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29 新聞.健康知識+
搜尋
體溫
共找到
1409
筆 文章
-
-
2020-07-28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跳島郵輪夯 學者建議公共區域戴口罩船上做檢測
國內疫情趨緩,遊輪跳島旅遊夯,台大公衛學院提醒,進出船上公共區域仍應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並建議在船上做核酸檢測,居家檢疫的接觸者在14天內勿上船。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群體健康研究中心今天舉行抗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新冠肺炎)說明會,邀專家學者說明疫情發展。台大公共衛生學院副院長陳秀熙指出,全球累計確診人數已超過1625萬人,8月上旬或中旬可能超過2000萬人:現在監控全球疫情越來越困難,如歐盟、亞洲等很多國家都是局部區域有群聚感染,如日本的東京、中國的烏魯木齊、澳洲的維多利亞州等,即使疫情侷限部分區域,仍不能輕忽。在船舶方面,陳秀熙提到,郵輪是人潮高度群聚且易感染的海上城市,從鑽石公主號經驗中發現,確診個案中,無症狀比率占一半以上;現在郵輪僅能在低風險國家航行,目前僅德國的梅恩希夫2號和台灣的探索夢號復航。陳秀熙表示,為防疫和減害,原本可容納3000人的探索夢號,僅開放1200名乘客,且船艙使用正壓通風系統,並要求登船前量體溫、保持社交距離、戴口罩等防疫措施;由於郵輪風險較高,乘客一定要遵守防疫措施,也建議居家檢疫接觸者在14天內不要上船。台大公共衛生學院副教授陳佳堃指出,郵輪就像海上城市或海上社區,一旦有感染就會非常嚴重,在探索夢號啟程前,他曾上船去看,探索夢號使用正壓系統,可確保未通過過濾的外氣不會輕易進入船內,每個房間、區域都有獨立空調和換氣系統,進出風口管路也各自獨立。陳佳堃表示,換氣系統是在密閉空間下確保有新鮮空氣可進入室內的工程介入方案,新風系統則可確保室內外空氣進行交換,但是空間過大時,換氣效率會比較差,因此建議進出船上公共區域,仍應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台大公衛學院院長詹長權提到,探索夢號的通風評估還不錯,唯一遺憾的是國際間現在可航行的這種郵輪都應該要配合檢測,在4至5天的航程中,應該在船上做核酸檢測,更保險起見就是在登船前、航行中、下船時都檢測。
-
2020-07-28 新聞.健康知識+
過敏體質、易手腳冰冷 進出冷氣房用這招護身
今年夏天流行短版上衣,許多女性自信展露腹部肌膚,再搭配高腰褲,達到腰細、腿長的視覺效果。不過由於天氣炎熱,室內場所冷氣大多很強,中醫師認為,皮膚是身體的第一層保護屏障,腹部肌膚裸露易使內臟受寒,建議過敏體質、容易手腳冰冷的女性,應隨身帶一件小外套,進冷氣房就披上,以免衍生腹痛或過敏問題。開業中醫師胡心瀕表示,皮膚、頭髮、毛細孔,有抵抗外界邪氣入侵、調節體溫的作用,腹部皮膚一旦接觸冷風,直接受影響的就是內臟。對女性來說,內臟受寒會衍生腹痛、腹瀉、經痛的情況發生,露出皮膚面積越大,影響越明顯。至於四肢的皮膚,如果穿著無袖衣服或短褲,暴露面積更大。胡心瀕指出,人在戶外時,體溫和環境溫度的差異不大,露出皮膚也不至於受寒,但一進到冷氣房,張開的毛孔會來不及收縮,寒氣就進入身體,過敏體質的人可能會鼻過敏或蕁麻疹發作,也比較容易引起感冒。胡心瀕說,如果腹部只有露出一、兩公分,隨著姿勢改變、衣物滑動,不會露出腹部皮膚太大面積,是比較沒有關係。若是衣服更短一點,穿著無袖或熱褲,在戶外活動也是沒問題,只是進入冷氣房時,最好隨身攜帶一件小外套,進到室內就穿起來,對於吸呼吸道比較敏感、體虛而手腳容易冰冷的人,尤其要記得。
-
2020-07-28 癌症.飲食與癌症
飲酒致癌,卻難免小酌怎麼辦?這種方法可以降低風險
作為一種世代相傳的特殊飲品,「酒」已在世上存在了數千年時間,曾是許多社會或場合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近年來,隨著對酒研究的深入,飲酒的危害也逐漸顯露出來。過量飲酒,會影響身體的呼吸、心跳、體溫等正常功能,導致酒精中毒、心腦血管疾病等。此外還有研究顯示,即使少量飲酒也會增加癌症風險。因此,很多人開始戒酒,並儘量不飲酒。不過實際生活中,在交際應酬、親朋歡聚的時刻,有很多人會禁不住誘惑或者別人的勸說,不得不飲一些酒。那麼此時該怎麼辦呢?怎麼能將飲酒帶來的危害降低呢?一項發表在國際癌症雜誌的研究顯示,飲酒會增加癌症死亡風險,而通過運動,可以將這種增加的風險降低一些。為評估運動、飲酒以及癌症死亡風險之間的關係,研究人員對英格蘭健康調查(HSE)和蘇格蘭健康調查(SHS)的數據進行了分析,共涉及54686名平均年齡為51歲的受試者。研究人員統計了受試者的運動、飲酒及健康狀況等數據。根據每日飲酒量及每週飲酒頻率,研究人員計算出了受試者每週的酒精攝入量,並將他們分為6組:從不飲酒、曾經飲酒、偶爾飲酒、指南建議範圍內飲酒(女性<112g/週,男性<168g/週)、危險飲酒(女性112-280g/週,男性168-392g/週)和有害飲酒(女性>280g/週,男性>392g/週)組。生活中,酒精含量大致可通過“容積(ml)×度數×0.8g/ml”計算,以500ml的40°白酒為例,裡面約含有“500ml×40%×0.8g/ml=160g”酒精。此外,研究人員還統計了與飲酒有關癌症導致的死亡人數,主要包括口腔癌、喉癌、食道癌、肝癌、結直腸癌、胃癌和女性乳腺癌等。在平均長達10年的隨訪期間,共有2039名受試者因酒精相關癌症而死亡。在調整了年齡、性別、體重、吸煙狀態、水果和蔬菜攝入量等因素影響後,研究人員分析發現,飲酒和酒精相關癌症死亡風險升高之間,存在很強的直接關聯。具體來講,與從不飲酒的人相比,曾經飲酒的人癌症死亡風險增加了46%;偶爾飲酒的人風險增加了21%;指南建議範圍內飲酒的人風險增加了19%;危險飲酒的人風險增加了39%;而有害飲酒的人癌症死亡風險增加最多,為62%。不過,上述風險在考慮到運動量及時間的影響後,又有所改變。當受試者運動強度低於「每週150分鐘中等強度有氧運動,或每週75分鐘高強度有氧運動」的標準時,與酒精相關癌症死亡風險的增加幅度有所上升,與從不飲酒的人相比,曾經飲酒、偶爾飲酒、指南建議範圍內飲酒、危險飲酒和有害飲酒的人,酒精相關癌症死亡風險分別增加了53%、28%、24%、47%和64%。而當受試者運動強度達到標準時,與酒精相關癌症死亡風險的增加幅度則有所減少,分別為25%、1%、8%、21%和52%。研究人員分析,飲酒可能通過多種途徑增加癌症風險。如酒中含有的酒精和人體消化酒精時產生的乙醛,會破壞健康細胞的DNA;增加氧化應激反應;與維甲酸代謝相互作用;增加雌激素濃度以及改變表觀遺傳等。而運動可以降低體重指數、氧化應激、性激素和慢性炎症,改善胰島素敏感性和免疫系統功能,並影響基因表達和DNA修復,阻斷酒精相關致癌物,從而預防酒精相關癌症及降低死亡風險。對於該研究,美國癌症協會流行病學家Alpa Patel博士指出:「基於迄今為止的證據,最好是既避免飲酒,又進行足夠的運動。這個數字是每週150-300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或每週75-150分鐘的高強度運動,以預防癌症。」總而言之,飲酒有害健康,也沒有適度飲酒一說。飲酒是繼吸煙和體重超標之後的,第三大可改變癌症危險因素,不論是白酒、紅酒或啤酒,而且不論攝入多少酒精,都與多種癌症的發生及死亡風險增加有關。雖說運動有助於降低酒精相關癌症死亡風險,但是相比於不飲酒的人,其風險仍是升高的。在日常生活中,最好是不飲酒,如果飲酒了,就應進行足夠的運動,盡量降低風險。當然,如果能做到既不飲酒,又進行足夠的運動,那就更好了!(來源/轉載自《文匯報》)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
2020-07-27 科別.泌尿腎臟
聯結車冷氣壞 司機熱到中暑休克合併急性腎衰竭
一名50歲聯結車司機因車用冷氣故障,即使渾身大汗仍拚命工作,最後因發高燒到醫院急診,就診時,司機耳溫達39.5度,且全身倦怠、不易集中注意力、血壓急速下降,醫師立刻安排腦部電腦斷層檢查,抽血診斷出司機罹患「中暑合併急性腎衰竭與休克」。新竹馬偕醫院急診醫學科部主任解晉一指出,該名司機到院沒多久血壓就急速下降,收縮血壓只有60至70毫米汞柱,意識更加衰弱,雖然能夠叫醒,但很快就又昏睡過去,小便的量很少,幾乎排不出尿來,導尿後發現病患尿液少、顏色深,進一步抽血發現腎功能失常急性腎損傷。醫療團隊見狀,立即為司機進行急速降溫,保持病患身體皮膚濕潤、加速散熱,經由靜脈輸液及口服飲用給予充足水分,並以快速生理食鹽水灌注近6公升,藉此改善腎功能,提升心臟灌注壓,緩解休克狀態,努力減輕腎臟傷害,之後司機住進加護病房觀察,很幸運腎臟沒留下任何後遺症,目前已出院回家。解晉一表示,熱傷害依症狀可分成熱痙攣、熱暈眩、熱水腫、熱衰竭、熱中暑,這些都與身體裡的水分與鹽分喪失有關,一旦發生熱傷害,病患的症狀會隨體內器官的受傷程度,或系統功能障礙而有不同程度的變化。中暑病患的皮膚常因體溫調節中樞功能失常導致無法散熱,並產生乾燥潮紅的現象,病患可能出現意識不清的症狀表現,若忽視病情,終究會造成中樞神經功能異常,進一步引發休克、心臟衰竭、心跳停止、橫紋肌溶解、多重器官衰竭,甚至致命性的瀰漫性血管內凝血併發症。解晉一提醒,民眾夏季開車出遊前,務必確認車輛冷氣功能,避免長時間待在悶熱的車廂內,從事戶外活動需要消耗很多體力,要積極補充水分,不能口渴才喝水。
-
2020-07-25 科別.皮膚
多汗、體臭好困擾 ,止汗劑和制臭劑該如何正確使用? 皮膚科醫師告訴你
您有多汗、體臭的困擾嗎?止汗劑和制臭劑又該怎麼用?為了解決難纏的體臭煩惱,食品藥物管理署邀請彰化基督教醫院皮膚科邱足滿醫師,為多汗者排憂解惑。汗水經皮膚表面細菌作用後,會產生獨特氣味 邱足滿醫師說明,人體的汗腺有大汗腺和小汗腺,小汗腺分布於全身,而手掌、臉部及腳底特別多,這種腺體的導管獨立開口於皮膚表面,成分99%是水,呈弱酸性,主要是透過排汗幫助調節體溫,然而皮膚表面細菌作用後會形成汗臭味;而大汗腺(又稱頂漿腺)主要分布在腋窩、肛門及陰部等部位,其導管開口於毛囊,汗液中含有蛋白質和脂肪酸,呈弱鹼性,經皮膚表面細菌作用後,會產生獨特氣味(費洛蒙)來吸引異性,但若味道令人不悅就會產生體臭。 小汗腺出汗是身體對熱的反應,情緒也會影響出汗;大汗腺是受到性腺和神經控制,在青春期之後才開始分泌,情緒激動時也會刺激大汗腺分泌,對於多汗的人來說,社交穿著會很困窘,如果是大汗腺分泌旺盛,加上細菌作用產生的體臭,就真的糗大了!止汗劑的最佳使用時機是「睡前」面對多汗困擾,許多人會使用止汗劑,最常見的是鋁鹽,透過在汗孔頂部形成凝膠來止汗,塗抹後不能馬上見效,需等待6-8小時。塗抹鋁鹽時要注意,人在睡覺時汗腺分泌會減少而保持乾燥,睡前是最佳的使用時機,而塗抹部位的皮膚,必須在完全乾爽的情況下,如果皮膚略帶水氣,可能會產生弱鹽酸而刺激皮膚,產生搔癢或乾燥粗糙的狀況。經過一個晚上作用,鋁鹽會在汗孔頂部形成凝膠狀物質,白天就不會出汗了,到了早上可用濕毛巾擦在使用部位,藉此減少止汗劑殘留與刺激性皮膚炎,日間出門流汗後就不用再補擦。若每晚重複使用,一週之後效果顯著的話,即可減少使用頻率,通常一週使用一次即可發揮止汗效果,但停用後就會逐漸回到原本的狀況。對於過敏體質、曾發生皮膚過敏、腋下有毛囊炎或傷口者不宜使用,以免發生刺激性皮膚炎。邱足滿醫師說明,止汗劑產品有水劑、乳劑、膏劑、噴霧或滾珠等劑型,越水性的劑型效果越好,越膏狀的劑型的使用舒適度越佳,濃度越高者效果越好,但對皮膚刺激的風險也越高。至於噴霧劑型使用時要避免吸入。制臭劑的作用原理?而制臭劑則是改變皮膚的化學性質,保持腋下不產生異味。許多除臭劑可以降低皮膚的酸鹼值,將皮膚環境變成對細菌較不利的弱酸性,阻止某些微生物繁殖;或含有抗菌成分抑制皮膚表面的菌叢,使其無法發酵而產生異味,藉此減少汗臭、體臭。某些制臭劑含有香料或稱體香劑,透過制臭劑的主要有效成分,並添加其他香味修飾體味,適合在出門前或運動後盥洗完、皮膚乾燥時使用。最後提醒消費者,止汗制臭劑只能抑制出汗或減少體臭,如果有大量出汗或嚴重體臭,應就醫治療。原文引用自:藥物食品安全週報
-
2020-07-24 橘世代.健康橘
吃薑好處多:抗氧化、促代謝!這三種人吃反而傷身
家家戶戶炒菜不可或缺的「薑」是養生食材,富含植化素,薑辣素、薑油酮、薑烯酚,具有多種健康好處。不過,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吃薑,提醒民眾注意。在薑的各類營養素中,薑辣素是辣味的來源,隨著薑愈老而含量愈高,因此嫩薑不辣,老薑卻超辣。薑油酮、薑烯酚則是薑的香氣來源,且有溫暖身體的作用。而生薑中的薑辣素在炮製過程受熱後,會轉變為薑烯酚或薑油酮等聚合物,增強了薑的效用。吃薑養生!暖身、抗氧化、促代謝郭綜合醫院營養科組長郭家伶表示,生薑肉性味辛溫,具有發表散寒、溫胃止嘔的功效;生薑皮富含精油、揮發油,性味辛涼,與生薑肉藥性正好相反,有利尿消腫的功效。薑蘊含的營養素具有多種養生好處,包含有助於減少噁心嘔吐、抗發炎、抗氧化、暖身等,進而能幫助降低癌症、動脈硬化、心臟疾病等風險。另一方面,郭家伶指出,當人體免疫細胞正常運作時,體溫為36.5℃~37.2℃,體溫每下降1℃,會使免疫力降低30%。現代人愛喝冷飲、吹冷氣,加上久坐、少運動,容易導致免疫力、身體血液循環變差,代謝功能也變慢。薑酮醇、薑烯酚有助於促進血液循環,使身體暖和;而在高溫多雨的夏季,薑還可以發揮袪溼散熱、幫助代謝的功能。不過,也提醒民眾,適量吃薑之外,還需配合均衡飲食、適度運動、正常作息,才能真正吃出健康。怎麼吃薑?磨泥、磨粉、切片變化多至於薑要怎麼吃才好?郭家伶表示,可用於燉煮、翻炒、熬湯等,或使用磨泥器磨成薑泥(可過濾),直接加入飲品中,十分方便。另外,也可以將老薑洗淨後帶皮切薄片,充分曬乾後,再用食物調理機打成薑粉,放入密封罐保存。薑也不能吃過量!三種人不適合攝取需要注意的是,薑也不能過量攝取。建議生薑的攝取量一天1克,勿超過10克;乾薑的攝取量則是一天1~2克,不超過2~3克。此外,並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吃薑。以下三種族群較不適合食用,提醒民眾注意,並事先諮詢醫師。1.體質陰虛的人:表現出來的症狀有手腳心發熱、手心有汗、經常口乾、口唇異常乾燥、皮膚乾燥、明顯有脫水症狀、脈博過速、心煩易怒、睡不好。2.內熱較重的人:如果有發高燒、肺熱燥咳、咳痰較黃、胃熱嘔吐、舌頭或臉部會異常潮紅、口臭、痔瘡出血、便祕等疾病。3.服用西藥中的人:生薑與抗凝血西藥併用,會增加凝血時間,且有出血的風險,應特別小心。本文摘自《今周刊 幸福熟齡》|幸福熟齡延伸閱讀。糖尿病不只要控制血糖!醫師:更要留心「這問題」,當心罹胰臟炎機率高。血便、排便習慣改變,當心大腸癌找上門!醫師:少吃這3類食物、注意這8大身體警訊。C肝也會癌變,肝功能正常不代表沒問題!醫師:可能早已纖維化,這5大族群是高危險群 立即加入粉絲專頁! 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展開「健康橘、好野橘、愛玩橘、好學橘」等主題,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亮麗!>>現在立即加入
-
2020-07-23 新聞.用藥停看聽
高溫下服藥會影響體溫 急診醫師提醒4類藥物恐增加中暑機率
童綜合醫院急診部魏智偉主任表示,暴露在高溫環境,若出現散熱調節失衡,造成體溫超過 41.1度以上,合併有神經功能異常,如昏迷、抽搐,即稱為中暑,他說中暑高危險群除了老人、小孩、慢性疾病與酗酒者外,若服用藥物會影響體溫調節,也會造成中暑的機率增加。魏智偉指出,中暑高危險群中,若服用藥物因會影響體溫調節,也會造成中暑的機率增加,可能影響體溫調節的藥物大致區分如下:1.具抗膽鹼作用的藥物,如治療鼻塞用的抗組織胺、治療巴金森氏症的藥物、部份治療精神疾病的藥物等,可能會抑制汗腺分泌,減少散熱。2.交感神經作用劑,如咖啡因(caffeine)、麻黃素等,會造成血管收縮,減少皮膚血液流量,導致散熱減低、同時增加代謝性熱能產生,使體溫上升。3.部分降血壓藥物,例如乙型阻斷劑、鈣離子阻斷劑等,可能使心血管系統應付高溫的調節能力降低,利尿劑則可能影響人體水分與鹽分平衡。4.抗憂鬱及抗精神分裂症藥物,抗憂鬱劑會抑制排汗,而治療精神分裂症藥物會抑制體溫調節中樞輸出擴張皮膚血管的訊息,使身體較難排汗散熱。魏智偉提醒,有服用這些影響人體體溫調節藥物的民眾,務必補充足夠水分與鹽分、烈日下戴帽子或撐傘遮陽,避免長時間曝曬在陽光底下,一般民眾約15分鐘以內,適當休息並保持通風;切勿自行停藥,若有任何用藥疑慮應諮詢主治醫師,避免病情惡化,或其他併發症發生。
-
2020-07-22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5個增強免疫力方法防範新冠病毒?教授逐一破解迷思
我在2020-7-17發表維他命D抗新冠,一張嘴巴兩個洞,駁斥補充維他命D可以預防或治療新冠的論調。不久後MyGoPen(賣擱騙)網站的站長就用臉書寄來一篇文章,內容是江守山醫師提供《抗疫5方法》,而我也立刻回覆說,美國最嚴重的州都是在南方太陽多的地方,其他的我就不想浪費唇舌了。不久後有一位臉書朋友也回覆《已經網路瘋傳,被煩死了!》。我本來是不想浪費唇舌,但沒想到我二姐今天也在我們家的LINE群組傳來這篇文章,而且還特別叮嚀:出門回家一定要嗽口最好用溫盬水以防呼吸道感染。所以,這下子,我不得不浪費唇舌了。其實,這篇江醫師的文章是早在2月22日就已經出現,請看TVBS的別只靠口罩!醫師提「5方法」抗疫 謝震武超驚訝,以及中時電子報的醫斷言:社區感染終將到來 免疫力才是硬道理。我現在就逐條來分析《抗疫5方法》:第一,要睡眠充足,每天必須維持7小時的睡眠,如果每天睡不到7小時的人,免疫力就會低下。分析:睡眠充足是老生常談,了無新意。請問,有人會故意睡眠不充足嗎?第二,要吃得好,所謂「好」,不是說吃山珍海味,而是要吃有益健康的優質蛋白,可以拿來做抗體。記住不要吃糖,精製糖吃下去,白血球睡覺睡5個小時,因此,我們要調整日常所吃的食物。分析:《優質蛋白可以拿來做抗體》?這聽起來似乎有道理,但卻是毫無科學根據。《精製糖吃下去,白血球睡覺睡5個小時》?這百分之百是童話故事,連科幻小說都談不上。第三,冠狀病毒有固定的模式,到寒冷的冬天會多起來,因此也有人說要多曬太陽,有助於提高維生素D。美國還做了一個介入型研究,發現有補充維生素D的人,冬季時的呼吸道感染就降低三分之二,如果真的不曬太陽,也可以選擇吃維生素D。分析1:適度曬太陽對健康有益,也是老生常談。但是,曬太陽能降低新冠感染的說法,則完全純屬臆測。事實上,現在美國最嚴重的州都是在南方太陽多的地方。請看著名的智庫《布魯金斯學會》在7月2日發表的A roaring Sun Belt surge has inverted the demographics and politics of COVID-19(咆哮的太陽帶激增顛覆了COVID-19的人口統計和政治)。世界衛生組織也有發表Exposing yourself to the sun or temperatures higher than 25°C DOES NOT protect you from COVID-19(暴露自己在陽光下或高於25°C的溫度下並不能保護您免於被COVID-19感染)。它說:無論天氣多晴朗多熱,您都可能被新冠病毒感染。 許多天氣炎熱的國家都有新冠病例。分析2:《美國還做了一個介入型研究,發現有補充維生素D的人,冬季時的呼吸道感染就降低三分之二》,是胡謅出來的。美國從未做過這樣的研究,也沒有任何研究顯示什麼降低三分之二。請看維他命D能預防感冒及流感?。分析3:吃維他命D能降低新冠感染,只是一種假設。最近才完成的,全面性的審查,無法支持此一假設。請看維他命D抗新冠,一張嘴巴兩個洞。第四,日本的研究指出:要拒絕上呼吸道感染,「你回家就要漱口,為什麼?因為所有的病毒不是有你細胞的鑰匙,它侵入你的細胞,它要鑽洞、要敲門,所以它附上去需要一點時間,所以你只回家去給它吐掉。」同時,日本研究也提到,不管你是用水、鹽水、優碘加水,漱口水、茶,這5樣都有效。分析:正規的醫學文獻裡沒有這樣的報導。《漱口能降低新冠感染》,純屬臆測。哈佛大學有發表COVID-19 Myths vs. Realities(COVID-19迷思與現實)。它說:冠狀病毒確實可以引起喉嚨痛,用溫水漱口可能會使它感覺好些,但它對病毒沒有直接影響。第五,日本、以色列、芬蘭的研究都指出,只要每天洗熱水澡,拉高體溫就不利於冠狀病毒的感染。研究中還提到,如果一週洗4次以上的熱浴,病毒感染可以降到6成。江守山表示,每天洗熱水澡也不用花什麼錢,41度5分鐘就算足夠了分析:正規的醫學文獻裡沒有這樣的報導。《洗熱水澡能降低新冠感染》,純屬臆測。世界衛生組織有發表Taking a hot bath does not prevent COVID-19(洗熱水澡並不能預防COVID-19)。它說:洗熱水澡不會阻止COVID-19感染。 不論您的浴缸或淋浴的溫度如何,您的正常體溫都保持在36.5°C至37°C左右。 實際上,用極熱水洗個熱水澡可能有害,因為它會燙傷您。原文:最近瘋傳/醫師散播的新冠謠言
-
2020-07-22 養生.聰明飲食
天熱易上火!4類「上火食物黑名單」能閃多遠就多遠
大口吃肉、大口喝酒的飲食模式,對我們來說絕對不是陌生的生活方式。不過,也就是這樣的生活,讓夏天體內的那把無名火燒得更加旺盛!這個夏天想要清涼一下,不妨忌忌口,將「上火食物黑名單」深刻於腦海中,能閃多遠就多遠。中華民國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常務理事陳潮宗醫師將黑名單中的食物分成4類:辛辣刺激與熱性食物、熱性水果、甜食、冰品,讀者可從列舉中的食物舉一反三,躲過上火食物,保持輕鬆自在的身心。1、辛辣刺激與熱性食物麻辣鍋、鹽酥雞、羊肉爐、人參雞、當歸鴨、炸豬排、羊肉、牛肉、豬肉、雞肉、鱔魚、香料類(如蔥、薑、蒜頭、蒜苗、辣椒、洋蔥)、麻油、四物湯、堅果類(如花生、腰果)、茴香葉、肉桂等,其食物本身的溫熱性質會加重體內之火,使得生理原本蘊藏的火失去平衡,導致上火。2、熱性水果釋迦、榴槤、荔枝、芒果、龍眼是民眾最常吃的熱性水果,因此,攝取時適量就好。3 甜食人體熱量主要從澱粉、糖分及油脂中獲取,一旦過量攝取熱量上升,相對地火氣也會上升,包括各式蛋糕、甜甜圈、麻花捲、太陽餅、奶油酥餅、鳳梨酥、巧克力、糖果、餅乾、添加精緻糖的咖啡、茶、可樂、汽水等,都含有豐富的糖分及油脂,想要降火,小點心或飲料就要有所節制。4 冰品冰品或冰塊會讓血液凝結在腸胃道,降低血液循環功能,而且如前文所述也會造成體溫調節的失衡,尤其是已有感冒、支氣管炎、免疫力低下、老年人常因虛火旺盛,造成口乾舌燥,這時如果衝動飲用冰品更容易加重症狀,必須忌口。延伸閱讀: 比吃冰還管用! 7種天然食材吃了火氣馬上降一半 天熱火氣大? 多吃4類食物幫身體消暑、退火
-
2020-07-21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疫情穩定口罩還須戴? 醫師:這3種情形應把口罩戴上
台灣新冠肺炎疫情平穩,長時間沒有本土新增案例。最近各地報復性消費熱,從觀光景點到飯店、百貨公司都人山人海,但戴口罩的人少了,許多百貨公司量測體溫也是虛光一招;從防疫觀點而言,真的不必戴口罩嗎?中區傳染病防疫醫療網指揮官黃高彬指出,最近居家檢疫人數在1萬5千人至兩萬人間浮動,難保沒有不遵守居家檢疫規定的人,建議大家仍應視必要戴口罩。黃高彬建議,有3種情形應該仍要把口罩戴上,分別是人多的地方、人和人距離近的地方,以及陌生人多的地方。他舉例,像百貨公司平日人雖多,但一般而言人和人之間仍有若干距離,此時不必戴口罩,但若是遇到像周年慶、大型活動人擠人時,人和人之間的距離近,或是很多人擠在電梯裡,許多又是陌生人,那就應把口罩戴上。黃高彬說,台灣自4月13日以後就沒有本土新增案例,而疫情能夠穩定,和民眾願意戴口罩有密切關係,因此戴口罩對防疫而言仍是十分有必要的。而目前,回國接受居家檢疫的人數仍多,萬一有人不遵守檢疫規定外出趴趴走,就增加不確定的風險,因此適時的戴口罩仍是必須的。以目前到台中市政府洽公而言,衛生局長曾梓居說,市府因為是行政和指揮中樞,原先嚴格要求必須戴口罩和實名制,但15日以後已配合中央取消實名制,並授權各局處可以視情形自行規定。但若要進市府大樓,則仍建議乾洗手和戴口罩,若是不戴口罩,也應注意保持1.5公尺的社交距離。
-
2020-07-21 養生.抗老養生
「大暑」怎麼養生?中醫:寒涼瓜果消暑生津,多加這個平衡寒性
在傳統醫學的角度來說,許多疾病都是跟著節氣走,順著節氣改變做出身體上不同的預防及調理,正是老祖宗們流傳下來的養生之道。即將到來的「大暑」,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二節氣,大約在每年的陽曆7月22日至24日,是一年中天氣最酷熱的時刻。老人小孩氣血不足者 慎防中暑面對這樣炎熱的「大暑」節氣,有可能會出現甚麼樣的疾病?究竟又該如何養生?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傳統醫學科主治醫師楊佩鈺表示,由於氣候和濕氣的關係,大暑由於氣溫高,最要小心提防「中暑」,其中又以老人家、小孩,以及氣血不足的人最需要注意。因為流汗是人體散熱的機制,但氣血不足的人容易流不出汗,年紀大的人則是體表毛細孔控制能力比較差,兩者都較難藉由流汗調節體溫;至於小朋友則是體溫調節系統還不太成熟,加上新陳代謝較快,因此必須要多補充水分,最好每15分鐘到半小時就喝一次水。其他像是有心血管疾病的人,流汗過多、活動太喘會加重心臟負荷、糖尿病患者末梢神經較不敏感,對外界溫度反應不靈敏、孕婦新陳代謝比較快,本身心跳體溫都比依般人來得高……,這些人都要在大暑的節氣裡特別注意,小心散熱的問題,以防中暑。然而不只太陽高掛時要注意,有時濕度太重,也會導致流汗蒸發速度受影響,散熱也會比較慢,尤其在午後雷陣雨要下不下的時候相當悶熱,這時也要特別小心中暑。多吃清涼消暑氣食物及多補充水分至於「大暑」的養生,楊佩鈺指出,主要是在飲食上多注意,可以多吃一些清涼消暑氣的食物,許多當季的瓜果類像是:絲瓜、黃瓜、冬瓜、西瓜,清涼解毒的綠豆也十分適合,有清暑生津的功效。不過,就如同一般常聽到的諺語「冬吃蘿蔔夏吃薑,不勞醫師開處方」,在吃這些寒涼的食物或綠豆湯等涼品的同時,不妨聽從老祖宗的智慧,平時的菜餚多加些熱性的薑或紫蘇來平衡寒性。不過對於已經中暑的人來說,因為會有腸胃道的症狀,就不要吃太寒涼的食物。要注意的是,寒涼的食物雖包括冰品,但在中醫的角度來說,十分不建議在大熱天吃冰,因為正在流汗的時候,冰品會讓毛細孔瞬間關起來,導致汗流不乾淨,久了會造成人體不舒服、容易起皮膚濕疹,且吃太多冰品也會對腸胃道造成傷害,恐造成腹痛、腹瀉的症狀。楊佩鈺提醒大家,大暑節氣嚴防中暑發生,最好不要在上午11點到下午2點在大太陽下活動,事實上只要是高於體溫的溫度,就不適宜戶外活動,否則即使流汗也散不掉熱;也要注意水分的補充,成人每天至少要喝1500cc以上;室內冷氣溫度也不要開太低,否則冷熱交替也容易感冒或中暑。若是已經中暑,中醫的刮痧有立即緩解的效果,強迫局部血液循環改善,加強體表散熱機制,不過刮痧不要太常刮,也建議最好找合格的中醫醫療院所較保險。若是一直反覆中暑,可能就屬於本身氣血較虛的體質,最好以中醫調理身體。
-
2020-07-21 科別.泌尿腎臟
遊民無處去曬到中暑休克住院 醫:多喝水少曬太陽
好熱的天氣,衛福部立彰化醫院最近一周連續收治5名熱衰竭病人,及一名中暑的50歲遊民。遊民疑因喝水量不足,在溪湖街上昏倒,到院體溫高達攝氏40度,進一步檢查發現他已急性腎衰竭,直到今天仍住院治療。部立彰化醫院表示,中暑的遊民居無定所,大熱天沒任何防曬措施,照樣在外蕩,5天前被人發現路倒,昏迷不醒,好心的民眾通知119送到部立彰化醫院,急診醫師量測他的體溫為攝氏40度,皮膚乾燥、無尿,疑因喝水不足又曝曬過度,已造成急性腎衰竭,醫護人員搶救後挽回一命,也幸好不必洗腎。送到部立彰化醫院的熱衰竭病人,都有噁心、想吐、頭暈、大量流汗等不適症狀,在急診室注射較冰涼點滴和藥物,症狀很快緩解,當天出院。遊民休克昏倒後才被送醫,昏倒前應有皮膚乾熱、肌肉痠痛、抽筋等症狀,有些中暑的人甚至發生橫紋肌溶解。部立彰化醫院急診室醫師黃鎧翊說,一般人夏天不舒服常以為是「中暑」,其實是熱衰竭,待在高熱環境過久,持續流汗,未補充適當的鹽分及水分,造成全身性不舒服,但體溫大多正常或稍微高一點,熱衰竭在某種程度上可視為中暑前兆,中暑是在高溫環境下,身體難以散熱,造成體溫超過攝氏40.5,同時中樞神經功能出現障礙,危及生命。醫師建議多補充水分和電解質,上午10點到下午4點之間找陰涼地方避暑,不時用濕冷毛巾擦拭身體,在戶外活動應穿容易散熱的寬鬆衣服,撐傘、戴帽遮陽。
-
2020-07-20 養生.健康瘦身
努力運動減重卻瘦不下?教你揪出不瘦反胖3大原因
常見一些人為了控制體重而運動,運動完飢腸轆轆又大吃大喝,反而愈減愈重,這是因為運動型態錯了才造成這樣的結果。張小姐和同事們參加了公司附近的健身課程,下班前匆匆吃了幾片蘇打餅乾止飢,上了兩小時的飛輪後,為了加強瘦身效果,下課後刻意忍住不吃,但餓了幾餐下來,總會放縱一天去大吃大喝,一個月下來,體重不減反增。國立體育大學競技與教練科學研究所副教授詹貴惠表示,會有以上的結果,是因為進食的方式不對、運動型態也不對所造成的。她解釋,由於運動是靠骨骼和骨骼肌的活動,所以運動後,血流會再分配,人體安靜時,血液是平均分布在各器官的,但運動後,血液會大量地流往骨骼肌,所以其他器官的血液會相對減少,這就是吃完飯不要馬上運動的原因,因為餐後有較多的血流會分布至胃腸等消化器官,若立即運動,會讓血液往骨骼肌集中,以致影響食物的消化。當運動強度愈高,持續時間愈久,骨骼肌所需血流量愈多,這樣的比例就會更明顯,如果只是短距離散步等強度不高的運動,血流再分配的情況就比較不明顯。所謂健身運動(exercise)是指有計畫的、結構式的、重複性的身體活動,其目的在改善或維持體適能。多數人多是為了健康的理由而從事運動,建議不要進行太激烈的運動,運動強度太高除了會使運動後有明顯的飢餓感,也會對身體造成傷害。但是有些人常陷入「運動完好餓,而又大吃大喝」的惡性循環,看看你是否有以下的錯誤習慣?有效率的運動加飲食,才能讓減重事半功倍!錯誤1 →運動完好餓中強度的運動型態對健康有益,且比較不會產生不適感,詹貴惠表示,如果運動後產生明顯的飢餓感,表示運動強度太高!醣類、脂質、蛋白質等3大營養素是主要的熱量來源,運動時,體內的有氧能量系統主要以醣類及脂質做為能量來源,兩者的比例會隨運動情況而有所不同,強度愈高時,醣類的利用率會隨之增高,因此,運動強度不要太高時,會用到較高比例的脂肪,也較不易有飢餓感。一般而言,健康體適能倡導「運動333」即每週至少運動3天(次),每次約30分鐘,每次心跳率約達每分鐘130次。另一方面而言,運動時間愈長,用到的脂肪比例會愈高。所以總結來說,如果從體重控制的角度出發,建議是採長時間、中強度的運動,會比較容易消耗掉體內脂肪,而且這樣的方式因為不會消耗過多的醣類,所以運動完不會那麼餓。所以,常見一些人為了控制體重而運動,運動完飢腸轆轆又大吃大喝,反而愈減愈重,詹貴惠提醒,這是因為運動型態錯了才造成這樣的結果。嚴格來說,減重跟減肥不一樣,減重其實很簡單,用烤箱、三溫暖等增加體溫,身體為了散熱會排出水分,就可以在短時間內達到減重的目的。但真的想瘦下來的人,應該是以消除體脂肪為目標,則應選擇長時間、中強度的運動,運動後也不會餓得必須飽餐一頓,才能達到體重控制的目標。根據研究,隨著運動強度的增加,所消耗掉的醣類比例是上升的,脂肪利用率是下降的;而隨運動持續增加,醣類利用的百分比是下降的,脂肪利用百分比則是上升的,可得到的結論是,強度不要太高、長時間持續的運動,是消耗比較多脂肪的有效方式。但是,何謂中強度的運動呢?詹貴惠表示,一般人只要遵守體適能333原則,即能符合中強度運動的標準。還有另一種談話測試(talk test)的自我判別方式,即運動後呈現「可說話但不能唱歌」的感覺即是,簡單的說就是有點喘又不會太喘,如果運動後上氣不接下氣,絕對是運動強度太高,再加上運動時間長,會產生飢餓感也不足為奇。當運動的型態對了,運動後不會很餓的狀態下,自然不會想再吃東西。詹貴惠說:「當人處於飢餓的狀態時,要節制飲食是很困難的,且節食兩、三頓後,有可能會因為代償的心理而突然大吃大喝,所以,比較實際的做法是用對的方法運動,自然不會餓到想飽餐一頓。」錯誤2 →運動完馬上吃運動員希望藉訓練使體能與運動成績提升,所以,運動員在練習前、中、後都需要進食,以維持訓練的效果。但一般人運動多為了得到健康的體適能,健康體適能的要素包含心肺適能、肌力、肌耐力、柔軟度、身體組成,如果想要改善身體組成,使體態看起來更好,運動前最好不要進食,且希望運動時消耗的是脂肪,所以運動後也就不要再補充熱量了。但也別空腹運動,最好運動前1小時進食完畢,既可止住飢餓感,又不會影響消化,所攝取的食物最好選擇體積小、低脂、富含醣類的食物。而運動後至少半小時再進食比較理想,因為運動後,人體中的酵素活性會特別高,例如高強度運動會消耗較多肝醣,此時肝醣合成?的活性變高,只要有醣類進入就會趕快合成,所以,運動員運動後應盡快進食,趁著吸收好的時候迅速恢復體力,但一般人如果是為了擁有理想的體態,那就不要馬上進食,以免食物被身體太快吸收。但也有學者認為,因為運動時是使用活動肌,所以,運動完補給的營養會回歸給肌肉使用,並不會增加脂肪,不過,從整個熱量攝取的角度來看,還是有增加體重的可能。錯誤3 →運動後大吃大喝至於運動後吃哪種食物較好,則要視個人運動型態而定,多數運動都使用醣類做為能量來源,尤其是高強度運動,所以會感覺特別餓,這時身體的吸收也是特別快的,由此可見,運動後身體是需要醣類來補充能量,對醣類的吸收也會比較快。食物的補充方面,如果從營養成分考量,詹貴惠建議,可以從低熱量且有飽足感的食物選擇,如蒟蒻、寒天等食物。此外,也可以選擇相對熱量低的食物,例如70公克香蕉可提供60大卡熱量,115公克青龍蘋果也可提供60大卡熱量,所以從提供同樣熱量來看,選擇蘋果可以吃比較多、較有飽足感。再舉一例解釋,30公克雞胸肉可提供55大卡,100公克白海參也可提供55大卡熱量,而100公克牛番茄卻只有25大卡的熱量,所以這3種食物相較之下,牛番茄會是最好的選擇。在水分補給方面,許多人習慣在運動時飲用運動飲料,運動飲料是可以提供人體電解質的含糖飲料,為了維持運動中的能量需求,其適宜的醣類含量為6%~8%,以運動時汗液流失的程度來看,當運動持續時間達1小時以上且流汗量多時,才適合補充運動飲料,否則,一小時以下的運動量補充水分就已足夠。運動飲料主要是提供競技運動員運動中水分、電解質及醣類補充的方便有效之產品。專長於營養領域的詹貴惠表示,要控制體重、維持姣好的體態,還是從好的飲食習慣著手最實際,一邊控制飲食,一方面輔以運動消耗多餘熱量,會是比較輕鬆的方式。【本文摘自 常春月刊363期】延伸閱讀: 睡前吃東西超NG? 研究證實了!想減重千萬別這麼做減重失敗都是澱粉的錯? 誤會大了!是「它」在扯你後腿減肥減到狂掉髮、便祕? 專家教你3解決之道
-
2020-07-19 養生.運動天地
什麼時候運動最有效?一定要在肌肉最活躍時段運動嗎
【文、圖/摘自漫遊者文化《圖解版.下半身肌力鍛鍊法》,作者中野‧詹姆士‧修一】肌肉最活躍的時段學生向我提出的眾多問題中,最普遍的就是「什麼時候運動最有效?」從運動生理學來看,運動效果最好的時段是下午4點到6點。這是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切換的時間。交感神經在早上起床後,白天活動的時間處於活躍狀態;傍晚後則逐漸由副交感神經接棒。一般認為,交感神經在這個時段仍使體溫維持高溫,但又不會過度緊張,應該是活動肌肉的最佳時機。不過,一般人只是為了健康,每天跑步30分鐘或1小時,或只是做某些肌力訓練,就不需堅持一定要在這個時段運動。尤其要上班族在傍晚4點到6點之間運動,根本是不可能的事。運動如果不能持續,就不會有效果。希望運動能夠持續,就要選擇你覺得運動時最無拘無束、心情愉快的時段。何時運動心情最好、最能持之以恆,實在是因人而異。最重要的是,在你最有心情、最能堅持不懈的時間去運動,就是對你最有效的時段。如果你不知道自己喜歡在什麼時間運動,不妨在各個時段都試試看。覺得自己不可能晨跑的人,也姑且找一天早上跑跑看,說不定會渾身舒暢呢!>>推薦閱讀:增加下半身肌肉是逆齡抗老的唯一方法?專家這麼說肌力訓練也能改善身體冰冷肌肉有維持、提高體溫的功能。因為有自律神經的運作,我們的體溫恆常保持在37℃左右。當外界氣溫低於37℃時,我們仍然能維持正常體溫,是因為人體可以自行產生熱能,使體溫控制在穩定的程度。而對於「產生熱能」貢獻最多的人體組織,就是肌肉。身體熱能的生產,有60%來自肌肉、20%來自肝臟與腎臟、20%來自棕色脂肪組織(是一種燃燒熱量的細胞)。肝臟、腎臟的部分我們使不上力,但肌肉量卻可以靠努力而增加。可想而知,肌肉量減少將使身體的產熱功能衰退,導致體溫難以維持。身體冰冷或日常平均體溫不到36℃的人,多數為肌肉量不足。要使體溫升高、改善身體冰冷的問題,最該做的事就是「增加肌肉量」。身體冰冷、體溫低的人,不只產熱工廠中的肌肉太少,連那些碩果僅存的肌肉也無法好好運轉。肌肉放著不用,並不會自行產熱,必須要動起來,才會產生熱能。因此,要升高體溫,必須同時達成以下兩個條件:①增加產熱工廠中的肌肉;②使肌肉動起來,以產生熱能。這兩個條件相輔相成,才能達成升高體溫的目標。肌肉中布滿血管,而體溫上升則是血液集中的關係。所以,如果你的肌肉量夠多,血液便會大量集中,使降低的體溫升高。許多女性誤以為肌力訓練會變胖或變成「金剛芭比」,其實,鍛鍊、活動肌肉能夠預防並減少身體冰冷的問題,而這正是女性朋友們共同的困擾呢!
-
2020-07-18 新聞.健康知識+
天熱戶外活動小孩喊渴不想走 可能是中暑警訊
在景點常聽到小孩大叫「好熱、好渴,不走了」,家長常以為是耍性子。醫師王士豪說,炎熱天氣下活動,口渴、頭昏、走不動是中暑警訊,尤其小孩更容易中暑,應循序補充水分及鹽分。台灣野外地區緊急救護協會理事長、急診醫師王士豪日前到知名景點象鼻岩出遊,當天天氣很熱,體感溫度近44度。他觀察到2個家庭,家長帶著約幼兒園大班至國小一年級的孩子,大人全身遮陽、撐著陽傘,小孩則是短褲短袖、沒有任何遮陽。王士豪當時聽到,一個小孩走到哭,一邊喊著口很渴、沒辦法走,走不動了;但大人硬扯著手要求繼續走。另一個家庭的孩子也喊著「好熱、好累,好渴,不想走了」,身旁的人則堅定鼓勵「加油,快到了」。看在王士豪眼裡,這其實是危險訊號。王士豪說,中暑的初期症狀可能只是頭昏、口很渴、手腳無力、走不動、躁動不安、脾氣暴躁。但如果一旦進展到昏迷,死亡率就大大上升。王士豪說,人體的蓄熱及散熱,不管是輻射或是汗水蒸發,主要都是依靠面積很大的皮膚。只要在氣溫高於攝氏36度環境下激烈活動,又加上缺水、散熱不良,人體的體溫,會因為吸熱遠大於散熱,溫度愈來愈高。必須適度休息、確實遮陽或是補充水分,以免中暑或熱衰竭致命。身體表面積占身體比例愈大的人,如愈小的小孩,因體表面積占身體比例較大,且新陳代謝效率比大人高,體內產熱較快。如果氣溫愈高(體外吸熱多),愈激烈運動(體內產熱多),飲水不足(汗水不足散熱減少),會直接導致身體的蓄熱遠遠大於散熱,小孩比成年人更容易發生中暑。預防之道,王士豪說,氣溫高於36度就不要出門激烈活動、室內要打開冷氣;在豔陽下活動要避免陽光直射皮膚,戴帽、撐傘、薄長袖都可有效降溫;高溫下活動要適時休息,只要活動15至30分鐘,或身體覺得有任何不適、覺得口渴,就要找遮陽處休息並補充水分,直到身體不適消失為止。補充水分也有訣竅,王士豪表示,建議戶外活動前,先喝300至500c.c.水,每15至30分鐘休息時,再補充300c.c.水。因此高溫下戶外活動,3小時內的行程,身上至少要準備容器攜帶2公升的飲用水。但切記飲水循序漸進,不能一下子猛灌好幾公升,以免水中毒。除了補水,也要補充鹽分,鹹餅乾是最方便的幫手。王士豪說,注意身體是否已經飲水充足的指標,只要身體還有流汗,甚至全身汗流浹背,且還會想尿尿,且尿液顏色為透明無色或淺黃,代表喝水充足。相反的,若高溫環境下,一點汗都沒有,尿液顏色非常深,甚至完全沒有尿液,那代表飲水不夠,很危險。
-
2020-07-17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香港長照機構群聚 台灣防疫更謹慎
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燒,香港本月再起第三波疫情,慈雲山港泰護老中心老人安養中心群聚感染,八名感染者中包括老人住民與職員,長照防疫現況令人憂心。新竹市衛生局長王宗曦自疫情初期即重點關切「長照防疫」,超前部署規畫第一本涵括長照機構、工作人員以及住民等的「長照防疫最想問」手冊,獲得極大回響,顯見台灣長照機構對於疫情抱持重視、謹慎態度。長照住宿機構除了長者住民,還有醫師、職能治療師、護理師、照顧服務員、外籍看護以及行政職員等,再加上不定期前來探視的家屬,容易成為防疫破口隱憂。「長照防疫最想問」手冊收錄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秘書長謝思民、台大醫院北護分院院長黃國晉等專家建議。謝思民指出,根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的防疫建議,長照機構的人員要每日監測體溫和健康情況,訂定請假、人力備援等規則。還應該要有教育訓練,讓團隊了解疫情現況、現階段規定、最新指引、清潔衛生及環境消毒等方法,以及疑似案例的送醫流程,讓民眾能安心接受服務。外籍照顧服務員是長照人力的最大群組,國內有超過26萬人,部分則服務於長照住宿機構內,因語音障礙,也可能造成自身與被照顧長輩的感染風險。台大醫院北護分院院長黃國晉指出,外籍照顧員接受的資訊不比國人少,只要即時提供衛教,他們都能理解並且配合防疫措施,切勿帶有歧視眼光。黃國晉建議,外籍照顧員與長輩出入醫院就診,返家後應立刻更換衣服,碰觸醫院電梯按鈕、找零錢後,應立即消毒或噴灑酒精,防疫措施與一般人無異。他也提醒,面對疫情未知的恐懼,機構應該給予心理舒壓或是輔導課程,以安定工作與生活。外出聚會時,則要勸說其戴上口罩,若與長輩同行,長輩也一併要戴口罩,家屬應從旁提醒,加強溝通。國內疫情雖然穩定,機構探視禁令鬆綁,王宗曦提醒,因各種工作人員、家屬出入長照機構頻繁,除了要落實紀錄TOCC(旅遊史、職業史、接觸史、群聚史)之外,機構仍應在日常做好衛生感控以及分區、分流等因應作法,做好長輩的靠山。詳細的防疫措施均收錄於「長照防疫最想問」手冊,歡迎有興趣的民眾可向新竹市衛生局及三個行政區衛生所索取,可電洽(03)5355191。另也提供電子書版本,可上新竹市衛生局官網及「udn讀書吧」免費閱讀。
-
2020-07-15 新聞.健康知識+
短版上衣正流行 中醫建議女孩這件小物帶起來
今年夏天流行短版上衣,許多女孩自信展露腹部肌膚,再搭配高腰褲,達到腰細、腿長的視覺效果。不過由於天氣炎熱,室內場所冷氣大多很強,中醫師提醒,皮膚是身體的第一層保護屏障,腹部肌膚裸露易使內臟受寒,建議過敏體質、容易手腳冰冷的女孩,隨身帶一件小外套,進冷氣房就披上,以免衍生腹痛或過敏。專精女性體質調理的開業中醫師胡心瀕表示,皮膚、頭髮、毛細孔,有抵抗外界邪氣入侵、調節體溫的作用,腹部皮膚一旦接觸冷風,直接受影響的就是內臟。對女性來說,內臟受寒會衍生腹痛、腹瀉、經痛的情況發生,露出皮膚面積越大,影響越明顯。至於四肢的皮膚,如果穿著無袖衣服或短褲,暴露面積更大。胡心瀕表示,人在戶外時,體溫和環境溫度的差異不大,露出皮膚也不至於受寒,但一進到冷氣房,張開的毛孔還來不及收縮,寒氣就進入身體,過敏體質的人可能會鼻過敏或蕁麻疹發作,許多夏天的感冒也是風寒造成的。胡心瀕建議,如果腹部只有露出一、兩公分,隨著姿勢改變、衣物滑動,不會露出太大面積腹部皮膚,是比較沒有關係。如果衣服更短一點,穿著無袖或熱褲,在戶外活動都關係,只是一旦進入冷氣房,最好隨身攜帶一件小外套,進到室內就穿起來,本身吸呼吸道比較敏感、體虛而手腳容易冰冷的人,尤其要記得。
-
2020-07-15 養生.運動天地
增加下半身肌肉是逆齡抗老的唯一方法?專家這麼說
【文、圖/摘自漫遊者文化《圖解版.下半身肌力鍛鍊法》,作者中野‧詹姆士‧修一】☑增加肌肉的重要性對30後半到40世代的女性來說,要「逆齡抗老」,就必須「鍛鍊下半身肌肉」。這是我身為私人健身教練,幫助許多女性雕塑身材後所得到的結論。無論男女,一旦到了40歲,都會明顯感覺到自己身體的變化。這個年齡的人不外乎有三大煩惱:「減肥越來越難。」「身形走樣、皮膚失去彈性。」「總是昏昏欲睡,難以消除疲累感。」想要抵擋身體衰退、擁有青春肉體,最有效的方法絕對是「鍛鍊下半身肌肉」。抗老和肌肉有什麼關係?為什麼是下半身?這個想法當然是有所根據的。首先,我們來思考一下為什麼鍛鍊肌肉能夠抗老。一般認為,要活化大腦,就要作腦力訓練。但實際上,活化大腦最有效的方法莫過於運動。依據最新的腦科學研究,運動與使用肌肉,能讓腦部的神經生長因子增加35%。從「瘦身」的角度來看,脂肪是身體的熱量來源,而肌肉則最能有效消耗脂肪。增加肌肉,就能在日常生活中消耗更多的熱量,有效燃燒脂肪。如果肌肉量不足,即使食量沒有特別大,熱量往往也無法順利消耗,進而囤積成脂肪。常有人說,隨著年紀增長,越來越容易發胖;這是因為肌肉量減少,身體的「耗油量」也隨之減少的緣故,和年齡沒有什麼關係。只要多運動、鍛鍊肌肉,就能使身體恢復到年輕時一般,無論吃下多少東西,都可以消化掉。肌肉量增加,也比較不容易產生疲勞感。爬一下樓梯就覺得腳痠的人,鍛鍊肌肉後,上下樓梯會變得輕鬆許多。走幾步就喊累的人,生活中的疲倦感也會大幅減少。☑年輕的關鍵,在於大量分泌生長激素多使用肌肉的好處,還包括能夠促進生長激素的分泌,而生長激素在「逆齡回春」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皮膚的保濕需要依靠生長激素的運作。從運動生理學專業的角度來看,皮膚是排泄器官,也是體溫調節器官,將汗水、皮脂等老廢物質從毛孔排出,將身體維持在恆溫狀態,並避免皮膚發生問題。從毛孔輸入養分是否具有美容效果?從皮膚科學的角度,或許多少有效。但從身體功能的作用機制來看,這種行為就像從肛門輸入營養以維持腸道健康一樣。你不覺得哪裡怪怪的嗎?每天從飲食中攝取蛋白質等營養素,幫助我們維持皮膚的彈性與光澤。只要飲食均衡,加上多運動,就能提高生長激素的分泌量,使皮膚恢復到年輕時代的清透水嫩、彈性飽滿。希望大家明白,花費了好幾萬元購買化妝保養品,卻忽略了身體機制,這是徒勞無功的。生長激素還有促進脂肪代謝、降低體脂肪,促進蛋白質代謝、抗皺,以及維持免疫功能等作用。關於這點,之後會有更詳細的說明。總之,活動肌肉以促進生長激素分泌,也有助於美容養顏。☑從鍛鍊下半身肌肉開始最近,有越來越多專家指出,鍛鍊肌肉對女性的健康與美容非常重要,我認為這是好現象。在全身的肌肉中,下半身肌肉尤其重要。我對學生也特別重視下半身肌肉的訓練計畫。而本書自始至終所要強調的就是鍛鍊下半身肌肉的重要性。為什麼是下半身呢?有三個理由。第一,有句話說:「老化從腰、腿開始。」身體是從下半身肌肉開始退化。肌肉減少,便容易覺得疲倦,進而陷入「因疲倦而減少活動↓熱量消耗降低↓易胖」的惡性循環。為了使身體活力充沛,最該鍛鍊的就是下半身肌肉。第二,全身的大肌肉都集中在下半身。只要活動大肌肉,就能消耗熱量。換句話說,增加下半身肌肉量,就能提高代謝、有效燃燒脂肪,使人擁有易瘦體質。第三,下半身有「第二心臟」之稱。當血液從心臟輸出後,腳尖血液要回流到心臟,必須依靠下半身肌肉的收縮與舒張。許多女性有腿部浮腫、腿粗、腿部痠痛等煩惱,只要鍛鍊下半身肌肉,促進血液循環,就能改善以上這些問題。
-
2020-07-15 新聞.健康知識+
請注意酷熱指數!中暑不只看氣溫 也要看濕度
嘉義市近日持續高溫,中央氣象局觀測顯示,嘉義市昨天中午12時50分達36.4度,為全台最高溫,前天還有中年男子中暑昏倒,耳溫高達41.2度,經消防局送醫,目前住院救治中;嘉義地檢署法醫指出,曾相驗老農中暑,死後體溫比常人還高,也提醒注意「酷熱指數」,不只要看氣溫、也看濕度,溫、濕度越高,發生熱症中暑風險就越高。嘉義地檢署法醫經嫦表示,日前一名中暑死亡老農,被家屬發現陳屍農田時,全身已僵硬且明顯死亡多時,她和員警到場相驗發現,老農為務農、避免衣服髒汙,還身穿雨衣,整個人悶在塑膠雨衣中,中暑昏迷死亡多時,老農身體溫度比平常人還高出許多。經嫦提醒,中暑原因一般不只看氣溫,也要看濕度,文獻中有所謂的「酷熱指數」,若溫度越高、濕度越高,發生熱症中暑風險就越高,如果達到危險等級就會有中暑可能。她說,像氣溫36度、相對濕度只要40,酷熱指數就達38度,熱症風險達到警戒等級,亦即「 長期曝露或劇烈運動就會使人疲倦」;同樣氣溫相對濕度達到50,酷熱指數也升高為42度,已達危險等級;相對濕度若飇高到70,酷熱指數將升高到52度,可能就已經中暑。
-
2020-07-14 橘世代.愛玩橘
「登山新手村」看這! 容易發生意外的5大可能原因
呼吸大自然的清新空氣、想體驗獨特的山林之美,是許多民眾休閒時投入登山活動的主因,但在進行登山活動時,確保自己的安全,才能更進一步體會戶外活動的樂趣。《登山新手必備指南》作者為資深山友分享多年登山經驗,提供新手可能比較容易忽略的細節,有充分訓練、萬全準備、加上可靠有經驗的隊友,期盼大家都能有美好體驗,避免意外事件發生。【容易發生意外的5大可能原因】平時多學習,行前多準備,就能盡量避免意外發生。每隔一段時間,總是會聽到又有某人在哪一座山區發生意外,而且各種形式的意外都可能發生,甚至是公認好像很容易的路線。發生意外的原因看似很多種,但其實都是有跡可循的。1.趕路趕時間可能是大部分的登山者都因為時間或假期有限,只好盡量走快一點,往往將3天能夠舒適走完的路線壓縮為2天結束。這種趕路的登山方式一點也不舒服吧?當然也是有人體能佳,腳力好,喜歡走得很快,這也是一種享受的方式,但顯然多數人不適合。另一方面,行進快速代表停留時間短,也就無法仔細觀察或欣賞景物了。2.高度適應不良高山症的主要起因就是因為上升太快,沒有足夠的時間進行高度適應。高山症是因為海拔高度升高,空氣的壓力和密度隨之減小,以致肺部換氧效率降低,造成動脈含氧下降,因此會產生一連串的症狀。短時間內上升海拔高度太多,尤其是睡眠的位置和前一夜的海拔高度落差太大,讓身體來不及適應,就容易發生高山症。以台灣常見的3、4天的大眾級高山行程而言,最好是第一天先在中海拔地區的登山口過一夜,隔天再慢慢走到第一個山屋或營地,第3天登頂後回到登山口,當然更舒服安排是第三天只要回到山屋,第四天再慢慢下山。3.體力不濟團體行動時,要以全隊體力最弱、狀況最差的隊員為行進依據,並且盡力互相幫助。體力不濟絕對是在登山過程出事的重要原因之一,疲累會降低注意力,也會讓身體的運動能力下降,當過度疲累又要趕路時,當然就會大大增加意外的風險了。認清自己的實力與能力,選擇適合自己的行程參加,不要因為嚮往某地的美景而忽略前往的難度。也許時間拉長可以降低強度,但並不是每一條路線都能任意這樣安排啊!因為有些路線適合過夜的地點不多,許多一日行走的距離長短,正是受到過夜位置的限制,而這種情況其實很常見。別聽信有些老鳥說的「那條路線很簡單啦」這句話不一定是真的。4.裝備不足高山天候變化極大,基本裝備就是要用來應付突如其來的緊急需求的,最常見的就是因為保暖不足造成「失溫」。穿著使用正確的裝備(服飾也是裝備)可以有效降低發生失溫的現象,登山者應選擇潮濕後仍具有一定程度保暖效果的材質,這是最重要的,尤其是內層與中層衣物,可選擇的材質相當多。雨衣一定要有良好的防水效果,在無遮蔽物又颳風下雨時,就只能靠它了。5.慎選隊友每一種戶外活動都是有風險的,不管是參加誰辦的活動,或是自組隊,領隊一定要講究安全控管之外,更應重視傳達正確的常識與觀念。(領隊未必是最資深喔!)每一位參加者應該要在意的是每次參加活動後,能否學習到各種正確知識與觀念,並把這種觀念傳播給別人。但是,就算路線一樣,行程安排不同時,難度就會不一樣了。所以該和哪些人同行其實也是要慎選啊!如果隊友彼此喜好不同,一起行動注定不會愉快。或是觀念不同、能力不同,只要有任一位隊友不願意與他人配合,肯定也是不愉快收場。所以,不要以為同好的人很容易找,尤其網路上相約的陌生人很不可靠喔!【登山者身體不適的3大可能情況】每一位登山者對於登山的急救與病因的辨別,也都應該盡量涉獵。1.失溫在台灣的登山活動中,最容易發生的生理失調症狀是失溫,失溫有程度上的不同,輕微的只是感覺身體不適,嚴重者可能失去意識於昏睡中身亡,其發生機制很容易明白。簡單的說,人體因為大量流汗、天氣寒冷、長時間吹風、穿著潮濕的衣物,貼身衣物水份蒸發,帶走身體的熱量,使人體體溫降低,體溫降低,代謝產生熱量的能力隨之降低,若潮濕、不夠保暖的衣服持續帶走身體的熱能、體溫更低,產生熱量的能力更差,於是人體先感到寒冷,然後有起身走動打哆嗦,小口喝冷水打寒顫,再到意識稍微模糊、判斷力減弱,甚至到最後意識不清、死亡等幾個階段,整過演變過程快則數分鐘,如:跌入冰冷的溪水中,慢則數小時導致死亡,如:穿著濕冷的衣服,昏迷倒臥在低溫高山上。由於高山氧氣稀薄,降低人體產生熱量的效率,因此於高山上特別容易發生失溫的狀況。本書在飲水、服飾的章節都曾提到相關症狀或自救方式,無非是想讓初學者增加印象,其中提到希望登山者使用鋁質或不鏽鋼水壺,此類水壺可裝熱水,讓失溫者置於懷中取暖,再飲溫開水,外敷內服雙管齊下,是非常有效治療輕微失溫症狀的方法。其中尤以吞飲溫開水最有效,若飲用溫開水,溫水由食道入胃,患者仍感到胸腔冰涼,此乃進入漸漸喪失意識的開始,得特別注意。若發覺某隊員自身感到失溫,行進中應立刻要緊盯其後,以防意識不清而脫隊、迷路、跌下山崖,尤其在下雨、颳強風,要強制更換乾衣服、飲用溫水、再吞食糖果(如果還有的話),搭設營帳包裹睡袋休息等,一直到症狀和緩再上路。失溫者很快體力變差,很多脫隊、迷路、跌下山崖的意外,都因失溫而起。若已經抵達營地,搭起帳棚,失溫者脫掉濕衣服,赤裸、穿乾的保暖的衣服,包裹在睡袋內,飲用溫水、抱著裝滿熱水的金屬水瓶,吞食糖果。直到自覺身體變暖和、症狀緩和為止之前,不可讓其入睡。2.高山症登山因身理機能失調,最容易發生病變的第二名是高山症,又稱高山反應。海拔高度升高,空氣的壓力隨之減小,人體肺臟吸收空氣中氧氣的能力降低,因人體體質不同,所能忍受海拔高度的變化之能力隨之不同,而以貧血者反應更明顯。有些人在平地搭車不暈車,在海拔1000公尺以上的山區搭車,就比較容易暈車,就是因為氧氣略微稀薄,影響到身理機能的緣故。隨各人體質不同,很難定出一定的標準,一般而言,經常運動,體能較佳、身體健康、有充分休息者不容易有高山症,反之則容易有高山反應。此外,經常在海拔1000公尺活動者,到2000公尺處不容易有高山反應,常在2000公尺處活動者,到達3000公尺處不容易有症狀,因此出國遠征5000公尺以上高山者,常利用台灣高山做體能訓練,就是想提前適應激烈的海拔高度變化。太久沒爬大山、常在低海拔地區活動者,比較容易有明顯的高山反應。每個人產生高山反應,症狀輕重並不一致,有些輕症者在高山上1、2天症狀漸消失。有些人只是感覺呼吸困難,或者呼吸急促,增加呼吸的頻率與深度,卻仍然感覺缺氧、呼吸沉重、沒有體力、舉步維艱,吸3口氣只能走2步。比較嚴重的則有頭疼、頭痛欲裂、眩暈,無法入睡。更嚴重者同時擁有數項症狀,並且有無法入睡、缺乏食慾,飯後作嘔,而且因為無法正常飲食、入眠的症狀,都使患者體力不濟的情況更嚴重,若有這種情況,勉強跟著隊伍繼續行走,可能誘發脫隊、迷路等意外,或耽擱隊伍行程等等。因此一般缺乏經驗,不知體能狀況者,盡量參加折返式的行程,沒有必要參加長距離縱走行程增加風險。3.中暑、熱衰竭都是因為天氣太悶熱,患者不習慣氣溫突然升高、照射太陽、脫水所引起的,初學者可能無法細分其中的不同。今天大家習慣吹冷氣,身體調節體溫的功能多少已經退化,夏日的登山行程宜盡量避開晴朗無雲的上午10點以後,到下午2點之前,這段時間豔陽高照、氣溫炎熱,不適合持續重裝行走。台灣東部、東南部的山區有焚風,更需要提高警覺。穿著抗紫外線的排汗衣、戴一頂遮陽帽等高科技的衣料,多少能降低中暑、熱衰竭的發生機率。編按:本文為山友分享登山知識僅供參考,病徵判斷須以專業醫師之實際解讀為準。本文摘自《登山新手必備指南》,四塊玉文創 2020/05/07出版推薦▶▶▶line來line去好麻煩!揪團小幫手,搶先體驗》
-
2020-07-14 新聞.健康知識+
熱傷害高2.6倍 男性別怕撐傘
最近日日動輒35度℃以上高溫,七月一日到十日,短短十天,熱傷害至急診就診人次創四年新高,男性就診人次是女性的2.65倍。女生怕曬黑,夏季防曬全副武裝,男生不怕曬黑,卻可能因此忽略防止熱傷害的重要性,專家鼓勵男性撐傘避暑,別擔心撐傘有損男子氣概,暗色傘遮陽有型又能防中暑。大太陽撐傘 可降體感溫度5℃預防熱傷害,三軍總醫院中暑防治中心主任朱柏齡及台北醫學大學急診醫學科教授高偉峰都認為,「多喝白開水」最重要。朱柏齡提醒,千萬不能等到口渴再喝,建議跑步時,每15至20分、走路時每30分鐘,就應補充250至300㏄的水分。大熱天不想中暑,應選對外出時間,朱柏齡建議,減少上午十時至下午四時在外逗留,若必須白天外出,可準備避暑三大法寶「太陽眼鏡、寬邊帽及陽傘」。尤其很推薦撐傘,可降體感溫度5℃,他近日嘗試撐傘在大太陽下走路,同樣走半小時,感覺涼快多了。不少男性擔心撐傘遮陽,會被投以異樣眼光,朱柏齡說,如果不敢拿亮色的傘,「其實暗色傘遮陽效果更好」。他曾親自測試,撐著塗有銀色面料的黑傘,才短短兩分多鐘,四周溫度瞬降5.5℃,推測可能是全黑的傘隔絕紫外線的量最多,淡色傘隔絕紫外線的量反而較少。許多人以為撐陽傘是女性專利,但朱柏齡認為,「傘只是一種工具,並沒有性別區分。」日本兩年前因應極端氣候,政府已著手推行男性撐傘運動,希望我國政府也跟進,推動夏天男性撐傘運動。陰涼處噴酒精 短短10分鐘降溫另外,在皮膚上噴水或防疫酒精,也是降溫的好方法,這是愛實測的朱柏齡在今年六月底的新發現。他在體感溫度38℃的上午九時跑步,跑40分鐘體溫直逼38.6℃,躲到陰涼處用防疫酒精噴頸部、腹部與四肢,利用對流原理加速散熱,短短10分鐘體溫就回到37.6℃,比自然降溫快半小時。穿著寬鬆及透氣的衣服也有助於散熱,人體內的熱能是通過輻射、傳導、對流和蒸發向外擴散,寬鬆的衣服可以形成對流,將人體部分熱能帶走消散。室內也可能發生熱傷害。室內因空氣不流動,環境溫度不斷升高,或在室內忘記喝水,都是導致室內熱傷害發生的原因,尤其老人和兒童對溫度調節能力比較差,更是高風險族群。室內也可能熱傷害 別忘喝水高偉峰表示,家住頂樓或僅一層樓的平房,容易在太陽直射下產生溫室效應;下雨前濕度高,也容易使散熱速度降低,此時保持空氣對流,是最好的解決方法。若在室內想省電費、不開冷氣,也應該保持室內良好通風,避免悶熱。熱傷害徵兆,包括體溫升高、皮膚乾熱變紅、心跳加速,甚至無法流汗、頭痛、嘔吐抽筋、昏迷等,高偉峰提醒,此時務必迅速離開高溫環境、設法降低體溫,如鬆脫衣物、用水擦拭身體或搧風等,喝加上少許鹽的冷開水或稀釋的電解質飲料,並以最快速度就醫。
-
2020-07-14 新聞.長期照護
AI預測情緒 北榮長照變聰明
資訊AI科技大數據與傳統長照可撞出哪些火花呢?透過人臉辨識系統持續追蹤日照個案的表情變化,就能預估失智症的精神症狀;而床墊與科技結合,只要機構住民起身,床墊即時警示,減少長者跌倒風險,也可透過床墊材質防疫與防褥瘡。台北榮總日照中心「遊詣居」聯手廣達集團,開展上述創新智慧照護科技,昨天舉行實物捐贈儀式。台北高齡醫學中心主任陳亮恭表示,這次與廣達集團及交通大學合作,協力解決許多照護場域的「痛點」,盼能藉由科技解決問題,資通訊科技有助醫療與長照品質提升,生醫與資通訊科技應該強強聯手,提升競爭力。遊詣居日照中心的創新科技,包括人臉辨識、紅外線體溫感測、長者肢體姿態與活動量估計系統、室內活動軌跡定位,以及將於榮民醫院護理之家使用的智慧床墊系統。陳亮恭表示,目前多數人臉辨識技術可做門禁管制與體溫偵測,但北榮利用AI技術,以一年的時間蒐集23位長者資料,累計一點五萬筆表情資料,與長者認知情緒症狀進行比對,發現可預測長者負向情緒和整體照顧負荷,未來將結合人臉辨識與肢體活動量資料,偵測失智長者細微步態變化與身心衰退,即時提供照護團隊修正照顧計畫。另外,許多長輩長期臥床,傳統床墊材質易藏病菌,且易發生褥瘡,榮民醫院護理之家規畫全面採用智慧床墊,選擇抗菌防疫材質,改善長輩臥床時皮膚受壓狀況,並結合床墊壓力感測技術,長輩起身時可及時警示,護理人員便可前往攙扶,有效降低跌倒率。陳亮恭指出,退輔會十五家醫院均設置日照,榮院多設有護理之家,未來將擴大科技發展與導入,以全體系思維提升長照品質,照顧全國高齡長者。
-
2020-07-13 新聞.健康知識+
三大法寶不夠!降溫防中暑,醫師推薦噴這個
天氣好熱,避暑三大法寶「太陽眼鏡、寬邊帽及陽傘」,現在可以再加一樣,那就是防疫酒精。三軍總醫院中暑防治中心主任朱柏齡經常實測,他發現,在皮膚噴水或防疫酒精,也是降溫的好方法。這是朱柏齡在今年六月底的新發現,他在體感溫度38度的上午九時跑步,跑40分鐘體溫直逼38.6度,躲到陰涼處用防疫酒精噴頸部、腹部與四肢,利用對流原理加速散熱,短短10分鐘體溫就回到37.6度,比自然降溫快半小時。他表示,透過蒸發、對流法幫助身體降溫,多點喝水也有降溫效果。預防熱傷害,朱柏齡及台北醫學大學急診醫學科教授高偉峰都認為,「多喝白開水」最重要。朱柏齡提醒,千萬不能等到口渴再喝,建議跑步時,每15至20分、走路時每30分鐘,就應補充250至300毫升的水分。另外,最近日日動輒攝氏35度以上高溫,七月一日到十日,短短十天,熱傷害至急診就診人次創四年新高,男性就診人次是女性的2.65倍。女生怕曬黑,夏季防曬全副武裝,男生不怕曬黑,卻可能因此忽略防止熱傷害的重要性,朱柏齡鼓勵男性撐傘避暑,別擔心撐傘有損男子氣概,暗色傘遮陽有型又能防中暑。大熱天不想中暑,也要選對外出時間。朱柏齡建議,減少上午十點至下午四點在外逗留,若必須白天外出,可準備避暑三大法寶「太陽眼鏡、寬邊帽及陽傘」。朱柏齡尤其推薦撐傘,可降體感溫度5度,他近日嘗試撐傘在大太陽下走路,同樣走半小時,感覺涼快多了。不少男性擔心撐傘遮陽,會被投以異樣眼光,朱柏齡說,如果不敢拿亮色的傘,「其實暗色傘遮陽效果更好」。朱柏齡曾親自測試,撐著塗有銀色面料的黑傘,才短短兩分多鐘,四周溫度瞬降5.5℃,他推測,可能是全黑的傘隔絕紫外線的量最多,淡色傘隔絕紫外線的量反而較少。許多以為撐陽傘是女性專利,但朱柏齡認為,「傘只是一種工具,並沒有性別區分。」日本兩年前因應極端氣候,政府已著手推行男性撐傘運動,希望政府跟進,推動夏天男性撐傘運動。另外,穿著寬鬆及透氣的衣服也有助於散熱,人體內的熱能是通過輻射、傳導、對流和蒸發向外擴散,寬鬆的衣服可以形成對流,將人體部分熱能帶走消散。除了在大太陽下過度運動,室內也可能發生熱傷害。室內因空氣不流動,環境溫度不斷升高,或在室內忘記喝水,都是導致室內熱傷害發生的原因,尤其老人和兒童對溫度調節能力相對比較差,更是高風險族群。高偉峰表示,家住頂樓或僅一層樓的平房,容易在太陽直射下產生溫室效應;下雨前濕度高,也容易使散熱速度降低,此時保持空氣對流,是最好的解決方法。若在室內想省電費不開冷氣,也應該保持室內良好通風,避免悶熱。熱傷害徵兆包括體溫升高、皮膚乾熱變紅、心跳加速,甚至無法流汗、頭痛、嘔吐抽筋、昏迷等,高偉峰提醒,此時務必迅速離開高溫環境、設法降低體溫,如鬆脫衣物、用水擦拭身體或搧風等,也可喝加上少許鹽的冷開水或稀釋的電解質飲料,並以最快速度就醫。●預防熱傷害五招:1. 上午十時至下午四時別在戶外太久2.撐暗色傘3.戴帽,最好是寬邊帽4.噴水或防疫酒精在皮膚5.跑步時每15至20分鐘、走路時每30分鐘,喝水250至300 cc
-
2020-07-12 名人.楊定一
楊定一/感恩和分享 幫助自己也幫助別人
人類過去從來沒有任何一個時點,比現在更需要體認到感恩的重要。我們只要偶爾還看看新聞,都會親眼看到社會的衝突和摩擦愈來愈激烈。甚至,我們自己就隨時活在衝突中。這時候,我們更需要感恩的力量和智慧,幫助自己融化人和人之間的隔閡,走上正向的道路。14年來,我每年都請長庚生技的同仁以「感恩」、「關懷」、「服務」、「回饋」的心情來舉辦感恩創作活動。帶著感恩的心情,這些可愛的同事表面看起來是在付出,但這種不計較的心情其實打開了一扇門,讓能量開始流動而自然找到平衡,創造更多善意的流動。這種善意和平衡,可以說是人類社會現在最需要的基礎。感恩創作活動,是對社會每個角落開放的。每年也得到近萬名朋友的分享和共鳴。像今年,有許多作品感謝防疫人員幫助大家面對疫情的考驗,感謝第一線的醫師、護士、在每個場所為大家量體溫把關的朋友、研發和各層面的人員;也有大朋友欣賞大自然生態攝影專注的瞬間;更有小朋友用他純真的視角來看牙醫和患者的互動,畫出消防員在災難現場帶來的援助和希望。這些作品,和大家分享的是一種輕鬆的關懷、真實的服務、由衷的感謝、溫暖的回饋。所感恩的,也只是在人生最平凡的畫面裡,隨時看到自己和他人的善意。我們每個人都體會過,想通一件事,會想和別人分享;看到美好的人事物,心裡的感動,自然會想讓其他人知道。這種分享,也許只是簡單的一句話、一個心情、一個及時的幫忙、一個肯定、一點安慰,可能剛好就是眼前人最需要的。這一點,是每個人都可以做到的。願我們能隨時欣賞、隨時感恩,在善意和分享中,幫助彼此平安度過人間的無常和變化。
-
2020-07-12 科別.泌尿腎臟
多喝水沒事?醫師提醒飲食少鈉、飲水過量小心水中毒
日頭赤炎炎,要預防中暑,水分補充是一大關鍵,醫師提醒,尤其是老人家、小孩子、戶外工作者,以及肥胖、三高患者,更要留意水分補充。感知不靈敏 老人、小孩易脫水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急診科主任簡立建說,水分不夠會造成脫水,出現疲倦虛弱、暈眩、惡心嘔吐、體溫上升等症狀,老人家、幼童對身體缺水的感知較弱,比較不容易覺得渴,或較不會表達,因此是脫水的高危險群。另外,三高患者也是高危險群,一旦身體缺水,血液濃稠度變高,也會影響血流,易造成血栓,增高心肌梗塞、中風的風險,甚至昏倒、休克。尿出烏龍茶色 快喝水、補充電解質要如何判斷身體是否缺水,該趕快補水,有三大徵兆:1.觀察尿液顏色正常尿液應呈淡黃啤酒色,顏色愈濃,水分愈不夠,一旦尿量少,甚至是排不出尿,也代表體內缺水。簡立建建議,戶外工作者最好一、兩個小時就排尿一次,觀察尿液顏色,可大概了解體內水分情況,若呈現烏龍茶色澤,就太深了,要趕快喝水,並適度補充電解質。2.觀察流汗狀況若身體覺得熱又流不出汗,也是缺水的徵兆之一。3.做捏皮試驗捏起手背皮膚,正常狀況下指頭一放開,皮膚應會立即彈回,若仍皺縮沒彈回,代表已嚴重缺水。至於小孩子,三軍總醫院中暑防治中心主任朱柏齡說,若尿布久乾不濕,或哭時沒眼淚,嘴唇乾乾的,都是水分不足,若眼窩、囟門凹陷,更是嚴重缺水。飲食少鈉、飲水過量 小心發生低血鈉「沒事多喝水,多喝水沒事。」是許多人耳熟能詳的廣告詞,但喝太多水,也會為身體帶來麻煩,可能導致電解質不平衡,簡立建說,「中庸之道很重要,過猶不及,喝太多太少都是問題。」簡立建說,有些老人家飲食講究減鹽清淡,避免吃太多鈉,炎炎夏日裡擔心脫水,喝水喝過了頭,愈喝愈累,全身虛弱無力,原以為是中暑,被送到醫院才發現是「低血鈉」,即俗稱的「水中毒」,血鈉值只剩125、126mEq/L(正常值為135-145 mEq/L),治療後才恢復正常。鈉離子會隨汗液、尿液排出,夏天裡,戶外工作者、長時間運動的人因身體大量流失水分,血中電解質偏低,若只喝水,沒適度補充電解質,反而會更稀釋,出現頭暈、身體虛弱等「低血鈉」症狀。少量多次喝 牛飲反讓水流失要喝多少水,和體重有很大關係。朱柏齡說,一般情況,可以每公斤體重至少30c.c.水推算,以60公斤為例,一天至少要1800c.c.水,這包括飲料、湯、水果等水分在內。若是戶外工作者、長時間運動,因水分揮發量大,就要再增加。很多人習慣等到口渴才喝水,事實上,口渴時身體已缺水,朱柏齡說,最好少量多次喝,每次喝200、300 c.c.,不要一口氣牛飲1000c.c.。一次灌太多水,腎臟收到進水太多的訊號,反加速排尿,讓喝下去的水立刻流失,沒足夠時間送到身體各處。心腎功能差 飲水嚴格控管至於心臟、腎臟功能不好的患者,喝水更要適度。簡立建建議,可量測尿量,推算喝多少水,若一天排尿量是1200c.c.,加上揮發量,約喝1800 c.c.水,若喝進的遠超過尿出來的,兩、三天下來心臟就會受不了。這類患者應每天量體重,做好自我健康管理。另外,簡立建提醒,心、肺功能不好的患者,夜晚入睡前千萬別喝太多水,除了半夜上廁所會干擾睡眠,睡覺平躺時,過多水分可能回流蓄積在心、肺,出現「充血性心臟衰竭」,造成肺水腫、換氣不良,必須坐起來喘氣,否則會覺得呼吸困難。這類患者經常在天快亮時被送到急診室,一定要特別留意喝水量。
-
2020-07-12 科別.泌尿腎臟
健康醫點靈/夏天運動先補水 勿等口渴再喝
大熱天從事戶外運動,補水是一大關鍵,可防中暑。三軍總醫院中暑防治中心主任朱柏齡說,運動前可先喝300 c.c.的水,跑步時,每15到20分鐘再喝水250到300 c.c.,走路則是每30分鐘喝一次,千萬別等到口渴再補水。運動前先補水,朱柏齡說,運動過程中流汗可以散熱,避免中暑,沒水分時流不出汗,會影響散熱。但大熱天裡,上午10時到下午4時,仍要避免在戶外逗留太久。補水除了喝下肚,還可以噴水在頸、腹部和四肢,或用濕毛巾擦拭,再用電扇吹乾。朱柏齡說,噴灑範圍愈大愈好,水一蒸發,可以把熱帶走。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不少人隨身帶著防疫酒精,他說,這時也可就地材,以酒精噴灑頸、腹部和四肢,酒精蒸發速度比水快一些,可以加速散熱、降溫。朱柏齡曾在戶外實測,夏天慢跑,在攝氏33度、濕度55%的豔陽下,體感溫度達攝氏38度,他開跑前量耳溫36.9 度,跑完40分鐘,已飆至38.6度。運動後爆熱,朱柏齡到陰涼處噴防疫酒精,10分鐘後體溫降到37.6度,再喝完300 c.c.水,5分鐘後再降0.4度,剩37.2度。他說,若跑完步自然降溫,不喝水、噴水,至少要半小時才能達到相同效果。經常運動的人,也可從運動前、後體重變化,掌握流失多少水分,更精準地補水。朱柏齡說,運動前可穿內衣先量體重,運動後同樣穿著再量一次,減重多少,就喝多少水。如果運動過程中曾喝水,飲水量還要加上曾補充的水分。以運動前體重60公斤為例,結束剩59公斤,其間曾喝500 c.c.水,未來類似運動情況就要喝1500 c.c.。朱柏齡還提醒,別要用茶、咖啡或啤酒取代水,因會利尿,喝了就排掉,水分還是不夠,酒精會抑制中樞神經,恐影響體溫調節功能。
-
2020-07-12 新聞.健康知識+
這些防蚊產品都NG!台大防蚊權威教你讓蚊子不近身
防蚊液、滅蚊神器、防蚊手環、驅蚊噴霧、驅蚊防蚊貼片、攜帶式戶外防蚊扇……最近天熱,氣溫飆高,加上潮濕多雨,許多防蚊小物成為熱賣商品,對於國內防蚊權威、台大昆蟲系名譽教授徐爾烈來說,這些驅蚊的「雕蟲小技」,還不如穿上長袖衣褲,多塗抹防蚊液,來得實際有用。長袖長褲+防蚊液 勝過驅蚊小物長久以來,專攻登革熱病媒蚊研究的徐爾烈,被喻為全台灣最瞭解蚊子的男人,對於防蚊,他自有一套建議。首先外出時,千萬不要靜止不動,例如,坐在涼亭或是鞦韆上聊天,那肯定成為蚊蟲攻擊對象。此外,預防蚊蟲叮咬,一定要穿上長褲、長袖衣服,如果至運動場跑步運動,務必帶著外套以及毛巾,運動後擦汗,並穿上薄外套,否則一流汗,體溫高一點,就會招惹許多病媒蚊。再者,只要裸露在外的皮膚都應該塗抹防蚊液,選擇通過衛福部認可核准的防蚊產品。至於防蚊貼片、驅蚊神器、防蚊手環等防蚊小物效果有限,不可盡信。挑防蚊液 看清三大標準走進藥妝店、西藥房,櫥櫃陳列著眾多防蚊產品,該怎麼挑呢?台大皮膚科主任蔡呈芳提出三大標準,首先看看是否有衛福部核准字號?產品適用在人身上嗎?防蚊效果可以維持多久?近年來,坊間陸續出現號稱「無毒且具有防蚊效果」的天然防蚊產品,其中添加柑橘、樟腦油、精油、尤加利樹等成分,蔡呈芳說,這些產品幾乎都沒經過衛福部審核,也未做過臨床測試,實際防蚊效果可能大打折扣。蔡呈芳指出,DEET(敵避,Diethyltoluamide)是目前所有驅蚊產品中,被證實最有效的成分,經過臨床測試,能夠減少蚊蟲叮咬的頻率,但在使用上仍須小心。孩童使用 勿直接噴灑食藥署於106年7月間將DEET成分且含量在15%以下的防蚊藥品,從「醫師藥師藥劑生指示藥品」改列為「乙類成藥」,在藥局、百貨、雜貨店或各大便利商店均能販售,方便民眾購買。依據食藥署建議,在使用防蚊產品前,需詳閱說明書,瞭解使用方式,例如,距離皮膚或衣物10至15公分,緩慢噴灑;使用於臉部時,應先噴於手掌再塗於臉部,並避開眼、口周圍,若有傷口、過敏或曬傷的皮膚,請不要使用。此外,如與防曬產品一起使用時,應先使用防曬產品,間隔5至10分鐘,再使用防蚊液,以免皮膚過敏不適。家長幫孩子塗抹防蚊液時,務必先噴於手掌,再塗抹孩童身上,千萬不要直接噴在皮膚上。再者,未滿5個月的嬰兒,請勿使用含有DEET成分的驅蚊產品。蚊子愛逐臭 靠氣味找到你至於哪些人容易成為蚊蟲叮咬目標?開業皮膚科醫師趙昭明點出蚊子最愛的五大族群,那就是體味重、體溫高、肥胖、容易流汗,以及呼吸時二氧化碳偏高者。趙昭明說,有些人認為體質偏酸者容易淪為蚊子美食佳餚,其實不然,蚊子屬於嗅覺派,以感「味」為主,上述五大族群幾乎都是有味道的人,建議高風險族群至戶外之前,應該先洗澡,降低體味,讓身體味道淡一點。少去草叢溪邊 別站路燈底下另外,少去草叢、樹林、公園、水溝以及溪邊等容易孳生蚊蟲等場所,也不要站在路燈底下,因為蚊蟲具有聚光性,站在燈光下,難免成為吸血狩獵的主要目標。趙昭明說,蚊子可是標準的「逐臭之夫」,體味重、動不動就流汗的人可得當心,除了正確使用防蚊產品,更應該每天洗澡,換上乾淨衣服,徹底清潔,盡量做個「沒味道」的人,才能避免滿手滿腿的紅豆冰。防蚊液使用注意● 距離皮膚或衣物10至15公分,緩慢噴灑。● 用於臉部時,先噴於手掌再塗於臉部,並避開眼、口周圍。● 有傷口、過敏或曬傷的皮膚,不要使用。● 如與防曬產品一起使用,應先使用防曬產品,間隔5至10分鐘,再使用防蚊液。● 幫孩子塗抹時,先噴於手掌,再塗抹孩童身上,千萬不要直接噴在皮膚上。● 未滿5個月的嬰兒,勿使用含有DEET成分的驅蚊產品。
-
2020-07-10 養生.運動天地
登山新手必備指南:容易發生意外的5大可能原因
呼吸大自然的清新空氣、想體驗獨特的山林之美,是許多民眾休閒時投入登山活動的主因,但在進行登山活動時,確保自己的安全,才能更進一步體會戶外活動的樂趣。《登山新手必備指南》作者為資深山友分享多年登山經驗,提供新手可能比較容易忽略的細節,有充分訓練、萬全準備、加上可靠有經驗的隊友,期盼大家都能有美好體驗,避免意外事件發生。【容易發生意外的5大可能原因】平時多學習,行前多準備,就能盡量避免意外發生。每隔一段時間,總是會聽到又有某人在哪一座山區發生意外,而且各種形式的意外都可能發生,甚至是公認好像很容易的路線。發生意外的原因看似很多種,但其實都是有跡可循的。1.趕路趕時間可能是大部分的登山者都因為時間或假期有限,只好盡量走快一點,往往將3天能夠舒適走完的路線壓縮為2天結束。這種趕路的登山方式一點也不舒服吧?當然也 是有人體能佳,腳力好,喜歡走得很快,這也是一種享受的方式,但顯然多數人不適合。另一方面,行進快速代表停留時間短,也就無法仔細觀察或欣賞景物了。2.高度適應不良高山症的主要起因就是因為上升太快,沒有足夠的時間進行高度適應。高山症是因為海拔高度升高,空氣的壓力和密度隨之減小,以致肺部換氧效率降低,造成動脈含氧下降,因此會產生一連串的症狀。短時間內上升海拔高度太多,尤其是睡眠的位置和前一夜的海拔高度落差太大,讓身體來不及適應,就容易發生高山症。以台灣常見的3、4天的大眾級高山行程而言,最好是第一天先在中海拔地區的登山口過一夜,隔天再慢慢走到第一個山屋或營地,第3天登頂後回到登山口,當然更舒 服安排是第三天只要回到山屋,第四天再慢慢下山。,3.體力不濟團體行動時,要以全隊體力最弱、狀況最差的隊員為行進依據,並且盡力互相幫助。體力不濟絕對是在登山過程出事的重要原因之一,疲累會降低注意力,也會讓身體的運動能力下降,當過度疲累又要趕路時,當然就會大大增加意外的風險了。認清自己的實力與能力,選擇適合自己的行程參加,不要因為嚮往某地的美景而忽略前往的難度。也許時間拉長可以降低強度,但並不是每一條路線都能任意這樣安排啊!因為有些路線適合過夜的地點不多,許多一日行走的距離長短,正是受到過夜位置的限制,而這種情況其實很常見。別聽信有些老鳥說的「那條路線很簡單啦」這句話不一定是真的。4.裝備不足高山天候變化極大,基本裝備就是要用來應付突如其來的緊急需求的,最常見的就是因為保暖不足造成「失溫」。穿著使用正確的裝備(服飾也是裝備)可以有效降低發生失溫的現象,登山者應選擇潮濕後仍具有一定程度保暖效果的材質,這是最重要的,尤其是內層與中層衣物,可選擇的材質相當多。雨衣一定要有良好的防水效果,在無遮蔽物又颳風下雨時,就只能靠它了。5.慎選隊友每一種戶外活動都是有風險的,不管是參加誰辦的活動,或是自組隊,領隊一定要講究安全控管之外,更應重視傳達正確的常識與觀念。(領隊未必是最資深喔!)每一位參加者應該要在意的是每次參加活動後,能否學習到各種正確知識與觀念,並把這種觀念傳播給別人。但是,就算路線一樣,行程安排不同時,難度就會不一樣了。所以該和哪些人同行其實也是要慎選啊!如果隊友彼此喜好不同,一起行動注定不會愉快。或是觀念不同、能力不同,只要有任一位隊友不願意與他人配合,肯定也是不愉快收場。所以,不要以為同好的人很容易找,尤其網路上相約的陌生人很不可靠喔!【登山者身體不適的3大可能情況】每一位登山者對於登山的急救與病因的辨別,也都應該盡量涉獵。編按:本文為山友分享登山知識僅供參考,病徵判斷須以專業醫師之實際解讀為準。1.失溫在台灣的登山活動中,最容易發生的生理失調症狀是失溫,失溫有程度上的不同,輕微的只是感覺身體不適,嚴重者可能失去意識於昏睡中身亡,其發生機制很容易明白。簡單的說,人體因為大量流汗、天氣寒冷、長時間吹風、穿著潮濕的衣物,貼身衣物水份蒸發,帶走身體的熱量,使人體體溫降低,體溫降低,代謝產生熱量的能力隨之降低,若潮濕、不夠保暖的衣服持續帶走身體的熱能、體溫更低,產生熱量的能力更差,於是人體先感到寒冷,然後有起身走動打哆嗦,小口喝冷水打寒顫,再到意識稍微模糊、判斷力減弱,甚至到最後意識不清、死亡等幾個階段,整過演變過程快則數分鐘,例如:跌入冰冷的溪水中,慢則數小時導致死亡,例如:穿著濕冷的衣服,昏迷倒臥在低溫高山上。由於高山氧氣稀薄,降低人體產生熱量的效率,因此於高山上特別容易發生失溫的狀況。本書在飲水、服飾的章節都曾提到相關症狀或自救方式,無非是想讓初學者增加印象,其中提到希望登山者使用鋁質或不鏽鋼水壺,此類水壺可裝熱水,讓失溫者置於懷中取暖,再飲溫開水,外敷內服雙管齊下,是非常有效治療輕微失溫症狀的方法。其中尤以吞飲溫開水最有效,若飲用溫開水,溫水由食道入胃,患者仍感到胸腔冰涼,此乃進入漸漸喪失意識的開始,得特別注意。若發覺某隊員自身感到失溫,行進中應立刻要緊盯其後,以防意識不清而脫隊、迷路、跌下山崖,尤其在下雨、颳強風,要強制更換乾衣服、飲用溫水、再吞食糖果(如果還有的話),搭設營帳包裹睡袋休息等,一直到症狀和緩再上路。失溫者很快體力變差,很多脫隊、迷路、跌下山崖的意外,都因失溫而起。若已經抵達營地,搭起帳棚,失溫者脫掉濕衣服,赤裸、穿乾的保暖的衣服,包裹在睡袋內,飲用溫水、抱著裝滿熱水的金屬水瓶,吞食糖果。直到自覺身體變暖和、症狀緩和為止之前,不可讓其入睡。2.高山症登山因身理機能失調,最容易發生病變的第二名是高山症,又稱高山反應。海拔高度升高,空氣的壓力隨之減小,人體肺臟吸收空氣中氧氣的能力降低,因人體體質不同,所能忍受海拔高度的變化之能力隨之不同,而以貧血者反應更明顯。有些人在平地搭車不暈車,在海拔1000公尺以上的山區搭車,就比較容易暈車,就是因為氧氣略微稀薄,影響到身理機能的緣故。隨各人體質不同,很難定出一定的標準,一般而言,經常運動,體能較佳、身體健康、有充分休息者不容易有高山症,反之則容易有高山反應。此外,經常在海拔1000公尺活動者,到2000公尺處不容易 有高山反應,常在2000公尺處活動者,到達3000公尺處不容易有症狀,因此出國遠 征5000公尺以上高山者,常利用台灣高山做體能訓練,就是想提前適應激烈的海拔高度變化。太久沒爬大山、常在低海拔地區活動者,比較容易有明顯的高山反應。每個人產生高山反應,症狀輕重並不一致,有些輕症者在高山上1、2天症狀漸消失。有些人只是感覺呼吸困難,或者呼吸急促,增加呼吸的頻率與深度,卻仍然 感覺缺氧、呼吸沉重、沒有體力、舉步維艱,吸3口氣只能走2步。比較嚴重的則有 頭疼、頭痛欲裂、眩暈,無法入睡。更嚴重者同時擁有數項症狀,並且有無法入睡、缺乏食慾,飯後作嘔,而且因為無法正常飲食、入眠的症狀,都使患者體力不濟的情況更嚴重,若有這種情況,勉強跟著隊伍繼續行走,可能誘發脫隊、迷路等意外,或耽擱隊伍行程等等。因此一般缺乏經驗,不知體能狀況者,盡量參加折返式的行程,沒有必要參加長距離縱走行程增加風險。3.中暑、熱衰竭都是因為天氣太悶熱,患者不習慣氣溫突然升高、照射太陽、脫水所引起的,初學者可能無法細分其中的不同。今天大家習慣吹冷氣,身體調節體溫的功能多少已經退化,夏日的登山行程宜盡量避開晴朗無雲的上午10點以後,到下午2點之前,這段時間豔陽高照、氣溫炎熱,不適合持續重裝行走。台灣東部、東南部的山區有焚風,更需要提高警覺。穿著抗紫外線的排汗衣、戴一頂遮陽帽等高科技的衣料,多少能降低中暑、熱衰竭 的發生機率。【以上摘文選自:《登山新手必備指南》、作者:李嘉亮,邢正康、圖文:四塊玉文創提供】
-
2020-07-09 新聞.健康知識+
看病時醫師沒問的:睡眠,恐是你慢性疾病的主因!4指標檢視你是否為高危險群
睡眠與記憶力的形成有關記憶包括很多類型,包括操作型記憶、背誦型記憶、感知上的記憶(如嗅覺,第一次聞到某種水果的香味,也看到這個水果的樣子,就會產生記憶,下次再聞到這個味道,就會浮現這個水果的樣子)。記憶的形成有一定的流程,記憶的開端是五感──眼、耳、鼻、舌、身,感官的刺激會形成短期記憶,如果要使短期記憶變成長期記憶,需要複習。人的大腦對短期記憶的儲存其實很短,例如坐車時沿途可以看到很多東西,但如果大腦覺得不重要的,會自動忽略;如果大腦覺得它是重要的,或是會引起注意的影像,這時就會從短期記憶進入到中期記憶,但中期記憶不見得會進到長期記憶,除非我們認為它很重要、有趣或想要進一步了解,而繼續複習,才有機會進到長期記憶。值得注意的是,複習不只是在白天進行,睡眠當中的複習才是關鍵。快速動眼期之所以會做夢,其實就是在複習白天、前幾天或上個月的重要事件,所以在快速動眼期的時候,大腦的海馬迴就會將重要的訊息儲存在不同位置,變成長期記憶,這是記憶形成的大致過程。所以如果睡不好,記憶力就會下降。學生或考生如果想強化記憶,建議可在睡前背誦東西,因為睡前背誦,睡著時就會開始複習了,可提升學習效率。坊間曾流傳「睡眠學習法」,主張在睡覺時聽課,其實這並不會有效果,因為睡著時基本上是聽不到的,所以靠潛意識去學習並不會有效。就像很多人說,收聽英語廣播電臺ICRT可以學英文,這是正確的,但如果在聽的時候,注意力是放在電腦或工作上,再怎麼聽也不會有學習效果。同樣的,睡眠學習法也不會有幫助,專注力必須放在學習的項目上面,如果只是播放但不去注意聽,並不是真的在學習。不同形式的記憶是在不同的睡眠期所進行的,因此對於「睡眠學習」的研究,應該著重於睡眠當中記憶形成與固著的機轉才對。很多疾病其實是睡眠問題在作祟?有些人年紀輕輕就得了冠心病或者腦血管病,雖然沒有明顯的心臟和腦血管疾病危險因素,但是臉腫、脖子粗,白天還總犯睏,仔細詢問病史,才發現夜間睡眠呼吸中止。研究表示,睡眠呼吸中止所導致的夜間低血氧,會增加血管發炎機會,造成動脈粥狀硬化和血液高凝固狀態,從而容易導致血栓形成。很多人有高血壓,真正的問題很可能是睡眠問題所導致的,如果沒有去做觀察或進一步檢查,降血壓藥很多人得吃一輩子。大量的臨床證據顯示,解決睡眠的問題後,高血壓不藥而癒的例子有很多。如果從睡眠的根本問題來著手調查,會發現8成以上的高血壓患者,是因為睡著後呼吸中止導致缺氧、加重心臟負擔、交感神經持續亢奮,血壓才會慢慢上升;如果治好睡眠呼吸中止,不再缺氧,心臟沒有負擔,交感神經穩定了,血壓自然就降下來了。也有多項研究指出,糖尿病也與睡眠呼吸中止有關。糖尿病是因為胰島素分泌不足,或是胰島素的接受器無法作用所致。如果睡眠呼吸中止造成缺氧,胰島素的分泌量會減少,血糖就會不易控制、容易上升,如果沒有進一步治療就會發展為糖尿病。高血壓在30年前就已被很多研究證實與睡眠呼吸中止有直接相關,因為內分泌的研究比較複雜,血糖部分後來才被研究證實,現在也有一些研究認為血脂包括膽固醇、三酸甘油脂,也跟睡眠品質不好有關係。此外,很多人知道鼻子過敏會導致黑眼圈,事實上不是因為過敏嚴重才有黑眼圈,而是過敏嚴重導致睡眠中缺氧、睡眠品質不好才有黑眼圈,因為血液循環和代謝都會受到影響。總而言之,有很多白天的問題都是在睡眠過程中發生的,如果沒關注睡眠的話就不會發現真正的原因。即便是醫師,也可能會忽略睡眠問題引起的疾病。如何知道自己有沒有睡眠呼吸中止?一般要注意睡覺時會不會打呼、白天是否常會覺得睡不飽、常常容易累,或是夜間容易睡眠中斷,甚至夜間常起來上廁所;如果半夜上廁所次數多,泌尿科檢查沒問題的話,那就要注意是否有睡眠呼吸中止。目前對於睡眠呼吸中止導致夜間尿量增加的機轉還不是很清楚,一般認為可能原因有2個:(1)缺氧導致心跳加速,使得經過腎臟的血液量增加;(2)因為夜間缺氧之後心臟有負擔,體內的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尿量就會增加。根據臨床上的經驗,經過治療之後,大部分病患夜間的尿量就會正常。夜間常起來上廁所在睡眠呼吸中止的患者中是很常見的,因此也是一個警訊。誰是睡眠障礙的高危險群?第一是輪班工作者;第二是肥胖者,肥胖通常會有三高,而三高也與睡眠有關;第三是要求完美的A型人格,這引發的睡眠障礙與肥胖就不同,而是容易失眠或生理時鐘不穩定,尤其在工作長期的狀況下,但個人特質還是比較重要,如果個人特質本來就是容易失眠,不管外在是否有高壓仍然會失眠。有些更年期的婦女,睡眠也會受到影響,因為雌性賀爾蒙的分泌突然下降,會產生熱潮紅等症狀而不好入睡。另外,甲狀腺亢進患者也會不容易入睡,因為甲狀腺負責調節身體的代謝速率,當身體的代謝比較快時,核心體溫會上升,比較不利於睡眠。睡眠障礙到了什麼程度需要就醫?如果覺得自己睡眠品質不好,像是淺眠多夢、容易醒,或是半夜需要起來上廁所超過2、3次,這些其實都是睡眠有問題,當然有一部分可能是泌尿道的問題,如果去泌尿科檢查都正常,基本上就要檢查睡眠的部分。睡眠障礙到了什麼程度需要就醫?主要有3個判斷標準。1.晚上睡眠品質不好,無法維持穩定的睡眠,如淺眠多夢。當睡眠問題已經對生活造成很大的困擾,甚至出現心理壓力,例如有些人一看到床壓力就很大,到傍晚就開始擔心晚上睡不著,這種狀況就已經達到要就醫的標準。2.白天常會精神不濟、覺得睡不飽,容易想睡覺甚至打瞌睡,這些都會造成一些危險,例如有人在工廠工作,因打瞌睡而手指被切斷,這種情況也是必需就醫的。3.如果睡眠問題已對家人造成影響,也需要就醫,例如有些人是輪班工作,長期下來會影響家人的作息;有些人打鼾太大聲吵到枕邊人;有些人作夢時拳打腳踢甚至傷害到枕邊人,這都是就醫的適應症。 至於就醫要看哪一科,建議一定要看睡眠專科醫師,就如心臟病要看心臟專科醫師一樣的道理。睡眠專科醫師能針對睡眠問題給予全方位的評估與治療,找到真正的病因之後,才有辦法對症治療。延伸閱讀: 頭痛時覺得脖子硬硬的,小心是腦出血!醫師:6種頭痛類型,該做腦部掃描●書籍介紹一級睡眠術:睡眠權威親自傳授的好眠祕訣作者:江秉穎出版社:三民書局出版日期:2020/1/17作者簡介江秉穎 醫師江醫師2013年起在台北榮總擔任副執行長,共同建構世界一流的睡眠醫學中心;2016年起擔任康寧醫院副院長,組織該院「睡眠醫學與養生中心」,引進先端睡眠診療方法與儀器,達到多元專業又有效率的治療方法。