骨頭,在癌症分期上已屬晚期,許多類似於王伯伯的病患,在骨質嚴重流失,發生病理性骨折之後,才確診罹癌。然而,骨轉移可說是癌症最常發生轉移的部位之一,其中又以肺癌、攝護腺癌、乳癌及多發性骨髓瘤最容易併發骨轉移。國家衛生研究院與聯合報健康事業部共同舉辦「2021全癌解碼精準治療癌症高峰論壇」,亞東醫院腫瘤科暨血液科主任林世強將以「晚期癌友噬骨痛,精準打擊骨轉移惡性循環」為題,深入介紹骨轉移治療策略。癌細胞阻擋骨頭新生林世強表示,由於骨骼製造與消耗的平衡機制,仰賴造骨及蝕骨細胞,一旦癌細胞入侵,不間斷地刺激造骨細胞,會促使造骨細胞分泌過量的訊號,此訊號會造成蝕骨細胞過度活化,加速骨質流失,且癌細胞也會抑制造骨細胞,阻擋骨頭新生,此平衡機制長久下來被破壞,病患就會感到骨頭疼痛,甚至發生病理性骨折,一旦脊椎塌陷壓迫下半身神經,恐造成癱瘓。用藥讓蝕骨細胞休眠不過,隨著癌症治療朝向精準化,骨轉移的治療已有標靶藥物,俗稱「保骨針」,為一種單株抗體。林世強說,以往骨轉移治療會先針對症狀進行控制,給予止痛藥物,並以局部性放射線治療控制疼痛,如發生病理性骨折則採取手術治療,但比起疼痛控制,標靶藥物更能直接從源頭下手。標靶藥物的作用機制,在於能精準地阻斷活化蝕骨細胞的訊號,促使蝕骨細胞進入休眠期,保護骨骼不再被破壞,並預防再發生後續骨轉移的併發症。多補充鈣質及維生素D只是在骨轉移初期,由於症狀不明顯,病患難以自覺。林世強表示,病患如出現腰痠背痛、手腳無力等徵兆,應於回診時告知醫師,以利安排進一步檢查;若病患尚未併發骨轉移,也應定期進行血液及影像學檢查。除藥物支持之外,骨轉移的病患於日常飲食應多補充鈣質及維生素D,且勿以為骨轉移後就不適宜運動,在醫囑下可適當進行游泳、騎腳踏車等緩和運動。副作用下齒槽骨可能壞死臨床發現,使用骨轉移標靶藥物的副作用,可能造成下齒槽骨壞死,因此病患在接受治療前,應先前往牙科治療蛀牙、牙周病等,治療期間維持口腔衛生,避免拔牙等侵入性的牙科治療。醫學辭典/骨轉移人體的骨髓是個充滿血液的器官,癌細胞會透過血液及淋巴系統擴散,如在骨頭部位形成病灶,代表癌症遠端轉移至骨骼,稱為骨轉移。2021全癌解碼精準治療 癌症高峰論壇3月27日(六)、3月28日(日)10時起全程直播,請鎖定元氣網粉絲團直播留言抽總金額2萬元禮券!
-
2021-02-07 新聞.長期照護
社區健康前哨站降低疾病機率 遠離長照風險
嚼食檳榔二十多年的59歲郭大哥很想戒檳,卻總是脫不了癮。某日他無意間來到「淡水馬偕紀念醫院馬偕健康日」,才知道醫院提供一系列健康促進活動,於是報名參加淡水社區醫學中心辦的社區戒檳班,終於順利脫癮,擺脫口腔癌威脅。他和太太相當感激,決定一起應徵醫院的社區志工,奉獻一己之力也獲得衛福部優良志工表揚,協助院方幫更多民眾的健康把關。淡水馬偕醫院社區醫學中心成立13年,深入社區做身心靈健康衛教。類似郭大哥找回健康的故事,13年來經常在北海岸的淡水、三芝、五股、蘆洲、八里等地發生,讓淡水社區醫學中心能有說故事的機會。淡水社區醫學中心於2007年成立,一開始由專業醫事人員進入社區提供民眾身心靈全人的健康促進活動、諮詢與檢測。之後有感於健康識能深植社區的重要性,開始逐步打造「在地人服務在地人」賦權永續的服務模式,至今共招募超過540位在地志工,不僅協助民眾追蹤三高、BMI與腰圍,也活絡了整個在地社區民眾健康營造的熱情。其成果不只獲得多項國內外大獎,這個社區健康營造網絡組織也得到SNQ國家品質標章認證。「哪裡有需要,就往哪裡去。」馬偕紀念醫院副院長洪大川說,這是馬偕博士的醫療傳道精神,而淡水是大台北地區相對老舊的城鎮,交通與就醫不便,成立社區醫學中心的目的是希望能發展以社區為基礎的健康促進服務,提高民眾健康自主管理的能力。但想結合社區力量並深入社區非易事。「幸好,當時淡水鎮正準備申請西太平洋健康城市聯盟會員認證。」洪大川說,他們透過時任鎮長的蔡葉偉幫忙,加上院方的支持與奔走,獲得地方領袖及社團組織的認可,帶頭率領社區民眾加入志工團隊。志工皆須通過基礎訓練及特殊訓練兩道試煉,院方也貼心地幫每一位志工保險並舉辦志工年終旅遊、餐會等感恩活動。歷經五年,淡水社區醫學中心做出口碑。「這效應像是滾雪球,愈來愈多社區主動找我們合作。」洪大川強調,這服務沒有營利性質,感謝志工幫助馬偕把服務送進社區、回饋社區。民眾到健康服務站接受服務次數愈多,血壓自我控制愈好。這套由淡水馬偕醫院與地方志工攜手拉起的社區健康網絡,如何促進民眾健康?馬偕紀念醫院淡水社區醫學中心主任詹欣隆說,淡水社區醫學中心已在淡水、三芝、八里、蘆洲、五股五個行政區內,打造73個健康服務站,其中包含25個雲端型服務站,未來也會逐步將健康服務站全面雲端化,民眾可透過服務站提供的量測裝置或自身穿戴式裝置,以App連結手機,透過藍牙傳輸健康數據回到醫院,提供及時監測。根據社區醫學中心蒐集的資料,統計分析顯示,民眾到健康服務站接受服務次數愈多,血壓的自我控制愈好;若民眾有下載App隨時追蹤血壓值及醫護人員的衛教諮詢資料,血壓控制率也比未下載App者來得高。「可見定期量血壓能有好的血壓控制。有研究證實,血壓控制得當,中風機會也降五成。」洪大川說,假如發現民眾已達到中度高血壓以上,志工會協助轉介民眾至醫療院所治療。醫師、藥師、營養師走進社區,未來增加雲端服務。健康服務站也固定時間利用遠距心電圖偵測民眾是否有心房顫動,一旦發現,也會建議民眾掛號治療,預防栓塞性中風。此外,醫師、護理師、藥師、營養師、心理師及癌症篩檢師等多職類專業人員也會走進社區,提供疾病症狀、藥物及飲食衛教。「這些都有助社區民眾降低疾病發生,延緩落入長照風險。」據統計,每年由健康服務站轉介至淡水馬偕醫院就診的病人,一年超過350名,包含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及心律不整等慢性病人,院方更提供便利就醫的綠色通道;此外針對一般輕症病人,服務站也會就近轉介至基層醫療院所,方便民眾就醫。自2013年開始,社區健康服務站每年服務的人數,從五萬多人增加至2019年的十萬多人,總服務量逾79萬人次。每一位民眾每年平均的量測次數,也從一年的8.4次增加到23.8次,成長快速,讓民眾養成健康日常化的習慣,扮演著社區健康前哨站的角色。淡水社區醫學中心的執行成果豐碩,不只發表論文及演講,也吸引許多國內外機構前來觀摩分享學習。洪大川說,未來會持續增加健康服務站的心理衛生及運動復健等服務,同時讓服務雲端化,增加服務的深度、形式與範圍,精益求精,落實「預防勝於治療、在地人服務在地人」的理念,串起社區民眾健康意識達到醫院、社區民眾、國家政府三贏的成果,以因應未來人口快速老化帶來的更大挑戰。
-
2021-02-07 科別.心臟血管
衛教建立正確觀念 破解5大中風迷思
社區醫療服務面向多元,淡水馬偕醫院社區醫學中心舉辦衛教講座中,曾有一名參與講座的男性聽眾,當場出現腦中風症狀,緊急送醫。近年腦中風位居國內十大死因第四名,亦是造成全球人口死亡與失能的主要原因,成為國人關心的重要健康議題之一,但在社區醫療衛教中發現,民眾對於腦中風存在不少迷思,以訛傳訛後衍生出許多問題,因而延緩送醫危及生命。由於部分民眾輕忽控制慢性疾病的重要性,加上對於腦中風的了解不足,以致於產生諸多誤解,施以錯誤的「急救」手段,導致更多問題出現並影響預後。像許多人以為指尖及耳垂放血、吞降血壓藥有助延緩中風症狀、中風後自行搭車就醫、等家人返家後再就診,或輕忽小中風帶來的警訊,這些其實都是錯誤觀念。迷思1 聽信民俗療法,指尖、耳垂放血能搶救腦中風。許多人認為透過放血,促使血液疏通,能搶救腦中風、緩解症狀,但馬偕紀念醫院腦中風中心主任傅維仁表示,腦中風是因腦部血管阻塞或破裂,導致局部或全面性的腦細胞傷害,可分為缺血性與出血性腦中風。指尖、耳垂放血等民俗療法,尚缺乏相關研究證實能延緩中風惡化。衛福部國健署亦指出,出血性腦中風若以針刺放血,反而可能刺激血管造成收縮,惡化出血狀況,不利病情。唯有透過119救護團隊緊急送醫治療,爭取急性腦中風黃金治療時間,才是正確的搶救方式。迷思2 腦中風發作、血壓飆高時,服用降血壓藥物能緩解症狀。當腦中風發作,出現相關症狀,感覺半邊手、腳麻痺無力,同時量測血壓發現數值異常時,馬上服用降血壓藥物或含舌下錠,強迫血壓驟降,是非常危險的行為。傅維仁解釋,人的大腦具有自動調整器的功能,當血壓降低時,大腦會自動調節血液灌流;血壓過高時,也會自行調節。不過,一旦發生腦中風,大腦的調節功能故障,加上腦血管已被阻塞,吃降血壓藥物不僅無法救急,強迫降低血壓,會使得血液灌流至腦部的量更加不足,可能加劇病情。迷思3 爭取腦中風搶救時間,自行搭車就醫,前往經常就診的醫院急救。急性腦中風的治療,僅具備緊急處理能力的合格醫院才能處置,許多人自行到診所或習慣就診的醫院後,才發現這些醫療院所無法以注射靜脈血栓溶解劑進行治療,或沒有動脈取栓手術的技術與設備,白跑了好幾趟。醫師建議,疑似腦中風病患切勿自行就醫,應立即通知119,由專人協助送往具有緊急醫療能力,可處理腦中風的合格醫院,並記錄發作時間點以利診斷。迷思4 長輩獨自在家,疑似中風無法判斷,還是等家人返家再就醫。依照國際治療指引標準,缺血性腦中風的黃金搶救時間,以注射靜脈血栓溶解劑進行治療,應在症狀發生後4.5小時內完成,動脈取栓手術則應在6小時內。如長輩白天單獨在家,待家人返家再就醫,已錯失黃金治療時間。醫師建議,當無法判斷是否為腦中風,掌握「微笑、舉手、說你好」三口訣,可初步辨識腦中風症狀,且病患無論是獨居或與家人同住,皆可主動撥打119求救,經專業人員送往正確的醫院,爭取搶救時間。迷思5 「暫時性腦缺血」不算中風,因症狀輕微且會逐漸好轉,不用太在意。暫時性腦缺血俗稱「小中風」,可透過磁振造影檢查發現病灶,症狀雖較中風輕微,卻不能輕忽。傅維仁解釋,暫時性腦缺血的血栓,雖會隨著血液流動而溶解,或移動至遠端部位,症狀因而逐漸緩解或消失,卻也因此經常讓人誤以為會自行好轉。不過,一旦小中風二度、三度出現,當次數增多,症狀緩解的時間也會逐漸拉長,從5至10分鐘,延長到30分鐘至一小時,時間間隔愈久,中風機率就愈高,仍須提高警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