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感冒(流感)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易高燒達39、40度,傳染力強,若全家都出現感冒症狀,有高達90%是流行性感冒。
- 症狀: 發燒 打噴嚏 咳嗽 流鼻涕 鼻塞 頭痛 喉嚨痛 全身痠痛
- 併發症: 肺炎 心肌炎 中耳炎 鼻竇炎 腦炎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易高燒達39、40度,傳染力強,若全家都出現感冒症狀,有高達90%是流行性感冒。
甲狀腺風暴是甲狀腺機能亢進引起的嚴重急性併發症,會產生高燒、心臟衰竭、腹瀉、昏迷等症狀。如未及時治療,可能會導致器官衰竭,嚴重則會致死。
退伍軍人症是肺炎的一種。病程從厭食、身體不適、肌痛與頭痛等症狀開始,可產生乾咳、高燒、嚴重肺炎甚至呼吸衰竭及死亡。
一種常見的嬰幼兒病毒感染疾病,好發於六個月至兩歲間的孩童,感染季節以春秋交替為多,主要是疱疹病毒第6型及第7型所引起,患童會出現發高燒到39~40度、輕微的流鼻涕、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狀,當發燒漸退時開始出全身性的玫瑰色細小斑丘疹,而這也是玫瑰疹即將尾聲的徵兆;出疹從軀體開始,再向四肢延伸,但並不會癢,也不會有小皰,大約在1~3天內消退。 玫瑰疹算是良性疾病,一般來說不會有嚴重的併發症,一週內可望痊癒。少數可能會因高燒而引起熱痙攣抽筋的神經症狀,但持續幾分鐘後會自動停止。另更少數抵抗力極差的嬰幼兒才會出現併發症。
川崎病是一種急性全身性血管發炎症候群,會引起皮膚、口腔眼睛黏膜、頸部淋巴結和心血管病變,目前尚不清楚致病原因,但亞洲地區的盛行率明顯高於其他西方國家,顯示此病可能與基因有所關聯。 川崎病好發於5歲以下幼童,發生季節以4~6月居多,主要症狀表現為持續發高燒超過5天,伴隨眼結膜充血、嘴唇乾裂、四肢浮腫、頸部淋巴結腫大、皮膚紅疹等症狀。若未及時治療,可能侵犯心臟血管系統,引起急性冠狀動脈症候群等嚴重併發症,甚至導致死亡。川崎病也是兒童後天性心臟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神經母細胞瘤是一種生長快速的腫瘤,是兒童癌症當中,最常見之惡性腫瘤,兒童神經母細胞腫瘤是交感神經系統細胞在胚胎發育過程中產生突變而長出的腫瘤,這些神經節分布在身體的許多部位,通常從腎上腺髓質或交感神經節以腹部腫瘤形式出現,也會在胸部、頸部、骨盆或頭部發現。
腦膜炎是指腦部及脊髓周圍的腦膜受到微生物感染或是其他原因所引起的發炎反應,會導致重症與死亡。 依病原體不同大致可分為四種:細菌性腦膜炎、病毒性腦膜炎(無菌性腦膜炎)、結核性腦膜炎、黴菌性腦膜炎。 症狀有發燒、頭痛、神智不清和脖子僵硬等,須以抗生素連續治療,及合併其他治療。 預防方式有維持勤良好衛生習慣、勤洗手、在多人場合注意室內通風、適當接種疫苗。
膽囊的主要功能是儲存膽汁,膽汁則可以幫助油脂食物的消化,膽囊癌非常少見,大部份的膽囊癌在發現時都已很難治療處理,若是膽囊癌已到末期,也無法將膽囊切除治療。
疱疹性牙齦口腔炎是一種由病毒引起的小兒口腔黏膜病,經常伴隨感冒或流感而來,其症狀輕重不等:起初口腔破皮,病童伴隨高燒、食慾不振、哭鬧,疑似感冒反應,服用退燒藥後發燒仍持續,少數會出現頸部下顎淋巴腺腫大。接著口鼻與下巴開始會起水泡,口內多處均患瘡腫,牙齦發炎,一碰就流血,最後可能導致嘴巴劇痛而無法進食、口臭、脫水。此病具傳染性,盛行於五歲以下,潛伏期三到五天,發燒可持續一週,水泡和潰瘍需十四天才會完全退去。 疱疹性牙齦口腔炎容易和腸病毒混淆,區分方法為前者的口腔潰瘍多集中在口腔前半部,也就是舌與頰內黏膜;而後者出現在口腔後半部,即咽喉與咽喉上方;此外,疱疹性牙齦口腔炎會有很明顯的牙齦腫脹、糜爛出血的問題。 一般治療投以鎮痛、退燒藥,或使用非處方藥用漱口水,較嚴重者可口服抗疱疹病毒特效藥以縮短病程,如果是發生在新生兒或免疫不全者身上,最好留院觀察,注意是否有脫水、無尿無便、乾哭、前囪門凹陷(前囪門指前額上方,因脫水造成凹陷)等症狀,以免導致死亡。
天花是由天花病毒(Variola Virus)所引起的傳染性皮膚病,對人體能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早期在尚未發明疫苗前,最嚴重的致死率可達百分之三十,而且死亡來得很快,通常在發病後兩週內就會宣告不治。天花潛伏期平均約十二天,之後會先有高燒、疲倦,伴隨劇烈背痛的症狀,接著臉與手、腿繼發密集的紅疹,口腔和咽喉潰瘍,使得唾液中含大量病毒,起疹的患部皮膚會感覺緊繃,兩天後進階轉變為水泡、膿泡,病情要過第二週才會結痂好轉,結痂痊癒後形成褪色的疤,也就是俗稱的「麻子」,則是天花的重要特徵。 天花容易與水痘混淆,其辨別的方法在於,比起水痘屬全身性的發病,天花的症狀主要多集中在顏面及四肢末端,而且皮疹呈離心性分布,整齊有規律,這也是天花最重要的特徵。另外,天花的病程發展每一階段都很獨立,也就是,水泡與膿泡並不會混在一起出現,而水痘則會水泡與膿泡同時混發。 一九八○年,世界衛生組織正式宣布消滅天花,不需要再定期接種疫苗,但因911事件後發生疽炭桿菌郵件攻擊,目前美國疾病管制中心將天花列為最可能被使用的生物戰劑之一。而台灣則是自1955年起未再有病例發生,但仍列為第一類法定傳染病,如發現疑似的病症,還是要在24小時之內通報相關單位,並接受進一步的調查診斷。
這是一種因為體熱出汗過多所引發的皮膚炎症,醫學名稱為汗疹。多發於悶溼高溫的夏季,以汗腺功能發育未全的嬰幼兒發生機率最高,大部分病況輕微,一兩週內即會隨自體免疫的調節而消失。按照臨床汗腺受阻部位的深淺,又可細分為三類: ●晶型汗疹:發生在皮膚最表淺的地方,角質層的汗管開口遭阻塞,而長出一顆顆透明的小水泡。 ●紅斑汗疹:是最常見的痱子種類,發生在皮膚較深層,靠近真皮層的汗管被阻塞,而出現一大片密集性的紅色丘疹,令人又癢又刺。另有一種膿皰型汗疹,與紅斑丘疹近似,但丘疹內多了膿皰,癢和刺痛的感覺也更加遽,通常和紅斑汗疹或深層汗疹混合一起發病。 ●深層汗疹:因表皮層與真皮層交接處的汗管受阻塞所形成。 前二種一般人都可能發生,尤以嬰兒更常見。而深層汗疹則是長期在熱帶地區炎熱戶外工作的人較易得。
腸病毒是一群病毒的總稱,包括小兒麻痹病毒、克沙奇病毒A、B 型、伊科病毒、腸病毒等共六十餘種,近年又陸續發現許多種。此類病毒的特性可耐酸,感染人體後會在腸道內繁殖,存活時間長達5~6週之久,故稱之為腸病毒,以夏季及初秋為主要的流行季節。依據病毒種類的不同,其侵犯身體的部位和嚴重程度也不同,有些很輕微甚至沒什麼症狀,但一般最典型的症狀為手足口病及疱疹性咽峽炎,較嚴重也可能引發無菌性腦膜炎、病毒性腦炎、心肌炎等。腸病毒感染所引起的症狀是全身性和多重器官性的,非僅侷限於腸胃道。
胰腺癌為由胰臟細胞生長出來的惡性腫瘤,是一個高度惡性的疾病,約90%的病人無法以手術根除治療,因爲胰腺位於腹膜後,惡性腫瘤藏在體内,通常在晚期才被發現以致患者存活率極低。
蕁麻疹是皮膚過敏的一種,特徵為皮膚上出現一塊塊紅腫的膨疹,大小形狀不規則;疹塊出現後,伴隨明顯劇烈的發癢感。如果發作時間短於六星期,稱為急性蕁麻疹,若長於六星期則為慢性。除了急性與慢性之分以外,尚有一些特殊類型的蕁麻疹: 丘疹性蕁麻疹:對蚊蟲叮咬起過敏反應的蕁麻疹。 寒冷性蕁麻疹:受寒冷刺激引發的蕁麻疹。 日光性蕁麻疹:由日照引起的蕁麻疹。 壓迫性蕁麻疹:由緊身衣物加壓引發的蕁麻疹。
唇皰疹是在口腔附近或面部其他區域形成的紅色、充滿液體的水泡。在極少數情況下,手指、鼻子或口腔內可能會出現唇皰疹。它們通常以斑塊的形式聚集在一起。唇皰疹可能會持續兩週或更長時間。 一種稱為單純皰疹的常見病毒會引起唇皰疹。它們可以通過親吻等密切接觸在人與人之間傳播。即使它們不可見,也具有傳染性。 5歲以下的兒童口腔內也可能有唇疱疹,並且這些病變通常被誤認為是口腔潰瘍。口腔潰瘍僅涉及粘膜,不是由單純疱疹病毒引起的。 唇皰疹無法治癒,它們可能會在沒有預警的情況下復發。口服抗病毒藥物可用於治療唇皰疹並防止它們復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